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城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实现2020年修水县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在建设上提供科学的统一部署编制此规划。第二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4、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5、修水县城总体规划(1995-2015)6、修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三条规划理念本次总体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总的理念与原则,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体现在生态、人文、效率三个方面。1、立足地方经济资源优势,发展适应地方情况的主导产业,把握城市主体经济发展方向。2、立足土地资源现状,把握好城市规模,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3、立足自然生态环境,走生态旅游县的发展道路。4、立足地方文化特色,挖掘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第四条总体建设目标:创省级生态示范县、创全国山水园林城市、文明卫生城。1、人均绿地13.06m2,人均公共绿地10.28 m2,主干道道路绿化面积占道路用地的25%以上。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3、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89 m2。4、主干道亮灯率达97%以上。5、园林式居住区占60%以上。6、城市大气污染指数达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达到三类以上。第五条规划期限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考虑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远景目标、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近期:2003-2010年远期:2011-2020年第六条本规划经批准后,将作为修水县发展与建设的法律、法规,对在城市规划区内一切从事涉及城市土地开发,城市建设和空间资源利用的行为均有法律约束。第七条本规划由总体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图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第二章城市发展战略与时序第八条发展战略1、依托区位环境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边区贸易和旅游。2、以县城为中心,加快修水县城市化进程,带动全县经济的发展。3、加快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的运行能力,同时加大城市环境与绿化的建设,把修水县城建设成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型产业,注重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九条城市空间发展模式根据修水县城的实际情况,结合城市建设用地评价,以生态、文化、效率为主要原则,沿修河、宁红大道轴线,形成带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第十条建设时序近期内充分依托老城区,重点建设中心区,逐步为城市向西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远期以中心区带动城市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地形和空间特点,以修河、宁红大道为轴线,形成带状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第三章城镇体系规划第十一条城镇发展战略实施“建设文化与生态旅游大县”战略,将人口和产业集聚到中心城区,形成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核。第十二条总人口和城镇化水平2010年修水县总人口80.60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5.0%。2020年修水县总人口86.20万人,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0%。第十三条城镇等级结构规划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等级结构为三级,第一等级为县域中心及副中心,县域中心为修水县城,城镇人口规模2010年达12万人,2020年达到18万人,县域副中心为渣津镇、三都镇,城镇人口规模规划期末达到35万人;第二等级是县域的中心镇,为白岭镇、溪口镇、上奉镇、黄港镇,人口规模在规划期末达到12万人;第三等级为一般乡镇,其中建制镇的人口规模在规划期末达到0.30.5万人。