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课时作业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人民版 .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课时作业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人民版 .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课时作业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人民版 .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课时作业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人民版 .doc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方案课时作业 第14讲 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 人民版 .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十四)第14讲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经济政策12011北京模拟 明清时代,在京城、省城等地出现了会馆,这些会馆是() a管理商贸的税收场所b同一地域的商贾交际聚会之所c相当于宋代边境贸易的场所d娱乐场所22011扬州模拟 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a工官监管的夜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c物流通畅的草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32011浙江金丽衢模拟 强调重视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古代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实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对“重农”政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其根本原因是适应了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要求b根本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 c其作用是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和巩固封建统治d重农的结果是促进了中国古代历朝经济的发展4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模拟 1759年10月,两广总督李侍尧制定“防范外夷规条”,严格规定外商在华的经济活动。该“规条”出台的背景是()a清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活动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外贸易只限广州一地c清政府开放两广地方,两广与外商贸易活动频繁d外国商人假借经商活动,破坏两广地方经济的稳定52011潍坊市模拟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a b c d62011无锡一中模拟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道:“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第二、三门皆动用什物卖铺合、簟席、屏帏、洗漱、鞍辔、弓剑、时果、腊脯之类殿后资圣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及诸路罢任官员土物、香药之类。”这反映出的北宋商业活动的特点是()a已出现了繁荣的“夜市”和“草市”b已打破了“坊”和“市”的界限c商业活动受到相国寺的控制d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72011深圳模拟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7252743537山东42104641 126741 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 270711 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82011江门模拟 农业社会的都城往往是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功能的新趋势是()a政治中心的地位消失b城市商品经济发展c文化中心的地位显著d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92011潍坊模拟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102011淄博市模拟 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了()a商品经济发展 b理学统治地位动摇c专制主义强化 d科举录取人数太少112011山东聊城高三模拟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a中国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中国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d中国大力发展陆路交通122011茂名市模拟 下面是明代苏杭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从中解读出的正确信息有()职业自耕农佃农工场工人商人、工场主 占人口比例24%36%30%10% 自然经济已经瓦解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丝织业发展a bc d132011绍兴模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买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宋陆游杂赋“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平生诵佳句,今见海冥冥。”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若说近世史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应当是宋以后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北宋以后堪称近代史。”“二程之洛学出,复兴古学,方使千载不传之学重放光明与西洋文艺复兴时代知识人的自觉不无相似之处。” 内藤湖南,1909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2)结合材料二,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比较材料三中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142011南通市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课时作业(十四) 【基础演练】 1.b解析 根据教材所学,明清时期,在京城、省城和大商埠出现了会馆,会馆是同一地域的商人住宿、储运、交际的重要场所。会馆的出现与当时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重要关系。2b解析 汉代长安城中的“市”是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或坊严格分开。“市”由官府管理,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交易时间有严格的规定。3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把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主要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但到了封建社会的后期对经济的发展主要起消极作用,因此d项表述错误。4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题干主要反映的是闭关锁国,而不是重农抑商,排除a项;c、d两项本身不符合当时的史实。【能力提升】 5.c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材料大意是说当时一些江贼因江河上打劫不便,于是经常打靠近江河、交通便利的草市的主意。特别是江淮一带的草市,靠近江河,有许多富室大户,常被江贼打劫。据此可以提取的信息是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本题选,与材料无关。6d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商业经济在宋代的发展状况。从题干中可知,相国寺定期开放交易,且大三门与第二、三门所卖物品不同种类,有区域性,说明已出现了专业化的商品交易场所。7a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州县集市的密度应该是南方超过北方,故应排除d项;从明清各地集市变化反映不出b、c两项;而从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集市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商品经济在农村得到广泛发展,故a项符合要求。8b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商业的发展。从三图城市布局的变化,可发现主要的区别是“市”逐渐增多以及宫廷和“市”距离在缩小,另结合中国古代商业的学习可知选择b项。9d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对商人和农民的态度看出:作者对于商人没经过农夫的劳苦就坐享其成感到不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思想。a、c两项虽然在材料有所体现,但不是材料信息的主要内容,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10a解析 理学统治地位动摇与史实不符,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确立于明朝,排除b项;专制主义强化与史实相符,但是不符合题意“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排除c项;科举录取人数太少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随着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工商业地位日渐突出,冲击了旧有的思想观念,致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有所动摇,出现了“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所以正确答案为a项。11c解析 选择了陆地就是以陆地为防守重点,放弃了海防,严禁老百姓出海,是典型的闭关锁国政策。12d解析 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结合表格信息和所学可知,“自然经济已经瓦解”说法错误,近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才开始瓦解;“丝织业发展”在材料中未能明确体现。本题选,租佃关系在明代进一步发展,明中后期江南部分行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3答案 (1)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3)共同点:宋朝发生商业革命。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解析 第(1)问考查的是对宋代城市格局和经济功能所具特点的理解。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归纳即可。第(2)问考查的是对宋朝经济发展主要影响的理解。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概括为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第(3)问考查的是对内藤湖南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的理解。根据材料三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以概括为共同点:宋朝发生商业革命。区别:前者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后者认为宋朝的商业革命没有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选做习题】 14.答案 (1)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2)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根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3)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