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PPT大纲——墨子.doc_第1页
教育学PPT大纲——墨子.doc_第2页
教育学PPT大纲——墨子.doc_第3页
教育学PPT大纲——墨子.doc_第4页
教育学PPT大纲——墨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子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墨子的生平事迹 第二章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第三章墨子的教育思想第四章教育教学的原则和经验第五章 墨子的教育思想对于现在的意义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墨子的生平事迹墨子姓墨,名翟,鲁国人。生在周贞定王初年,约当孔子卒后十余年,死在周安王中叶,约当孟子生前十余年,享寿八十岁左右。墨子可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而又神秘的人物。他创立的墨家学派和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两家。墨子早年曾受过儒家的教育,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发觉儒家非常强调礼乐,主张厚葬久丧,不利于人民,因而不满儒家所提倡的繁琐的礼乐,于是弃儒而去,后来创立了自己的学派。第二章 墨子教育的内容与目的第一节 有道者劝以教人因战争连年不断,社会动乱不安,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观,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兼爱中),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同上),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要实现这一崇高理想,教育就肩负着了重大的使命。墨子认为,教育是一种为义的活动。尚贤下篇说: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然而,相比之下,有道者劝以教人比其它两种显得更重要。这是因为,教育可以培育出有德之人,使人认识义的重要性。当人们意识行义不但能使自我受益,也可以给整个社会带来公义,那么人们也就会乐于从事行义的活动了。墨子举例说:翟虑耕而食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农之耕,分诸天下,不能人得一升栗。籍而以为得一升栗,其不能饱天下之饥者,既可睹矣。翟虑织而衣天下之人矣,盛然后当一妇人之织,分诸天下,不能人得尺布。籍而以为得尺布,其不能暖天下之寒者,既可睹矣。翟虑被坚执锐救诸侯之患,盛然后当一夫之战。一夫之战,其不御三军,既可睹矣。翟以为不若诵先王之道而求其说,通圣人之言而察其辞,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王公大人用吾言,国必治;匹夫徒步之士用吾言,行必修。故翟以为虽不耕而食饥,不织而衣寒,功贤于耕而食之、织而衣之者也。故翟以为不耕织乎,而功贤于耕织也。(鲁问)墨子的意思是说,若仅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去耕种田地,最多只能相当于 一个农夫的作用。即使幸而有所收获,把它全部拿来分给天下的人,天下人也不能人均一升粮食,因此并不能使天下的饥饿者温饱。同样的道理,仅靠一人之力去织布,并不能使天下的寒者都有衣穿,仅靠一个人去打仗,并不能抵御敌人的进攻。墨子通过耕织与教育的比较,推论个人力量极为有限,教育之功远胜于个人的自耕自织。但是,用先王之道、圣人之言进行上说下教就不同了。王公大人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那国家必治;普通老百姓听从了自己的教导,那么举止就会变得有修养。这里,墨子指出了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以自己上说下教的教学活动为例子,说明教育虽然不属于物质生产活动,但是,它经由培养和造就的人才这个中介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统治、个人的人格修养等方面,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从实际效果来说,有道教人比有力助人、有财分人的作用大得多 。墨子相信,人是可以通过教育而改造的。根据所染篇记载,墨子曾见染丝者而叹息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这似乎暗示说,人的品性可以受到后天的习染而改变。所染的下文接着说: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其友皆好仁义,淳谨畏令,则家日益、身日安、名日荣,处官得其理矣,则段干木、禽子、传说之徒也。其友皆好矜奋,创作比周,则家日损、身日危、名日辱,处官失其理矣,则子西、易牙、竖刀之徒是也。也就是说,人会受到周围环境很大的影响,从一个人的交友就可以大致看出他这个人的品行。从墨子反复强调有道者劝以教人是仁者之事、隐匿良道而不以相教(尚同上)是不仁不义之事来看,他显然相信人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品德与知识。这也是他反复劝说别人去学习的原因所在 。