第十四条城镇职能结构县域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规划将修水县城定位为整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渣津镇位于县境西部,柯龙公路沿线上,规划该镇为修水县综合工业经济区,成为全县的工贸型城镇。三都镇地处修水东北交通要冲,而且位于深圳内蒙古高速公路沿线,其商业繁盛,是县域北部农、工、商综合发展的城镇。第十五条县域基础设施规划1、深圳内蒙古高速公路将纵贯修水县境东部,规划建设高速公路挂线与芦良大道衔接。2、修水县域交通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规划近期改造柯龙公路、辽南线、修铜线及县级公路修三线(芦塘三都)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远期改造县级公路罗庙线(罗溪庙岭),山棋线(山口复源),界茅线(杭口溪口港口),良大线(良塘古桥),高余线(全丰白岭黄龙水源大桥余段)为二级油路,改造其余各乡镇道路达到四级晴雨公路标准,各乡镇建设汽车站和停车场,同时配合旅游规划,完善各景点之间的道路联系。3、规划将渣津变电站35KV升级至110 KV,与义宁中心变电站共同承担全县的供电任务。4、规划近期义宁中心变电站容量达120000 KVA+131500 KVA,渣津变电站容量达140000 KVA,芦塘变电站容量达131500 KVA;远期义宁中心变电站容量达263000 KVA,渣津变电站容量达240000 KVA。5、规划远期全县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县域中心及副中心电话普及率达50部/百人。远期全县市话程控交换容量达30.0万门。6、规划远期修水县中心城市两个水厂规模总计达到12.0万吨/日;渣津镇及三都镇水厂规模达3万吨/日;白岭镇、溪口镇、黄港镇、上奉镇水厂规模达到1万吨/日;其余乡镇均应建设水厂。7、县城设两个污水处理厂,规划在安溪河与修河交汇处设一污水处理厂,规模7.0万吨/日,占地7.2公顷;规划在吴都工业园区设一污水处理厂,规模3.0万吨/日,占地4.0公顷。8、规划在柯龙公路以东枫树坪附近建一处垃圾处理场,年处理生活垃圾8.4万吨,填埋容量90.5万m3。9、规划在柯龙公路以南征村乡境内安排公墓区。第十六条县域旅游规划1、将修水县域旅游纳入九江市旅游网络中。2、开发黄龙山风景旅游区,以山石温泉、瀑布等自然景观为主,结合佛教文化和建筑,建成湘、鄂、赣三省交界处重要的省级风景旅游区。3、利用东津水库开发库区景区,以水上旅游为主。4、完善省级南崖清水岩风景名胜区、修缮杭口黄庭坚墓,县城秋收起义纪念馆、黄庭坚纪念馆、陈氏故里,开发建设民俗文化一条街、抱子石等风景旅游点。5、建设南崖清水岩风景名胜区、东津水库旅游区、黄龙山风景旅游区主游线。6、开发上奉古墓、新石器遗址、布甲溶洞、白水洞瀑布、汤桥温泉等散状旅游点,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散点游线。第四章城市性质规模与布局第十七条城市性质:赣湘鄂边贸中心,以资源加工和发展旅游业为主,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山水园林城市。第十八条城市发展规模1、人口规模:2010年 12万人2020年 18万人2、用地规模:2020年 16.10 km23、经济规模: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156.05亿元2020年三产比值: 15:35:50第十九条城市发展方向为东、西,远景城市发展方向为向西。第二十条城市发展轴线:规划以宁红大道为城市发展主轴线。第二十一条城市功能分区规划城市由四大片区构成:1、老城区:规划修水老桥南北两岸以及旌阳山为老城区,该区规划以控制和改造为主,用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万人。2、中心区:规划滨江南路与城南车站之间,宁红大道两侧为城市中心区,规划该区为县城的中心,以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为主,按排县政府办公用地,中心绿地、广场、中学、体育馆等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占地面积3.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5万人。3、城西区:规划宁红大道以南,展南大道以西为城西区,规划为城市的商贸中心,规划安排有大型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公园、广场、行政办公楼、文化娱乐及主要市政设施和居住用地,面积约4.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6万人。4、工业区:规划宁州工业园区和吴都工业园区以及柯龙公路两侧为东部带状工业区,该区为工业、居住混合区,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万人。第二十二条规划按市级、区级二级中心布置商业、金融、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1、市级中心:规划以中心广场为中心,布置县政府办公用地、中学、体育中心、职校、汽车站、医院、宾馆、中心绿地、文化娱乐中心等,构成全市的行政文化娱乐中心,同时也是中心区的公建中心。2、老城区中心:沿站前大道、凤凰山路安排医院、中学、停车场、广场、小学、公共绿地、商业店面、市场等构成老城区公建中心。3、城西区中心:沿广场西路、城西三路设置大型批发市场、商业店面、文化娱乐、游憩公园、医院,构成城西区的公建中心,也是市级商业贸易中心。4、工业区中心:在柯龙公路吴都工业区段,设置工业区中心广场、小学、市场、城东公园、行政办公、文化娱乐中心、停车场和商业网点等构成工业区的公建中心。第二十三条居住用地规划规划中心区和城西区为一、二类居住用地,工业区为二、三类居住用地。