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之3套文言文阅读的分析(摘编自高考理科试题分析 语文、数学、英语分册 2018年版)第一套试题第二大题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谢弘微的这段文字选自宋书谢弘微传,原文篇幅较长,有二千余字,从内容上看,对于学生具有教育意义,较为适合当作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在使用前,我们根据需要作了删节。从整体上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合对高中毕业生进行的考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谢弘微,陈郡阳夏人也。父思,武昌太守。从叔峻,司空琰第二子也,无后,以弘微为嗣。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遗财禄秩,一不关豫。混风格高峻,少所交纳,唯与族子灵运、瞻、曜、弘微并以文义赏会。尝共宴处,居在乌衣巷,故谓之乌衣之游。瞻等才辞辩富,弘微每以约言服之,混特所敬贵,号曰微子。义熙八年,混以刘毅党见诛,妻晋陵公主以混家事委之弘微。弘微经纪生业,事若在公,一钱尺帛出入,皆有文簿。高祖受命,晋陵公主降为东乡君。自混亡,至是九载,而室宇修整,仓廪充盈,门徒业使,不异平日,田畴垦辟,有加于旧。中外姻亲,道俗义旧,入门莫不叹息,或为之涕流,感弘微之义也。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太祖镇江陵,弘微为文学。 母忧去职。居丧以孝称,服阕逾年,菜蔬不改。兄曜历御史中丞,元嘉四年卒。弘微蔬食积时,哀戚过礼,服虽除,犹不啖鱼肉。弘微少孤,事兄如父,兄弟友穆之至,举世莫及也。弘微口不言人短长,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九年,东乡君薨,资财钜万,园宅十余所,奴僮犹有数百人。弘微一无所取,自以私禄营葬。曰:“亲戚争财,为鄙之甚。今分多共少,不至有乏,身死之后,岂复见关。”十年,卒,时年四十二。上甚痛惜之,使二卫千人营毕葬事。追赠太常。(节选自宋书谢弘微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在A、B两项各设有一处错误。A项“方成”应该属下,“佳器”应该属上,“方成佳器”合为一读;B项“时然后言”应该单独为一读,“所继叔父”与“混名知人”应该合为一读,不应断开。C项则兼有这几处错误。A项“方成佳器”意思是正要成为优秀人物,与后面“有子如此,足矣”语意贯通而下。B项“时然后言”是说谢弘微的性格成熟,并不急于发表自己看法,应单独成句,而不是表示向所继叔父说话。D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谢弘微小时候即品行端正沉稳,遇事想好后才发言,过继家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名,看见他认为奇特,对谢思说,这孩子少年老成,有这样的儿子,就别无所求了。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B.姻亲,指由于婚姻关系结成的亲戚,它与血亲有同有异,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C.母忧是指母亲的丧事,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D.私禄中的“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这里强调未用东乡君家钱财营葬。【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结合上下文,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不正确的一项。A项考查的是关于古代名字称谓及其习俗。古人通常有名有字,称呼平辈或长辈称字,称呼晚辈或自己则称名。一般情况下,在社会上通用的是名,而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字通用。文中因为弘微本名“密”触犯了过继母亲的名讳,于是改称其字,并以此通用。这一问题在文中还有不少其他信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解题。B项的姻亲是由于婚姻结成的亲戚关系,例如嫂嫂、舅母,它与血亲不同,血亲必须具有血缘关系,例如哥哥、姑姑。所谓姻亲只是血亲中的一部分,这是很明显的错误,这么说主要是为了降低难度。C项“母忧”考查的是古代礼俗知识,我国自来强调“孝”,旧时官员在职时遇到父母的丧事必须离职守丧,期满后才能再回去任职。苏轼就经历过这样为父母守丧的事。D项说到的“私禄”的“禄”指官员的薪俸,这个词学生较为熟悉,不应构成困难,全句也没有不易理解的地方。所以,B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该题的正确选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弘微出继从叔,一心只爱读书。他是陈郡阳夏人,从叔谢峻将他作为后嗣。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接受数千卷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B.弘微简言服众,此举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称为乌衣之游;又极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称为微子。C.弘微为人审慎,治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以后,他掌管产业,犹如替公家办事,账目分明;九年以后,多个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弘微事兄如父,临财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极深,谢曜去世,他哀戚过礼,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留下巨万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个方面,然后选择较为重要又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入点,用四个选项来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的分析概括是谢弘微出继给从叔谢峻,一心只爱读书;过继后的新家比原来家庭富有,但他只是关注书籍,其余财物全不留意。C项的分析概括是说谢弘微为人谨慎细心,治理家业井井有条;谢混去世后,弘微掌管产业,就像是在替公家办事,钱财账目分明;过了九年,各方面得到发展,人们见后无不感叹。D项的分析概括是谢弘微事兄如父,面对财物能做到清正廉洁;他对谢曜感情很深,谢曜去世,他除孝后仍不食荤腥;东乡君死后,留下巨万的资财、园宅,他一无所取。这三个选项的概括和分析均符合原文的意思,没有不当之处。