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研究基于2003年2010年的数据验证北方工业大学 温征、孙旭、张琦目录摘要一、引言.1(一)直接标价法.1(二)间接标价法.1二、文献回顾.2(一)20世纪前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2(二)20世纪中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期间).3(三)20世纪后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3三、研究模型与假设.4四、研究过程:.8(一)相关分析:.8(二)回归分析.9(三)因子分析13五、结论及政策建议:17六、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17参考文献:19附录数据摘要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在逐渐增大,发挥着更大的市场调节作用,汇率在中国宏观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此,有必要以人民币汇率变动建立统计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本文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到货币供应量、汇率改革制度对汇率变动影响显著的结论。 关键词:汇率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一、引言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国际金融理论中比较传统、同时也是相对成熟和完善的一类价格决定理论。在汇率理论中,汇率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商品的价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外汇。在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中,确定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先要确定用哪个国家的货币作为标准。由于确定的标准不同,于是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外汇汇率标价方法:即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一)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就叫应付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二)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汇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外汇汇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外汇汇率上升,即外汇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间接标价法与直接标价法相反。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所表示的汇率涨跌的含义正好相反,所以在引用某种货币的汇率和说明其汇率高低涨跌时,必须明确采用哪种标价方法,以免混淆。二、文献回顾传统的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由两部分构成,即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及调整理论,以及信用货币(纸币)流通下的汇率决定和调整理论。这实际是货币经济发展到不同阶段的产物。随着信用经济的发展,金本位制早已淡出历史舞台,信用货币成为了全世界通行的制度安排。因此,现代西方的汇率决定理论也均为基于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决定理论。根据这个体系的理论,纸币流通下的汇率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国的购买力水平、两国的利率水平、两国间国际收支情况、宏观经济增长差异、中央银行干预、市场预期,等等。(一)20世纪前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之前)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导致各国终止银行券与黄金的兑换,禁止黄金的出口,这也标志着盛行了约30年的国际金本位制的瓦解。此后直到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这一段时间内,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序阶段,浮动汇率制度居于主导地位,汇率波动频繁,各国争相实行竞争性汇率贬值政策。这一期间,最具代表性和最具影响力的汇率理论就是纸币本位下的国际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利率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est Rate Parity)。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6世纪西班牙的Salamanca学派,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G.Cassel)才对汇率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和深入地阐述。1923 年,凯恩斯(J.M.Keynes)在其著作论货币改革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利率和汇率之间的关系,即利率平价理论。该理论认为两国间的利差导致资本的国际间流动,其对汇率,尤其是短期汇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利率平价包括所谓非抵补利率平价 (n)和抵补利率平价(CIRP,covered interest rate parity)。(二) 20世纪中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期间)汇率的决定问题是这一时期汇率研究的重点问题,它主要是研究国际收支的失衡是怎样通过汇率调整来实现均衡的。(三)20世纪后期的汇率理论(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均采用了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在这几十年里,国际金融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资本账户的交易远远地超过了经常账户的交易,经常账户的模型不再适合国际环境的实际情况,无法解释汇率的短期波动,而且传统的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的定义不再适用。