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园旅游日志.doc_第1页
傣族园旅游日志.doc_第2页
傣族园旅游日志.doc_第3页
傣族园旅游日志.doc_第4页
傣族园旅游日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傣族园的文化阐述内容摘要: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发展一直备受国内学者的关注,本文在描述园区内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分析傣族园公司“公司加农户”模式对村民们生活的影响,并结合一些民族学理论来阐述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期许探求出如何使村寨本身的发展与公司旅游业的发展达到“共赢”,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对傣族文化的保护最合适的方式。关键字:傣族园 旅游 文化保护 永续发展1、 傣族园概况(一)傣族园的地理环境在距离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27公里处的地方,有个勐罕镇,又被当地人称作“橄榄坝”,傣族园便建于此处。傣族园总规划面积有336公顷,主景区是由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嘎、曼将五个傣族自然村寨构成,共有319户,1617人。傣族园南面是一衣带水的澜沧江,北面则是西双版纳唯一的天然湖泊龙得湖,可谓是江湖环抱,绿树环绕,再加上当地浓郁的傣族风情,将一派亚热带自然风光展露无遗。在2001年,就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傣族园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是“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方式,即傣族园有限公司占主导作用,而村民们参与其中,作者去傣族园时正值傣历1375年新年之际,因此在本文中着重以自己的视角来阐述对于傣族园内活动的理解。(二)傣族园里村民的生活文化环境这五个村寨具有地域优势,保持着民族特色的建筑,充斥着浓郁的傣族风情,再加上未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环境,这就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傣族园公司发展旅游业,一方面,为村民发展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能够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以一种展演的方式进行着保护。那么的村民们的衣食住行本身是怎样的,发展旅游业对其是否有所影响,作者作了以下调查和分析。1、傣族服装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先进文化的冲击,许多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已经渐渐被汉化了,傣族也不例外。比如傣族的服装,在许多地方,傣家年轻一辈已经很少穿傣族的筒裙。但是对于傣族园这个以傣族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园区里的女性也深知傣族服装是该旅游区一个极富吸引力的因素,因此她们都穿着传统颜色艳丽的傣族服装。在园区里,到处可见婀娜多姿的傣族少女,身着精美的窄袖短衣、下身着颜色绚丽的筒裙,那些天生身材苗条的傣族妇女,上身是修身露脐背心,外面穿的是紧身短上衣,或圆领窄襟,或大襟,也有对襟。下面是各色的长筒裙,通常上身与下身的颜色统一,且衣服上会绣有各种美丽的图案,并在腰间系一根银色腰带。这样的穿着不仅体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也愈发衬托了傣族姑娘们身材的修长与苗条。她们通常把长发盘在脑后成一个发髻,上面插把牙骨梳,或者插上一朵充满芬芳的玉兰花,既简单又大方。