规划将县二中与县一中合并为初中部中学,保留一小、二小,义宁中心小学迁入义宁镇中学,义宁镇中学并入县三中,保留其它现状中学用地规模,规划在中心区增设私人中学一所、小学二所,在城西区增设中学一所、小学二所、工业区增设一所小学,至规划期末市区共有六所中学、一所职业学校、十四所小学。第二十四条医疗卫生用地规划扩建县人民医院、义宁镇中心医院、规划在中心区新建妇幼保健站、中医院、传染病医院、防疫站等。规划在城西区设置一座综合性医院,工业区及各组团均设置医疗门诊部为小区居民服务。第二十五条教育科研用地规划规划在中心区设职业中学一所、市级图书馆,在城西区设培训中心、科技中心。第二十六条仓储用地规划保留现有的仓储用地规划在工业区和城西区各设置一片仓储用地,规划仓储总用地49公顷,人均2.73平方米。城市规划用地平衡表代号用地代码用地名称规 划面积(ha)比例(%)人均(m2/人)1R居住用地48430.0626.902C公共设施用地28217.5215.87其中行政办公40商业金融137科教文卫1053M工业用地24215.0313.444W仓储用地493.042.735U公用工程设施用地603.733.336T对外交通用地442.732.447S道路广场用地21413.2711.898G绿 地23514.6013.06其中:公共绿地185合计城市建设总用地161010089.46注:规划人口18万人。第五章基础设施规划 第二十七条道路交通规划1、城市对外交通:公路交通是城市对外联系的唯一方式,规划宁红大道、宁东大道、为综合型对外交通干道(本规划道路名均为暂用名)。2、城市道路网的等级:城市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25-40米。次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16-24米。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2-15米。3、城市道路网规划:以九条南北向、五条东西向的主干道形成方格网状道路网,共同构成城市的道路骨架。主干道总长为41344米,主干道网密度为2.38公里/平方公里。4、规划安排6条公交线路第二十八条给水排水工程规划1、县城供水水源为安溪河水及黄港河水,并设置水源保护区。2、按照综合用水量指标来计算用水量,近期(2010年)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550升/人日,则近期县城用水量达6.6万吨/日。远期(2020年)按照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650升/人日,远期(2020年)县城用水量达11.7万吨/日。3、规划近期保留现状县第二水厂,县第二水厂规模为3万吨/日,在新规划的柯龙公路南侧新建县第三水厂,水源采用黄港河水。规划近期规模为4.0万吨/日,远期扩大县第三水厂规模,使其规模达9.0万吨/日,占地5.6公顷。城市供水由县第二水厂和新建的第三水厂联合供水。4、城市给水管网采用环状与枝状管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5、规划在宁红大道南侧、湖边大道的东侧的高山上建一高位水池,容积为5000立方米,以调节城市用水量。6、规划远期在吴都工业区建成后,在安溪河东侧、芦塘大道北侧设一加压泵站,占地1.1公顷,同时水厂采用变频调压水泵,以满足规划区对水压的要求。 7、根据修水县城区地势情况,自然地形条件各异的特点,排水规划原则确定为“修河以北的老城区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截流倍数n0=2;新城区及部分老城区(即修河以南的老城区和旌阳山区)采用雨污分流、分区排水,污水集中处理,雨水分散排放,就近排河”。8、根据城区地势情况,结合自然地形条件,城区排水可分为七大排水分区,即:中心区排水分区、修河以北老城区排水分区、南崖景区以南老城区排水分区、修水大桥以东至宁红工业园区的排水分区、城西区排水分区、旌阳山老城区排水分区、吴都工业区排水分区。9、城市污水量按给水量80%计,则近期(2010年)城区污水量5.28万吨/日,远期(2020年)城区污水量为9.36万吨/日。10、规划县城设两个污水处理厂,规划在安溪河与修河交汇处设一污水处理厂,规模7.0万吨/日,占地7.2公顷;规划在吴都工业园区设一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1.5万吨/日,占地2.0公顷,远期规模3.0万吨/日,占地4.0公顷。第二十九条电力电信及广播电视工程规划1、供电电源主要是九江市电网及县域内小水电。2、规划近期(2010年),县城年用电量为16102万度,用电负荷达3.1万KW(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取5200小时)。规划远期(2020年)县城年用电量为38119万度,用电负荷达7.94万KW(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取4800小时)。3、保留城区现状110KV义宁中心变电站及南崖水电站,35KV电网仍由110KV义宁中心变电站接入。规划近期110KV 义宁中心变电站保留现状,远期在原址扩容,主变容量达263000KVA,在工业区设一座35KV芦塘变电站,主变容量为:331500KVA,县城供电由义宁中心变电站和芦塘变电站提供。规划在良塘村设良塘开关站。4、县城110KV义宁中心变电站的进出高压线应留出足够的走廊带,110KV高压架空走廊带宽度为1525米,35KV高压架空走廊带宽度为1220米。5、城区电话容量:近期(2010年)市话普及率达40门/百人,远期(2020年)市话普及率为50门/百人,则至近期市话容量达6.0万门;远期市话容量达11.0万门。