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模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汇率被看作资产的价格,由资产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经济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弹性价格的汇率货币模型 (Flexihieprice Monetary Model)、粘性价格的汇率货币模型(StickyPrice Monetary Model)、资产组合平衡模型(Portfolio Balance Model)和货币替代模型 (Currency Substitution Model)。弹性价格的汇率货币模型依赖于购买力平价条件,假定充分就业,工资和价格完全弹性,在两国既定的货币需求函数的条件下,汇率由两国货币的相对需求和供给来决定。以布朗森(Branson)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则认为在两国资产不满足完全替代的情况下,由于两国资产的风险不同,汇率受货币和债券市场的共同影响,故不能忽略国内外债券市场的均衡的调节。因此,他们提出了资产组合平衡模型,以进一步修正货币模型。而货币替代模型则从另一个角度修正了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它假定国内和国外货币不完全替代,货币替代导致货币需求的不稳定,影响汇率的波动。(四)汇率决定理论的最新进展有关汇率决定的理论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各种新的方法正不断被提出。由于影响汇率的因素相当多,既有一国本身经济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非经济因素,而这些因素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对汇率的内在规律进行准确地把握是很困难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博大精深,从货币因素、宏观基本面因素、实际市场因素、存量因素和流量因素等等不同的角度对汇率的决定和变动进行了研究。这些理论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都存在不足,一种理论只能针对汇率决定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详尽的阐述。同一种理论在不同时期的解释能力也是不同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全能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已有的汇率决定理论是相互补充、相互替代的,它们一起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汇率决定理论体系。三、研究模型与假设我们要研究的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统计模型,因此我们主要选择人民币兑美元的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作为因变量。由此我们得出:假定1: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 如无特殊说明,本文中的汇率均指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由于直接标价法下的是汇率数值越低反而说明本国货币币值越高,因此在直观可能上会出现错觉的问题。与其在国内的通货膨胀水平呈同方向变化。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对内价值的体现。购买力平价说在世界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条件下,指出了以国内外物价的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之一,说明货币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的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当前我们用CPI来表示通货膨胀,因此我们用CPI作为讨论的自变量。CPI是当前关注通货膨胀最常有的指标。假定2:一国货币汇率的与其利率水平呈同方向变化。在资本自由流动,即没有外汇管制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利率水平与汇率是密切相关的。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正是基于分析了抛补套利理论,提出了利率平价说,根据该理论,两国货币汇率的水平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国内高利率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远期必为贴水,国内利率低的货币对外远期必为升水。即,国内的利率水平越高,对外的币值就越低,即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数值就越高。我国的市场利率一直没有完善形成,最常用的替代有上海同业借接利率和央行的再贴现率,鉴于所需时间段的数据完整性(03年10年),选取央行再贴现率。假定3:一国货币的汇率与该国的国际收支 在我们的研究中,国际收支特指经常项目收支。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存在资本管制,资本项下货币尚不可以自由流通,因此考虑资本项目差额本身意义并不是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资本项目的收支平衡情况我们未能获得。呈反方向变化。国际收支是金本位货币制度下国际借贷说在信用货币流通制度下的转化形式。作为一种商品的价格,无疑要受其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成为货币供求的直接形式,一切能够影响国际收支的因素均会影响汇率的变动,且其影响十分明显和直接。浮动汇率制形成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均衡条件分析就自然地被用于外汇供求流量分析。其基本框架为:处于贸易顺差状态的国家,国际市场上对其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因此其汇率处于上升态势。即,长期处于顺差状态下的国家,其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数值会降低。假定4:一国的汇率水平与该国的国际储备情况呈反方向变化。虽然在经典西方汇率决定理论中没有专门化和系统化的论述,然而,一个国家的国际储备状况,对其货币的汇率走势也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这一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备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1965年十国集团创造性储备资产研究小组的报告将国际储备定义为: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当国际收支出现赤字时可直接或有保障地通过同其他资产的兑换,用来支持其汇率水平的所有资产。