每逢节庆盛会,傣家姑娘们便以自己的魅力,成为景区里炫目的一道风景,亦让游客和摄影师们倾慕不已。傣族妇女服饰与傣族传统的纺织工艺分不开的,也与傣族优美的织锦图案分不开。傣族的纺织工艺、织锦图案有着鲜艳的色调和浓厚的生活色彩。我们可以看到傣族人民生活里的背包、窗帘、被褥等,都秀有有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或者是葱郁的花卉等植物,或者一些花纹图案,栩栩如生。这些图案除了美观,还具有一些美好的象征意义,包括纪念祖先和祈祷五谷丰登等,充分表现出傣民族的聪慧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在园区里,有许多傣族服装店,游客多是年轻的女性游客会光顾,因为身处浓郁傣族风情的村寨里,很难拒绝傣族筒裙的魅力,亲身感受一下身为傣族姑娘的经历。再有,这些服装价钱易于接受,所以很多游客持“何乐而不为”的心态纷纷购买。这些服装纷纷带有浓厚的商业性质。再往园区深处走,在宁静的午后,很容易看到竹楼上的傣家姑娘在缝纫机上工作着,她们手中拿着的是接到客人委托而做的一些活计,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十分认真,因为不同于工厂的批量制作,因此这些傣族裙装的价钱就比较昂贵了,少则四五百元,贵的则上千元。2、傣味傣族风味菜肴主要以酸、辣、香为主,烹饪手法以蒸、烤、腌、剁为主。包括肉类、水产、山珍野菜笋等,种类繁多,来到傣族园,很少有能拒绝从竹楼上扑鼻而来的饭菜香气。在藤篾编制的酒桌上,烤鱼、烤肉用香茅草捆绑着,蒸肉用芭蕉叶包裹着,还有油炸青苔,油炸芭蕉、油炸知了、油煎荷包蛋蛹、腌猪脚、腌鱼、腌竹笋等极具傣族地方特色的食物,香甜鲜美,风味独特、别具一格,使傣味远近闻名,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傣族园。3、竹楼竹楼是傣族的标志性民居,拥有悠久的历史,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的一种,是由竹子做柱,草为屋顶的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竹结构房子。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降雨量非常大,作者在版纳期间,每天从下午开始都有一场大到暴雨,一直下到深夜,所以基于此点,勤劳聪慧的傣族人民便将竹楼房顶建成“人”字型,如此易于排水,房屋不会造成积水。而竹楼的一层通常不会住人,除了防潮外、还有防震的功能,以往傣家人会在一层饲养家禽,而现在在傣族园里,除了个别几户人家将狗拴在一层饲养外,其他人家都是在一层堆放些杂物或空置。再随着傣族园园区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兴隆,越来越多的村民在一层放置了麻将桌,拴起了吊床,为游客增添了不少休闲娱乐的雅兴。现在的竹楼也一改最初的竹柱、草顶结构,而改为木头、瓦片式,但是如果在傣族园园区,也任由村民们将传统的木瓦式竹楼改为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那对于慕名而来的游客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视觉失望。因此,对于保持传统式竹楼建筑的村民,傣族园公司给每户每年四千元的补贴。从这里可以看出,村民们的生活方式是受到了傣族园旅游公司的影响的。竹楼是“傣家乐”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吸引游客拍照留恋的一个主要景点。在游客较少的时候,只有几家竹楼发挥住宿的功能,而适逢像真正傣家新年这样的节日,园区内竹楼几乎家家客满。这时,竹楼二层的客厅又是充当了餐厅的角色,能歌善舞的傣家人唱着傣族歌曲来给客人们敬酒,大家欢声笑语,其乐无穷,十分热闹。4、村民的经济来源(1)傣族园门票收入傣族园由最初的民族调研场所,先发展为村寨村民自发、零散的经济活动,再到最后的由政府统一规划,傣族园公司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其主要靠游客、当地村民、园区工作人员三方面人员来发展,而近一半的园区工作人员又和当地村民民是重合的。