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城市设计标准与准则(试行)SHENZHEN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URBAN DESIGN STANDARDS AND GUIDELINES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6月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总体控制22.1城市风貌22.2自然景观资源地区32.3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52.4历史街区与建筑9第三章 交通市政设施103.1总体要求103.2道路网络113.3立体步行系统163.4自行车系统19第四章 街区控制214.1街区划分214.2街墙234.3公共空间26第五章 地块控制295.1场地设计295.2竖向设计315.3交通组织325.4停车场地335.5建筑布局345.6建筑连接355.7建筑退线375.8建筑面宽385.9建筑造型395.10建筑高度控制405.11附属设施43深圳市规划局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年6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01为了塑造深圳的城市风貌和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空间的品质,保障城市空间的公共利益,实现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1.02本标准与准则编制是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的角度,对城市设计的编制和管理制定标准,提出要求。1.03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的规划建设行为,应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同时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第二章 总体控制2.1城市风貌2.1.1应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用地布局基础上,通过对城市自然与文化特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塑造拥山滨海、具有多元文化及创新精神的深圳城市特色风貌。2.1.2应延续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多中心组团”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组团与组团之间、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保护生态用地的完整性,防止城市建设无序蔓延。2.1.3应突出城市各组团自身的资源特色和环境特色,明确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划定组团内建设用地的风貌分区、密度分区和高度分区等方式来塑造组团特色。依山、临海的城市组团应着重突出山、海组团的空间特色。图2-1深圳“三轴两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2-2深圳城市建设用地与生态保护用地结构关系图2.2自然景观资源地区2.2.1自然景观资源地区包括:基本生态保护用地、海洋、河流、湖泊、山体、组团隔离带和城市公园等。2.2.2应重点保护海滨、河流、山体等反映城市地域特征的自然景观资源,严禁大挖大填、改造地貌、损坏植被等破坏性的建设行为。2.2.3城市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之间应采用建立生态通廊、视线通廊或步行通道等方式加强联系,构筑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彰显自然景观资源在城市中的地位。2.2.4应维持自然景观资源的公共性和开放性,依据规划需对公众开放的自然景观资源地区,其内部应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和自行车系统,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活动空间。图2-3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之间视线通廊、步行通道、生态通廊示意图图2-4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之间视线通廊、步行通道、生态通廊示意图47深圳市主要自然景观资源地区示意图深圳市主要自然景观资源地区示意图2.3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2.3.1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是指与自然景观资源地区相邻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域,主要有城市的滨海地区、滨河地区、滨湖地区、临山地区和城市公园周边地区。