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期末复习.doc_第1页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doc_第2页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doc_第3页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营管理期末复习1、列车运行图的图解表示:横坐标、纵坐标、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时刻、车次2、列车运行图的分类按时间轴的刻度分(1)一分格运行图:它的横轴以1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10min格和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2)二分格运行图:它的横轴以2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3)十分格运行图:它的横轴以10min为单位用细竖线加以划分,半小时格用虚线表示,小时格用较粗的竖线表示。(4)小时格运行图:它的横轴以1h为单位用竖线加以划分一般均为双线成对追踪平行运行图3、客车车次(由8位数字和一个方向标记组成)客车识别号格式为:/下行,上行)。4、区间运行时分:指列车在相邻车站或线路所之间的运行时间,它由车辆部门采用牵引计算和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定。公式:T运=t纯运+t起+t停停站时间:列车停站时间从列车停稳开始,包括列车开门时间、上下客时间、确认站台情况时间、关门时间(20S30S)5、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原则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提高列车的旅行速度,缩小列车的运行时间。尽量方便乘客。充分利用线路的能力在保证运量需求的条件下,尽量降低运营车数。考虑车站,尤其是大型枢纽站的疏散能力,避免列车集中到发保证与邻线的首班车在载客能力与时间方面的协调与衔接6、运行图车站中心线的确定方法(1)按区间实际里程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实际里程的比例来确定车站中心线(2)按区间运行时分比率确定即按整个区段内各车站间列车运行时分的比例来确定车站中心线。7、列车运行图指标计算总开行列车数= 载客列车数+空驶列车数(列)技术速度:旅行速度输送能力=载客列车数*列车定员(人次/小时)高峰小时运用列车数全日车辆总走行公里:包括图定车辆空驶里程车辆日均走行公里(日车公里)8、城市轨道交通必须实行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9、行车调度员组织工作贯穿整个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工作,包括运营前的准备、列车出入段(场)作业、运营中的调度监督、运营结束后的收尾及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四个环节10、列车经出场线,凭绿色灯光出车场,车辆在无码区,以20或25lm/h运行,进入有码区一度停车,设置好车次号,接收到速度码,以ATO方式投入正确运营11、入场列车在有码区以ATO方式运行,在一度停车标志车场无码区,按慢行方式限速20或25km/h,驾驶员凭入场信号机显示黄灯光进入车场12、隧道内线路积水时的行车h150mm,正常速度通过50mmh150mm ,25km/h速度通过h50mm,原则上列车不准通过,必须通过限速15km/h13、调度命令:是行车调度员在调度指挥工作中对行车有关人员发出的要求其配合完成某些行动指令。调度指令有口头命令、书面命令两种。口头命令:向单个受令对象(一般为列车司机)直接发布的短期性指令。书面命令:一般至少有两个受令对象,有时还需送达司机,较长时间影响行车的命令一般为书面命令。以下项目需要发布口头命令:临时加开或停开列车 电客车推进、退行,工程车退行 停站列车临时变通过(跳停) 改变列车驾驶模式 列车救援时 列车中途清客 变更列车进路以下项目需要发布书面命令:发布线路限速或取消限速封锁、开通线路行调认为有必要记录的命令14、手摇道岔六步曲一看:看道岔开通位置是否正确,是否需要改变位置;尖轨和基本轨之间有无异物;二开:打开盖孔板及钩锁器的锁,拆下钩锁器;三摇:摇道岔转向所需的位置,在听到“咔嚓”的落槽声后停止;四确认:手指尖轨:“尖轨密贴开通位”并和另一人共同确认;五加锁:另一人在确认道岔位置开通正确后,用钩锁器锁定道岔尖轨;六汇报:向车站控制室汇报道岔开通位置正确。15、大客流车站准备的物质:腰挎式扩音器、移动栏杆、特殊工作卡、预制票、手提式广播、对讲机16、运输能力是指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的总称17、通过能力:指一定的车辆类型、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固定设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高峰小时)所能通过的最大列车数。输送能力:在一定的车辆类型、行车组织方法的条件下,按照现有设备和乘务人员的数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运送的乘客人数。通过能力的影响因素:线路 列车折返设备 车辆段设备 牵引供电设备18、列车在站前折返条件下,列车的运行径路可分为直进侧出和侧进直出两种情况。直进侧出:折返列车在折返过程中直向到达、侧向出发。要同时占用上下行正线,而且在列车运行过程中进站要减速、出站需加速,直向进站,速度高,减速范围大;而侧向出站需通过道岔,使列车加速受到限制侧进直出:即侧向到达、直向出发。折返列车借助于下行列车出发后的间隙,接入下行站台正线,同时腾空了上行正线,且从列车进出站的运行规律(进站减速、出站加速)角度考虑,以及乘客乘坐的舒适性考虑,侧进直出好。19、提高线路通过能力的措施修建双线或四线 改造线路平、纵断面 客流较大中间站修建侧线 客流较大中间站增建站台 使用新型车辆 改进车辆设计 采用先进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改用移动闭塞 分割车站区域轨道电路 加强站台客运组织20、提高运送能力的措施增加列车编组辆数 采用大型车辆 优化车辆内部布置 优化乘客的空间分布21、城市轨道交通服务的特点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服务方式的多样性 服务时间的规律性 22、乘客需求特点乘客需求是多方面的 乘客需求是有层次的 乘客需求是不断发展的23、服务专业质量指标服务管理统计指标:职工培训率;规范知晓率;规范执行率;乘客满意率服务管理考核指标24、客运设施设置及调整导乘设施:全过程、不中断地提供导向信息 静态导向标识以图形、符号及它们的组合为主 在满足引导客流的功能前提下,信息量应最小;为避免导向信息被弱化,商业广告应远离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