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1页
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2页
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3页
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4页
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好语文教材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新抚区北台小学 成宏口才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种能力。作为小学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每次新生入学,初接新班时我们都会面临一些窘境,课上孩子特别不顺手,期望的读读不到位,想倾听的说,说不到点子。这些问题不但捆绕着一年级新生,就是自己正在行进中的教学班也经常出现这样的类似问题。课堂上我们感觉到很多时候,一些在倾听着的孩子对语言文字却悟不明白,能悟到的孩子却说不明白,而一些能说的孩子落到笔上却写得混乱。虽说感悟是表达的基础,表达是写作的前提,但表达和感悟之间是有差距的。语言表达是人们生活和学习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较高的语言表达水平唯有经过不断训练才能达到。小学阶段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多少年来,我一直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自己课堂教学的重点来落实。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反思自己的课堂我认为凭借语文教材,用好语文教材,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最重要。利用教材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很有效的办法。所有的语言训练只有在课堂的主渠道下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教学内容上的语言训练点,恰到好处地发挥其语言训练的作用,每一节课点滴的积累便是成就能力的成功之路,孩子会在这条路上积少成多。激发想说的欲望,体验到能说的快乐。我们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多去搭建语言训练的平台,课堂上多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尽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表达实践,对学生的语言发展很有帮助。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几个教学案例来谈平日里我在对学生语言训练方面的三点感受。一、 发现文本资源,仿说仿写语文教材的课文具有多元的文本资源,其中在很多例文中作者的描写精妙、恰当,富有指导意义。抓住教材中作者在描写上的闪光点,顺势利导促其体悟,感受作家在语言表达上的巧妙及精炼。这对学生学会表达,发展语言有非常好的引领作用。 花钟这是一篇有趣的科普类课文。文中讲述了自然界中一种奇妙的现象,即各种花,因为适应了自然界不同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所以它们开放的时间也各不相同。科学家在一个大花坛里按其开放的先后顺序种植上相应的花,便形成了花钟。文中在描述各种花的开放时,作者用词准确,而且形象生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画出作者对花开的各种描写,逐一比较这样的描写好在哪儿。学生在品位和体会中感受到,自己平日里说什么花开了,就直白地说它开了,而作者却用更为生动,恰当的方式表现出花开的状态。牵牛花的开放把它说成是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蔷薇的开放说成是绽开了笑脸,万寿菊说成是欣然怒放,昙花的开放被作者说成是含笑一现。这样的表达和描写,值得学习。在进一步的品析中孩子们领会到对于单叶筒状的花朵可以说它是吹喇叭,对于成朵的完全打开花瓣的可以说它绽开了笑脸,那些晚上开放的花可以说成是从暮色中醒来 ,开得繁盛的可以说成是欣然怒放。同时我又引导学生想开去,还有哪些语言可以表现花的开放以及其美丽的姿态,有的学生道出翩翩起舞 孩子们对各种花的开放有了一定的认知,在这样的挖掘中,大大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课后,我布置了一个练笔,就用作者的表现方式或自己有创造性的描写尝试用一段话写出不同花朵的开放。 这样的训练很有实效地帮助学生积累语言,锻炼描写,同时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在积累和练笔中得以提高。 二、针对教材特点,因“材”施教。 每一课的教材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有的课文中含着丰富的词汇,是积累语言的好范例,有的课文蕴藏着典型的句式资源,用好它就能大大发展学生的语言说话能力,还有的课文中包含着段式及篇章结构的呈现方式,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巧妙地将语言训练揉入其中。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无论是篇章结构的习作指导上,还是语言训练上都是一篇极好的例文。文中在对海底珊瑚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这样一个句式:有的象绽开的花朵,有的象分支的鹿角。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有的、有的、”这个句式在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我收集了多种珊瑚形态的图片,在课堂上一一展示,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就形象地感知到珊瑚的多样形态,(课件出示多种形态的珊瑚:随图讲解)在形象感知之后,我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话,因为有了前面的形象感知,所以语言的训练变得水到渠成。至此,我又深入引导:除了珊瑚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品种繁多,也能用上多个“有的”来表达呢?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课堂上充分地练说,学生带着成功的喜悦,把这种句式扩展到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地方:课间活动的场面、元宵节上各色的灯笼、动物园里动物们的表演,春节联欢晚会上精彩的节目这样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想象的能力被激发出来,想到的事物有各种各样,千奇百怪。几个有层次的训练,照顾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扩大了学生的训练面。学生言之有物,自然能乐于参与。同样是在此篇课文的教学,全文作者运用了总分总的篇章结构,在对西沙群岛多种鱼的描写中,作者同样用到了总分总的段式结构,所以总分总的结构成为文本呈现出来的一个闪光点。重点段的教学结束后,我交待了总分总这一结构在构段及构篇上规律后,出示了一个总起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总分总的段式进行说话练习。