这一定义沿用至今,依然是权威的和被普遍接受的定义。由此也可见,国际储备水平对于一国货币的汇率也是有明显的决定作用的。目前,构成各国国际储备的成分主要有: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以及特别提款权(SDRs)等,其中,又以外汇储备为最主要组成部分。国际储备是国际经济往来的基本支付手段,更是维持本币国际信心的重要因素,保证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不出现不利于本国汇率的游资流向。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可以动用的干预外汇市场的核心手段,还是维持国际信用、确保融资能力的前提,是举借外债的保证。因此,国际储备的水平对于一国汇率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假定5:汇率制度改革对汇率有显著影响汇率是国际间贸易的基础,是每个国家所关注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因此汇率必然会受到国家政策的极大影响。根据国内外不断发展的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从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几年来这一改革不断深入。为了反映这一因素对汇率的影响,我们在分析中加入了汇率制度改革这一虚拟变量。假定6:一国的汇率水平与该国的货币供应量成反方向变动一国货币供应量增大,会出现本币贬值的风险(即通货膨胀),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贬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相对两经济体间则表现为汇率下降,导致国际收支顺差增大或逆差减小,并进一步影响汇率变动。实践中,各国对M0、M1、M2的定义不尽相同,但都是根据流动性的大小来划分的,M0的流动性最强,M1次之,M2的流动性最差。M1:狭义货币供应量,即M0+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先行指标,流动性仅次于M0。我们认为用M1作为货币供应量能更好的反映该变量对汇率的影响。本文将决定汇率的几个基本影响因素引入模型,将其他不太重要的影响因素如市场预期、投机行为等作为随机扰动项。为此,设计模型如下:E表示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Exchange Rate),CPI表示通货膨胀(Consumer Price Index),i表示利率,PL表示国际收支平衡(Plus=Export-Import),R(International Reserve)表示国际储备,M1表示货币供应量,ER表示汇率制度改革(reform the exchange-rate system)则模型设计如下:Ei=0+1CPIi+2ii+3PLi+4Ri+5M1i+6ERi+ui对数据的一些说明 数据见附表。:下标i表示不同时期的观察值。本文选取的是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份的数据 主要是因为商务部网站上对于分贸易伙伴的顺差明细只能获取到2010年12月。,共96组观察值,均为月度数据。其中汇率Ei为被解释变量,均为每月末的时点数,其余6个变量PPi、ii、CPIi、Ri、M1i、ERi为解释变量,市场预期等其他因素作为随机扰动项。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以国家统计局03年10年统计数据作为来源;利率为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再贴现率是金融市场基准利率,该利率由货币当局控制和决定);贸易顺差数据来自中国海关总署网站,为中国对美国的月度经常项目顺差数额,即出口与进口的差额;汇率和国际储备数据来自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货币供应量数据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购买力、利率、国际顺差、国际储备、货币供应量、汇率政策在此被认为是确定性变量,汇率为该组确定性变量的线性组合加上随机扰动项,因此仍为随机变量。在此,我们假定各个变量服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基本假定:1、随机扰动项的每一个元素均为实随机变量,且服从正态分布;2、随机扰动项的每一个元素的数学期望均为零;3、所有随机项元素的方差均相同;4、不同期的两个随机扰动项彼此不相关;5、各解释变量与随机扰动项均不相关;6、所有解释变量之间彼此线性无关。四、分析过程一、相关分析相关性国际收支平衡因变量外汇储备利率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国际收支平衡Pearson 相关性1-.068.129.020.105.164.139显著性(双侧).509.211.846.307.111.177N96969696969696因变量Pearson 相关性-.0681-.971.411-.111-.921-.724显著性(双侧).509.000.000.282.000.000N96969696969696外汇储备Pearson 相关性.129-.9711-.511.086.983.727显著性(双侧).211.000.000.403.000.000N96969696969696利率Pearson 相关性.020.411-.5111.570-.594-.155显著性(双侧).846.000.000.000.000.131N96969696969696通货膨胀Pearson 相关性.105-.111.086.5701.062.063显著性(双侧).307.282.403.000.545.542N96969696969696货币供应量Pearson 相关性.164-.921.983-.594.0621.664显著性(双侧).111.000.000.000.545.000N96969696969696汇率制度改革Pearson 相关性.139-.724.727-.155.063.6641显著性(双侧).177.000.000.131.542.000N96969696969696表1根据表1知:国际收支平衡的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5090.01接受原假设 可以认为国际收支平衡与因变量也就是汇率无关;同理可知:通货膨胀的双侧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2820.01,接受原假设,认为通货膨胀与因变量即汇率不相关;其余变量即外汇储备、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的双侧检验的显著性均达到了0.000的水平,远小于0.01,拒绝原假设,认为这四个变量均与因变量汇率有相关关系。因此剔除国际收支平衡和通货膨胀两变量。然后再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因子分析。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回归模型中的自变量筛选方法为逐步筛选法。输入移去的变量a模型输入的变量移去的变量方法1外汇储备.