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化现象》导学案2_第1页
《量子化现象》导学案2_第2页
《量子化现象》导学案2_第3页
《量子化现象》导学案2_第4页
《量子化现象》导学案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前自主预习1. 黑体: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辐射而 ,这种物体就称为黑体黑体发出的 答案:无反射 电磁辐射2. 能量子假说:所谓能量子就是能量的 微观领域里能量的变化总表现为电磁波的辐射与吸收,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其能量子的值不同,表达式为:h (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由实验测得h6.631034 Js)能量量子化:微观领域中能量的 ,即只能取分立值的现象答案:最小单位 不连续变化3. 爱因斯坦光子假说光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是不连续的,它由数值分立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称为光量子,也称为“ ”,其能量h.答案:光子4. 光的波粒二象性:大量实验表明,光既有 又具有 ,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波动性 粒子性5. 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重大的新技术领域,如原子能技术、激光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等的创立,都是在物理学中经过长期的酝酿,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取得突破,继而转化为技术成果的如果没有1909年物理学的粒子散射实验和 的质能方程就不可能有今天核能的利用18世纪得益于牛顿力学和热学的研究而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们进入蒸汽机时代;19世纪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的原子能技术,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原子时代;20世纪后期,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时代 时代答案: 爱因斯坦 信息课堂互动探究图5-2-1知识点1 量子化现象新知探究马克斯普朗克(1858年4月23日-1947年10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创始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学家之一,因发现能量量子而对物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在191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的发展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发展,其重要性可以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媲美。普朗克对黑体辐射展开了研究。普朗克总是尽可能试图在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内部解决问题,而不是颠覆这个理论以求得突破。但最后,他不得不假定:能量的传递不是连续的,而是以一个一个的能量单位传递的。这种最小能量单位被称作能量子(简称量子)。在经典物理学中,对体系物理量变化的最小值没有限制,它们可以任意连续变化。但在量子力学中,物理量只能以确定的大小一份一份地进行变化,具体有多大要随体系所处的状态而定。这种物理量只能采取某些分离数值的特征叫作量子化,变化的最小份额称为量子。例如,频率为的谐振子,其能量不是连续变化,而是只能以h的整数倍变化,欲使其能量改变h的几分之几是不可能的。微粒的角动量也是量子化的,其固有量子是h/2。量子化是微观体系基本的运动规律之一,它与经典力学是不相容的。重点归纳一、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1黑体辐射(1)黑体: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辐射而无反射,这种物体就是黑体(2)黑体辐射:黑体发出的电磁辐射2能量子假说(1)能量子提出的目的:普朗克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的困难而提出的含义:物质发射(或吸收)能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的能量单位称为“能量子”能量子的能量h.即能量子的能量在数值上等于辐射的频率和一个常数h的乘积h是普朗克常量,h6.631034 Js.(2)能量的量子化是指在微观领域中能量的不连续变化,即只能取分立值的现象二、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光子说概述: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子说光在传播过程中,也是不连续的它由数值分立的能量子组成爱因斯坦称这些能量子为光量子,也称为“光子”一个光子的能量为Eh,为光的频率,h为普朗克常量2光电效应定义:当紫外线这一类波长较短的光照射金属表面时,金属便有电子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称为光电子3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一个光子的能量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吸收,电子吸收光子后,能量增加,若能量足够大,电子能克服原子核对它的束缚,离开金属表面,成为光电子(2)光电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三、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揭示1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而在此之前,人们所观察到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实验事实,清楚地显示光具有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也就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在宏观上大量光子表现为波动性,在微观上个别光子与其他物质产生作用时往往表现为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波粒二象性揭示了光的本性四、原子光谱:原子能量的不连续1原子光谱按照经典理论,能量是连续变化的,由此氢原子发光的光谱就应该是包含一切频率的连续谱,而事实上氢原子光谱是由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线状谱 (2)当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化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会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所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五、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一,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几乎所有重大的新技术领域,如原子能技术、激光技术、电子和信息技术等的创立,都是在物理学中经过长期的酝酿,在理论上和实验上取得突破,继而转化为技术成果的2如果没有1909年物理学的粒子散射实验和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就不可能有今天核能的利用318世纪得益于牛顿力学和热学的研究而发明了蒸汽机,带领人们进入蒸汽机时代;19世纪以电机的发明和电力的应用为标志的电力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了电气化时代;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的原子能技术,把人类社会带进了原子时代;20世纪后期,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又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新时代信息时代 例1(单选)关于对光的本性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是一种机械波 B光是一种电磁波C光是一种粒子 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把光理解为机械波是错误的,而把光理解为电磁波、一种粒子又是片面的,大量的事实证明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答案:D触类旁通1. (单选) 原子光谱的发现说明( )A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B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C只有氢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D所有物质的能量都是连续的解析:原子光谱说明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只是氢原子这样,所有物质的原子都是这样的答案:B 【例2】(单选)作为中国人应该认识一些我们自己的物理学家,比如被称为“中国原子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钱三强 C钱伟长 D邓稼先解析:20世纪中期,许多当年在国际上享有声誉的物理学家回到祖国,并为国家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下四位便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留学,1938年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著名专家冯卡门的指导下获得博士学位。1943年,他与马林纳合作完成的研究报告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为美国40年代研制成功地对地导弹和探空火箭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钱学森又在超高速及跨音速空气动力学、薄壳稳定理论方面对航空工程理论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和卡门一起提出的高速音速流动理论,为飞行器克服音障和热障提供了依据,以他和卡门名字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成为空气动力计算上的权威公式,并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由于他对火箭技术理论卓有建树,并于1949年提出核火箭的功能设想,因而在当时被公认为火箭技术方面的权威学者。