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2010-2011宏观经济学A答案.doc_第1页
广东财经大学2010-2011宏观经济学A答案.doc_第2页
广东财经大学2010-2011宏观经济学A答案.doc_第3页
广东财经大学2010-2011宏观经济学A答案.doc_第4页
广东财经大学2010-2011宏观经济学A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2010-2011_学 年 第一 学 期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A) 课程代码 _061093_;060153一、单选题(25分=25个1分/个)DBBDD BADDC AAACA ABCAB DABDB二、名词解释(15分=5个3分/个)1.国内生产总值,也称GDP,是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间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2.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以至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可能再上升而只会下降,人们无论拥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3.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如购买性支出增加时导致均衡时的利率水平上升,并导致投资规模下降,体现为政府支出对企业投资的“挤出”,这被称为挤出效应。4.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入和卖出政府债券等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的政策行为。5.周期性失业:是指因为经济周期中的衰退和萧条时,因需求下降所造成的失业,其根源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支出和产出下降所造成的。三、计算题(28分)1.解:(1)因为最终产品为银首饰,其价值为40万,故GDP为40万元。(2分) (2)银矿开采阶段增值为10-0=10,银器制造阶段增值为40-10=30,故GDP=10+30=40 (3)工资收入为:7.5+5=12.5;(2分)含利润在内的其他要素收入为:(10-7.5)+(40-10-5)=27.5GDP=12.5+27.5=40(2分) (4)实际GDP=40100/160=25万元(2分)2解:(1)由Y=(100+0.8Y)+(150-6r)+100得IS:Y=1750-30r 由150=0.2Y-4r 得LM:Y=750+20r (2)联立IS和LM可得:Y=1150 r=20 投资I=150-620=30 消费C=100+0.81150=1020 (3)G=Y-C-I=1150-1020-120=10 由120=150-6r得r=5 由M=0.2Y-4r=0.21150-45=210 故政府应消减政府支出90单位,同时增加货币供应量60单位。3解:(1)将=-1代入可得:u=0.06(2)将-1=-0.04代入可得:u=0.07 故非自愿失业增加1个百分点(3)根据奥肯定律,失业增加1个百分点,GDP将下降2个百分点(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u=0.06四、简答题(24分=4个6分/个)1答: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包括交易动机、谨慎或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前两种与收入水平成递增关系,投机动机与利率成递减关系。2答:中央银行的职能包括:发行的银行,发行国家的货币;银行的银行,保管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提供再贷款和再贴现,金融机构的全国结算业务;国家的银行,代理国库,为政府融资,代表国家发生金融业务关系,执行货币政策和管理全国金融市场活动。3答:总供给曲线有:完全水平的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完全竖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常规总供给曲线。其形态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劳动力市场价格能否自由波动的假定不同,认为具有工资和价格刚性的将得到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认为工资和价格能自由浮动的得到古典总供给曲线。4.答: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体现为:对固定收入者不利;对储蓄者不利或固定收益证券持有者不利;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对政府有利。五分析论述题(共1小题,总计10分)1答:若一国政府希望消除本币升值压力,其应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并卖出本币,以消除本币需求的压力。(3分)上述公开市场业务将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会导致AD曲线向右移动。(3分)若AS曲线保持不变,则AD曲线右移将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和均衡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将会导致本币实际升值,而本国均衡收入的上升会导致本国进口需求增加,二者都会消弱本国的净出口水平。(4分)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2010-2011_学 年 第一 学 期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B) 课程代码 _061093_;060153一、单选题(25分=25个1分/个)CBBCA ADBAB BBDBD CCDBD DABAD二、名词解释(15分=5个3分/个)1.边际消费倾向:新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消费倾向,一般假定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零且小于1。2.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非常低以至于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或者说证券市场价格非常高以至于只可能下跌时,无论有多少货币人们都宁愿持有在手中,这被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3.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体系内部存在的能够自动平抑经济波动的政策机制,即在经济萧条时能自动推动经济复苏,在经济繁荣时自动遏制经济过热,最常见的自动稳定器是税收、转移支付和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4.自然失业率:是指由于劳动力市场本身的原因所产生的失业率,此时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保持相等,总供给和总需求也保持相等,从而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出现加速或变化。5.