在墨子看来,教育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兼士。墨子希望培养众多的兼士,以利于国家的统治与稳定。尚贤上篇记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意思是说,若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人士,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实、稳固;若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动荡。因此国家的执权者的首要任务,是使贤良的人增多。如何使贤良之士亦即兼士增多呢?那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来培养了 。第二节 谈辩、说书与从事按照墨子的意见,一个良好的国家必须由贤良之士来管理或统治。这样人民才能享有安居乐业的生活。贤良之士的标准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厚乎德行是说个人的品德要好;辩乎言谈是说必须对修辞或论辩的艺术有良好的素养;博乎道术是说要具备或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三者基本上包括了品德和才能两个方面。墨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围绕着这些标准来制订的。耕柱篇说:治徒娱、县子硕问于子墨子曰:为义孰为大务?子墨子曰:譬若筑墙,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治徒娱、县子硕是墨子的弟子。他们有一次问墨子道,什么是行义的当务之急?墨子回答说,这就好象筑墙。能够修筑的修筑,能够填土的填土,能够测量的测量,然后墙可以筑成。做义事也一样,能够谈辩的谈辩,能够说书的说书,能够从事的从事,然后义事就可以实现了。这里,墨子区分了三种活动,即谈辩、说书和从事,这三者大概也是墨子教学的主要内容了 。关于谈辩,墨子书有墨辩六篇专门研究辩论的技巧。墨子对辩论的方法相当的重视,他所提出的察类明故原则以及三表法,都为后期墨家进一步研究逻辑和辩论的规律准备了基础。此外,墨子有意要培养一大批社会宣讲的专门人才到各诸侯国宣讲墨学,并于当时的儒家及其它学派进行辩论。非常有可能的是,墨子曾专门设立了谈辩一科来教育弟子 。至于说书的含意,墨子本人并未给于解释。其大概的意思是指对古代留传下来的文化典籍进行研究。墨子重视诗、书,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他经常引用古代的文化典籍来替自己辩护,三表法中有一表说上本之古者圣王之事,而古者圣王之事主要就是通过书籍留传给我们的。因此,说书对于墨子的教学来说自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有学者认为说书指的是陈述墨学。论说书指的是什么?辞书上解释说为陈述、解说、言论、主张、学说、劝说、说服;书为写、文字、书信、文书、书籍。据此,较为确切的解释应为陈述墨学。墨子要造就一批墨学教育工作者,使他们到各地办学传道,阐述墨学 。从事是指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以参与实际的工作或事务。墨子除了培养宣传、教育两方面人才之外,就是培养实干能战的劳动、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墨家经常会面临制械、守城等任务,所以需要具备相当的专门技术和知识。墨子书中备城门以下各篇讲的就是一些防守的技巧。墨子是重视实际教学的,因此,从事当然也就成为他教学中的一科了 。谈辩、说书和从事三者合起来,涉及到语言、知识、技术及人文传统等许多方面,说明墨子的教学内容相当广泛。这十分有利于人才的全面培养。有了这三面的人才,才使墨学成为显学,才使墨家成为一支维护和平、实行兼爱的重要力量。第三章. 墨子的教育理论墨子创立了“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等教育理论。墨子的教育救世论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是有着鲜明的治乱世救万民的人民性。教育救世论旨在通过就愈来唤醒广大民众的觉悟,提高广大民众的智慧,寻觅一条就是利民的途径。二是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富强都学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就离不开教育。三是通过墨子的身体力行,培养了一大批具有新思想、掌握科学技术知识、自愿为行义而奋斗的人才为社会的变革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组织准备,使墨家为民行侠仗义的思想根植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代代相传。墨子还认识到环境在教育中能对人产生巨大影响和作用,因而提出了“人性所染论”。墨子认为:国家、社会和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受所处环境的陶冶和教育,特别是相交亲密的人,其相互之间的教育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墨子的这一认识是非常可贵的,他能在当时的社会教育实践中,总结出超前人的、全新的、有着巨大社会价值的理论,其历史功绩不可磨灭。 第四章 墨子教育的原则和经验墨子的教育原则与方法“上说下教,遍从人而说之”。