城区移动电话容量:规划近期(2010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为40部/百人,远期(2020年)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0部/百人,则至近期移动电话容量达6.0万部,远期移动电话容量达11.0万部。6、规划保留现状县电信局,并在中心区、城西区设电信支局。分别在城西区、中心区、旌阳山老城区处、吴都工业区设电信所。7、规划按服务半径1.52.0公里设邮政支局,按服务半径0.81.0公里设邮政所。规划保留现状邮政局,并在中心区、城西区设邮政支局。分别在城西区、中心区、旌阳山老城区处、吴都工业区设邮政所。8、规划将广电局搬迁至中心区,占地0.71公顷。第三十条燃气工程规划1、修水县城的主气源由九江市方向接入。2、用气量预测规划修水近期(2010年)总用气量为0.52万吨。远期(2020年)总用气量为1.76万吨。3、燃气设施规划远期在县城南部建设燃气储配站,根据县城地形地势及总体布局,规划在城区范围内建设13个中低压调配站;4、修水县燃气输配系统用中压、低压二级管网系统,由气源厂送出的燃气先进入储配站的低压储气罐,然后由压缩机加压后送入中压管。再经调压站将压力下调,最后送入低压管网。第六章城市绿化及景观旅游规划第三十一条加大城市公共绿地建设的力度,完善修水县城城市绿化体系。第三十二条规划建设四条绿化带,即修河沿岸绿化带,高压走廊绿化带,工业区与生活区的防护绿带以及各城市主次干道的道路绿化带。第三十三条建立市、居住区两级块状公共绿地,其中市级公共绿地6处,即中心绿地公园、桥头公园、水上公园、城东公园、良塘公园、城西公园,并由四条城市绿化带将这些块状绿地联成一整体。第三十四条加强对居住区庭院、各单位庭院的绿化和各工厂企业的绿化指导和管理,逐步形成遍布全城的绿化“面”,突出“透绿”的景观效果。第三十五条以宁红大道为城市人文景观主轴线,将城西公园、城市中心广场、中心绿地、城市观景台、桥头公园、水上公园、吴都广场等联接起来,反映以城市生活景观为主题的城市景观特色。第三十六条以修河为城市自然景观主轴线,通过水系纵横以及植物景观、城市雕塑小品反映修水县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第三十七条规划将市区分为现代风貌区和历史风貌区二大景观风貌区。第三十八条规划城区建设10个主要城市景观节点,即城西大桥、商贸中心、良塘公园、桥头公园、城市观景台、中心广场、宁东交通广场、五杰广场、山谷广场、吴都广场。第七章县城游览组织规划第三十九条规划将县城旅游分为五个区:即历史文化保护区、民俗文化景区、现代风貌展示区、水上运动开发区、旅游发展区。第四十条规划形成历史文化保护区民俗文化景区水上运动开发区旅游发展区现代风貌展示区的县城旅游主体游线,其中旅游发展区为主要的旅游接待设施区。第四十一条旅游接待设施规划:1、建设南山宾馆为三星级涉外宾馆,床位100床左右。2、改造两所老城区现有宾馆为旅游宾馆,床位不超过200床。3、在中心区建设一家三星级涉外宾馆,在城西区设置一家旅游宾馆,床位不超过200床。第四十二条新开发的主要旅游景观有:文化一条街、民俗文化展览馆、历史文化村落、太阳山生态果园、城市观景台、水上漂流、丝绸城、蚕桑园等。第八章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四十三条老城区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第四十四条规划重点保护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黄庭坚纪念馆、南崖石刻,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秋收起义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第九章环境保护规划第四十五条大气环境整治对策1、限制、处理现有大气污染源。2、建立城市烟尘控制区。3、加强城市货运车辆扬尘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在市区道路上逐步限制符合运输标准的车辆通行。4、积极开展植物绿化工作,降低城市粉尘污染。5、加强对汽车尾气的监测和防治工作,在市区道路了限制逐步淘汰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第四十六条声环境整治对策1、有效控制中心城区的流动声源。2、建设噪声达标区,严格控制居住、文教、机关区域的噪声污染,逐步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的覆盖率。3、对城市道路交能干线的噪声污染情况进行监测控制。第四十七条水环境整治对策(水源保护)根据相关规范,修水县的水环境可划分为:一级保护区:第二、第三水厂取水点周围半径100米的水域和陆域。水质标准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级保护区:第三水厂上游1000米至下游艺机100米、第二水厂取水点上游1000米至下游100米处的水域,水质保护目标达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相应二级保护区水域两岸河堤外坡脚向纵深200米的陆域范围。准保护区:除一、二级保护区外的其他水域和陆域为二级保护区外的主要补给区。第十章环境卫生设施规划第四十八条垃圾量预测根据相关规范,垃圾产量按人均1.0千克/人天计,由公式Q=nq/1000计算,取1.3,近期12万人,垃圾转运量约156吨/天;远期按18万人计算,垃圾运量约234吨/天。第四十九条垃圾收集与处理1、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一般不应超过70米。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在道路两旁设置废物箱,商业大街每25-50米、交通干道每50-80米、次干道80-100米设一废物箱。