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乘以国外价格水平再除以国内价格水平,即用同一种货币衡量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三、计算题(共3小题,总计26分)1.解:(1)由6000T=5100得T=900 由G900=200得G=1100(3分) (2)由6000=4800+I+1100+(-100)得I=200(3分) (3)实际GDP=6000100/120=50002解:(1)由y=(200+0.8y)+(300-50r)+100得IS:y=3000-250r 由1250/1=250+0.5y125r 得LM:y=2000+250r(3分) (2)将IS和LM联立得到:y=2500 r=2 I=300502=200(3分) (3)由新的政府支出G得到IS:y=3500-250r 与LM:y=2000+250r联立得到:y=2750 r=3 I=300503=150(3分) (4)存在“挤出效应”,原因是随着政府购买支出增加100,利率从2上升到3,投资规模从200下降到150。(2分)3解:(1)将IS和LM联立并消去r得到总需求曲线:Y=1250+500/P(2分) (2)将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联立得:Y=1500 P=2(2分) (3)(图略)若政府采取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国民收入不会发生变化,物价水平上升,这意味着除了导致通货膨胀,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效的。(3分)四、简答题(20分=4个6分/个)1答:LM曲线上可分为水平的凯恩斯区域、竖直的古典区域、向右上方倾斜的常规区域。2答:中央银行可以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也可以降低再贷款利率或提高再贴现率;在金融市场上买入政府国债等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劝告银行收缩扩大信贷规模等。3.答: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主要包括:在实施紧缩性政策时比较有效,但在实施扩张性政策时效果不一定非常突出;需要以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做为前提;货币政策的运行中存在各种时滞影响其效果;国际资金的流动对货币政策的效果将产生不确定的影响。4.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通货膨胀率变动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在短期内,菲利普斯曲线成向右下方倾斜的形态,体现了通货膨胀率下降与失业率上升之间的替代关系;包含预期的因素,将使得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上移,从而使得上述替代关系变得模糊;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发自自然失业率的一条竖直线,意味着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不会对长期失业率产生实质影响。五分析论述题(共1小题,总计10分)1.答:对有货币发行权的国家而言,发行内债不会导致财政出现严重危机,除增收减支外,政府还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的方式来消除自身的财政负担,但发行过量外债则可能会导致因债务负担过大难以偿还的现象,除展期、债务重整等方式外,本币将会出现贬值,这将导致贸易收支改善,也可通过紧缩性的政策吸引资金流入并减少进口。(5分)若该国家加入欧元区,则其将丧失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内债将难以通过通胀的方式来化解,存在发生财政破产的可能性,而外债方面既难以调整汇率也难以改变利率,其化解外债危机的能力也大幅度下降,政府将被迫更加依赖增收节支的方式来谋求财政平衡。(5分)广东商学院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_2010-2011_学 年 第一 学 期 课程名称 宏观经济学(C) 课程代码 _061093_;060153一、单选题(25分=25个1分/个)ABCBB CCDCB BDCBC BCBBD CDBAB二、名词解释(15分=5个3分/个)1.平均消费倾向:消费与收入水平之比,表示平均1单位收入中有多大部分用于消费。2.托宾“q”:公司价值与重置成本之比,当该比值大于1的时候意味着可扩大投资。3.古典总供给曲线:在P-Y坐标系上,从充分就业国民收入出发的一条竖直线,意味着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将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上。4.法定准备金:当商业银行吸纳一笔存款时,中央银行要求商业银行缴纳一定比例的资金到中央银行,这被称为法定准备金。5.摩擦性失业:因为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完善等因素所导致的失业,是一种短期的、暂时性的失业。三、计算题(28分)1.解:(1)因为最终产品为银首饰,其价值为40万,故GDP为40万元。(2分) (2)银矿开采阶段增值为10-0=10,银器制造阶段增值为40-10=30,故GDP=10+30=40 (3)工资收入为:7.5+5=12.5;(2分)含利润在内的其他要素收入为:(10-7.5)+(40-10-5)=27.5GDP=12.5+27.5=40(2分) (4)实际GDP=40100/160=25万元(2分)2解:(1)由Y=100+0.8(Y-250+62.5)+50+200得Y=1000 财政赤字为:200+62.5-250=12.5(3分) (2)由于Y=1200-1000=200 故而G=Y/5=40,其中5为政府购买乘数 T=Y/-4=-50,其中-4为税收乘数 Tr=Y/4=50,其中4为转移支付乘数(3分) (3)若希望通过减少购买性支出来确保平衡,则G=-12.5,则Y=-12.55=-62.5 若希望通过增加税收来确保平衡,则T=12.5,则Y=12.5(-4)=-50(2分) (4)由Y=100+0.8(Y-250+62.5)+50-r+200得IS:Y=1000-5r(2分)3解:(1)由150/1=0.2Y-4r得LM曲线:Y=750+20r 联立IS和LM得到Y=950 r=10(3分) (2)因公开市场业务增加的货币供给为10/0.2=50 新的LM曲线为:Y=1000+20r 与IS联立得到:r=5(3分) (3)LM曲线为:150/P=0.2Y-4r 与IS联立并消去r得总需求曲线:Y=500+450/P(2分)四、简答题(20分=4个6分/个)1答: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主要包括:交易动机、谨慎或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其中前两者与收入成递增关系,投机动机与利率成递减关系。2答: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乘数越大,挤出效应绝大;投资对利率越敏感,挤出效应越大;若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挤出效应越大;若货币需求对收入越敏感,则挤出效应也越大。3答: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4答: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为:需求拉动型通胀会带来经济增长;成本推动型通胀则可能导致失业增加和经济发展停滞;超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崩溃,除了工资价格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