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述中风病的三次突破性进展提要本文将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论述进行比较,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时中风病的认识,经历了病因、病机、治疗三次突破性进展,使时中风病的认识更具完善。主题词中风/诊治/进展中风,又称卒中。因其发病急骤,如矢初步奠定了中风病的基础。从经典到庸、石之中故名。是一种病变复杂,包括现代医学的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疾患。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中风进行了论述,随着临证的不断提高,中风病变在病因、病机、治疗上有着三次突破性进展。现试述如下,以、就正于同道。以前各医家均为外风致中立论。灵枢宫八风篇曰:“其有三虚而偏于邪风,为击仆偏枯矣”。所指出的击仆、偏枯,1.从外风论到内因致中说,为中风病因上的突破中风渊源于内经、难经,以后伤寒论、金医要略又进一步论述,为本病,为外风所致。难经五十八难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也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为外感病的总称,中风为其中之一,均属外风。隋诸病源候论、唐千金方、外台方均为摆脱经典的束缚。宋严用和对中风有所认识,认为“喜怒忧思惊恐,或饮食不节,或劳役过伤”有关,但最后还是没有跳出“外邪致中”之外围。唯金.刘河间在币氮病因上创立新说,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为热甚”第一次把火性急速与中风发病急骤有机进行联系。他指出:“所谓中风痪瘫者,由于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佛郁,心神昏冒,筋骨术用而卒倒无所知也”。把中风由外风致中转折到内因致病,为金元时期学术争鸣起到了良好的开端,对丹溪、东垣的学术均有一定的影响,丹溪结合江南水土气候,他观察到肥胖之人易患中风,而且多数患者有痰涎奎盛。因而提出“湿士困兰痰,痰化热,热生风”的痰热致中说。东垣以气虚中风立论,从而使中风病因转入内因致中之说,这是中风病因学上的俄破。2.开创中风“血冲脑之说”为中风病机上的突破唐宋以前诸医家在中风病机上没有摆脱“外邪致中之说。金医要略指出:“邪在于络,则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则重不胜;邪人于腑,则不识人多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指出了中风病外邪由表入里。据此,以后医家将中风分为三大纲,即中经络,中脏、中腑。金元时期,刘河间以火热致中说。东垣指出:“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创“气虚致中”说,丹溪以痰热致中论。因此,从火从痰从虚论述中风的病变机理,是中风病机上的一大进步,对后世医家有一定的影响。明李时珍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尤其晚清时期,西医传入我国,许多医家将中医理论与西医知识进行结合,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尤其在中风领域里进行了大胆地探索。首推张伯,他经过把兔子用铁椎伤其脑的实验,认为:“皆由木火内动,肝风上扬,而致血气并走于上,冲击前后脑气筋而昏不知人,倾跌碎倒,肢体不用诸证”。张山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他在中风靓性中指出:“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木旺生风而气升火升痰升,冲激脑神经,导致顷刻瞥乱,神志迷蒙,或失知觉,或失运动”,因而形成了血冲脑之说。血冲脑之说更符合中风发病机理,正如后世学者李宦火先生所说:“血冲脑经,中风名义昭如云汉,二千年来中风之阴霆,一扫而廓清之”。血冲脑之说,是中风病机上的突破性进展。3.疏散外风到平熄内风,为中风治疗上的突破对中风的治疗,内经论述甚少,素间、伤寒论以辛散之法,诸病源候论有论无方,提出用针刺治疗。唐千金方、外台方均以大、小续命汤祛风散寒之剂治疗。金。刘河间主张用寒凉药除佛热、开结滞,散寒风,并创制了地黄饮子等方剂,但仍受唐宋以前的影响,虽提出“心火暴甚”但还用了桂、附等温散之品,具体在治疗上还没甩开辛散的套药。李东垣虽以气虚致中乏论,而论治则用小续命汤,大秦芫汤、羌活愈风汤、三化汤。但没有超出散风之药的圈子。一虽与气虚用与气虚毫不相关之三化汤。明薛立斋、张景岳治中风偏于温补,更不利于中风南治疗。清张伯龙确立了潜阳滋降、镇摄肝肾的治则,对中风的治疗有了进步。叶天士在前人的基础上指出:“肾虚液少,肝风内动为病偏枯,非外来之邪”。主张滋肾养液,平肝潜熄为治疗大法,并创制了羚羊钩藤汤,使中风在治疗上有了突破。以后张锡纯又不断发挥,又创制了镇肝熄风汤,使中风的治疗更具完善。总之,中风摆脱疏散外风到平熄内风,为中风治疗上的突破性进展。结语中风病变复杂多端,风、火痰、淤、虚是中风病变的基础。病因是多因素构成的,病变部位在脑。中风自内经两千年以来,在病因、病机、治疗上的突破,是历代医家在临床上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是诸医家知识的结晶,也是中风病随临床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近代医家又不断加以扩充和完善。如北京中医学院王承炎教授运用化痰通腑法,创制了萎星承气汤,用治中风急性期500例,疗效满意,从而摆脱了中风“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告招商代理合同(13篇)
- 2025年全球商务采购销售合同标准
- 2025年国有产权交易流程合同范文
- 2025年企业办公楼租赁合同
- 2025年二手家具购销合同样本
- 2025年人防工程监理合同范例
- 2025年住宅楼建设项目承包合同
- 2025年物流仓库租赁合同标准格式
- 2025年养殖场策划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个体房屋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机电预留预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2022年三八妇女节妇女权益保障法律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90题)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Of studies原文译文及赏析
- 安全阀基本知识讲义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