人教版2011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docx_第1页
人教版2011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docx_第2页
人教版2011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docx_第3页
人教版2011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热运动教案课题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教材分析教材从分子的组成入手,先说明分之在做无规则运动,然后讲到扩散现象,并对分子热运动进行讲解,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 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 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 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分子热运动。难点1、 从宏观出发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感知的事实。 2、 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引导,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教学准备玻璃瓶2只、二氧化氮气体、铅柱、钩码、花露水、三杯质量相同的水空气清新剂、弹簧和乓乒球、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我们生活的物质世界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物质。在远古时代,人们就猜想物质是由很多很小的微粒组成的。现代的科学技术已证实古人的猜想,表面上看起来连成一片的水,其实是由一个个的水分子构成。铁是由一个个铁原子构成的。但是用我们肉眼是看不到的,分子体积很小。什么是分子?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通过视频来了解分子、原子2、创造情境:那我们怎么能知道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可以用高倍的显微镜来观察,这确实是个方法。有没有其他方法反映分子运动-生活中有这么一件有趣的故事。儿子没有吃榴莲,他怎么闻到气味?引入新课:分子热运动榴莲的味道,学生容易判断出来,通过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分子热运动3、引导:生活中除了榴莲让你印象深刻,还有什么味道让你印象深刻?提出香味进入鼻子、香味从容器中向外传、香味为什么会传开等问题。进一步理解生活中闻到香味的现象 二、扩散现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子是运动的。分子你能看到吗?它多大呢?我们真正了解一下分子。(视频)通过视频回答这几个问题?1.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还是运动? 2. 分子能用肉眼观察到吗? 3. 常见的构成物质种类都有哪些? 4. 分子的直径大小约为 体会物质中分子数量之大及分子非常小,人肉眼根本看不到综上所述:我们可知: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的运动,通过一些宏观的现象来反映分子的运动。那么,分子运动有什么特点?1. 二氧化氮气体的扩散现象。 2.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 :二氧化氮密度大于空气,它是怎么进入到上面瓶中的?3.甲乙两个装置哪个装置好? 细心观察玻璃瓶中气体颜色的变化。讨论、交流,排除重力因素干扰。二氧化氮分子与空气分子进入到对方瓶中,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媒体展示 “气体的扩散现象”气体之间能发生扩散,液体、固体能不能发生扩散现象呢?4、提问:为什么硫酸铜溶液与水的分界面逐渐看不清了?4、思考得出: 硫酸铜溶液分子进入到水中,水分子也进入到了硫酸铜溶液中。媒体展示结合课本阅读5、启发:固体分子会运动到其他固体中吗?把磨得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再将他们切开,可以看到彼此互相渗入1mm深。5、思考:可以。媒体展示6、举例生活中的扩散现象6、理解、举例: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气体、液体、固体都会发生扩散,它们的扩散速度和什么因素有关呢?7、演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烧杯、放入三杯质量相同的水,三杯水的温度不同(热水、温水、冷水),同时滴入三滴相同质量的墨水,用滴管在各烧杯底部同时注入一滴蓝墨水。 提出问题: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7、观察、思考并回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高时,扩散得快,说明分子运动得快。 归纳: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猜想这种实验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物理规律,以及分子运动有关的因素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得比较快,学生比较容易观察到。让学生进一步熟悉物理研究的方法-转换法 三、分子间的用力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提问:为什么气体和液体很容易分隔开?而大多数固体却需要用较大的力?能举出一些具体的事例吗?1、思考:分子为什么没有像沙子一样散开或铁丝不易拉断。 猜想: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帮助学生理解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演示实验:用刀把铅块的底面削平、削干净后紧紧压在一起,两铅块间分子的引力使其“粘”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勾码。2、(先让学生做这个实验,学生不明其中的道理,成功率较低。教师再做,激起学生的情绪) 观察:从所能看到的实验现象中体会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启发:分子间有斥力吗?哪些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3、讨论并回答:液体和固体也都不容易被压缩。、归纳: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多媒体视频4、把弹簧的两端系上乓乒球,让学生感受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领悟知识,突破学习的难点。)类比的方法理解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四、课堂小结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1.由于固体之间的距离小,斥力大气体之间的距离很大,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所以气体的形状很容易改变。回归到物质的三态,物质的微观结构2、引导组织学生回顾本节学习内容。2、回顾本节学习内容,让学生列举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有关实例及其应用。3、组织学生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小结。3、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归纳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五、板书设计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