孩子们纷纷在总起句的引领下,分说了各种花的开放,如“迎春花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梨花绽开了笑脸,吐露春的气息,桃花嫣然一笑,在风中舞蹈”孩子们不但在总分总的结构认知上有了明确的认识,在语言的发展上也得到了良好的促进,而且课堂上就把在花钟一文中积累到的语言基础,用在了自己的表达甚至描写之中。没有前面扎实的语言训练,就不会有后面从容的表现。孩子们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有内容可讲,他们心里无比喜悦,跃跃欲试的小手透着孩子们的自信,我也在课堂的生成中体味到了平日精心研究教材,扎实地进行语言训练收获到的成果。三、抓住训练点,层层深入。语言的表达是在对课文的理解之上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教材中的重点词、句、段,精心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进行语言表达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内蕴,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让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的实践活动。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课,这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人生自古重离别,人生自古也伤离别,因而“送别诗”在古诗大家族中颇具规模。然而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洗尽雕琢,以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了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怀着对“渭城”的向往,和对“阳关”的憧憬,我和我的孩子相携走近了这首诗,与他进行了穿越时空的对话。本课教学我把语言训练和体会古诗的韵味及理解诗文的内涵,结合起来。教学过程中,针对古诗中的重点词、句、精心设计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两人送别的不舍之情,从而在品析和悟情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达成语言训练的目的。这样的尝试也收获了点滴经验,我发现它既能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内蕴,体会文章遣词造句精妙,又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下面就将课堂中的操作细节和大家交流。教学中,我设计了三叹故人的环节,来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品味王维与元二的惜别之难舍。一叹叹故人:我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古诗,读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诗中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学生在诵读后各有所知,有的孩子从元二这亲昵的称呼里看出元二和王维是好朋友,也有的孩子从“故人”这一词中直接体味出好朋友的含义,还有的孩子从“更”字里看出两人是好友,如不是情感深厚,她根本不会劝元二再喝一杯,还有的孩子抓住了“尽”字,一饮而尽,看出两人感情之深。二叹叹友情:承接上个环节,我引导学生留心诗中的“酒”,初提到酒,孩子们比较茫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酒”的深刻含义,我出示了几个以颂酒为目的诗词名句,意在在古诗词的语言积累中弹活学生的思维、感知古诗词中字、词在表情达意上的深刻。“酒逢知己千杯少”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到与知己畅饮,千杯也不多,所以一酒逢知己千杯少里的“酒”是一杯连心酒。还是这个“酒”字,“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体会出,这是一杯祝福的酒,洋溢着对福寿的美好祝愿。同样是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酒,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不假思索地道出这是一杯浇愁的酒,随后,我出示古诗中的最后一句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引导学生体会这是一杯什么酒?学生在思考和品析中理解到这是一杯离别的酒,饱含着王维和元二的殷殷别情。这是同样是一杯友谊的酒,蕴藏着两人的深情厚义。这还是一杯连心的酒,联结着王维和元二浓重的兄弟情。这更是一杯祝福的酒,浇愁的酒,饯别的酒至此学生的理解开花了,把对友人真挚情感的洞悉分析得淋漓。此环节乍看好象相关的语言训练不是很明显,但就一个小问题:你从诗中的什么词眼儿里能看出两人要好?却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了品词析句上,学生把全部的注意力用在找词眼儿,抓句子上。所以对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有了深入的品析。从中更加明白了,什么叫用词之准确,为何说话写话用词要准确,后面一个小小的填空练习:劝君更尽一杯酒,这是一杯( )酒。把学生对词句背后的深刻含义挖掘到深刻。这一系列的设计都为引导学生体悟语言,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灵体验。课堂上因为学生对古诗的词句体悟深刻,所以相关的语言实践活动就达到了实效。三叹:解读地名。诗中提到三个地名,即:安西、渭城、阳关。元二从渭城到安西,途径阳关,两地之间到底多远呢?这是学生体会诗情的关键,我出示了区域图,借地图来直观地感知路途之远。3000多公里的路程,通过看地图学生明白了元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至此,古人因为交通及通讯发展的落后,而重视定居难得远行的生存状态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孩子们也更在元二此行,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知中体会到了王维那份难忍的伤感,在这儿,我给学生的内心体悟搭建了一个表达的平台,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黄沙漫天。”“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冰天雪地。”“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秋风瑟瑟。”“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杳无人烟 。”“也许渭城这儿生机勃勃,安西那儿凄凉一片。”“也许渭城这儿有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有道不尽的思乡愁。”课尾我设计了这样的语言训练:门外的车马就要起程了,时间不多了,朋友之间就说最后几句话吧!可以是元二对王唯说,也可以是王维对元二说的。(音乐响起)学生以元二和王维的角度互赠话别。到这儿可以说学生的语言足以表达两者的心声,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句句都是真挚之情。所以良好的语言实践活动是在谴词造句的理解之上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