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doc_第1页
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doc_第2页
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doc_第3页
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doc_第4页
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仙戏曲及其文化意蕴 2006-9-27 13:45 八仙是元明清时期人们最喜爱的神仙群体,八仙故事也因之成为元明清时期乃至近现代戏曲小说创作的重要题材来源。本文拟对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及其文化意蕴作初步的探讨。一 八仙传说起于唐宋,盛于金元明清时期,随着八仙传说的兴盛,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也相继出现。在元代陶宗仪辍耕录记载的694种金院本名目中, 有瑶池会、蟠桃会、王母祝寿、菜园孤、八仙会、白牡丹等与八仙内容有关的名目。八仙会院本,谭正璧的话本与古剧一书考证 认为演的是钟离权、吕洞宾为首的八仙故事。白牡丹院本,谭正璧、冯沅君都认为是演吕洞宾与白牡丹的故事。菜园孤院本,谭正璧认为此院本本事与明话 本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故事相同,演张古老(明清时作张果老)娶文女的故事。此外瑶池会、蟠桃会、王母祝寿三个院本在明代都有同名杂剧,并且 都有八仙庆寿的场面。从明杂剧的内容来看,这三个院本中也可能有八仙上寿的情节。 金元院本之外,宋元南戏中也有八仙内容的演出。明代徐渭的南词叙录宋元旧篇中就记录有吕洞宾三醉岳阳楼、吕洞宾黄粱梦二个戏文剧目。 岳阳楼戏文,钱南扬的宋元戏文辑佚中辑存佚曲七支,本事与元马致远的岳阳楼杂剧相同,演吕洞宾度岳阳柳树精的故事。黄粱梦戏文本事也应与 马致远黄粱梦杂剧相同,演钟离权度脱吕洞宾成仙的故事。另外,寒山堂曲谱中还记载有韩文公雪阻蓝关戏文,戏文本事应与刘斧青琐高议中韩 湘子篇大致相同,演韩愈雪阻蓝关,途遇韩湘的故事。从现存的宋金杂剧院本、宋元南戏剧目来看,八仙中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的故事在宋金时期已 被搬上舞台,惜剧本无存,难以了解详情。 元代,全真教十分兴盛。在全真教的影响下,元杂剧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道化剧,其中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剧目就有十种,今存剧六钟:马致远岳阳楼、黄粱 梦、岳伯川铁拐李、范康竹叶舟、无名氏玩江楼、蓝采和,佚四种:陆进之韩湘子引度升仙会、纪君祥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韩 湘子三赴牡丹亭、赵文敬张果老度脱哑观音。从六种存剧的内容及四种佚剧的题目来看,十种都是神仙度脱剧。在这十种神仙度脱剧中,以钟离权、吕洞宾度 世故事为题材的剧作有五种,而且都有剧本传世,这可能与钟离权、吕洞宾被全真教奉为教祖有一定的关系。黄粱梦、蓝采和二剧,分别演钟离权度脱吕洞 宾、蓝采和成仙的故事。岳阳楼、铁拐李、竹叶舟三剧,分别演吕洞宾度脱柳树精、铁拐李、陈季卿成仙的故事。韩湘子三度韩退之、韩湘子引 度升仙会、韩湘子三赴牡丹亭三剧,演韩湘子度脱韩愈成仙的故事。张果老度脱哑观音一剧,演张果老度脱故事。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元杂剧中的八仙故 事剧在金院本、宋元南戏题材的基础上有所开拓发展,但故事仍集中在钟离权、吕洞宾、张果老、韩湘子四仙。 