2.3.2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宜单独编制城市设计,用来指导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在特殊情况下,应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专题研究。滨海地区海岸线5001000米范围以内的城市建设用地区域(或相邻街区)。滨水地区河、湖岸线周边200500米范围以内的建设用地区域(或相邻街区)。临山地区山体保护范围线外5001000米范围以内的建设用地区域(或相邻街区)。城市公园周边地区城市公园红线外200500米范围以内的建设用地区域(或相邻街区)。2.3.3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的控制范围应根据自然景观资源特色、景观视线通廊和步行距离等要素,参考下表划定。 表2-1 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控制范围参考表图2-5城市公园周边地区、临山地区控制范围示意图图2-6城市滨水区、滨海地区控制范围示意图2.3.4自然景观资源地区与其相邻地区之间应尽量多地建立视线通廊和步行通道,提高自然景观资源地区的可视性和可达性。2.3.5高速公路、快速路、轻轨等大型交通设施在自然景观资源地区或者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设置时,应从城市设计角度加以研究。交通设施宜采用下沉、高架、隧道等处理方式,保持自然景观地区与自然景观相邻地区之间的联系;挡土墙等护坡设施应尽量降低高度和坡度,利用植物、雕塑等手法进行软化和美化处理。图2-7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视线通廊、步行通道设置示意图图2-8大型交通市政设施设置示意图2.3.6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宜划分为小街块进行建设,街块划分时应将短边朝向自然景观资源地区,短边宽度宜控制在100米以内。短边宽度大于100米时,地块内部宜提供通往自然景观资源地区并贯穿地块的步行公共通道,公共通道宽度不小于15米。2.3.7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宜采用低密度的建设方式,建筑布局宜开敞、通透,应提供在一定范围内连续通达的视线通廊,严格避免建造对景观遮挡严重的板式建筑,单个视线通廊的宽度不宜小于25米。地块间的视线通廊可结合道路设置,地块内的视线通廊可结合公共通道设置,两相邻视线通廊间距不宜大于75米。图2-9街块划分及公共通道设置示意图图2-10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视线通廊示意图2.3.8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的建筑物宜进行高度分区控制,与自然景观资源距离越近,高度分区控制应越严格,总体呈逐级下降的趋势。涉及鸟类栖息保护区域,建筑物高度应符合鸟类飞行通道的高度要求。2.3.9城市中重要的临山、临海地区应设置特定的视点和视角来控制天际线,在主要视线观赏方向和位置,避免主要的山脊线、山峰受到建筑物的遮挡。图2-11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建筑高度逐级下降示意图图2-12天际线应与自然山体协调示意图图2-13深圳市大鹏古村落2.4历史街区与建筑2.4.1不同时期的街区和建筑都是城市历史的组成部分,各类城市建设行为应有利于维持城市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有利于培育城市文化传统、形成城市历史积淀。2.4.2严格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地区和传统风貌建筑,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应编制保护和协调规划,确定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范围。风貌协调区范围的建设活动应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专题研究,或者单独编制城市设计进行规划建设管理。2.4.3宜选择一些能够代表深圳不同建设时期特征的典型街区、街道和建筑,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城中村、标志性建筑等,参照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保护,严格控制整体拆除重建。局部的更新改造应与原有空间形态在尺度、肌理等方面的特征相协调,延续保护区的历史风貌及特色。第三章 交通市政设施3.1总体要求3.1.1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和轨道交通设施等的布设提出控制要求。应结合景观环境统筹考虑城市道路、大型市政设施的布局,结合绿化带、公用设施及城市小品等要素,统筹安排城市道路的人行使用空间,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3.1.2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站点周边宜采用TOD(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理念,提高站点周边用地开发强度,提高公交出行比例。