所以,傣族园园区和村民达成协议,景区实际门票的收入提取15%给村民,使得村民们获得更多实惠。这项措施也会使傣族园内的村民们更好的以一种主人公的身份来参与到景区的维护和管理。(2)橡胶以往傣族人民多是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生,而现在傣族园区的村民们重要的生活来源一部分是靠橡胶,他们每年有八个月的时间要起早去割胶,每家每户的橡胶数量不等,少的几百棵,多的有几千棵,每棵树每天平均收益一元钱,也就是说,有的村民每年收益,单单割胶这一块就可达到几十万元,以此可见,傣族园区村民的生活还是比较富裕的。(3)傣家乐及其它除了割胶,傣族园公司还给村民们进行培训,指导村民从事旅游服务方面的工作,包括园艺、烹饪等方面的内容。基于此点,傣族园公司又变相的解决了村寨村民和周边村民的劳动就业问题。公司贯彻以“学一首傣家歌,跳一曲傣家舞,吃一顿傣家饭,住一宿傣家楼,观一次傣家景,干一回傣家活,泼一身幸福水,做一天傣家人”为主题的傣家乐,带动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发展,并且为了提高整个傣族园的旅游接待水平。村民们除了经营傣家乐,还进行卖水果、手工艺品,或经营烧烤摊、米线摊、在家做衣服等各类活动挣钱。但对于在泼水广场工作的泼水妇女,却少有园区内的村民,具调查,以前泼水的工作人员每天只有六块钱的工资,现在每个月给一千多元。而本村的村民有更好的谋生手段,所以更多村寨内的妇女不屑于去做泼水表演工作,而从事泼水工作的妇女多是周边镇上的人。他们与很多农村里的村民不同,很少自己种植蔬菜和饲养家畜,而去镇上购买,因为种植和饲养太费时间,而利用这些时间他们又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二、宗教信仰园区内有曼春满、曼听、曼乍三个佛寺,经常能够听到佛寺里和尚诵读经文,还有充满经文的梵音和神圣的钟声。傣族信仰的是南传佛教,又可称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由印度经缅甸传入西双版纳地区的,据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在园内佛寺门口挂着显示牌,给游客警示,说小乘佛寺的说法是不礼貌的,带有贬低的含义。小乘佛教,在教义上主张一切皆空,认为生老病死都是苦,主张自我解脱,逃避现实,隐居,行善,修来世,最终达到涅磐,即灭度、圆寂、安乐、解脱。主张一生行善,否则死后会被打入地狱,转生为饿鬼和畜牲。主张节领节欲,男人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宗教生活,当和尚,受教化,积德行善,争取社会地位,才不被视为生人或野人,才能解除苦难。小乘佛教对傣民族有着深深的影响,可谓是深入人心,从而达到了全民信奉的程度。3、 赕佛 “赕”在中国傣语中是指用物品奉献给佛,即“赕佛”,作者在傣族园区,通过参与观察,记录了该活动,其主要流程如下:(一)堆沙 堆沙是傣族人民在赕佛之前所做的一项活动,具有为家中老人祈福延寿的祝愿。作者听从曼乍村岩约家女主人的吩咐,准备了若干盛沙的袋子,一个矿泉水瓶还有几个普通的塑料袋子,女主人还告诉我们去了之后要盛一些沙,找12颗尽可能漂亮的白石头,再装一点江水挑到本村寨的佛寺就可以了。我们到达澜沧江江边时已是傍晚时分,近处的沙已经被挑完了,我们只得多走一段路,在不远处就看到已经有许多人在土坡的下面忙碌了。我跟随女主人,看她找到一处取沙的空位,她告诉我不要弄下面的土,同时手不停的拨弄沙层凹陷处,源源不断的沙子便滑落出来,我们各自装满各自的容器。再去寻找十二颗白色石子,作者问村民说十二颗石子是不是代表十二个小愿望,他们含笑说是,但作者总感觉其中真意并不在此。江边寻石子的人颇多,以致于女主人一边寻一边抱怨:来晚了,都寻不到好的了。寻满十二个石子后在江边清洗石子上的淤泥,这时从东边划过来一艘龙舟,舟上男子吆喝声铿锵有力,等划到江边靠近人群时,他们一齐用浆泼水到人的身上,并发出快乐的笑声。大家挑沙过程结束后就一齐前往曼乍佛寺,之间佛寺院内有用铁皮围成的大桶,大家依次将沙倒入桶内,将石子挑出放在桶外边。这样挑沙和堆沙的活动就结束了。此时在傣族园区已经能够渐渐感受到新年的气氛了,大家都充满期待的等待第二天的新年活动。(二)赕佛在傣历1375年新年之际,作者一行人早早的起来到达曼乍佛寺,此时已经将近六点了,天依旧是漆黑一片,傣族园园区里还很安静,但佛寺里已经是灯火通明,人声潺潺了。