明代,八仙信仰十分盛行,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也层出不穷,现在可考知的八仙剧目就有三十四种之多,其中存有剧本二十二种。在这三十四种剧目中,度 脱剧最多,有二十一种,存剧本十一种。这些度脱剧与金元院本、杂剧一样,主要集中在吕洞宾、钟离权、韩湘子、铁拐李四仙,而以吕洞宾度世剧最多。吕洞宾度 世剧十五种,题材主要集中在度柳树精、度卢生、度牡丹等传说故事。谷子敬的吕洞宾三度城南柳、贾仲明的吕洞宾桃柳升仙梦、无名氏的城南柳、 梅柳升仙记四剧与元马致远岳阳楼杂剧本事相同,演吕洞宾度柳树精成仙的故事,今存谷子敬、贾仲明二剧。无名氏的邯郸道卢生枕中记、邯郸 梦、吕翁三化邯郸店、汤显祖的邯郸记四剧都取材于沈既济的枕中记,演吕洞宾度卢生成仙的故事,今存吕翁三化邯郸店杂剧、汤显祖邯郸 记传奇二种。无名氏吕纯阳点化度黄龙、吕真人度国一禅师、吕纯阳飞剑斩黄龙、吕洞宾戏白牡丹四剧关系密切,今存吕纯阳点化度黄龙。 吕纯阳点化度黄龙、吕真人度国一禅师演吕洞宾度黄龙禅师、国一禅师成仙之事,而吕纯阳飞剑斩黄龙一剧则演吕洞宾飞剑欲斩黄龙禅师,反被黄龙禅 师降服,皈依佛法,这反映了元明时佛道相争相融的现实。百川书志有吕洞宾戏白牡丹飞剑斩黄龙剧目,把飞剑斩黄龙与戏白牡丹联系在一起,本事应与明 末邓志谟飞剑记第五回吕纯阳宿取白牡丹,纯阳飞剑斩黄龙相同,吕洞宾戏白牡丹剧本事估计也与之相同。另外,朱权的冲漠子独步大罗天、朱有 的吕洞宾花月神仙会、无名氏的边洞玄慕道升仙演吕洞宾度冲漠子、张珍奴、边洞玄成仙的故事。相比之下,以钟离权、韩湘子、铁拐李度脱故事为题材的 剧作就少得多,相关剧目六种,存剧三种。钟离权度脱故事剧只有苏汉英的吕真人黄粱梦境记传奇一种(今存),演钟离权度脱吕洞宾成仙的故事。无名氏的 蟾蜍记、韩湘子升仙记、锦窝老人升仙记三部传奇都是演韩湘子成道度韩愈的故事,今存韩湘子升仙记。贾仲明的铁拐李度金童玉女杂剧演金 童玉女被谪下凡,铁拐李显神通度脱他们重返天界的故事。 在神仙度脱剧之外,最多的是吉祥喜庆的八仙庆寿戏。神仙庆寿剧宋元时开始出现,到明代十分兴盛。黄眉翁、广成子、南极仙、三官、福禄寿、王母、麻姑、八仙 等神仙都成为明代庆寿剧描写的对象,他们携带着神仙长生不老之药、各种稀奇罕见的宝物祝贺人间寿诞。在这些神仙庆寿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是八仙庆寿剧。现 在可考知的明代八仙庆寿剧剧目有十二种,其中九种有剧本流传。这些庆寿剧除朱有的群仙庆寿蟠桃会、瑶池会八仙庆寿、王淑忭的蟠桃会外,大都是 教坊为皇帝、皇后等庆寿演出而编演的承应戏。现存的剧本中,众天仙庆贺长生会、祝圣寿金母献蟠桃、宝光殿天真祝万寿、感天地群仙朝圣等剧 都是皇帝寿诞时演出的剧本;贺升平群仙祝寿等剧则是皇后寿诞时演出的剧本,这些剧本内容不外是人间圣上、国母寿诞,天上神仙下凡送仙物祝贺。这些戏出 场人物众多,演出场面盛大,穿关华丽,是一般戏剧演出所不能比拟的。朱有的群仙庆寿蟠桃会、瑶池会八仙庆寿二剧是他为自己生日而作的二种八仙庆寿 剧,场面比教坊编演的剧本要小一些。其中瑶池会八仙庆寿对明清民间的八仙庆寿剧影响比较大,缀白裘第十一集中收录的梆子腔堆仙剧,即是由此剧 第四折删改而成。教坊编演的争玉板八仙过海也是明代有名的八仙戏,剧演八仙赴白云仙长宴会醉归,各显神通过东海,后与东海龙王大战的故事,”八仙过 海,各显神通”一语即源于此。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大致可以知道,明代的八仙戏题材大多因袭宋元南戏、元杂剧题材,但同时又有所创新。在明代八仙戏中,吕洞宾度世故事被特别予以重视,吕洞宾的形象也显得比较丰满生动,他既有神仙慈悲度世的情怀,又有世俗的情感,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清代,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戏曲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既有文人创作的作品,也有地方戏艺人改编、创作的作品。