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ppt课件.ppt_第1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ppt课件.ppt_第2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ppt课件.ppt_第3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ppt课件.ppt_第4页
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文化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第二部分 现状概况 第三部分 规划内容 第四部分 案例评述 目录 壹 规划背景 规划背景 西安市南门 文昌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遵循保护与更新 城市设计引导的规划原则 侧重于对区域文化价值 人口密度 传统民居类型与风格进行分析 在总体风貌控制层面 规划注重延续传统民居风格 恢复传统街巷空间 控制传统建筑高度 保护传统绿化空间及利用传统旅游环境 在地块指标控制层面 采用地块划分 弹性规划 强制性指标与指导性指标等方法 适度重建 恢复该地段的历史风貌 使其与老城区及西安城市总体风貌相协调 规划背景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自古人文昌盛 古迹众多 众多历史街区分散在老城中 表达了古都的浓厚韵味 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低洼地改造之后 西安老城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所剩不多 保护好风貌尚存的历史文化街区已成为西安老城区保护最核心 最具体的内容 2003年西安市政府为进一步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开展了 第五立面 的规划整治工作 南门 文昌门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该项工作的一个试点 以此项目为契机 具体实施 三学街传统街区保护规划 进一步完善 环城建设工程 寻求和探索更好 更适合保护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新经验和新思路 规划背景 西安的古城有四门 西门名安定 北门名安远 东门名长乐 南门名永宁 位于西安市古城墻南门两侧的文昌门至和平门段西安的南城墙长有3442米 以城门为中心点 向东延西两侧延伸 墙顶宽绝对15米 平坦而洁净 两侧又筑有带垛矮墙 亦称女墙 上面不仅可以散步 观光 徘徊 消遣 即使在上面跑马 比武 也不失为理想之场地 这20多公里完整的古城墙 不仅反映了一座古城的形像与面貌 也是一个国家和人类的财富 明清时的西安府学和孔庙建在城墙旁边 今碑林博物馆 魁星楼也顺势建在城墙之上 魁星楼在1986年修复 游客们在这里可以看到嗜酒如命 不修边幅 蓬头虬髯 步履踉跄 腰挂酒葫芦 一手捧斗 一手执笔 似乎半醒半醉的文昌星尊容 魁星楼下这座新辟的城门 自然也就被命名文昌门了 规划背景 贰 现状概况 现状概况 1 文化价值分析文化价值的调研侧重于对人文环境进行调查 包括街区文物古迹 建筑风格特色 环境特点 社会经济及地方文化特色等多个方面 此外 土地使用现状 道路交通系统 基础政策法规 规划区域北侧的西安师范学校为关中书院旧址 是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用地东侧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规划用地西侧是老城区重要的中轴线 南大街 规划区域南侧紧邻西安明城墙 规划区域北侧的书院门街是西安市老城区重开发中适度增加非住宅类建筑 用 底商上住 的形式 这有利于发展经济 降低人口密度 现状概况 2 传统民居类型与风格分析传统民居类型与风格的研究侧重于对物质环境的调查 包括对历史文化街区各项空间要素的调研 如土地使用现状 道路交通系统 基础设施条件及现状建筑评定等 规划调研应以单体建筑和院落为单位 对每栋建筑的建筑质量 历史年代 使用年限 建筑高度 产权所有等进行评价 对每栋建筑以列表登记 拍摄照片的方式进行统计整理 并逐一提出保护方案 该部分工作成果应以附录形式作为控规图则成果的一部分 为控规的编制提供珍贵而翔实的资料 南门 文昌门地段现状用地性质主要为商业 办公及居住用地 书院门及安居巷沿街两侧建筑质量较好 均为2层 3层仿古建筑 安居巷至碑林西广场之间的建筑质量一般 中汇百货以东至安居巷 书院门街至明城墙为三类居住用地 建筑质量较差 现有的居住院落基本保持了原有传统院落的肌理 但值得保留的单体建筑已基本无存 街区内的院落都呈东西向面向主要街巷 书院门 传统四合院的多数院落窄长 其长30m 50m 宽不足10m 书院门 安居巷 三学街现状12m的街道空间尺度适宜 是适合人们旅游 购物 休闲步行的良好街区 