钱伟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2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他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上都有许多开创性的成就,他的一些学术理论分别被国际学术界誉为“钱伟长方程”和“钱伟长法”,迄今已出版20余部学术专著,在国内外发表200余篇学术论文。钱伟长先生从1946年起任清华大学教授,从教半个世纪,1983年起在上海从事教育活动至今已20年。钱三强,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享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中国科学院原子能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1992年逝世。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重要贡献,为氢弹研制作了理论准备。邓稼先,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50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核工业部研究员。1958年以来组织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了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念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组织领导了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的研究,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与试验工作。通过以上资料,我们可看出,答案应该是B。答案:B触类旁通2.以下高新技术不与物理学有关的是( )A空间技术 B现代通信技术 C基因转变 D现代医疗技术解析:空间技术、现代通信技术这里从略,对现代医疗技术,比如核磁共振技术(CT),X光透视,B超,各种治疗仪和疾病检验设备等,都与物理学密不可分,故选C。答案:C方法技巧易错易混实验透视易错易混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例3】关于光电效应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照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发射光电子B只要光的强度足够强,任何金属都能发射光电子C一种金属能否发射光电子,只与光的频率有关D光的强度越大,产生的光电子能量越大错因:光电效应不能用经典物理学的观点去解释,它满足自己特有的规律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于1905年提出光子说,这才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正解:光电效应的产生取决于光的频率而与照射时间和光的强度无关,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会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频率,与光的强度无关答案:C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为了克服经典物理学对黑体辐射现象解释的困难,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能量的量子化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揭开了物理学崭新的一页B普朗克还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即光在传播过程中,能量是不连续的,它是由数值分立的能量子组成的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D量子论认为原子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之中解析:光量子理论是爱因斯坦提出来的2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原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灵敏验电器相连,用弧光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如图521所示,这时( B )图521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解析:弧光灯照射锌板,产生了光电效应,锌板放出了电子,带正电,从而验电器指针带正电3氢原子光谱不是连续谱,而是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组成的线状谱,这说明( C )A光的波粒二象性B能量的连续性C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D绝对时空的失效解析:当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变化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辐射(或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故原子只能是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4在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D )A如果入射光比较弱,只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才会产生光电效应B当入射光的频率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C当入射光的波长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一定不能产生光电效应D当入射光的强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单位时间发射光电子数量也可能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解析: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现象,若入射光的频率小于金属极限频率时,不管光照射时间多长,不会产生光电效应,选项A错;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hh0mv2知选项B错;当入射光的波长增大,频率减小,可能入射光频率小于金属极限频率,但也可能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故选项C错;当未到达饱和电流时,光强增大,光子数增多,激发的光电子数增多,光电源增大,选项D对二、双项选择题5关于光的本性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光的波粒二象性说明光既与宏观中波的运动相同,又与宏观中粒子运动相同B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粒子性C光在传播时往往表现出粒子性,光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往往表现波动性D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并不矛盾6量子理论的建立,使人类对物质的认识由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它对物理学的贡献,表现在下列哪些重大事件中( AC )A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解决了黑体辐射的理论困难B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能成功解释自然界中任何现象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D氢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说明原子能量的连续性解析:为了解决黑体辐射普朗克提出了能量子理论;爱因斯坦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课后巩固提升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宏观概念,“量子化”的是( D )A木棒长度 B物体质量C物体动能 D学生个数2在光电效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当照射光频率低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金属中电子不吸收光子B金属内层电子成为光电子所需吸收能量的最小值较大C吸收光子的电子都能成为光电子D金属表面上的电子吸收光子后一定成为光电子解析:要使金属电子成为光电子,即电子吸收光子后,能量足以克服原子核对其的约束,挣脱束缚后,逃逸出来,而成为光电子,因此A、C、D选项错误,由于金属内层电子受到的约束力大于外层的约束力,要挣脱束缚,所需的能量较大,故B选项正确3关于光的本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在其他条件同等时,光的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频率越高的光,波动性越显著;频率越低的光,粒子性越显著C大量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显示出波动性,个别光子产生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 D若让光子一个一个地通过狭缝时,它们将严格按照相同的轨道和方向做极有规则的匀速直线运动4原子发光时,所得到的光满足一系列不连续的亮线,这说明( A )A这些亮线是由所对应的频率的光子形成的B这些亮线是由若干原子运动到该处形成的C这些亮线说明原子发光时中间有障碍阻止光子运动D这些亮线是由各种频率的光在该处会聚形成的二、双项选择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黑体不能够100%的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色光B黑体辐射是指黑体发出的电磁辐射,它是不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地进行的C黑体辐射是指黑体发出的电磁辐射,它是连续的D黑体辐射现象使经典物理学遇到了无法解决的困难: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不相符6对光的认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B光的波动性是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C光表现出波动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D光的波粒二象性应理解为:在某种场合下光的波动性表现明显,在另外某种场合下,光的粒子性表现明显解析: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现出波动性,故选项A正确;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因此光子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均是其本身属性,选项B错误;因为波动性和粒子性均为光子的本身属性,是一种概率波,表现出波动性(或粒子性)说明其波动性(或粒子性)明显,但仍具有粒子性(或波动性)故选项C错,D对7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