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检验规范.doc_第1页
电镀检验规范.doc_第2页
电镀检验规范.doc_第3页
电镀检验规范.doc_第4页
电镀检验规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品检验规范成品检验规范 1 范围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 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引用标准 GB T 2828 1 2003 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6461 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 GB T 6739 2006 色漆和清漆 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GB T 1733 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3 定义定义 3 1 致命缺陷致命缺陷 critical defect 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 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 产品 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 2 严重缺陷严重缺陷 majoy defect 不构成致命缺陷 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 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 定 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 3 轻微缺陷轻微缺陷 minor defect 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 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 或质量特性 轻微不符合规定 3 4 致命不合格品致命不合格品 critical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 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 或 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 5 严重不合格品严重不合格品 maj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 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 6 轻微不合格品轻微不合格品 minor defective 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 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 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 7 检验批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 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 并按同一 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 8 样本量样本量 sample size 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 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4 表面分区表面分区 区域特性范 围重要程度 A 面主要外露面 指产品的正面 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 极重要 B 面次要外露面 指产品的侧面 向下外露面 边位 角位 接合 位 内弯曲位 重要 C 面不易看到的面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 遮盖位 一般重要 5 缺陷分类表缺陷分类表 缺陷类别 项目要 求判 定 基 准 CRMAMI 颜色错误 不可接受 与色板 卡颜色有明显差异 或存在明显阴阳面 色泽 电镀或烤漆颜色与 色板 卡一致 与色板 色卡颜色略有差异 但整体颜色均匀一致 无 明显差异 需要扫纹的产品未扫纹 不可接受 扫纹方向错误 色差明显 大面积漏扫 扫穿 扫纹 扫纹方向 颜色深 浅等符合样板 纹路凌乱不清 轻微漏扫 扫穿 色差 电镀层或油漆层成片状脱落 A 面或 B 面有镀层或油漆脱落现象 C 面镀层或油漆脱落面积 3mm2 脱皮 电镀层 油漆层不 能有脱落现象 C 面镀层或油漆脱落面积 1mm2 S 3mm2 产品表面有易破裂的大气泡或成片小气泡 A 面有不成片的小气泡 B 面 10cm2内有直径 