3.1.3各类公交站点、出租车上下客点、公共停车场和自行车停放点宜采用一体化设置,满足公交发展需求。3.2道路网络3.2.1城市道路网的布局应根据所在地区和组团的功能、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等条件进行灵活选择,道路选线应考虑行人和车辆对景观的不同要求,强调道路景观设计,开辟朝向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视线通廊。 3.2.2高速公路、快速路通道的选择应作为影响城市空间的重大设施,进行城市设计研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减少道路对城市地区的分隔,降低汽车噪音、尾气和灯光对城市的污染。3.2.3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快速路路面标高宜适当降低,两侧绿化宜做缓坡升起,使两侧用地免受机动车干扰,并留下其他道路或人行通道跨越的可能。也可以结合地形将两个方向机动车道设置在不同标高上,中间以绿化带分隔。图3-1道路结合地形选择示意图图3-2道路结合地形高差处理示意图3.2.4高速公路、快速路的高架路段,在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的前提下,应强调桥梁和护坡的造型设计、景观设计和细部处理。桥梁设计应简洁、朴素和美观,结构构件宜修长和轻巧。3.2.5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和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的桥梁工程(其它地区的特大型桥梁、大型立交)均应从城市设计角度,进行景观设计专题研究,内容包括桥梁选型、结构断面线形以及周边环境协调等方面;其它桥梁工程设计文件也应包含景观设计内容。3.2.6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宜适当提高城市支路网密度,以利于步行系统的组织。3.2.7城市建设集中地区的交通组织,应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次干道以下等级的道路功能进行划分,明确生活功能主导的主街和服务功能主导的辅街。建筑物的主要人行出入口、门牌号图3-3桥梁示意图图3-4城市建设集中地区主街、辅街示意图码和商业店铺等应集中布置在主街上;车行出入口、货物装卸区等应集中设于辅街上。3.2.8城市道路绿化带宜集中布置,绿化带应设置在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不宜用过宽的绿化带分隔人行道和建筑物。3.2.9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绿化带应集中安排绿化和公共标识、电话亭、电信箱、路灯、座椅、垃圾桶等街道设施,使其成为两者相结合的绿化设施带,绿化设施带宽度不应小于1.5米,绿化设施带中宜密植低矮灌木代替隔离栏杆的使用。 3.2.10绿化带的植物应以树冠高大的乔木为主,宜降低低矮灌木的种植密度,绿化带中的灌木不应高于0.5米,以保障夜晚和偏僻路段的行人安全。图3-5道路空间布置示意图图3-6绿化设施带示意图3.2.11城市中心区段、商业区段路缘石高度不宜大于0.15米。3.2.12人行道的铺装应选用透气渗水的环保材料,城市中心区或者人流量大的人行道铺装可作为公共艺术的展示面进行多样化的设计。3.1.13主干道宜按300500米间距设置过街通道,一般设置在路口,宜采用天桥或地下通道等立体过街方式,机动车道宽度大于24米的主干道采用平面过街形式时,应设置供二次过街的安全岛。3.1.14次干道及支路宜按100200米间距设置过街通道,一般设置在路口,也可设置在道路中段,宜采用平面过街方式。平面过街的行人过街路段,应采用标线铺装、灯光及其它设备共同界定过街区域,并采取无障碍设计。图3-7道路交叉口小转弯半径和安全岛示意图图3-8安全岛设置示意图3.2.15城市道路交叉口处宜进行渠化设计。无条件进行渠化设计时,在不影响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道路交叉口宜采用较小的转弯半径以降低车速。城市支路、小区道路在行人过街集中地段宜设置减速带,或者跨车行道设置与道路两侧人行道同标高的起坡过街带,提高步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3.2.16污水处理厂等大型市政设施在自然景观资源地区或者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设置时,市政设施应通过环境设计来避免将两者截然分隔,通过环境景观设计弱化其对自然景观资源的影响。3.2.17变电站的外墙应通过环境景观设计进行美化,与周边景观协调;电气功能性构筑物部分造型设计应尽量美化,且应对行人视线进行遮蔽;在组团中心地区宜采用半地下、地下式变电站建设。图3-9同标高的起坡过街带联系道路两侧人行道平面示意图图3-10同标高的起坡过街带联系道路两侧人行道透视图3.3立体步行系统 3.3.1在城市中人车矛盾冲突较大的地区、地段及城市人流密度较大的中心区、商业区、地铁换乘站点周围地区,除地面步行系统外,宜设置二层步行系统或地下步行系统,建立立体步行网络。3.3.2二层步行系统和地下步行系统应与地面步行系统、公共交通站点有便捷的联系,尽量多地提供与地面步行系统的连接点,设置显著标识。在人流密集地区应设置扶梯和残疾人升降电梯,实现各层步行系统之间的无障碍连接。