墨子为了救世济民,积极推行社会教育。他认为,“上说”诸侯、王公、大夫是必要的,因为这些统治者手中有权,既可以办好事,也可以办坏事。所以只有对他们进行说教、劝告、教育,让他们懂得为民谋福的好处,促使他们“贵义”、“非攻”、“尚贤”、“节用”、“节葬”、“飞乐”。除“上说”之外,更重要的是“下教”,即向平民百姓进行教育,教育他们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提高生产劳动技术,增强社会公德意识,增强人的素质,加强防守力量,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人民的地位。因材施教、因人而育。墨子曾说“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着从事,然后义事成也”。这段话表明墨子在培养学生时是根据因材施教的理论,发挥每个弟子的特长,设谈辩、说书、从事三科,适合干什么就培养他干什么。身教重于言教。墨子是一个热心负重的教育家,他以身作则,以言教人,身教重于言教,反对死板的教条式教学方法,主张积极主动地实践力行教学法。古语云:以言敎者讼,以身教者从。墨子以其施教之勤与教法之善,故虽由一贱人倡导,终成显学。曹耀湘先生在墨子笺中说:“墨子长于行,儒者长于文,行利于一时,文文传于后世。诸子百家之书,皆籍儒家以传,欲籍书与儒者争,必必不胜也。故儒墨并世,则儒不及墨,逮乎后世,则墨不及儒。”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墨子以身示教,身教重于言教的成功经验。墨子对社会教育的进行有三条宝贵经验:(1) 上说下教,全面教育墨子在鲁国听说楚国要攻打宋国,除组织弟子帮助宋国防御,还亲自步行十天十夜,赶到楚国,上说楚王,说服楚王放弃攻宋的计划。再如墨子教育鲁阳文君,不要攻打郑国,鲁阳文君听从墨子的劝告终止了攻宋的计划。对于平民百姓,墨子进行下教。如公孟篇记载,有一个身体健壮、思路敏捷的人来到墨子门下,墨子劝他跟自己学习,学成之后告诉他:我教你学是行义,你学习也是行义,你不学习,人家就会笑话你,所以我才劝你学习。(2) 强聒而不舍,遍从人而说之的扣则鸣、不扣必鸣墨子一贯坚持积极主动教育,主动去解决问题,永远起主导作用。他说: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公孟)他从撞钟及至国家的政事为例,说明主动教育的重要道理。坚决反对教师待问而后对、弗问不言的被动施教。他在公孟和非儒篇里都驳斥了儒家击之则鸣、弗击不鸣的施教原则。墨子还把不积极主动施教看作是施教者的过失,认为是危害社会的祸乱之源,所以一再强调要强说强教、扣则鸣、不扣必鸣。(3) 择务而从事因材施教墨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其弟子魏越问道,见到各地诸侯,您将说什么呢?墨子说,到了一个国家,要选择重要的事情进行劝导说教,假如一个国家昏乱,就告诉他们尚贤尚同的道理;假如一个国家贫穷,就告诉他们要节用节葬;假如一个国家喜好声乐、沉迷于酒,就告诉他们非乐非命的好处;假如一个国家荒淫不讲究礼节,就告诉他们尊天事鬼;假如一个国家以欺侮、掠夺、侵略、凌辱别国为事,就告诉他们兼爱、非攻的益处;所以说要择务而从事。这段话充分表明了墨子因材施教,根据各国实际情况进行游说的做法。墨子社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形成庞大的教育网络。墨子知道,任何事情要想成功,只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共同去做,才有希望成功。因此,他除自己到各国游说之外,还派出许多弟子到各地分头讲学,宣传墨家主张,形成遍布社会各地的教育体系。第四章 墨子教育的方法第一节 强学强教墨子认为,既然学是为义,教也是为义,那么作学生的就必须强学,作教师的就必须强教。强学强教成了墨子对教、学两个方面所提的最基本要求。关于劝人强学的例子,公孟篇有一段记载:有游于子墨子之门者,子墨子曰:盍学乎?对曰:吾族人无学者。子墨子曰:不然,夫好美者,岂曰吾族人莫之好,故不好哉。夫欲富贵者,岂曰吾族人莫之欲,故不欲哉。好美欲富贵者,不视人犹强为之。夫义,天下之大器也,何以视人?必强为之!墨子曾劝他的一位弟子去学习,这位弟子以吾族人无学者为由来搪塞。墨子批评道:你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一个人爱美,他并不会因自己的族人都不爱美而放弃自己对美的追求。一个人向往富贵,他并不会因自己的族人都不想富贵而放弃自己对富贵的追求。更何况学是一种义事,属天下最贵重的东西,因此,你应当努力去学习才对,又何必去管别人怎么做 !关于强教,在墨子中记载有许多墨子主动施教的例子。如墨子听说鲁国南部有一位名叫吴虑的隐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就马上前去见他,与之辩论;当墨子发现自己的弟子有材质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对象时,就主动地劝他去学习;当墨子听说禽滑厘这个人喜欢勇时,就亲自找上门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勇。最令人回肠荡气的是,当墨子一听说楚国即将攻打宋国时,就马上从千里之外动身,去公输般和楚王面前演说其兼爱非攻的大道理 。对于强学强教的意义,墨子在贵义篇曾说过一段比较概括的话:嘿则思,言则诲,动则事。使三者代御,必为圣人。嘿则思属学,言则诲属教。整句话的意思是,沉默的时候就自己思考,讲话的时候就教诲别人,行动的时候一定符合义。做到了这三点,就可以成为圣人了。这是墨子强学强教的心得,也是他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 。