首先,佛寺院里昨日堆的沙塔已经不是昨日的模样了,在大铁皮围成的桶之上又加了一层小桶,而且桶里不知何时种上了一棵树,树枝上绑许多白色的线,线的另一头拴在佛寺窗户的桅杆上。树上还飘零着许多纸人,五颜六色的,纸人身型较长,头上戴三角形的帽子,有眼睛与嘴巴,长胳膊、长腿,无法识别是人,是神或是小鬼。询问正在捆绑绳线的村民,他也不知道,只道是习俗,一辈一辈的流传下来的。拖鞋进入殿内,只见村民们已经将各家的供品围绕佛殿一圈了,每家的供桌上摆满了水果、菜肴、零食等物品,种类之杂,数量之多,令作者惊叹。村民对于赕佛相关事宜,可谓是倾其所有。来的村民陆陆续续手持两根蜡条,在佛前点一根,在佛像侧边再点一根,然后在佛像前行跪拜礼,三次。不论老少,村民们都是认真的在点香跪拜,特别是有一对母女,女孩还很小,只有三岁左右的模样,但也是学着母亲的样子,点香、插香,过程中,略有不会的地方,母亲只口述如何去做,并不插手帮她。所以这种习俗仪式的传承是从孩子们幼时就开始耳濡目染的了。跪拜后,回到各自家庭供桌后,铺席而坐,村民们各自交谈、玩笑着。 大殿侧旁,有一平时为游客求签算卦的工作人员,此时在帮来往的村民登记着什么,只见每家来的代表给他金额不等的人民币,人民币上还押着香,只是他们全用傣语交谈,我无法听懂他们在做些什么,只大概猜到可能是他们在为佛寺捐献功德。大概七点左右,仪式开始,只听主持者用傣语说了一句什么,大概就是开始的意思,每个村民都安静下来,跪起来,将上半身直立并转向佛祖的方向,双手合十。佛爷在佛前开始诵经,诵到某处,众村民随之哼诵,持续了约五分钟,结束时,佛爷的最后一声拖长音,大家行一次跪拜礼,然后回到各自最舒服的姿势,又开始笑着交谈些家长里短。但这时候佛爷依旧在用傣语宣读着,可能是每家供奉了多少功德,一一进行宣扬。渐渐天空露出微光,雨也渐渐停息了,我们来到殿寺外面,只见一些不是本村的妇女将沙塔周围供奉的供品纷纷抢去,装入他们的塑料口袋,询问才知,这些是住在山区的哈尼族,可能是生活拮据所以才会来拿傣族人们的供品,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傣族人阻止他们。等到他们装满几个大口袋之后,我们看到一名男子开着一辆小三轮车到寺外等着这些满载而归的哈尼族妇女了。随后又有几波哈尼族人过来拾掇供品,但都是妇女和儿童。这样,赕佛活动就此告一段落。四、泼水节 在傣族人民看来,水是圣洁、美好、光明的象征。世界上有了水,万物才能生长,水是生命之神。傣族人民“爱水、惜水”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早以前,一个无恶不作的魔王霸占了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并抢来七位美丽的姑娘做他的妻子。一天夜里,魔王的第七个妻子婻粽布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使他吐露自己致命的弱点,原来魔王只怕别人用他的头发勒住自己的脖子。于是,婻粽布小心翼翼偷偷地拔下魔王一根头发,乘其不备勒住了他的脖子。果然,魔王的头就掉了下来,变成一团火球,烧毁了竹楼,烧焦了庄稼。为了扑灭大火,婻粽布捧起魔王的头,其他六位妻子轮流不停地向她身上泼水,终于在傣历的六月把邪火扑灭了,使傣族人们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从此,泼水的习俗渐渐演变成人们相互祝福的一种形式。傣族园公司以“天天泼水节”的方式进行旅游宣传,即在泼水广场每天下午都进行两场泼水活动。活动每天都是重复着相同的程序,由公司聘请的演员担任寨主的角色,坐在大象上绕场一周,再组织身穿各色鲜艳的傣族服装的少女和大家一齐泼水,气氛十分热烈,所有游客都十分尽兴,但作者觉得他们更多的是持有玩乐心理,在泼水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泼水的本身含义,他们互相泼洒水花,并没有意识到这代表祝福。 而在傣历新年的当天,不单是傣族园区里,连勐罕镇上,家家户户也都是在以泼水为乐,如同打仗一般,来往的游客,不论长幼、不论男女、不论职位高低、不论你有无身背电子产品,都是无一幸免,更有甚者,开着私家车,车内用桶装满水,沿街用水枪喷射,十分壮观。因为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