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2货币供应量.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3汇率制度改革.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a. 因变量: 因变量表2模型汇总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R 方更改F 更改df1df2Sig. F 更改1.971a.943.942.1516028.9431555.273194.0002.989b.977.977.0958875.034141.973193.0003.990c.980.980.0897683.00314.111192.000a.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b.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c.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汇率制度改革。表3Anovad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35.745135.7451555.273.000a残差2.16094.023总计37.906952回归37.051218.5252014.857.000b残差.85593.009总计37.906953回归37.165312.3881537.309.000c残差.74192.008总计37.90695a.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b.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c. 预测变量: (常量), 外汇储备, 货币供应量, 汇率制度改革。d. 因变量: 因变量表4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B标准 误差试用版1(常量)8.637.030283.591.000外汇储备-.008.000-.971-39.437.0002(常量)8.063.052155.412.000外汇储备-.016.001-1.973-23.070.000货币供应量.012.0011.01911.915.0003(常量)7.974.054147.457.000外汇储备-.018.001-2.168-22.713.000货币供应量.013.0011.15313.154.000汇率制度改革.118.032.0873.756.000a. 因变量: 因变量表5根据表2知道进入模型的变量一次是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从表3可以看出模型中的方程的复相关系数由0.971增加到0.989,然后在增加到0.990同时标准差由0.1516928降到0.0958875然后在降到0.0897683. 从表4中知道方差分析中,方程的F检验的sig值都为0.0000.05认为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可以建立方程。从表5系数检验中t检验的sig值都为0.0000.05可以认为方程的线性关系显著。所以综上所述回归方程:汇率=7.974-0.018*外汇储备+0.013*货币供应量+0.118*汇率制度改革共线性诊断a模型维数特征值条件索引方差比例(常量)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111.8611.000.07.072.1393.664.93.93212.8521.000.00.00.002.1454.434.15.02.003.00332.310.84.981.00313.7191.000.00.00.00.012.1854.489.09.00.00.223.0946.276.03.02.01.554.00241.652.87.98.99.22a. 因变量: 因变量表6根据表6可以看出,外汇储备的特征根非常小,接近0。由数据可以认为外汇储备这一变量与其他变量存在共线性;条件指数是判断多重共线性的另一指标,通常认为条件指数大于15表示可能存在共线性问题,大于30则表示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通过观察可以看出,在在这一指标上,外汇储备的条件指数(Condition Index)依然不合格。观察表6右半部分,可以发现“维数4”一行的“特征值”上,特征值接近于0;“外汇储备”和“货币供应量”变量的方差比例极大且相近并且就近于1,表明这两个变量有极强的共线性。因此,“外汇储备”这一变量确实应该删去。输入移去的变量a模型输入的变量移去的变量方法1货币供应量.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2汇率制度改革.步进(准则: F-to-enter 的概率 = .100)。a. 因变量: 因变量表7模型汇总c模型RR 方调整 R 方标准 估计的误差更改统计量R 方更改F 更改df1df2Sig. F 更改1.921a.848.847.2472990.848525.815194.0002.933b.871.868.2295020.02216.144193.000a. 预测变量: (常量), 货币供应量。b. 预测变量: (常量), 货币供应量, 汇率制度改革。c. 因变量: 因变量表8Anovac模型平方和df均方FSig.1回归32.157132.157525.815.000a残差5.74994.061总计37.906952回归33.007216.504313.336.000b残差4.89893.053总计37.90695a. 预测变量: (常量), 货币供应量。b. 预测变量: (常量), 货币供应量, 汇率制度改革。c. 因变量: 因变量表9系数a模型非标准化系数标准系数tSig.共线性统计量B标准 误差试用版容差VIF1(常量)9.086.069130.831.000货币供应量-.011.000-.921-22.931.0001.0001.0002(常量)9.059.065139.762.000货币供应量-.009.001-.788-15.809.000.5591.788汇率制度改革-.272.068-.200-4.018.000.5591.788a. 因变量: 因变量表10共线性诊断a模型维数特征值条件索引方差比例(常量)货币供应量汇率制度改革111.9321.000.03.032.0685.315.97.97212.7791.000.02.01.022.1724.016.32.00.573.0487.596.66.99.41a. 因变量: 因变量表11由表7表11可以看出,剔除了“外汇储备”这一变量的模型在共线性方面已表现良好。故最终的回归方程为:汇率=9.059-0.009*货币供应量-0.272*汇率制度改革三、因子分析: 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623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835.054df10Sig.000表12KMO检验的值为0.6230.5,则认为样本不太适合做因子分析,又因为Bartlett的球形检验的sig值为0.0000.05,拒绝原假设,即认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可以做因子分析。因为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KMO检验结论认为不太适合做因子分析,所以我们简单的做一下因子分析作为参考。