这些作品与元明时期的八仙戏相比较,有一个最明显 的特征,就是清代的八仙戏无论是文人创作的,还是地方戏艺人改编、创作的,都具有浓郁的世俗意识,而宗教意识日趋减弱,已逐渐由宗教戏剧向世俗戏剧转化。 文人创作的八仙戏现在所知的有:李玉太平钱、叶承宗狗咬吕洞宾、车江英蓝关雪、永恩的度蓝关、绿绮主人的度蓝关、杨潮观的韩文公雪 拥蓝关、王圣征的蓝关度、无名氏的万仙录、蒋士铨的西江祝嘏、吴城的群仙祝寿、傅山的八仙庆寿、郑瑜的黄鹤楼、徐的游梅遇 仙、袁虫覃的仙人感十四种,存剧八种:太平钱、狗咬吕洞宾、西江祝嘏、群仙祝寿、八仙庆寿、游梅遇仙、黄鹤楼、仙人 感。李玉的太平钱、叶承宗的狗咬吕洞宾是清代初年的两种度脱剧,太平钱演张果老种瓜娶韦萍馨的故事;狗咬吕洞宾以俗语”狗咬吕洞宾,不 识好人心”点缀成篇,演吕洞宾度石介成仙之事。这两种剧本中虽然还有一定的宗教意识,但其中已融入了很浓的世俗情感。蓝关雪、度蓝关、度蓝 关(二)、韩文公雪拥蓝关、蓝关度五剧因袭”韩愈雪阻蓝关”本事而作,大多是作者借韩愈忠心被贬之事来抒写自己的心志。而清末郑瑜的黄鹤 楼、徐的游梅遇仙、袁虫覃的仙人感等作品则完全是作者感叹时事、抒写心志之作,八仙只是他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手段而已。蒋士铨的西江祝嘏、吴 城的群仙祝寿、傅山的八仙庆寿三种是庆寿剧。傅山的八仙庆寿是为其母亲生日而作;蒋士铨的西江祝嘏是应乡绅的委托为皇太后祝寿而作;吴城 群仙祝寿是为乾隆、太后南巡而作。蒋士铨、吴城为了赢得皇帝、太后的欢心,剧作力求新颖、热闹,蒋士铨在西江祝嘏中塑造了一个善于斗酒的散仙女 几,斗败了上八洞神仙、饮中八仙,又在其中让八仙中男仙的妻子与何仙姑组成”女八仙”上寿,充满诙谐幽默的情调。吴城的群仙祝寿组合浙东、浙西神仙为 ”男八仙”、”女八仙”,共同祝寿。他们创作的八仙庆寿剧大都标新立异,十分热闹,具有很浓的喜剧气氛。 地方戏兴起于清代中叶,各地艺人通过改编、创作,把八仙故事引入演出当中。由于八仙象征着吉祥喜庆,深得世俗百姓的喜爱,成为各地方戏中重要的演出内容。 在山东,还出现了专门演唱八仙故事的剧种:八仙班、蓝关戏。在各地方戏中,八仙庆寿(有些叫蟠桃会)剧的演出最为普遍,几乎全国每一个剧种都有演 出。其次是吕洞宾戏白牡丹系列剧,大多数地方戏中都有演出。吕洞宾戏白牡丹,又有纯阳戏洞、三戏白牡丹、牡丹对课、对课、点药 名等名,本事源于明清戏曲小说,演吕洞宾与白牡丹之间的爱情故事。此系列剧融智慧、爱情于一炉,颇得观众喜爱。此外,八仙成道系列剧也是清代地方戏中的 重要演出内容。京剧中有八仙得道剧,剧本取材于东游记、八仙得道传等小说,又有虚构创新。京剧中还有韩湘子得道、雪拥蓝关等剧,演吕 洞宾、钟离权度韩湘子成道,韩湘子度韩愈成道的故事。地方戏中颇受人们喜爱的还有以张果老娶亲为题材的剧作,演绎张果老与韦萍馨的神仙爱情故事。八仙在剧 中被人们赋予了世俗情感,他们有着与凡人一样的爱欲情仇。 八仙戏从宋元发展而来,由元明时期的宗教戏剧逐渐转化为世俗戏剧,成为世俗百姓的日常生活、喜庆节日演出的重要内容。二 从整体上看,八仙戏曲属于宗教文学的范畴,其主旨在于宣扬道教神仙思想,劝诱世人皈依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但作品在宣扬道教神仙思想的同时,从多方面反映 了现实人生的种种苦难,揭示了世俗百姓皈依神仙世界的社会根源,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上至皇亲国戚,下至贩夫走卒,他们之所以皈依道教,向往虚无的神仙 世界,是因为他们无法摆脱现实社会的种种苦难,无法摆脱死亡的威胁。现实社会的苦难来源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八仙戏反映得最多的是科举功名、道德伦理给人 们带来的苦难。 