第二节 因材施教 墨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因人、因时、因事、因地的不同,而施于不同的教育。他要求弟子能谈辩者谈办、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耕柱)据此可知,墨子根据教育对象素质的不同,挖掘弟子潜力,发挥弟子特长,分别给于教育。墨子不固守培育全才、通才的教育目的,而是贯彻执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考察被教育者的具体情形,区别对待,使他们学有专长。墨子反对弟子不考虑自身的条件,随心所欲,盲目学习。有弟子欲学射击,墨子断然拒绝。二三子有复于子墨子学射者,子墨子曰:不可,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焉?(公孟)从墨子的回答看,他显然不主张贪多鹜广。他希望弟子们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而量力从事,而专精一科,而专精一科与因材施教,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体的两面而已。墨子也曾指导弟子说: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贪,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鲁问)墨子要弟子选择紧迫的事先讲,这是很生动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因国因事因人而异的社会教育。总之,墨子因材施教的方法表现在根据教育对象的特长、爱好、性格的差异,施于不同的教育内容;根据教育对象的天赋资质或才能高低,予于不同的要求标准。墨子能够认识到弟子们的材资有不同并实施相应之教,这是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的结果。第三节 学思并重,提倡实践力行墨子在教学中很注重学思的结合,他认为在学习时,不但要知其然,更要认真地思考其所以然。在墨子书中,有许多是故何也、何以为、何以知之、何自等关于究其所以然的记载。就是要求弟子们开动脑筋,多加思考,注意学思并重。墨家是一个力行的学派,墨子论学更是着重实践力行,提出以行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修身)等实践性的原则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兼爱下)多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修身)墨子认为出言必定守信用,行为必定要果断,使言行一致就像与符节相合一样,没有出言而不实行的。他坚决反对仅停留于言谈而不务实际。一个人说话,要是能够改善自己的行为,就不妨常说,如果不能改善自己的行为,就不必说,因为徒托空言,白费口舌,是无用的 。公孟篇记载:告子谓子墨子曰:我能治国为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子姑无,子之身乱之矣!告子告诉墨子说,我能治理国政,墨子回答说,政治的事,应该是能说能行,即说即行,现在你只是光说不做,这就是你自己本身乱了,你不能治你之身,又怎能治理国政,你应该提防你本身的错乱就好了。可见,墨子特别重视实际教育,重视力行教育,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墨子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了实际性原则,在教育中提倡了理论联系实际。第五章 结论墨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1. 吸取墨子“教育救世论”、“人性所染论”的教育思想,进一步提高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墨子的“教育救世论”清醒地认识到社会的治理、国家的富强都学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离不开教育,因而把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否,提高到天下兴亡、人民富贫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劳动人民有享受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墨子不但肯定了教育的重大作用,同时也重视环境的反作用。人的本性原没有善恶的分别,完全由于交友的影响而有善恶之别。如果所交朋友都是好仁义而最受法令的人,就会有好的结果;如果所交的朋友都是好大喜功不守国家法度甚至是相互作恶的人,就不会有好结果。因此,墨子主张必须审慎交友与选择环境。这种“人性所染论”,肯定环境与教育的作用而否定人性有善恶之分,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成分。 2. 吸收墨子的教育思想,充分认识我国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提高全民的素质墨子的办学宗旨是培养博学多能、文武兼备并富有“三有”(道德教人、有财力分人、有力助人)精神、能强力从事的“兼士”。这与当代中国教育方针有异曲同工之处。 3. 吸取墨子教育实践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