B项的分析概括是说谢弘微以简言服众,受到重视;他参与集会,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称为乌衣之游;又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被称为微子。这里说的“简言服众,受到重视”“有文才口才,受到叔父谢混赏识”,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但其中又说到,“常与子弟们诗文唱和,称为乌衣之游”,这是文中描述谢混的话,而谢混是弘微的叔父辈,对弘微来说,不应是“子弟们”而应是“兄弟们”。B项所述有误,是该题的正确选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参考答案】(1)品性严肃正直,行为坚持遵守礼制法度,事奉过继家的亲族, 恭敬谨慎过于常礼。(2)而谢曜喜爱褒贬人物,谢曜每每发表议论,弘微常说其他的事岔开话头。【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循”“党”两处。“循”原指顺着、沿着,这里引申为遵守,意思是遵守礼制法度。古籍中不乏此类词义,如淮南子氾论训“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党”原指古代地方组织单位,五百人为一党。又可以表示亲族,如礼记坊记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常有使用,表示政党,显然是从原来组织单位义发展而来的。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文中“必”字未译成“必定”,是因为“坚持”义更符合上下文语意,但倘若译成“必定、总是”,相信也是可以得分的。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臧否”“乱”两处。“臧否”原指善恶,引申为褒贬人物、评论优劣,如世说新语德行每与之言,言皆玄远,未尝臧否人物。”唐代魏征十渐不克终疏中也有“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乱”是干扰、扰乱,文中指用其他的话,岔开谢曜的话头。第二套试题第二大题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共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赵憙的这段文字选自后汉书赵憙传,内容较为适合当作高考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原文篇幅有1500余字,根据需要做了删节。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用于对高中毕业生的考查。(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少有节操。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乃挟兵结客,后遂往复仇。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者。憙以因疾报杀,非仁者心,且释之而去。顾谓仇曰:“尔曹若健,远相避也。”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熹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光武破寻、邑,熹被创,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邓奉反于南阳,憙素与奉善,数遗书切责之,而谗者因言熹与奉合谋,帝以为疑。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熹真长者也。”后拜怀令。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豪猾并兼,为人所患。憙下车,闻其二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其奸,收考子春,二孙自杀。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亲临王,问所欲言。王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其年,迁憙平原太守。时平原多盗贼,熹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余党当坐者数千人。喜上言:“恶恶止其身,可一切徙京师近郡。”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于是擢举义行,诛锄奸恶。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帝令熹典边事,思为久长规。建初五年,憙 疾病,帝亲幸视。及薨,车驾往临吊。时年八十四。谥曰正侯。(节选自后汉书,赵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乂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句子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在B、D两项共有两处错误,分别为“不肯云” 中“不肯”与“云”之间未断开、“孙憙”不应该属下,C项则兼有这两处错误。B项“不肯”是指“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劝降李氏,李氏不肯投降,而“不肯云”则成了李氏不肯说话,这显然是错误的。D项“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应作一句读,表示宛地赵氏有一孤孙赵憙,据文本其时 年龄未满二十,此人“信义著名”,这样才文从字顺;倘若“孙憙”属下就会显得突兀而不自然。这里在“闻宛之赵氏有孤”与“孙憙信义著名”之间设置考点,而没有说成“闻宛之赵氏有孤孙”则是因为“有孤”常用有一定的干扰性,而“有孤孙”不常用,一看就是错的。C项兼有这两处错误。只有A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更始帝即位以后,舞阴的大姓李氏围城不退,更始帝派遣柱天将军李宝劝降李氏,李氏不肯投降,回复道,听说宛地赵氏有孤孙名叫赵憙,此人信义著名,希望向他投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车,古代可以代指新任官吏就职,后来又常用“下车伊始”表示官吏初到任所。B.收考,指先行将嫌犯拘捕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进行犯罪事实的取证工作。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D.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现代泛指首都。