图1成份矩阵a成份12因变量-.957-.130外汇储备.989.034货币供应量.976-.085汇率制度改革.774.487利率-.576.785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a. 已提取了 2 个成份。表13公因子方差初始提取因变量1.000.932外汇储备1.000.979货币供应量1.000.960汇率制度改革1.000.836利率1.000.947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14解释的总方差成份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累积 %合计方差的 %累积 %13.77675.52275.5223.16063.20263.2022.87817.55693.0781.49429.87793.078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表15旋转成份矩阵a成份12因变量-.909.326外汇储备.893-.426货币供应量.827-.525汇率制度改革.911.075利率-.149.962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 旋转在 3 次迭代后收敛。表16成份得分系数矩阵成份12因变量-.293-.014外汇储备.250-.086货币供应量.185-.205汇率制度改革.438.398利率.277.863提取方法 :主成分分析法。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构成得分。表17从图1碎石图也可看出提取的成分数最好为2个。从表13中可以知道提取了两个成分,他们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3.078%能够解释原始变量。讲过旋转后得到表16,根据表16可得:F1=-0.909*因变量+0.893*外汇储备+0.827*货币供应量+0.911*汇率改革制度-0.149*利率F2=0.326*因变量-0.426*外汇储备-0,525*货币供应量+0.075*汇率改革制度+0.962*利率根据表17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表可得因变量的得分:因变量=-0.293*F1-0.014*F2五、结论及政策建议: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假定1和假定3没有被证实。这可能与变量的选取有关,这个问题将在“局限性”一部分中展开叙述。假定2由于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被剔除,因此这个假定在最终的模型当中没有予以证实或证伪。假定4没有得到证实,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量有很强的共线性。假设5和假设6得到了很好的证实。毫无疑问汇率制度改革能影响汇率,货币供应量与汇率成反方向相关。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的人民币汇率主要由货币供应量和汇率制度改革两个因素影响。只是,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巨额的贸易项目顺差造成的外汇储备的激增,实际上造成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失衡。事实上,在现实经济中,经济变量之间往往不是机械地决定与被决定关系,而是相互作用的。不仅仅是贸易情况决定汇率,汇率也会反过来影响贸易情况。事实上,一国货币的对外升值可以造成出口水平的降低。而我国的实践中基本见不到这样的交互作用效果,这与许多非经济的因素有关。然而,国际储备的激增终究是货币当局管制失效的表现。对此,我国货币当局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合理渠道降低外汇储备,增加投资,降低储备风险,同时动用各种经济手段和非经济手段,对贸易条件和外汇储备进行适当的干预和调节,以维持人民币币值的对内均衡和对外均衡,稳定国内外市场,实现中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六、局限性以及后续研究:局限性:1、假定1,假设2,假设3,假设4明显与分析结果不符合。我们认为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样本数量少,数据有量纲差异和数量级对数据的影响。2、这一缺陷同样存在于利率的问题中,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国之间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关系与两国的利率有密切的联系,即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由于对美国同时期利率数据的缺失,本文仅考虑了一国汇率(即中国)变动下的情况。3、事实上,我国至今没有完全取消外汇管制,继经常项目实现可自由兑换后,资本项目的兑换至今也没有放开,外汇管制的存在使得货币流通受阻,传统的建立在自由流动假设基础之上的汇率决定理论在管制的情境下就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灵。3 、也是在上一节中所提到的,现实经济当中各变量之间其实是交互作用的,也就是说,其实本文中选取的各个自变量,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内生性的问题。内生性问题的存在也会妨碍研究的效果。4、08年美国次贷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及后续的一系列影响对多元正态模型分析的扰动向有较大影响,但鉴于一些实际困难无法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后续研究:我们将探索新的分析方法,比如应用时间序列分析此模型。除此之外,我我们还要想办法消除量纲差异并且数量级的影响。参考文献:1国际金融.第2版 叶蜀君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2国际金融.第3版 主编钱荣堃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3货币金融学-第2版 戴国强主编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1钱荣堃,陈平,马君潞:国际金融,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2于俊年:计量经济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3席鑫焱,吴骏:基于购买力平价学说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7月4李伟杰:利率-汇率联动:理论综述与实证检验,中国房地产金融,2009年第4期5何慧刚:人民币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的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08.86邓佳,朱燕玲: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利率-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决策&信息,2008年第12期7刘艺欣,张玉纯:论巨额外汇储备的制度压抑,江汉论坛,2008.58冯晓华: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运用研究基于19972007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9丁志杰: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及其经济结构效应,国际贸易,2008年第6期。