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郑市梨河镇调研时的讲话摘要.doc_第1页
在新郑市梨河镇调研时的讲话摘要.doc_第2页
在新郑市梨河镇调研时的讲话摘要.doc_第3页
在新郑市梨河镇调研时的讲话摘要.doc_第4页
在新郑市梨河镇调研时的讲话摘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天君同志3月9日在新郑市梨河镇蹲点调研讲话摘要 (根据录音整理)同志们:这次蹲点梨河镇调研,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与大家共同探讨和研究农区乡镇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围绕新形势下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长效机制做一些研究和探索。今天上午我们看了梨河镇的6个村,刚才又听了基本情况介绍。总体感觉,梨河镇基层基础工作扎实,发展思路清晰,有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近年来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城乡建设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如果站在建设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的高度来审视我们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完善提升。一、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以新型城镇引领“三化”协调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总体部署上来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是坚持走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这既是对河南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提炼,也是省委、省政府立足河南省情,站位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发展大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们从根本上破解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紧密结合梨河镇实际,谋划好以镇为单位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新型城镇化 “新”在涵盖农村,从农村着手推进城镇化;“新”在不牺牲农业和环境;“新”在农民可以就近转移到二三产业中去;“新”在不再区分农民市民身份,都是从事一二三产业的新型职工;“新”在农民和市民享受一样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新”在以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具体到梨河镇,关键是要落实好“四个合理”的统筹城乡任务。(一)合理的城镇体系。就镇一级来讲,主要有个两个层级的建设:一是镇区及依托镇区的产业集聚区或农民创业园,实现产城融合发展;二是围绕镇区、产业集聚区或农民创业园就近布局新型农村社区。(二)合理的产业布局。改革开放之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由于当时土地管理粗放,企业到处布点,形成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局面,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随着土地约束、环境约束的加剧,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无路可走。作为农区乡镇,我们既要布局确保粮食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区,又要布局满足群众自主创业、招商引资落地需要的工业区,还要布局行政办公区、群众居住区,这就需要我们对区域进行科学划分,按照“三化”协调发展的要求合理布局产业,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发展。(三)合理的人口分布。梨河镇有3.2万人,将来会有一部分群众迁移到郑州、新郑或者其它城市。还有一部分虽然在外务工,但买不起房子,融入不了大城市,又无暇顾及老人和儿童,每年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全国类似这样的农民工有2亿人,是严重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关键是要实现群众就近转移。只有为他们就近提供和城市一样的就业机会、生活环境、居住环境,他们才会安居乐业、安心定居。我们要通过有效的规划和政策引导,让大多数人集中到镇区居住,其余的人口集中到社区,从而形成合理的人口分布。(四)合理的就业结构。未来梨河镇80-90%的劳动力要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从事二三产业。即便是从事农业生产,也是拿工资、拿报酬的农业产业工人。我们要通过推进“四个合理”,最终实现“四个城市化”:即居住环境城市化、公共服务城市化、就业结构城市化和消费方式城市化。“居住环境城市化”,就是拥有与城市一样的居住环境,有水电气暖,雨污水分流,做饭用燃气,冬季有暖气,房内有卫生间,楼下有休闲娱乐健身场所。“公共服务城市化”,就是可以享受到与城市一样的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和公共安全服务。“就业结构城市化”,就是不再是自然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90%的人口从事二三产业,即便从事农业生产,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工人。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就业结构的城市化必然带来消费方式城市化,由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生活消费方式向更多依靠市场化、专业化服务的生活消费方式转变。 形成“四个合理”布局,实现“四个城市化”,是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用这一思路和目标来审视,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完善思路。按照你们现在的思路规划,3万多口人,规划了一个镇区中心村、15个基层村,一个村只是1000多口人。