【参考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挑选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对它们的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蕴含的文化意义,要求选择出内容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关于古代官员到任的说法,“下车”本指从车上走下来,后来借用为官员乘车到职,“下车伊始”出现较晚,大约在明清间,“伊”字是助词,不表示实在意义,“伊始”就是“始”;此前常用“下车之始”表示,唐初就有此类用法,如隋书刘行本传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但现在最常用的还是“下车伊始”。B项的“车驾”原本是指车马,后来又特指古代帝王的车马,再后则转为对古代帝王的尊称,这如同“陛下”本指帝王宫殿的台阶下,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这里也是臣子提及天子,不能直呼天子,于是“车驾”就成为对帝王的代称。D项“京师”考查的是古代地域称谓,“京师”就是都城,水浒传三国演义中都经常提及,后来一度又称京都,是为了回避晋景帝司马师的名讳。需要说明的是,文本中先后出现了两处“京师,按照惯例应该在第一处做标记,而卷面上却标在了第二处,这是因为第二处“京师”之后即有“近郡”“帝从之”字样,便于学生联想起都城。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B项说到“关进监狱,然后再做考察”,明显不合常理,其实这里的“考”即“拷”,是拷打的意思。所以,B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该题的正确选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憙耿直磊落,为人光明正大。他自小有节操,从兄被害,为给从兄报仇,他有备而往,但知道仇家患病后,不愿乘人之困,因而暂时放过仇家。B.赵憙忠于朝廷,除恶得到支持。他虽与邓奉友善,但屡次谴责邓谋反,最终受到皇上赞赏。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李子春,皇上也拒绝了赵王求情。C.赵憙制止祸患,大力推崇义行。他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余党却能区别处理,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D.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他官拜太尉时,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做长久规划。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吊唁。【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级。【试题分析】本题在拟制时,首先将阅读材料分为若干方面内容,选择较为重要并能贯穿全文的四个方面作为切人点,然后用四个选项对原文进行分析和概括。A项的分析概括是赵憙为人光明磊落,他自小就有节操,为给从兄报仇,他去寻找仇家,但知道仇家生病后,又不想乘人之困,暂时放下复仇,放过仇家。B项的分析概括是赵憙除恶,得到朝廷的支持;他与邓奉互相友善,邓奉谋反他屡次进行谴责,最后得到皇上的赞赏;他担任怀令时,坚持诛杀豪猾奸人李子春,赵王为他求情,皇上也予以拒绝。D项的分析概括是赵憙忠于职守,身后深享哀荣;赵憙官拜太尉时,适逢南单于称臣,乌桓等来朝,于是受命对边事做出长久的规划;在他患病去世期间,皇上亲自前往慰问以及吊唁。以上三项表述并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C项的分析概括是说赵憙制止祸患,推崇义行;他在担任平原太守时,诛杀盗贼首领,但对待盗贼的余党却能分别对待,只是将他们迁往异地。行文至此,也都是符合原文意思的。只是下文又说,并教导他们应该弃恶从善,这却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因为原文并没有相应的表述。C项所述有误,是该题的正确选项。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王无复言。(2)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死,岁屡有年,百姓歌之。【参考答案】(1)皇上说官吏奉行法典,律令是不可违犯的,再说说其他要求。”赵王没有再说话。(2)后来青州出现蝗灾,蝗虫进人平原地界就死去,连年丰收,百姓歌颂。【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试题分析】对文意及词语的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第(1)小题的关键词语有“枉”“所欲”两处。“枉”字义为曲、弯曲,如韩非子有度:“故绳直而枉木斫。”又可引申为冤枉、冤屈,如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蛊事。”“枉”在文本中的意思则是“违背、违犯”,这一用法起源很早。如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这一词义在现代汉语中也常有使用,如成语“徇私枉法”,考生对此不应感到陌生。另一关键词语“所欲”对学生来说更应没有难度,就不多做解释了。第(2)小题中的关键词语有“辄”“岁屡有年”两处。“辄”的含义是立即、就,如史记商君列传:“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这个词义比较简单,不应成为障碍。“岁屡有年”,虽然只要求总体译为“连年丰收”,但分开来讲还是较难的,所以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做要求。“有年”的意思是丰年、年成好,“岁”指年景,“岁屡有年”的字面意思就是年景屡屡丰收。第三套试题第二大题第二大题为古代诗文阅读,分为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篇名句默写三个部分。(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包括4道小题。关于许将的这段文字选自宋史许将传,内容较为适合当作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材料使用,原文约1600余字,使用时根据需要做了删节。从整体看,这段人物传记属于典范的文言文作品,有较强的故事性,文字又较为浅易,适用于对高中毕业生的考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举进士第一。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及肄射,将先破的。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将曰:“此事,中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归报,神宗善之。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召为兵部侍郎。