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都怀有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希望通过科举进入官场,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现实社会中无数的书生名落孙山,无法挤进官 场,少数人即使科举中式,进入官场,但官场险恶,一不小心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八仙戏曲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封建社会儒生理想失落的悲剧。竹叶舟杂剧中, 陈季卿”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却”应举不第,落魄不能归家”,后出家为道;他的朋友惠安也自幼攻习儒业,中年落发为僧;而前来引度陈季卿的仙人吕洞宾也 是因应举不第而出家。 为僧、为道、为仙成为社会失意文人的一种归宿。作品还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现实官场的险恶。马致远的黄粱梦杂剧中,吕洞宾是一个执迷于功名的读书人, 他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一举成名天下知,过上锦衣美食的生活。然而,现实生活中”功名由命不由人”,社会上”只敬衣衫不敬人”,理想无法实现。 梦中,他中状元,做高官,娶美妻,依靠上有权有势的高太尉,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然而,美酒伤身,妻子不贞又使他伤情,因贪财卖阵而差点送命,后在流放 途中子女被杀,自己也被杀掉。功成名就并没有给他带来幸福,反而使他更为痛苦。另外,桃柳升仙梦剧中柳春梦中得官,夫妻上任途中被杀;三化邯郸店 中卢生梦中得官、失官,最后惨死。这些作品虽然写的是梦中幻境,但反映的却正是封建社会官场险恶的现实。汤显祖的邯郸记传奇通过卢生梦境,不仅反映了 封建社会黑暗的官场,而且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思索。现实中,卢生科举失意,年年在邯郸道上奔忙,学成文武艺,却不能售于帝王家。梦中,他得佳妻,中状 元,开河三百里,开边千里,十大功劳,功名极盛。后来当了二十年宰相,进封国公,但他仍不满足,临死之前还念念不忘自己的功劳与子孙的功名。梦中死去,梦 醒转来。卢生刻意追求的建功立业、出将入相、列鼎而食、宗族茂盛等都是虚幻,显得毫无意义。科举功名的失意落魄使无数的书生处在现实的痛苦之中,神仙世界 也就成了他们消解现实苦难的心理依托。 八仙戏曲中失意落魄的儒生形象,正是剧作者本人失意落魄形象的反映。马致远是我们所知最早大量写作神仙道化剧的作家,他早年曾写诗”献上龙楼”,希望得到 统治者的赏识,以便获得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然而不被重视。仕途的失意使他皈依了全真教,成为全真教的忠实信徒。岳阳楼杂剧中吕洞宾对人生的悲叹,实 际上就是作者自己苦闷、无奈与辛酸情感的反映。元代其他八仙戏作家,如李时中、花李郎、红字李二、范康、韩进之、岳伯川、赵文敬、纪君样、赵明道等,他们 与马致远一样有才能但功名不顺、地位低下,失意、苦闷之余自然生出出世的念头。明清的八仙剧作家也都是社会失意文人。 谷子敬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改朝换代后,他被流放,功名失意;另外,他曾”下堂而伤一足”,意外的伤害使他终生有忧色,从而生出人生如梦,富贵功名皆 是空的思想。汤显祖生活在明代中后期,他是江南名士,广有才名,但因为不愿依附权贵而多次名落孙山。一直到万历十一年才中进士,又因不愿被权贵拉拢而出任 南京太常博士,后又因上书指斥权贵而被贬谪。他最初以天下为己任,志在现世的功名,但他一生不得志,功名、利禄在他的人生旅途中显得如梦幻般迷离短暂。功 名失意、志向难伸使得他的内心充满苦闷,在他的苦闷无法排解时,道家的出世思想起到中和作用。朱权、朱有生长在帝皇之家,他们虽没有一般读书人那种贫穷落 魄之感,但皇室内部的争权夺利,使他们惶恐度日,内心十分痛苦。 他们的八仙剧作,也正是他们人生苦闷的反映。