对1000人规模的村,我们现有的能力难以为其提供财政供给的教师和医生,也保证不了教育的质量、医疗服务的质量、公共服务的质量。按照这一思路发展下去,是不可能实现“四个城市化”的。因此,希望你们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围绕新型城镇化的任务、目标和途径,重新审视研究未来发展。二、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政策引领、群众自愿、产城融合、节约为本”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新型城镇为引领的“三化”协调发展梨河镇紧邻新郑市区,镇区与县城已经接壤。镇区发展一定要提高站位,作为新郑市的城市组团来定位谋划,面积7平方公里,最多发展到10平方公里。在这10平方公里内,要拿出3至4平方公里用于工业发展,建设梨河镇的农民创业园。在农民创业园内建设标准化厂房,满足群众自主创业和招商项目落地需要。其它区域布局行政办公区、商贸区和居住区。居住区要以城市的标准来建设,把现在的农民作为将来的城市居民、城市产业工人来对待,为他们提供城市化的生活居住环境。中心镇区要建设万人大社区,将周边7、8个村合村并镇。其余的村要搞合村并点,形成两个社区。除了镇区和两个社区之外,镇域范围内的土地都要复耕,作为永久性农业用地,实施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以粮食为主的高标准农业生产区。要研究推进农民转移的政策和办法。在土地方面,可以将农民转移后的宅基地转换到创业园,在创业园内建设标准化厂房,对外出租和招商,成为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在引导农民就近转移上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除已规划的社区外,原有村庄不再新批宅基地,就是对现有宅基进行翻盖的也不批。擅自盖房的,按照城乡规划法严格查处,坚决制止。另一方面,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完善水电气暖路和学校、幼儿园、超市等设施,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要出台鼓励引导政策,对在社区购房的给予政府补助,对社区居民开展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创造就业条件。让农民认识到同样是盖房,社区的房子环境比农村好、花费比自己盖房少,而且有产权,可以继承、增值、转让,同时还有更多就业机会,现有的宅基还可以流转置换,农民自然会通过比较做出选择,自觉主动向社区转移。希望梨河镇按照这样的思路制订规划、研究政策,引导广大农民就近转移。只要方法得当,路子对头,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和任务就不难实现。三、理清政府职责定位,探索建立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政府职责有四项,即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对乡镇这一级来讲,重点是做好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基层的公共服务已经有了一个相对长效的机制,主要任务在于提升水平、提高质量。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没有形成一套长期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在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方面,大家多是搞突击式、运动式的工作,多是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按照上级部署搞集中治理,过后又放松了管理。虽然很辛苦,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安全事故、突发事件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依然层不出穷、屡禁不止。为此,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探索建立推进基层工作落实的新机制,从体制机制上保证政府各项职责全覆盖、无缝隙落实。当前,我们首先要把涉及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中最基本的、长期的、“看家门”的职责任务进行梳理,然后按照“条块融合,网格化管理;上下联动,差异化职责”的要求,对执法管理部门和乡镇政府进行责任界定,实现条块融合,落实网格责任,建立以人、地、物、情、事、组织为核心的城乡基层基础信息数据库,形成基层管理、基层服务和基层自治有效衔接、互为支撑的治理结构和“条块融合、职责明确、联动负责、逐级问责”的工作机制。建立这一机制,关键要把握好三个环节。一是要整合基层力量。镇党委、政府机关有14个部门,新郑市市直单位下派部门有20个左右,将这些力量进行资源整合,组成基层社区综合服务管理队伍,按照网格化管理进行下沉,对每个网格定人、定岗、定责、定奖惩,形成一个体系领导、一个平台统揽、一个机制运行、一个窗口服务的格局。每个网格内有片区负责人、包村干部和执法管理部门下派的工作人员,形成一个工作团队。二是要明确职能职责。基层工作人员对网格内的各项工作负责,突出落实好市场监管、社会管理中最基本的、看家的职责。要把这些职责梳理出来,然后进行责任界定,明确基层工作人员在监管中负什么责任、怎样履行职责。如,分包片区内有一家食品企业,从生产之初,就有责任去查这家企业是否具有食品加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证件,平时还要关注原料是不是来自正规渠道。如果证照不齐或发现有违规生产情况,你就有责任制止,并向执法管理部门反映。如果发现了、制止了、反映了,就尽到了属地责任。村里有人搞建设,要查有没有规划许可证、建设许可证;片区内有煤矿,要查是不是证件齐全,有没有违规生产行为;有担保公司,要查有没有非法集资行为,等等,这些基本监管内容,都有责任去发现、去制止、去反映。在履行好这些基本职责的基础上,再落实市委、市政府阶段性中心工作。三是要有督查考核办法。责任界定清楚之后,要建立一套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办法。如发现存在有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问题或者出现了事故,从县到镇、片区、村都要追查责任。我们还建立了市直部门“长期、对口、分片、蹲点、联户、负责面”的联系分包制度。由市政府办公厅联系分包梨河镇,派驻群众工作队蹲点一个村,工作范围覆盖梨河镇,不仅联系所驻村群众,而且还要联系梨河镇其它村群众。梨河镇党委、政府对梨河镇的工作负直接责任,市政府办公厅负连带责任。建立这样一个机制,就是让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依靠群众来推进工作。因为不深入群众就发现不了问题,不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