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及西方用兵,神宗遣近侍问兵马之数,将立具上之;明日,访枢臣,不能对也。绍圣初,入为吏部尚书,章惇为相,与蔡卞同肆罗织,贬谪元祐诸臣,奏发司马光墓。哲宗以问将,对曰:“发人之墓,非盛德事。”知颍昌府,移大名。在大名六年,数告老,召为佑神观使。政和初,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文定。(节选自宋史许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B.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C.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D.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参考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中的句子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在A、C两项各有一处错误,A项为“吏得缘文为奸选者”中的“选者”应该属下,是“又不得诉长吏”动作的发出者,而不应该属上,说成“吏得缘文为奸选者”。C项的“初选人调拟”在辨识其不合理时有一定难度,这样断句是说“第一次选人调拟”,而从文意看却是“当初,选人调拟”,因而“初”字应点断,表示开始时多次 有此错误而不是一次,这才引起下文的“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 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 “士无留难”等一系列事 情。再说,古文中凡倒本其事时也多是“初”字单独为读。B项则兼有 这两处错误。D项没有错误,是正确选项。全句意思是:开始时,选拔人才、安排任用,先是南曹,次是考功,综合考核没有法度,因而属吏能够据文行奸,被选者又无法向长吏申诉,于是许将奏请罢免南曹,建立官舍以待前来申诉的人,士人不再受到为难。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一种称号,指在最高级别的殿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B.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曰。C.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不仅职位很高,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D.告老本指古代社会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有时也是官员因故辞职的一种借口。【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试题分析】本题是从阅读材料中选取四个能够体现古代文化含义的词语,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解释,反映其中具有的文化意义,要求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项是关于古代科举制度的。状元是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一种称号,唐代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人,有时也泛指新 进士。宋代主要指第一名,后来只限于称殿试中的第一名。由于这里不可能讲述状元含义的发展变化,因而将没有疑义的主要意思表述出来,这一项是正确的。B项讲的是古代节日,上元是我国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这是中学阶段经常接触到的内容,我们没有直接称为上元节,而称为元宵节,也有降低难度的意思。此外,古代春节与上元之间还有一些小的节日,如农历正月初七称为人日,这当然不可能出现在考试中,于是略去,用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来表述元宵节。D项讲的是古代职官方面的内容,告老指古代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同时也有一些官员因故辞职时用告老作为一种借口。以上三项表述均无不当之处,都是正确的。只有C项说到近侍,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还是正确的,但又说他们“职位很高”,是不准确的。这些近侍有 些时候虽然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所以, C项的表述是错误的,是该题的正确选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将初至北境,尽灭契丹威风。他人仕不久,取代岁聘使前往代州,契丹想要宋朝割让代州,蓄意挑衅。他坚决予以反击,使对方未占得便宜而返回。B.许将善于治理,境内牢狱皆空。他在郓州任上,因治理得法,当地没有犯法之人。当地俗人士子爱好议论官政,他未加禁止,而是宽松应对,此俗自然止息。C.许将任职兵部,熟悉兵部事务。他担任兵部侍郎时上疏提出,治兵之道在于灵活用兵,才能做到万众犹如一人。神宗问及兵马之数,他也能作出回答。D.许将秉持公正,反对无德之举。其时司马光已去世,却受到朝廷权臣的不公平对待,当皇上征询许将对此事的意见时,他回答说这一做法是不道德的。【参考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内容分析综合的考查,重点在于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卷11乡村振兴与乡村发展-冲刺2023年高考地理小题限时集训
- 会计事务所实习报告5篇
- 2024年国际农产品期货交易平台建设合同
- 2024年房屋赔偿调解书
- 信息必刷卷05-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解析版)
- 2024年度医疗设备供应及安装合同
- 焊工实习报告500字(9篇)
- 公司会计实习总结(6篇)
- 2024年煤及矿产品批发服务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3年栓剂机械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课件
- 中医药膳学全套课件
- 颈脊髓损伤-汇总课件
- 齿轮故障诊断完美课课件
- 2023年中国盐业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大班社会《特殊的车辆》课件
- 野生动物保护知识讲座课件
- 早教托育园招商加盟商业计划书
- 光色变奏-色彩基础知识与应用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前列腺癌的放化疗护理
- 机场英语-Airport-English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