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和汉初散文_第1页
贾谊和汉初散文_第2页
贾谊和汉初散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贾谊和汉初散文贾谊(前200168),洛阳人,西汉初期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二十余,为博士,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在贬谪中,他仍不忘国事。后为梁怀王太傅,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所著文章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新书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因而残缺不全,个别篇章也可能经过割裂窜改,但决非伪书。贾谊在新书中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说:“自古及今,凡与民为敌者,或迟或速,而民必胜之”(大政上)。为了解决人民生计问题,他提倡“农本”,反对富人奢侈浪费。面对迅速巩固政权、完善封建制度的历史任务,贾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主张。如要求削弱诸侯和限制豪强商贾的非法活动,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主张更完善地建立以等级制为中心的封建礼制,以巩固封建统治。这些主张适应汉初统一形势的需要,在当时有一定的进步作用。贾谊的散文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专题性的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过秦分上、中、下三篇,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其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上篇主要叙述秦国力量的强大,是全文的关键。它用渲染、比衬手法显示秦国的声威。如写六国人才众多,“以什倍之地、百万之众,仰(史记作“叩”)关而攻秦”,结果却为秦人“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但就是这个“席卷天下”、“威震四海”的王朝,却在“率散乱之众数百”的陈涉“奋臂大呼”下土崩瓦解。经过这一比衬,文章有力地突出了秦代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这就是:农民起义的威力,足以给封建地主阶级以致命的打击,统治者如果不向农民作些让步,即一点“不施仁义”,那只有失尽民心、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作者在中篇中从各方面来阐明民心的作用,读完中篇人们自然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只要民心一失,无论如何强大也不免覆灭的命运。这样,上文对强秦的夸张又起了加强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过秦篇在文字上颇重修饰,又善于铺张渲染,有战国纵横家的遗风。二是针对各种具体问题而发的疏牍文,所谓陈政事疏(注:见汉书卷四十八。这是班固采摘新书五十八篇中“切于世事者”拼凑而成,文字与今本新书前五卷若干篇章大致相同。)及新书前四卷“事势”类就是这种文章。它的一个特色是观察敏锐,能透过太平景象,觉察到社会潜伏的矛盾和危机。例如数宁篇说:“曰天下安且治者,非至愚无知,固谀者耳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然,因谓之安,偷安者也。方今之势,何以异此?”作者还敢于大胆揭露这些矛盾和危机,加强其笔锋犀利、言辞激切、感情强烈的特色。例如时变篇:胡以孝弟循顺为?善书而为吏耳。胡以行义礼节为?家富而出官耳。骄耻偏而为祭尊,黥劓者攘臂而为政。行惟狗彘也,苟家富财足,隐机盱视而为天子耳!唯告罪昆弟,欺突伯父,逆于父母乎?然钱财多也,衣服循也,车马严也,走犬良也。矫诬而家美,盗赋而财多,何伤?对于富人豪强的横行霸道,作者就是这样无情地揭露,猛烈地抨击的。三是利用各种历史材料和故事来说理的文章,新书后六卷的“连语”、“杂事”大都属于这一类。其语言浅显,叙述也较生动。贾谊的散文都有善用比喻的特点,语言富于形象性。他的文章风格对唐宋的政论文是颇有影响的。贾谊又是汉初著名的辞赋家。赋本是诵的意思,汉书艺文志说:“不歌而诵谓之赋。”荀卿赋篇第一次以“赋”名篇,汉人沿袭其义,凡辞赋都称为“赋”。汉初骚体的楚辞逐渐变化,新的赋体正在孕育形成,故贾谊的赋兼有屈原、荀卿二家体制。他的吊屈原赋为谪往长沙途经湘水时所作,借凭吊古人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例如说:彼寻常之污渎兮,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擅鲸兮,固将制于蝼蚁。在那个时代,作者确实是一个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杰出人物,但却遭到保守官僚的排挤,政治抱负未得施展。作者以其抑郁不平之气倾注在吊屈原赋中,虽痛逝者,实以自悼。他的鹏鸟赋为谪居长沙时所作。赋中据老庄“万物变化”之理,说明祸福荣辱皆不足介意。这是作者谪居时哀伤情绪的自我排遣。汉初黄老思想流行,赋中充满了“纵躯委命”的消极思想。这是作者处在逆境中的心情的反映。还有惜誓一篇,被收在楚辞中,或以为贾谊所作,但王逸已经“疑不能明”。贾谊的赋在形式上,趋向散体化,同时又大量使用四字句,句法比较整齐。这是新赋体的特点,显示了从楚辞向新体赋过渡的痕迹。汉初除贾谊外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都或论秦之得失,以为统治者的借鉴;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文章的语言多受辞赋影响,有很多排偶句,风格颇有战国说辞的遗风。这一方面固然是前代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当时游士说客仍然存在于诸侯王国的缘故。后来,随着诸侯势力的削弱和儒学独尊局面的形成,这种文章风格也逐渐消失。在这些散文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为较高。晁错(?前154),文景时人,官至御史大夫。著有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等。其中以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注:此二疏原为一文。汉书晁错传于守边劝农疏前云:“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曰”然此疏实只言守边备塞一事,另有论贵粟疏载于汉书食货志,正言劝农力本事,故知二疏原为一篇。)最为著名。此二疏主张募民备塞,防御匈奴的入侵。他又敏锐地注意到农民流亡的社会现象,指出人民流亡的原因是由于生活的贫困;而人民的贫困主要是由于官府的“急政暴赋”和商人的兼并所造成;所以主张务农贵粟,提出募粟入官、得以拜爵除罪的政策。晁错的文章善于从历史事实、当前情况、各种利弊得失等方面作具体分析,立论精辟而切于实际,其不足之处是略乏文采。邹阳,文景时人,曾为吴王、梁孝王门客,著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等。而后者是作者在狱中的自我表白。汉书邹阳传说他为人有智略,而这篇文章恰好体现了“有智略”的特色。因梁王听信谗言,心有余怒,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