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补修及连接技术交底书.docx_第1页
导线补修及连接技术交底书.docx_第2页
导线补修及连接技术交底书.docx_第3页
导线补修及连接技术交底书.docx_第4页
导线补修及连接技术交底书.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交底书单位:通让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TRSG-3标项目经理部电化分部 第 1 页/共 8页工程名称通让铁路电化改造工程TRSG-3标段编 号2016TRDL-09交 底 人李启东日 期2016.3.7交底内容:导线补修及连接一、裸导线补修及连接 1.裸导线补修 1.1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 1.2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 1.2.1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1.2.2钢芯铝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 1.2.3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注:“同一处”损伤截面积是指该损伤处在一个节距内的每股铝丝沿铝股损伤最严重处的深度换算出的截面积总和(下同)。 当单股损伤深度达到直径的1/2时按断股论。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进行修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3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表A的规定。导线类别损 伤 情 况处理方法铝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上述1.2所讲的,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时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铝合金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损失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超过17%时以补修管补修钢芯铝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程度已经超过上述1.2所讲的,但因损伤导致强度损失不超过总拉断力的5%,且截面积损伤又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7%时以缠绕或修补预绞丝修理钢芯铝合金绞线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的强度损失已超过总拉断力的5%但不足17%,且截面积损伤也不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积的25%时以补修管补修 1.3.1当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2)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3)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度不应小于100mm。 1.3.2当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应小于3个节距,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绞丝中的规定; (3)补修预绞丝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处应全部覆盖。 1.3.3当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损伤处的钢芯铝股线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导线的范围应于管内各20mm处;(3)当采用液压施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2.裸导线连接 2.1导线在同一处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新以直线接续管连接 2.1.1损失强度或损伤截面积超过本技术交底表A所述以补修管补修。 2.2.2连续损伤其强度、截面积虽未超过本技术交底表A所述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但损伤长度已超过补修管能补修的范围。 2.2.3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一股。 2.2.4导线出现灯笼的直径超过导线直径的1.5倍而又无法修复。 2.2.5金钩、破股已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注: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2.2导线与连接管连接前应清除导线表面和连接管内壁的污垢,清除长度应为连接部分的2倍。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 2.3导线与接续管采用钳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2.3.1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 2.3.2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应符合表B的规定。