0 5mm 的小气泡超过 1 个 B 面 10cm2内有直径 0 5mm 的小气泡超过 2 个 C 面 10cm2内有直径 0 5mm 的小气泡超过 3 个 起泡 电镀层 油漆层不 能有起泡现象 C 面 10cm2内有直径 0 5mm 的小气泡超过 5 个 产品表面残留有大片污物 液体 血液等 A 面残留有 1mm2 S 2mm2的污渍 B 面或 C 面残留有面积大于 2mm2的污渍 B 面残留有 1mm2 S 2mm2的污渍 10cm2内不超 过 1 处 脏污 产品表面不能有手 印 药水及其他脏 污现象 C 面残留有 1mm2 S 2mm2的污渍 10cm2内不超 过 2 处 制品经表面加工后 出现明显弯曲 翘角等变形现象 制品经表面加工后 A 面出现明显凹凸等变形现象 制品经表面加工后 装配部位发生变形 无法装配 B 面 C 面加工后的凹凸痕 深度或高度不超过 1mm 且 10cm2内不超过 2 处 变形 制品加工处理后 其基体及孔位不能 有变形现象 孔位 装配位加工变形但不影响装配 且组装后可以遮 掩或不影响外观 缺陷类别 项目要 求判 定 基 准 CRMAMI 产品表面有大片密密麻麻的斑点 A 面 10cm2内有面积 0 3mm2的斑点超过 1 个 A 面 10cm2内有 0 08 S 0 3mm2的斑点超过 2 个 B 面 10cm2内有面积 0 3mm2的斑点超过 2 个 斑点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凹凸点及异色 点 如 麻点 亮 点 氧化点 B 面 10cm2内有 0 08 S 0 3mm2的斑点超过 3 个 1 A 面 轻微擦花 刮花 划伤 面积 0 3mm2 严重擦花 刮花 划伤 面积 0 3mm2 2 B 面 轻微擦花 刮花 划伤 面积 0 5mm2 严重擦花 刮花 划伤 面积 0 5mm2 3 C 面 轻微擦花 刮花 划伤 1 5mm2 S 3 0mm2 擦花 刮花 划伤 产品表面无明显擦 花 刮花 划伤现象 严重擦花 刮花 划伤 面积 3 0mm2 A 面或 B 面有明显的 损伤镀层的碰伤 不可接受 A 面有不损伤镀层的碰伤 面积 1 0mm2 不可接受 B 面及边角碰伤面积 1 5mm2 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 B 面及边角碰伤 0 5mm2 S 1 5mm2 C 面及边角碰变形 但组装后不影响整体外观 碰伤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碰伤现象 C 面及边角碰变形 组装后影响整体外观 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 不可擦除的水渍 水印 A 面水渍水印面积 3 0mm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B 面水渍水印面积 5 0mm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水印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水渍 水印 C 面水渍水印面积 10mm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电镀件表面有明显的白印或黑印 面积 2 0mm2 黑印 白印 产品表面不能有明 显的异色斑迹 白印或黑印面积 2 0mm2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电镀件 A 面或 B 面有漏底材现象 不可接受 电镀件 A 面或 B 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 不可接受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 组装后不能完全遮盖 其外 露面积不超过 2 0mm2 且 40cm 处观察不明显 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 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 不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所在面的 1 3 或 在组 装后基本可遮盖 可接受 漏镀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 镀层未镀上的情况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 不能接受 缺陷类别 项目要 求判 定 基 准 CRMAMI 尺寸 各控制尺寸符合产 品标准规定 控制尺寸稍超出公差 但不影响装配 控制尺寸超出公差 现场无法装配 镀层厚度严重低于客户给定的下限值 膜厚 镀层厚度符合产品 标准规定 镀层厚度稍低于下限值 且盐雾测试合格 耐腐 蚀 镀层 漆膜的防腐能 力达到规定要求 盐雾测试不通过 不可接受 微孔 数 大于 8000 孔 cm2表面微孔数低于标准或客户要求 百格 TAPE 测试不合格 不可接受 附着 力 电镀层 油漆与基 体结合牢固 高低温 冷热循环测试不通过 不可接受 六价 铬 六价铬含量低于 1000 ppm 六价铬 Cr6 含量超标 高温 高湿 产品经高温高湿贮 存测试无外观异常 产品经高温高湿贮存测试 表面有起泡 破损 脱色 氧化 腐蚀等现象 硬度 油漆硬度达到产品 标准规定 