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 孝文帝王安石.doc_第1页
随堂小测 孝文帝王安石.doc_第2页
随堂小测 孝文帝王安石.doc_第3页
随堂小测 孝文帝王安石.doc_第4页
随堂小测 孝文帝王安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随堂小测 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1促成孝文帝实施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先进的经济形态 B民族融合的趋势C南北方对峙的形势 D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2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中具有开创性的是A整顿吏治 B迁都洛阳 C汉化政策 D颁布均田法令3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这一地区“多诸工商货殖之民。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上述材料表明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十六国时期,商品经济有所发展C北魏迁都后,洛阳商业兴旺 D南朝后期,江南经济超过北方4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 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A B C D5北宋中期,“三冗”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宋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增设官僚机构以分化各级官员的权力形成庞大的军事体系,军费开支增加对辽和西夏的战争耗费和高额赔款地主兼并土地,隐瞒田产,逃避税收A B C D6“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仲淹字希文)。”这首“庆历新政”时流行于首都东京的歌谣反映了A范仲淹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发展B“庆历新政”取得了成功C“庆历新政”推行期间,京城相当平静D“庆历新政”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7王安石设想其变法应是在不增加人民负担的前提下,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政府向农民贷款获得利息 向有特权的官僚地主征收钱财 引种占城稻以增加粮食产量 清查为逃避赋税而隐瞒的土地A B C D8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他“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调整封建国家与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9王安石变法中“市易法”规定:由政府拨出巨款设“市易务”,平价收购商贩不易脱售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时再卖出去。商贩可向市易务交纳抵押品或成批赊购货物,半年出息一分。下列对“市易法”的看法正确的有这是利用封建权力干预经济 它限制了大商人控制和操纵市场 它能稳定物价和调节市场 政府能增加国库收入A B C D10.有史学家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里所说的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指的是A李悝变法 B商鞅变法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11.王安石说:“保甲立,则亦所以使民不散;不散,则奸究固宜少”。这表明王安石推行了保甲法主要是A抵御辽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C减少政府开支 D巩固自己的权势12.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何治安之世存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下列各项评述,符合引文内容与史实的是A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他注重任人唯贤B他认为任用贤才是国兴关键,但变法用人不当C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他加强保甲制度D他认为社会治安是国兴关键,但变法只重经济13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宋加强中央集权所致 B北方民族的南侵C对四夏、辽的战争耗费和赔款 D财政人不敷出14.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A. 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B. 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C. 政令不畅,一些地方官员不执行新法D. 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政15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篱”。这反映了当时北魏A阶级矛盾尖锐 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16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 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 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 1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力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同之处有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限制了官僚和地主的利益 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人 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 B C D18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后“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措施主要有 农田水利法 保甲法和保马法 市易法和均输法 改革科举制度和太学A B C D19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20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性措施是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21.王安石变法中为解决皇族、王室和中央政府的物资需求和供应问题而实行A.方田均税法B.市易法 C.免役法D.均输法22.北宋政府为了推行市易法在都城设立A.市舶使 B.三司使 C.市易务 D.参知政事2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可以限制高利贷者又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是A.青苗法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D.农田水利法24.王安石变法中保甲法的作用有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抵御了少数民族的进攻巩固统治减少了军费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