表B钳压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导线型号压口数压后尺寸D(mm)钳压部位尺寸(mm)a1a2a3铝绞线LJ16610.5282034LJ25612.5322036LJ35614.0362543LJ50816.5402545LJ70819.5442850LJ951023.0483256LJ1201026.0523359LJ1501030.0563462LJ1851033.5603565钢芯铝绞线LGJ16/31212.5281428LGJ25/41414.5321531LGJ35/61417.53442.593.5LGJ50/81620.53848.5105.5LGJ70/101625.04654.5123.5LGJ95/202029.05461.5142.5LGJ120/202433.06267.5160.5LGJ150/202436.06470166LGJ185/252639.06674.5173.5LGJ240/3021443.06268.5161.5图C 钳压管连接图注:1、2、3、表示压接操作顺序 A绑线;B垫片 2.3.3压口位置、操作顺序应按图C进行。 2.3.4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 2.3.5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2.3.6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 2.3.7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等现象。 2.3.8压接后接续管两端出口处、合缝处及外露部分,应涂刷电力复合脂。 2.3.9压后尺寸的允许误差,钢芯铝绞线钳接管为0.5mm。 2.4导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2.5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1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二、绝缘线的补修及连接 1.绝缘线的补修 1.1 线芯损伤处理: 1.1.1线芯截面损伤不超过导电部分截面的17%时,可敷线修补,敷线长度应超过损伤部分,每端缠绕长度超过损伤部分不小于100mm。 1.1.2线芯截面损伤在导电截面的6%以内,损伤深度在单股线直径的1/3之内,应用同金属的单股线在损伤部分缠绕,缠绕长度应超过损伤部分两端各30mm。 1.1.3在同一截面内,线芯损伤面积超过线芯导电部分截面的17%或钢芯断一股时,应锯断重接。 1.2绝缘层损伤处理 1.2.1绝缘层损伤在绝缘厚度的10%及以上时,修补的绝缘厚度应大于绝缘层损伤的深度且不少于2层。采用专用绝缘自粘带修补,每损伤1mm厚绝缘,包缠绝缘自粘带两层,包缠中绝缘自粘带带宽一般拉紧抻窄1/3,缠绕宜采用“压半边”(即搭压带宽1/2)方法,然后用绝缘热缩包带修补一层。 1.2.2一个档距内,每根绝缘线的绝缘损伤修补不宜超过3处。 2.绝缘线连接2.1绝缘线连接的一般要求2.2绝缘线的连接不允许缠绕,应采用专用的线夹,接续管连接。2.3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向的绝缘线,无承力线的集束线严禁在档内做承力连接。2.4在一个档距内,分相架设的绝缘线每根只允许有一个承力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的距离不应小于0.5m,低压集束绝缘线非承力接头应相互错开,各接头端距不小于0.2m。2.5铜芯绝缘线与铝芯或铝合金绝缘线连接时,应采用铜铝过渡连接。2.6剥离绝缘层、半导体层应使用专用切削工具,不得损伤导线,切口处绝缘层与线芯宜有45倒角2.7绝缘线连接后必须进行绝缘处理。绝缘线的全部端头、接头都要进行绝缘封护,不得有导线、接头裸露,防止进水。 3.绝缘线接头要求 3.1线夹、接线管的型号与导线规格相匹配。 3.2压缩连接接头的电阻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的电阻的1/2倍,机械连接接头的电阻不应大于等长导线的电阻的2.5倍,档距内压缩接头的机械强度不应小于导线计算拉断力的90%。 3.3承力接头的连接和绝缘处理 (1)承力接头的连接采用钳压法、液压法施工,在接头出安装辐射交联热收缩护套或预扩张冷缩绝缘套管。 (2)绝缘护套管径一般应为被处理部位接续管的1.5倍2倍。 (3)有导体屏蔽层的绝缘线的承力接头,应在接续管外面缠绕一层半导体自粘带和绝缘线的半导体层连接在进行绝缘处理。每圈半导体自粘带间搭压带宽的1/2。 3.4钳压法施工 (1)将钳压管的喇叭口锯掉并处理平滑。 (2)剥去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剥离长度比钳压接续管长6080mm。线芯端头用绑线扎紧,锯齐导线。 (3)将接续管、线芯清洗干净并涂导电膏。 (4)压接后按钳压标准矫直钳压接续管。 (5)将需进行绝缘处理的部位清洗干净,在钳压管两端口至绝缘层倒角间用绝缘自粘带缠绕成均匀弧形,然后进行绝缘处理。 3.5液压法施工 (1)剥去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线芯端头用绑线扎紧,锯齐导线,线芯切割平面与线芯轴线垂直。 (2)铝绞线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的剥离长度,每根绝缘线比铝接续管的1/2长2030mm。 (3)钢芯铝绞线接头处的绝缘层、半导体层的剥离长度,当钢芯对接时,其一根绝缘线比铝接续管的1/2长2030mm,另一根绝缘线比刚接续管的1/2长和铝接续管的长度之和长4060mm;当铝芯搭接时,其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之和的1/2长2030mm。另一根绝缘线比钢接续管和铝接续管的长度之和长4060mm。 (4)将接续管、线芯清洗并涂导电膏。(5)按附录B要求的各种接续管的液压部位及操作顺序压接。(6)各种续接管压后压痕应为六角形,六角形对边尺寸为接续管外径的0.866倍,最大允许误差S为(0.866*0.993D+0.2)mm,其中D为接续管外径,三个对边只允许有一个达到最大值,接续管不应有肉眼看出的扭曲及弯曲现象,校直后不应出现裂缝,应挫掉飞边、毛刺。(7)将需进行绝缘处理的部位清洗干净后进行绝缘处理。 3.6辐射交联热收缩护套的安装(1)加热工具使用丙烷喷枪,火焰呈黄色,避免蓝色火焰。一般不用汽油喷灯,若使用时,应注意远离材料,严格控制温度。(2)将内层热缩护套推入指定位置,保持火焰慢慢接近,从热缩护套中间或一端开始,使火焰螺旋移动,保证热缩护套沿圆周方向充分均匀收缩。(3)收缩完毕的热缩护套应光滑无皱折,并能清新的看到其内部结构轮廓。(4)在指定位置浇好热熔胶,推入外层热缩护套后继续用火焰使之均匀收缩。(5)热缩部位冷却至环境温度之前,不准施加任何机械应力。 3.7预扩张冷缩绝缘套管的安装将内外两层冷缩管先后推入指定位置,逆时针旋转退出分瓣开合式芯棒,冷缩绝缘套管松端开始收缩。采用冷缩绝缘套管时,其端口应用绝缘材料密封。3.8非承力接头的连接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