2、垃圾集中至垃圾中转站后转运至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3、城区内按每0.7-1.0平方公里设置一处垃圾转站,与周围建筑物的间距不小于5米。第五十条在柯龙公路以东的枫树坪建设垃圾处理场,近期达到卫生填埋,远期部分处理;并增添垃圾焚烧炉等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第五十一条在城西区新设环卫所一处,配备洒水车,并附环卫停车场地。第五十二条公共厕所的设置1、逐步改造原有公厕,使水冲式公厕达100%,公厕设置密度应达到以下要求;主要道路500米设一处;其它道路800米设一处;停车场、体育场、影剧院、大型商业建筑等公共设施场所内应按标准配置公厕;各居住小区内公厕按300米服务半径设置,不小于2座。2、每座公厕建筑面积一般为30-50平方米。第十一章城市防灾规划第五十三条城市防洪规划1、修水县城区防洪工程规划总的原则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防治综合、以防为主。确保城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发展修水经济,美化城区环境,取得防洪和社会的综合效益。2、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JJ5092)的有关规定,结合修水县城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划,确定修水县城区的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沿修河修建防洪堤。3、把山体间的自然冲沟改造成泄洪渠,把山洪引入修河。4、 防洪闸:为了各防洪堤内水能及时外排,而汛期不至于倒灌,在各排洪渠出口处及安溪河出口处均设防洪闸,并采用钢闸门,螺杆式启闭机进行控制。第五十四条城市消防规划1、消防规划贯彻“以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中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防火规范,确定防火等级。2、消防措施: 消防管网结合城市给水管网,沿道路布置消火栓,消火栓的间距控制在120米以内,并靠近路口。当路宽大于60米时,应双侧设置,消火栓距离建筑墙体应大于50厘米,距离路边不应超过2米。消防给水管网采用与生产、生活并管的低压消防供水管网,并结合水厂的规模和管网的现实情况,形成环状管网及分区供水。 消防通道城市道路应加强管理,严禁违章占道,居住区内部的道路应符合国家防火技术规范,确保消防车通道的畅通,老城区的居住区内部道路应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拓宽、拉直、并设置回车场,工业区、仓储用地要留有符合规范的消防通道和回车场,使消防通道能满足在接警5分钟内顺利到达现场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要求。 消防设施原消防大队要根据相关的国家标准进行完善配备,成为全县的消防指挥中心。同时根据修水县的发展规模和用地布局,按照相关标准,规划在老城区、中心区、城西区增设3个消防站,满足消防站服务半径的需求。第五十五条城市抗震规划1、修水县县城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6度。2、抗震加固和新建设防相结合。修水县的新建建筑必须达到6 度设防标准,并设置抗震指挥部。3、严格控制建筑密度,避免人口过于集中,建筑物过于密集。4、新建的住宅区、工厂、学校等单位,按12平方米/人标准设置公共绿地和运动场地;已建住宅区,适当增加绿地,同时加设取水措施。5、将部分城市干道设为城市内主疏散通道,要求为软性沥青路面,宽度不小于15米。6、城区内的绿地、广场等宽敞地带可作为灾时就地避震疏散点。第五十六条城市人防规划 1、修水县应按“平战结合、平灾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城市防灾系统,增强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与防护能力,达到最佳的建设与防护效益。2、修水远期规划人口按18万人计算,按总人口的3040%为留城人口且人均11.3平方米的人防工程面积标准,则规划期末修水县城区需有5.59.5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3、建立城市灾害预测和应急预警系统,加强城市要害部位的保护,健全城市防灾组织机构。第五十七条生命线系统规划生命线系统主要为四大网络:交通运输系统、水供应系统、能源供给系统、信息情报系统。应将生命线工程当作一个整体来规划和研究。1、生命线系统的设施要按高标准设防。2、生命系统地下化使之不受地面火灾和强风的影响,减少战时受损程度。通信、能源、给水设施和管线的地下化,以提高其可靠度。 3、城市生命线系统的一些节点如交通线的桥梁等要提高设防标准,进行重点防灾处理。4、要保证城市生命线系统在灾区发生设施部分损毁时,有充足的备用设施,以期至少维持城市最低需求。第十二章旧城改造第五十八条完善老城区道路网1、修建和改造凤凰山路、站前大道,使之形成十字形对外主干道。2、修建和改造环城路、沿江路、北门路,形成老城区内部环状网络。3、改造鹦鹉街、衙前大道,建设宁红大道与宁东大道交汇处的宁东交通广场,解决交通问题。第五十九条老城区局部用地的调整1、县政府搬迁至规划中心区。该用地改为居住用地。2、老城区工业用地迁至城东工业区。该用地改为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3、广播电视局迁至中心区。该用地改为居住用地。第六十条对老城区主干道凤凰山路、站前大道的沿街面进行改造,沿街立面以现代建筑与古建筑相结合,建筑层数控制在三至五层以内。