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doc_第1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doc_第2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doc_第3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doc_第4页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形式 项目自转公转 定义地球绕其自转轴(地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 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地球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 地球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速 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角速度处处相等,即15/小时平均1/日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由快变慢(南北两极点无线速度)平均约30km/s (近日点速度快,远日点速度慢)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的自转 (3)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晨昏线(圈) 定义: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 分类 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 昏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故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在春秋分时与经线重合;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最低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出现极夜的最低纬度为70N,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70S)。 搜集了大量初中地理的知识点以供同学们参考,下面是关于xx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需要同学们认真掌握下面的知识。 xx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气温与气温分布变化知识点多变的天气知识点七年级地理海陆的变迁知识点总结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地图知识点 相信通过上面对xx年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指导汇总,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欢迎阅读!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时刻叫地方时。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的早。同一经线地方时一定相同。 (2)时区与区时 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为15,因此相邻两个时区相差一小时。区时: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3)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180经线作为日期的分解线,叫国际日期变更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的经线)是另一条日期变更线。 3、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是232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如图4-14。 2、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哪个半球,那个半球就昼长夜短。 (2)昼夜长短的计算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正午12点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正午12点)2,还可以根据昼狐和夜狐所跨的经度来推算。 3、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分布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递减;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季节变化 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随季节而变化。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达到最大值,夏至日达最小;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直射时达最大值。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公式H=90-|-|,为所求点的纬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计算楼距、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等。 4、四季和五带 (1)四季 欧美:以“二分二至”划分;我国:以“四立”划分;北温带国家气候统计上:春季:3、4、5月;夏季:6、7、8月;秋季:9、10、11月;冬季:12、1、2月 (2)五带 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北极圈)、南温带(南回归线南极圈)、 北寒带(北极圈北极点)、南寒带(南极圈南极点) 5、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地理意义示意图 二、难点探究 一、晨昏线的判断和应用 1、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2)时间法 晨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处的地方时是18时。 (3)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 上图中若弧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弧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 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若上图中弧AB为晨线,AO的地方时为6:00;若弧AB为昏线,AO的地方时为18:00。 (3)确定日期和节气 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都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如上图中的OD。 (5)确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 (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 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例题:下图中表示晨线,此时位于极圈上且和图中P点经度相同的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据此回答问题。 相信通过上面对七年级地理地球的运动知识点总结的讲解内容,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后面我们进行更多的知识点内容讲解学习哦。欢迎阅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特地了这篇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学习,希望大家喜欢! 一.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麦哲伦率领船队环绕地球一周地球卫星照片。 2.地球形状:1519年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旅行证实了地球是球体,他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部位较扁的不规则球体。 3.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极半径:6357千米 地球的赤道半径:6378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 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球仪: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2.作用:地球仪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 三.纬线和经线 1.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的纬线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指示东西方向)。 2.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且只是南北方向,经线圈必须是相对应的两条经线,即两条经线的度数和是180,且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圆。 3.经度和纬度: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人们给它标定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和纬度。 4.东西经的划分: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向东向西各作180,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5.南北纬的划分:赤道(即0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的称北纬,用“N” 表示,赤道以南的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6.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 7.东西半球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