大吉厂巷 书院门南街的空间尺度也较适宜 3m 4m的宽度与其现有的居住组团的使用功能相吻合 参 规划内容 规划内容 1 规划范围南门 文昌门地段位于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所确定的三学街历史街区内 规划范围西起南门 东至碑林博物馆西入口 北起书院门 南至明城墙 总用地面积为3 51hm2 图1 南门 文昌门传统文化街区 长500米 占地68亩 是顺城巷周边环境整治的试点地段 目前 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形成了文化韵味浓厚的建筑群 图1现状影像图 规划内容 2 传统民居风格的延续控规编制应尊重区域的历史 保持原有建筑布局 原有亲切宜人的街巷空间尺度和完整的空间组织序列 总体来看 传统居住街区突出了居住的功能要求 大量小型的一进或几进的封闭式院落群体成为地区民居的主流 并联式的住宅院落沿着街巷一字排开 南门 文昌门地段的建筑布局为传统的关中民居形式 该地段的保护要努力达到由街 巷 院构成的多层次的空间层次体系 通过建筑屋面的各种组合 使建筑的形体和轮廓线变得丰富 以期从城墙上俯视能达到最好的空间效果 图2 规划通过将大量的现状居住用地变更为商业用地 增强本地区的商业气氛 达到降低老城区人口密度的目的 将居住功能置换为商业功能 在功能的更新和提高方面有着更明显的经济效益 其成功的关键之一便是借助传统文化提升商业和整个街区环境的品位 图3 图2院落分布规划图 规划内容 图3土地利用规划图 规划内容 3 传统街巷空间的恢复控规编制应努力保持老城区的空间格局以及均衡对称的城市道路网 丰富由街 巷 院构成的多层次的空间体系 再现传统的街巷空间 保留现有的大吉厂巷 将书院门南街向北移 道路适当放宽 道路红线规划为4m 以满足基本的消防要求 顺城南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m 其中车行道为10m 人行道及道路绿化带为10m 除保留现行道及道路绿化带为10m 除保留现状道路外 将大吉厂巷延伸至顺城南路 打通区政府西侧通道 并将其延条至顺城南路的宽为4m的小巷 顺城南路的道路性质确定为旅游性道路 规划区域主要依靠顺城南路 南大街 柏树林街来解决区域的对外交通问题 图4 规划内容 图4道路体系规划图 规划内容 4 传统建筑高度的控制建筑高度对城市建成环境的空间序列有很大影响 建筑高度应保护城市传统的历史空间尺度 因此控规编制应严格控制历史街区的建筑高度 不同于一般地区的控规 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应考虑街区有机生长的建筑规律 避免城市街道界面的单一性 对建筑高度统一布局 在标志性地段应有高度控制点以形成历史街区错落有致而富于变化的空间背景轮廓 南门 文昌门地段建筑高度的控制是按照 西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规定 以12m高的西安明城墙基底为基准点 高度控制在9m以下 明城墙内侧20m以内的建筑物 构筑物应予以拆除 沿城墙恢复为马道或者建设为绿地 明城墙内侧100m以内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9m 建筑形式应当采用传统风格 明城墙内侧100m以外的建筑高度应以梯级形式进行过渡 过渡区的建筑应为青灰色全坡顶建筑 规划内容 5 传统绿化空间的保护控规编制应注重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绿化空间的保护 南门 文昌门地段的树木多为中国槐 而具有文物等级的树木主要集中在碑林西入口广场 广场以树木为主 绿荫之下为硬质铺地 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民居院落之间 结合院落围合错落的形式 形成多处小的街头绿地 不仅美化了沿街的景观 还丰富了住宅出入口的层次 规划内容 6 传统旅游环境的利用控规编制应注意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旅游环境的再利用问题 南门 文昌门地段应利用三学街历史街区的优势 借助碑林的文化 旅游资源 以及南大街的商业优势 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 将本地商业 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相结合 利用老城区作为西安市商贸中心的优势 使其成为北院门历史街区 三学街历史街区与老城区商贸中心的结合点 肆 案例评述 案例评述 历史文化街区控规编制应采用整体分级保护与适度整治更新相结合以及城市设计引导的规划原则 其编制体系可分为总体层面历史风貌保护规划和指标控制层面控规指标的制定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应根据历史真实性 生活真实性 风貌完整性的标准来进行界定 在老城区历史建筑破坏严重但城市肌理尚存的重点历史地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