3.3.3二层步行系统和地下步行系统的步行通道宽度应根据人流量预测计算确定,一般不宜小于3米。图3-11二层步行系统设置示意图3.3.4二层步行系统无论是采用公共通道或者建筑内部通道的形式,都必须保证其开放性,公共通道须提供遮阳、避雨设计,过街设施宜直接进入对应的建筑物内。3.3.5地下步行系统应与其它地下空间如地铁站点、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库、地下人防设施等紧密衔接,共享通道和出入口。在有条件的地段,宜结合城市绿化或城市广场设置天窗或下沉广场,将阳光引入地下空间。图3-12二层步行系统透视图图3-13二层步行系统示意图图3-14立体步行系统示意图3.4自行车系统3.4.1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各级道路均应设置自行车道;在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城市的自然景观资源地区、新城区、新建的大型住宅区等,宜设置连续的自行车专用通道。 3.4.2沿城市道路的自行车道可结合人行道布置,宽度一般按2条车道2.5米设计,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的路面铺装应有明显的区别,宜采用柔性材料,道路两侧有宽度大于10米的绿化带,自行车道宜结合绿化带单独设置。3.4.3人行道宽度不足3.5米的城市支路和小区道路,可在车行道空间内设置自行车道,在车行道空间内设置自行车道的路段,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和限速标志,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图3-15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合并设置示意图图3-16自行车专用通道设置示意图3.4.4城市的立体过街设施应考虑设置自行车专用坡道,或结合无障碍设计满足自行车过街要求。3.4.5在城市中心区、商业区、公共交通换乘站、轨道交通站点和快速公交(BRT)站点应集中设置自行车保管场地,一般公交站点有条件也宜提供自行车保管设施。第四章 街区控制4.1街区划分4.1.1街区是指由城市主、次干路或自然边界围合形成的、由若干街道和街块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主导功能的地区,如城市的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等。4.1.2应在满足主导功能的前提下,提倡街区用地功能的混合和多样,鼓励提供有利于增强街区活力的配套功能。 4.1.3应强调和引导街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形成,街区公共服务中心宜集中安排主要的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4.1.4 街区宜根据所处区位、主导功能和实际情况,通过城市支路网络将街区划分为若干街块。 (1)在城市中心地区,小街块更有利于人的活动,支路网间距一般宜控制在75200米之间。商业、商务办公街块支路网间距宜控制在75100米之间,街块面积宜为60008000平方米;居住街块支路网间距宜控制在150200米之间,街块面积宜为2500035000平方米;工业街块的支路网间距宜控制在100200米之间,街块面积宜为1500035000平方米。(2)在城市的一般地区,支路网间距宜控制在150米300米之间,街块面积宜为2500075000平方米。4.1.5街块可作为单一的用地单位,也可划分为若干地块进行建设。(1)地块划分应满足各个地块交通出行的要求,相邻地块宜共享出入口,地块红线之间的区域宜安排为公共通道,各个地块的公共空间和公共设施宜集中布置,室外场地标高应协调一致,方便人们的到达和使用。(2)用地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地块,应设置小区道路将地块划小,小区道路必须保证其开放性和通过性。图4-1居住功能主导的街区示意图4.2街墙4.2.1街墙是指限定街道空间的建筑界面,主要由临街建筑高度不高于24米的部分组成。城市中心区、商业区的街道宜形成统一和连续的街墙。4.2.2在城市设计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临街建筑在符合建筑规范并为行人提供有遮蔽的公共通道的前提下,宜实行零退线。图4-2统一和连续的街墙示意图图4-3街墙限定街道空间透视图4.2.3同一街区、同一街块的相邻建筑宜统一退线,街墙高度应保持一致,以形成连续的街墙界面。街墙高度宜按:6米、10米、15米、18米和24米的取值标准进行选择。街墙顶标高处建筑后退1.53米图4-4街墙后退红线示意图4.2.4街墙底层宜作为商业用途,并宜采用橱窗等通透的设计形式,不宜设置封闭的连续实墙面。图4-5相邻建筑统一退线示意图图4-6建筑街墙高度示意图4.2.5街墙底层宜采用骑楼或挑檐等形式,为行人提供有遮蔽的空间,其地面设计标高应与人行道路面标高持平,净宽不得小于3米,净空高度不得小于3.6米,净空高度超过5米时,应在3.6米净空高度以上部分设置遮挡设施,并在适宜高度进行二次遮挡。4.2.6骑楼和挑檐下的公共空间不应设置直接排气的空调机、排烟扇等设施或排出有害气体的通风系统,不得设置有碍行人活动和安全的广告、标识等构件。图4-7挑蓬示意图图4-8骑楼示意图4.3公共空间4.3.1公共空间是指具有一定规模、面向所有市民免费开放并提供休闲活动设施的公共场所,一般指露天或有遮盖的室外空间,符合上述条件的建筑物内部公共大厅和通道也可作为公共空间。