道德伦理是封建社会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重要纽带,涉及到君臣、夫妻、兄弟、父子等各个方面, 而孝是其核心。在孝的传统中,宗族的繁衍、血亲的延续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绝后”是封建社会个体最为痛苦的事情,不仅意味着老 无人养,死后香火无人承继,血食无人祭奠,成为无所归依的厉鬼,而且意味着被社会群体排挤出来,为人们所瞧不起。八仙戏曲十分深刻地反映了这种以孝为核心 的道德伦理对现实人生的威压。明韩湘子九度文公升仙记传奇中,韩愈位居高官,却因无儿而痛苦,指望”承继宗嗣”的侄儿韩湘又学道去远方,使他夫妻老年 无所依托,书香无人承继。他怨自己、怨侄儿、怨天,无儿给韩愈精神上带来无限的痛苦。他最后出家学道,与无儿有重要的关系。清代车江英蓝关雪中有湘 归一出,写韩湘奉师命回家与妻子相会,”留下儿孙一脉”,在一定程度上即是升仙记韩愈无儿承继香火的改编。元岳阳楼杂剧则反映了一对平凡夫妻无 儿的痛苦。郭马儿、贺腊梅夫妻无儿,他们为了求得一男半女,舔茶客剩茶,积阴功,求福力。贺腊梅因吕洞宾说吃他吐的残茶就有子嗣,不怕肮脏恶心而吃残茶, 这其中包含了多少委屈与辛酸。从这些剧本中,我们可以看出”无后”对封建士大夫及平民百姓的影响是多么的深刻。 夫妻是家庭的基础,夫妻互敬互爱、夫唱妇随是传统的美德。现实社会中无爱的婚姻结合、恩爱夫妻的离散都会给人们带来心理上的痛苦。贾仲明的铁拐李度金童 玉女杂剧中,金安寿与童娇兰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家庭环境优美,一切富丽豪华,夫妻恩爱,情深意重。铁拐李以仙居蓬莱、长生不老来 引诱他们,都不能动摇他们现实生活的意志。人世的享受是现实的、可见可感的,而仙界是陌生的、虚幻的,金安寿只希望自己与妻子长相厮守,长久地过着这种美 满幸福的人间生活。铁拐李把童娇兰度脱,使金安寿失去了精神的依托,内心由此生出无限的痛苦。梦中,他被婴儿姹女追逼,醒来后人间已过四十年,从前的豪华 庭院只留下断壁残垣,一切繁华美景也都烟消云散。金安寿在妻子离去、荣华逝去、时光流去的伤感情怀中出家,家庭破散、生存与幸福的虚幻是他出家的主要原 因。谷子敬的城南柳反映了一对无爱夫妻的痛苦,杨柳十分爱小桃,但小桃不爱杨柳。小桃跟吕洞宾出家后,杨柳作为封建社会的男子,无法忍受。他去寻找妻 子,希望她回心转意,共同生活,但小桃不肯回家,杨柳一怒之下杀了小桃,后因杀人而判偿命。恩爱成空,生死无常,使杨柳醒悟出家。金安寿因失妻而出家,杨 柳也因失妻而出家,但金安寿夫妻是一对恩爱夫妻,而杨柳夫妻则是一对同床异梦的夫妻。他们虽遭遇不同,但同样皈依神仙世界,这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人们 痛苦无助的现实。无名氏的玩江亭杂剧则反映了封建社会女性孤苦无依,最后皈依道教的现实。牛员外与赵江梅是一对恩爱夫妻,家有万贯家财,当牛员外被铁 拐李度脱之后,赵江梅面临着的是独守空房的现实。”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做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性,必须守节,而守节等待她的将是孤独无依。她不能失去丈 夫,她去寻找他,希望能以自己的温情使他回家。后在梦中,被渡船人威胁,她不肯顺从,被打下水去。恩爱夫妻的离散,美好生活的破灭,人生孤独的等待,使他 们醒悟出家,他们的悟道是封建伦理道德威压下无奈的选择。 中国文化是政治伦理型文化,科举功名、道德伦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八仙戏曲中对科举功名失意、道德伦理威压的描写,正是中国文化悲剧意识的反映。科 举功名失意、道德伦理的威压把人们从社会群体中无形地排挤出来,使之处在一种孤立无依的局面中。”面对着严峻的环境,生命受到威胁,生存遇到困难,是经常 有的事,心理上就很容易由此产生孤独感、挫折感、甚至是绝望感。生命的热情愈是受到困逼,受到挤压,愈是要另辟蹊径喷射出来。既然进不了现实的殿堂,就只 能进入天国的海市蜃楼。”