经测试 漆膜铅笔硬度低于产品标准规定 耐水 性 油漆耐水性能达到 产品标准规定 经耐水性试验 产品表面有变色 起泡 起皱 脱落 生锈等现象 其他 测试 满足产品标准规定未满足产品标准规定 未按客户指定的方式包装或标识 或标识错误 错装 漏装 混装产品 内 外包装箱损坏 内包装纸 袋破损 产品直接与包装盒或箱接触 包装 按客户指定的方式 或本公司要求进行 包装和标识 标记或标识模糊 6 抽样方案抽样方案 6 1 外观检验的抽样外观检验的抽样 除非客户另有规定 否则 a 汽配件外观检验按 C 0 抽样计划表 AQL 0 40 执行 b 非汽配件外观检验 正常检验按表 1 执行 连续批的加严检验按表 4 执行 6 2 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 客户有配合要求 如螺栓 螺母 的产品 应对其配合尺寸进行检测 抽样方案按表 2 执行 注 可能时 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样本应从上 中 下挂位等量抽取 6 3 可靠性试验的抽样可靠性试验的抽样 除非客户另有规定 否则 所有可靠性试验 如膜厚 附着力 耐蚀性等 的抽样按表 3 执行 注 可能时 可靠性试验的样本应从上 中 下挂位等量抽取 6 4 替代的抽样方案替代的抽样方案 如果合同或订单或产品标准中规定了替代的抽样方案 可用其替代表 1 表 2 和表 3 中的方案 6 5 转移规则转移规则 6 5 1 所有产品的检验由正常检验开始 批的接收或拒收应符合表 1 表 2 和表 3 相应的抽样方案 发现 某些批不符合接收准则而拒收时 应在剔除所有不合格品或修正缺陷后 作为连续批再取样和检验 6 5 2 转移规则 a 在连续系列批中 如果连续 5 批中有 2 批被拒收 则抽样方案由正常检验转入加严检验 原用 表 1 的需转到表 4 b 若在加严检验中 连续 5 批被接收 则可以重新恢复正常检验程序 c 若连续 10 批停留在加严检验 未能达到符合恢复正常检验要求 则在改进产品质量以前 应停 止本规范所规定的抽样检验 7 判定法则判定法则 7 1 单件判定单件判定 a 单件产品合格与否的判定参照色卡 色板 极限样品 产品检验指导书及其他相关标准进行 未 满足要求即判为不合格 b 不合格严重程度的确定参照 缺陷分类表 7 2 单项判定单项判定 样本中不存在致命缺陷 且严重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之和 见 3 6 注 不大于接收数 则判该 项合格 否则 判该项不合格 7 3 批的判定批的判定 单项判定中有一项不合格 即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注 合格批应包括包装不得有严重及以上的缺陷存在 如有则判为不合格 表表 1 外观正常检验的抽样外观正常检验的抽样 批 量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 91 280 281 500 501 1 200 1 201 3 200 3 201 10 000 10 001 及 以上 32 50 80 125 200 315 1 2 3 5 7 10 2 3 4 6 8 11 1 根据 GB T 2828 1 水平 接收质量限 1 5 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2 批量低于 91 时 不应采用本表节录的规范 小批量的抽样见 GB T 2828 1 的其他方案 表表 2 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尺寸与配合检验的抽样 序号批 量 样本量 正常 加严 接收数拒收数 3 200 8 1301 3 201 32 5012 1 根据 GB T 2828 1 水平 S 3 接收质量限 1 5 正常检验和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2 鉴于尺寸与配合检验可能导致产品表面擦花而成为不合格品 故样本量应尽量小 并符合接收质 量限 1 5 但这样有较大的抽样风险 正常检验时 项有 10 的概率漏检约有 25 的不合格 品的批 项有 10 的概率漏检约有 12 的不合格品的批 3 样本量等于或超过批量时 则 100 全检 但须严防擦伤 表表 3 可靠性试验 膜厚 结合力 耐蚀性等 的抽样可靠性试验 膜厚 结合力 耐蚀性等 的抽样 类 别批 量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 正常检验301 加严检验 35 000 501 1 根据 GB T 2828 1 水平 S 1 接收质量限 4 0 正常检验和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2 抽样风险 正常检验时 有 10 的概率漏检有 53 的不合格品的批 加严检验时 有 10 的概率 漏检有 37 的不合格品的批 3 批量小 贵重 体积大的产品或客户要求时 应酌情减少样本量 表表 4 连续批的外观加严检验的抽样连续批的外观加严检验的抽样 批 量样本量接收数拒收数 91 500 501 1 200 1 201 3 200 3 201 10 000 10 001 及以上 50 80 125 200 315 1 2 3 5 8 2 3 4 6 9 1 根据 GB T 2828 1 水平 接收质量限 1 5 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2 