4.3.2室外公共空间的规模一般不小于1000平方米,其分布密度要求不宜少于:商业办公区1个/2公顷、居住区1个/4公顷、工业区1个/6公顷。4.3.3除规划确定的独立地块的公共空间外,新建项目一般应提供占建设用地面积5%10%的室外公共空间。公共空间面积如果小于1000平方米,宜与相邻地块的公共空间整合设置。公共空间实行统一编码,建成后挂牌公示。4.3.4公共空间应与城市街道相邻,或者与步行系统和公共通道直接连接,以保证其公共性和开放性。图4-9绿地型公共空间平面示意图图4-10绿地型公共空间透视图4.3.5公共空间应避免设于高速公路或快速路旁,避免机动车交通带来的噪音、空气污染以及交通安全隐患。4.3.6广场型公共空间是指由建筑界面、道路或自然界面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1)面积宜控制在100010000平方米,宜结合街区公共中心和大型公共建筑设置,并通过步行系统与其它公共空间建立联系。(2)其建筑界面围合率宜控制在广场周长的50以上,广场最大开口不宜超过其周长的25%。广场周边的建筑街墙应整齐、连续,建筑底层宜提供零售、餐饮、展示、休闲娱乐等商业、文化设施,鼓励采取骑楼形式提供环绕广场的半室内的步行空间。图4-11广场型公共空间平面示意图图4-12广场型公共空间透视图图4-13街道型公共空间平面示意图4.3.7街道型公共空间是指街道两侧由商业及各类配套设施组成的纯步行公共空间,两侧界面要求连续,宜采取骑楼、挑檐等形式提供遮蔽空间。4.3.8绿地型公共空间功能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休闲活动,应设置满足市民健身和儿童游乐活动的设施,不宜采用大面积的硬质铺装,绿化率宜大于50%,绿化应以乔木为主,为游人提供遮蔽环境。图4-14街道型公共空间透视图4.3.9在用地红线内(除退线外)为城市提供永久性场地开放空间,无条件为公众使用时,该用地的覆盖率可提高,并应取得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五章 地块控制5.1场地设计5.1.1地块的场地设计应按相关规划要求进行,局部城市设计中没有明确具体要求的地块,应单独进行城市设计分析。5.1.2城市设计分析应包括:解读已有城市规划成果,明确场地与周边道路及建筑的关系,组织各类交通流线,确定场地的开敞空间、建筑退线、街墙处理、单体定位等。其分析成果的总平面图、街道立面图、剖面图、效果图应准确反映与周边相邻地块已建、在建建筑的空间关系。5.1.3首层停车库顶板(顶板标高不超过4m)上方提供作露天绿化活动空间的部分可不计覆盖率。5.1.4坡地建筑覆盖率计算图5-1坡地建筑计算覆盖率示意5.1.5用地红线内的满足植被绿化覆土要求的绿化面积可折算为绿地面积参与绿地率指标计算。其折算比为:覆土厚度0.5m以下:不折算;覆土厚度0.5m至1.0m:系数0.5;覆土厚度1.0m到1.5m:系数0.7;覆土厚度1.5m以上:系数0.9。5.1.6建筑场地设计中,采用非入渗性铺装的场地和道路面积,不得计入绿地面积。5.1.7绿地中自然雨水可渗入地下的渗水面积,应符合以下规定:(1)计入渗水面积的绿地其地面不得有非透水性铺地,其下部不得有构筑物。(2)渗水面积占基地用地面积的比率应符合下表。表5-1渗水面积比率规定表基地面积()5000不计5000以上105.2竖向设计5.2.1竖向设计必须采用85黄海高程系,场地设计标高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要求,不得随意改动。5.2.2竖向设计宜保持场地原有地形地貌特征,依山就势进行建设,坡度较大的地块宜采用吊脚楼、掩土建筑等形式减少对地形地貌的破坏。5.2.3地块内部地形或地块内部与外部地形存在高差时,宜结合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外场地处理好不同标高面的衔接。5.2.4相邻建筑的室外场地标高宜保持一致,以形成完整的外部空间,建筑物室外地坪与相邻人行道有高差时,应与人行道进行无障碍连接。图5-2坡度较大的地块场地竖向设计示意图图5-3场地的高差通过建筑底层空间衔接示意图5.3交通组织5.3.1建筑的人行出入口宜设置在城市主街或主要的公共空间周边。与公交车站、地铁站相邻的地块,人行出入口应与公交车站、地铁站有方便的步行联系。5.3.2建筑的机动车出入口应设置在次干道以下等级的辅街上,当地块较小并与街坊内多个地块相邻时,宜统一安排机动车出入口、机动车停车场和货物装卸区出入口,减少车行出入口的设置。5.3.3建筑的机动车出入口穿过人行区域时,应采用坡化开口,地面应作明显的标识,行车道周围应有明确的警告以及供行人临时等候的场地和辅助保护设施。图5-4相邻地块交通组织示意图5.4停车场地5.4.1地块内停车宜以地下停车库为主,地面停车场为辅,地面停车场不应设于建筑临主街一侧,宜设于辅街一侧或内院。5.4.2地下车库应设置人流导向标识,通往地面人行出入口处宜设置专用门厅,大型停车库宜设置人行专用道和无障碍设施。5.4.3地下车库的出入口的起坡点,不得超出用地红线,也不应占用公共开放空间和建筑退线范围,应设置在建筑物底层范围内,宜垂直进入建筑物。 5.4.4地下停车库和地面停车场均应合理设置非机动车位和残疾人专用车位。非机动车的停车位应靠近使用者活动区域;残疾人专用车位应设置在方便出入的位置,并应作显著标识,按总停车位的0.8%设置。图5-5地块停车场宜设于辅街或内院示意图图5-6地块停车场不应设于临主街一侧示意图5.5建筑布局 5.5.1地块较小并与街块内多个地块相邻时,建筑布局宜采用有利于与其它地块内的建筑共同形成围合式空间的形式,营造街块内部的公共空间。