时间汇率顺差(亿美元)外汇储备(亿美元)CPIM1(亿元)利率汇率改革虚拟变量2003.18.276834.73044.57100.472406.05 2.9702003.28.277528.63082.52100.269757.05 2.9702003.38.277433.93160.09100.971439.21 2.9702003.48.277143.43262.9110171321.54 2.9702003.58.276843.93400.61100.772778.15 2.9702003.68.2774503464.76100.375923.52 2.9702003.78.277352.93564.86100.576153.04 2.9702003.88.277157.73647.34100.977033.30 2.9702003.98.27763.83838.63101.179164.14 2.9702003.108.276664.74009.92101.880267.37 2.9702003.118.277257.94203.6110380815.22 2.9702003.128.276754.64032.51103.284118.81 2.9702004.18.276844.24157.20103.283805.90 2.9702004.28.276929.64266.39102.183556.43 2.9702004.38.27750.24398.2210385815.57 3.2402004.48.277156.24490.17103.885603.64 3.2402004.58.276960.84585.60104.486780.37 3.2402004.68.276672.64706.3910588627.14 3.2402004.78.276974.34829.82105.386780.37 3.2402004.88.276675.94961.69105.389125.33 3.2402004.98.276684.15145.38105.290439.00 3.2402004.108.276581.65424.43104.390782.00 3.2402004.118.276585.35738.82102.892387.13 3.2402004.128.276587.96099.32102.495970.82 3.2402005.18.276573.76236.46101.997079.03 3.2402005.28.276560.96426.10103.992814.95 3.2402005.38.276579.46591.44102.794743.19 3.2402005.48.276588.56707.74101.894593.72 3.2402005.58.276587.36910.12101.895802.01 3.2402005.68.2765101.47109.73101.698601.25 3.2402005.78.1056102.57327.33101.897674.10 3.2412005.88.09981067532.09101.399377.70 3.2412005.98.092111.97690.04100.9100964.00 3.2412005.108.0845115.97849.02101.2101751.98 3.2412005.118.0804109.97942.23101.3104125.78 3.2412005.128.0702104.38188.72101.6107278.57 3.2412006.18.0608100.78451.80101.9107250.68 3.2412006.28.0415768536.72100.9104357.08 3.2412006.38.017109.38750.70100.8106737.08 3.2412006.48.0165107.38950.40101.2106389.11 3.2412006.58.0188109.49250.20101.4109219.22 3.2412006.67.9956121.19411.15101.5112342.36 3.2412006.77.9732118.29545.50101112653.04 3.2412006.87.9585138.99720.39101.3114845.67 3.2412006.97.9087141.29879.28101.5116814.10 3.2412006.107.8792140.310096.26101.4118359.96 3.2412006.117.8436145.810387.51101.9121644.95 3.2412006.127.8087134.410663.44102.8126028.05 3.2412007.17.7776129.711046.92102.2128484.06 3.2412007.27.7409122.311573.72102.7126258.08 3.2412007.37.734294.812020.31103.3127881.31 3.2412007.47.7139125.412465.66103127678.33 3.2412007.57.6506126.312926.71103.4130275.80 3.24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旧房拆墙改造方案范本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生命应急救护》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工程学院《温病学研究进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咖啡行业指数分析报告
- 天津传媒学院《数值计算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中医药文化与养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工程光学(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旅游度假区建设项目合同范本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禅宗与文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合唱与指挥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全国统一卷试题及答案
- 银行防抢防暴课件
- 水电工程验收单
- 妇科护理标准化管理
- 兰州202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701-800题)
- 《哈哈镜笑哈哈》名师课件2022
- 传统皮影戏在小学艺术教育的应用与创新实践
- 2025年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2浪潮英政服务器CS5260H2用户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