不适用于批量低于 91 的抽样 小批量的抽样见 GB T 2828 1 的其他方案 8 检验方法及要求检验方法及要求 8 1 检验器具检验器具 标准菲林 3M 胶纸 百格刀片 铅笔 卡尺 测厚仪 盐雾试验机 恒温恒湿试验机 HACH 比 色管 显微镜 实配检具等 8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 8 2 1 检验条件 a 灯光强度 2 支 40W 日光灯管约 1 米距离直射制品表面 b 目视角度 目视角度 45 90 c 目视距离 目视距离一般 30 40cm 左右 d 视力要求 视力 1 0 以上 弱视和色肓者不宜进行外观检验 8 2 2 判定依据 色卡 色板 标准菲林 标准样品 极限样品 产品检验指导书 客户标准 缺陷分类表等 8 2 3 检验方法 双手戴作业手套或手指套握持产品 以 A 面 B 面 C 面的顺序逐一检查产品的每一面 在每个面 的检查中 应在 45 90 角度内倾斜产品目视 以便找到最佳的发现缺陷的目视角度 注 有色泽要求时 应首先确认产品色泽是否符合客户所签色板或色卡 8 3 百格百格 TAPE 测试测试 8 3 1 测试方法 a 百格测试 用百格刀在测试样品表面划 10 10 个 100 个 1mm 1mm 小网格 每一条划线应深 及油漆或镀层的底层 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 用 3M 600 号胶纸或等同效力的胶纸牢牢粘住 被测试小网格 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 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用手抓住胶带一 端 在垂直方向 90 迅速扯下胶纸 同一位置进行 3 次相同试验 b TAPE 测试 操作方法同百格测试 区别在于无需划百格 而直接用胶带测试 8 3 2 判定标准 a TAPE 测试 镀层或漆膜无剥落现象为合格 b 百格测试 4B 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 面积 5 及以上为合格 ASTM 等级ISO 等级判 定 标 准 0B5 级脱落总面积大于 65 1B4 级 切口边缘大片剥落 或者一些方格部分或全部剥落 其面积大于划格 区的 35 但不超过 65 2B3 级 沿切口边缘有部分剥落或大片剥落 或部分格子被整片剥落 剥 落面积大于 15 但小于 35 3B2 级切口的边缘和 或相交处有被剥落 其面积大于 5 但小于 15 4B1 级在切口的相交处有小片剥落 划格区内实际破损 5 5B0 级切口的边缘完全光滑 格子边缘没有任何剥落 8 3 3 注意事项 批量不小于 100 件的外装饰件产品均应做百格或 TAPE 测试 客户无百格测试要求的封漆件及面积 太小 难于划百格的电镀件可做 TAPE 测试 8 4 漆膜漆膜硬度测试硬度测试 8 4 1 测试步骤 a 按客户指定的铅笔硬度选择铅笔 用削笔刀削去大约 5 6mm 的木头 小心操作 以留下原样 的 未划伤的 光滑的圆柱形铅笔笔芯 b 将 400 砂纸放在坚硬的台面上 手握铅笔与砂纸保持 90 角画圆圈 把铅笔芯尖端磨平 直到 获得一个平整光滑的圆形横截面 且边缘没有碎屑和缺口 每次使用铅笔前都要重复这个步骤 c 将试样放在水平的台面上 手持铅笔与测试面约成 45 角 以铅笔芯不折断为度和约 1cm s 的 速度在漆膜面上向试验者前方推压约 1cm 平行测试两次 8 4 2 评定方法 用橡皮擦净漆膜面上的铅笔芯碎屑后 以裸眼或放大镜检查漆膜表面是否有擦伤或刮破或永久性的 压痕 如果有长度超过 3mm 的划痕 则认为漆膜铅笔硬度未满足要求 如果两次测试均无长度超过 3mm 的划痕 则认为漆膜铅笔硬度满足要求 8 5 漆膜耐水性漆膜耐水性测试测试 8 5 1 甲法 浸水试验法浸水试验法 a 试样的浸泡 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纯水或自来水 客户规定时 将 3 件样品放入其中 并使每件 样品长度的 2 3 浸泡于水中 在室温下静置 直到产品标准规定的浸泡时间结束 b 试样的检查 将试样从水中取出 用滤纸吸干 立即或按产品标准规定的时间调节后进行目视 检查 并记录是否有失光 变色 起泡 起趋 脱落 生锈等现象和恢复时间 c 试样的评定 3 件试样中 至少有 2 件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方为合格 8 5 2 乙法 浸沸水试验法浸沸水试验法 在玻璃容器中加入纯水或自来水 客户规定时 将 3 件样品放入其中 并使每件样品长度的 2 3 浸泡于水中 保持水处于沸腾状态直到试验结束 试样的检查和评定按甲法执行 8 6 镀层厚度测试镀层厚度测试 产品有镀层厚度要求时 由电镀线或 OQC 送样 技术组按 XH WI PR 853 镀层厚度检测规范 和客户指定的测试位置进行镀层厚度的测试 测试结果应满足产品标准要求 8 7 盐雾试验盐雾试验 客户要求时 由电镀线或 OQC 送样 技术组按 XH WI PR 018 盐雾实验及判定标准 和产品标 准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盐雾试验 中性测试 NSS 是用 5 的氯化钠中性 PH 6 7 水溶液 酸性测试 ASS 是将 5 的氯化 钠中性试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