5.5.2地块较大并且周边人流密集时,建筑布局应有利于提供外部的、开放的公共空间。图5-7建筑围合式布局平面示意图图5-8建筑围合式布局透视图5.6建筑连接5.6.1城市设计要求建筑物拼接以形成连续街墙时,建筑物拼接面可零退线,但基础和管线不得超出用地红线。5.6.2城市设计要求相邻建筑设置连廊时,先行施工地块的建设单位负责连廊的整体设计并预留接口,后施工地块的建设单位应负责按设计在自身地块内实施,并与先施工地块的建筑实现对接。图5-9建筑连接平面示意图图5-10建筑拼接面示意图5.6.3地下车库宜预留与相邻地块的连接通道,其接口应延伸至用地红线边界。当连接通道穿越城市道路时,其接口应延伸至相邻用地红线,并应预留市政管线空间。5.6.4空中或地下连接通道超出用地红线,穿越城市道路等公共空间并附有经营性面积的,其产权应按规定程序申请。图5-11建筑连接平面示意图图5-12建筑连接透视图5.7建筑退线5.7.1建筑退线分为街墙退线和塔楼退线。街墙退线在符合相关规范的前提下,应参照本标准与准则4.2的规定执行;塔楼退线应参照消防、日照等强制性规范及相关城市设计要求执行。5.7.2特殊情况下地块建筑在满足“城市设计要求”前提下可实行零退线,并且满足“基础、管线不得超出用地红线”的要求。5.7.3 城市设计要求形成连续街墙时,沿道路同侧界面的相邻建筑退线应满足城市设计街墙控制要求,建筑街墙长度占同侧地块长度的比例宜高,在城市中心区和商业街区不宜小于75%。图5-13建筑退线示意图图5-14建筑街墙长度示意图5.8建筑面宽5.8.1建筑面宽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来控制,应避免因面宽过大而对阳光和风产生屏风效应。5.8.2自然景观资源相邻地区及重要的公共空间相邻地区,建筑物的最大面宽应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高度小于18m的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宜大于120m;高度大于18m且小于或等于54m的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宜大于100m;高度大于54m的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的投影不宜大于80m。图5-15屏风效应示意图图5-16屏风效应示意图5.9建筑造型5.9.1建筑造型应鼓励原创设计,突出地域特色,体现城市人文精神和绿色环保理念。5.9.2一般情况下,建筑造型应在尺度、肌理、材质等方面与相邻建筑保持关联。建筑色彩不宜大面积使用饱和度高的颜色,单栋建筑主色彩不宜过多。5.10 建筑高度控制5.10.1建筑高度(1)建筑高度控制分为街墙高度控制和总高度控制。街墙高度应符合所临道路的街墙高度控制要求。图5-17建筑高度控制分为街墙高度控制和总高度控制(2)一般情况下,临山地区的建筑高度不应超过山脊线高度,宜以低层和多层为主。(3)一般情况下,滨海、滨河、滨湖地区的建筑宜采用退台处理,首排建筑宜以低层和多层为主。(4)高层、超高层建筑用于遮挡屋顶设备的女儿墙、构架等屋顶附属设施,在满足消防的要求下,允许该部分设施高度为建筑总高度的10%。5.10.2建筑层数(1)建筑层数:按层高大于等于2.2m的楼板结构分层计算层数。(2)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的高度在9米以内,且其水平投影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建筑物标准层建筑面积的四分之一者,不计算层数。(3)半地下室四边均露出地面,且出地面以上的高度大于l.5米时,半地下室层数计入地面以上层数;半地下室全部或局部用于商业等非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功能,有一面以上(包括一面)完整露出地面,且该面为商业等的主出入口时,半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01-2024系统级封装(SiP)术语
- 福建省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2章整式的乘除12.5因式分解第2课时公式法-平方差公式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培训
- 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宣贯会
- 肝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 初中生物教案说课稿
- 猜猜我是谁游戏教案反思
- 班会教案反思
- 智慧门店解决方案
- 骨骼健康的保养方法
- 聚氨酯车轮容许载荷的计算方法
- 五年级地方教学计划
- 河北省廊坊市房屋租赁合同自行成交版
- 电商销售奖励制度
- 初中数学论文参考文献
- 关于设置治安保卫管理机构的通知(附安全保卫科职责)
- 《留置尿管》PPT课件.ppt
- 浅论国省道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与应对措施
- 浅谈激光标签打印机在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及在产品设计中应关注的焦点
- MES系统调研教学提纲
-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解读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