第十三章规划实施措施和建议第六十一条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实行积极的人口迁移政策,放宽中心城区和城镇常住人口的农转非条件,实行按固定住所为主要依据申报户口,逐步用准入条件取代城市和城镇的计划审批制度。鼓励引进人才,鼓励投资移民,对高级人才和管理人员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只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均应积极引进,配偶及子女也可随调、随迁。第六十二条制定产业集聚政策1、主动接纳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引导企业向中心城区集中,进一步提高县域特色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严禁分散布局。2、继续大力发展和提高商贸流通、餐馆服务、交通邮电等第三产业,充分保证三产用地,做到商业、文教、医疗设施和社区管理等三产先导行业与规划、建设同步,增加城镇集聚力。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文化传媒、旅游休闲、中介服务等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3、搞好房地产综合开发经营,改善物业管理,建立良性循环的住宅建设、流通新机制。通过大力发展住宅产业,搞好城市和城镇连片开发,带动基础设施和商业文化娱乐建设,为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持久动力。第六十三条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建设、改革管理制度、加强规划宣传1、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应该有法可依、依法执法,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充分发挥人大的检查、监督职能。在城区建设中,各类项目安排应服从总体规划分步骤实施建设。2、城市规划应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健全法制和规划执行监督机制,保证总体规划依法严格实施。要坚决执行城市规划法规定的“一书两证”(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制度,同时建立和完善规划的地方法规、规章和行政措施,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同时,城市政府也要积极进行有效的干预,使城市的各种城市活动,按照总体规划、协调、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总体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技术规范,依法实施城市规划管理。3、大力加强城市总体规划的宣传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搞好总体规划宣传工作。增强人民的城市意识,使全县人民了解城市总体规划在各项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重要的指导作用,增强市民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修水县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提高执行规划和有关法规的自觉性,参与和支持城市规划与建设。第六十四条依法建设和实施城市规划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做好分区规划、旧城改造、重要地段和重要建设项目的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近期规划确定的建设地段的详细规划编制率应到90%以上。2、重视城市风貌的规划、设计与建设。对重要街道、重要节点、城市出入口、城市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生涯规划展示
- 咨询行业融资居间合同模板
- 矿山开采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4海南雅典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药学中的药学制剂与药品质量控制
- 弃土资源化利用合同书版
- 城市地下管廊工程承包施工合同
- 房地产权益转让合同:股权转让
- 化工原料买卖合同
- 国际物流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GB/T 30314-2021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耐磨性的测定泰伯法
- 非正式组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罗布人村寨旅游景区讲解词
- KTV包厢物品赔偿价目表
- 初中生个人及家庭情况调查表
- 《比萨斜塔》-完整版课件
- 危化品使用登记表(需修改)
- 尉克冰《别把我当陌生人》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题)
- 升降机安全检测报告书及检测内容
- 水墨中国风清明节日PPT模板
- 人卫版内科学第九章白血病(第4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