三 八仙戏曲在反映人生苦难的同时,又虚构了一个理想的神仙世界。它成为现实纷争中苦难众生寄托自己心灵的美的殿堂。神仙世界是美好的,在那里,自由幸福且长 生不老。金安寿剧中金安寿在人间失去的美好生活在仙界里得以继续,他与妻子娇兰双双在仙界里相聚,一起歌舞,生活比凡间更为自由美满。玩江亭剧中 孤独无依的赵江梅,在神仙世界里,她又可以与自己的丈夫生活在一起,共享自由、长生之快乐。城南柳剧中,杨柳在现实世界里恩爱成空,生死无常,但成仙 之后,与小桃同为天上仙人,双双瑶池献蟠桃。现实社会里失去的可以在这里再次得到,现实社会里没有的也可以在这里得到。美好的神仙世界既是现实人生苦难的 消解剂,同时又是世俗百姓贵生、乐生理想的寄托。 贵生、乐生是一切有生命之物的共同特征,正如太平经所说的:”一切含气莫不贵生,生为天地之大德,德莫过于生长,长生者必其外身也。”长生是贵生、乐生思想的产物,是世俗芸芸众生的共同心愿。 这种”强烈的恋生、贵生情绪自然就导致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对不死药的渴望,自神话时代以来就是常令人激动不已的心愿。”许多帝王为了长生,不惜花费大量 的人力物力去寻求并不存在的不死之药,而世俗的百姓,他们则立足现实,希望通过自己的诚心向善、苦志修行来获得神仙的垂怜,得以长寿。“八仙庆寿”剧通过 神仙下凡庆寿,反映了世俗百姓的这种长生梦想。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把世界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一切自然现实视为某一统一性的实体表现。孟子认为人性与天性是一致的,天地之间充塞有浩然之气,善养此浩 然之气者就可以进入高尚的道德境界。”天人合一”即是这种思想的代表。”天人合一,天以自然灾变来警戒人事,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 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乱也。”(汉书董仲舒传)人间无道,天显灾异来警告;而天下太平, 天则显祥瑞,天上神仙都下凡相庆。八仙庆寿剧也反映了这种天人合一思想。 明代八仙庆寿剧多为上层贵族宴乐而作,剧本歌功颂德,展现的是一幅幅太平图景。如:贺升平群仙祝寿:(南极大仙)奉上帝法旨,为因下方圣人孝敬虔诚, 国母尊崇善事,昼夜讽诵经文,好生慈善。感动天庭。今逢国母圣诞之辰,着贫道在此仙苑中,聚仙来商议。怎生与国母上寿。 又:今岁下方,十分丰稔,征旗不动,酒旗高悬,谷侵天皆生双穗;麦满地尽秀二岐,这等大有之年,可是为何?皆是圣母德厚,主上仁慈,致今丰登之世。 众天仙庆贺长生会:方今之世,四海晏然,八方宁静。黎民乐业,万姓歌谣。五谷丰登,田蚕万倍。风雨和调,民安国泰,方今圣人在位,德过尧舜,行迈禹 汤,崇文重武,豁达大度,文欺伊吕之才,武胜韩彭之勇,乡村鼓腹,享太平之年,黎庶讴歌,乐雍熙之世。当今圣主节近万寿之辰。(下略)在这些剧中,帝王圣 明、母后仁慈,人间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使人们感到生存的乐趣,因而留恋人世而求长生。积善、修行均可致长生:”人间长寿,得的多 的,不只是一个理。有积阴功者,有凭修炼的。积阴功者,名书紫府,姓列丹房。 道德高如天地,声价皎如日星,渺粟宫之世界,低回釜之华嵩,人间得上寿之年,天上遂仙班之选。又若凭修炼者,泥丸高枕,绛阙轻嘘,采丹田之繁芝,咽华池之 净水,保五脏之精英,闲三华之津液,炼九鼎之丹砂,固万年之灵质。寿同日月之长,命共乾坤之久。”积善、修行不仅能致长生,还能致天下太平。太平、长生、 积善修行,三者互为因果,而人间百姓的乐善修行、人间的太平盛世,使天上的神仙感应,下凡相庆,赐予福寿。 从人世太平到积善修行,再到神仙感应前来祝寿,其中贯穿着很浓的天人感应思想,渗透着现实人生祈求太平、长寿的梦想。人们希望在享受人生快乐、功成名就之 时,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