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专题变异育种进化.doc_第1页
第五专题变异育种进化.doc_第2页
第五专题变异育种进化.doc_第3页
第五专题变异育种进化.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专题变异育种进化【专题目标】1基因重组及意义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3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4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5转基因食品的安全6人类遗传病的类型7人类遗传病的监测与预防8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0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知识梳理】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 的改变根本原因: 的改变(碱基替换)2、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 的 ,而引起的 的改变3、基因突变的原因 4、基因突变的特点 5、基因突变的时间 6、基因突变的意义: 7、基因重组的类型: 8、基因重组的时间: 9、基因重组的意义: 10、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类型 1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类型 12.染色体组的概念及特点 13染色体组数目的判断:(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2)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字母(不区分大小写)个数,就是染色体组数。AbC aaaBBb Aaa14多倍体的形成:天然:严酷的自然条件、温度急剧变化(北极、沙漠、高山地区)人工: 或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作用的原理: 15单倍体: 发育起点: 方法: 单倍体植株缺点: 单倍体育种优点:(1) (2)后代不会发生分离(纯合子)16.写出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示:17. 单倍体与多倍体的区别由 发育来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而由 直接发育来的,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都只能叫单倍体 。18、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手段: 。19、产前诊断的检测手段: 。20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 20、人类基因组检测染色体范围: 21单基因遗传病分类:常隐如 ,常显如 , 伴X隐性遗传病如 伴X显性遗传病如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第6章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一、杂交育种1.概念:是将两个或多个品种的优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的方法。2.原理: 。通过基因重组产生 从而产生新的优良性状。3.优点:可以将两个或多个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4.缺点:不会创造 ,且杂交后代会出现 ,育种过程缓慢,过程复杂。二、诱变育种1.概念:利用物理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产生 ,利用这些变异育成新品种的方法。2.诱变原理: 3.诱变因素:(1)物理: 。 (2)化学: 。4.优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性状。5.缺点:因为基因突变具有 且有利的突变很少,所以诱变育种具有一定 ,所以利用理化因素出来生物提高突变率,且需要处理大量的生物材料,再进行选择培育。三基因工程1.原理: 2基因的“剪刀”: 特性: 主要在 中基因的“针线”: ,与DNA聚合酶的区别 基因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农杆菌等3基因工程操作的基本步聚: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的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主要观点: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中心观点: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核心观点 ,但已经从 水平发展到 为基础。4、种群: 5、基因库: 6可遗传的变异: 突变包括: 7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8物种的概念 9、隔离:分类 10、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达标检测】1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C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生存斗争导致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2纯合高秆(D)抗病(E)水稻和纯合矮秆(d)染病(e)水稻两个纯合子作亲本杂交,在F2中选育矮秆抗病类型,其最合乎理想的基因型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A1/16 B2/16 C3/16 D4/163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过程的实施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4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杂交育种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克隆技术A B C D5、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A人工合成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6. 控制蛇皮颜色的基因遵循遗传规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甲:P黑斑蛇黄斑蛇 乙:F1黑斑蛇F1黑斑蛇 F1黑斑蛇 黄斑蛇 F2黑斑蛇 黄斑蛇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基因型与亲本黑斑蛇基因型相同7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8.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 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9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B C D10在果蝇中,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是105,对于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108个个体),却有107个基因发生了突变,则每个果蝇大约有多少个基因?A0.5 104 B104 C2104 D410411(16分)科学家将使啤酒产生丰富泡沫的LTP1基因植入啤酒酵母菌中,使其产生LTP1蛋白,酿出泡沫丰富的啤酒,具体的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注: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1)图中所示的基因工程操作过程的A和C分别是_、_。(2)由图中可以看出所用的运载体B是_。(3)请画出LTP1基因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 请画出B被限制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 分析LTP1基因和B所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黏合?_。假设能的话,还必须需要的一种工具酶是_。(4)如何检测LTP1基因在啤酒酵母菌中的表达?_。12(26分)下图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ABC的途径表示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的原理分别是_、_。如果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矮秆粒少)和aaBB(高秆粒多),请分别写出这两种育种方法培育出矮秆粒多优良品种的程序。A、D方向: ABC的途径:(2)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而通过该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其原因是_。(3)C、F方法用的是同一种药剂其作用原理是_。(4)由GJ过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术有_、_【网络构建】1-5 AACDC 6-10 CCCCD11(1)提取目的基因;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2)质粒 (3) 能;DNA连接酶 (4)检测转基因啤酒酵母能否产生LTP1蛋白12(1)杂交;单倍体;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杂交育种(A、D方向)培育程序:(4分)亲本杂交得F1 AaBb(矮秆粒多)种植F1,自交得种植F2,选矮秆粒多(A_B_),继续种植在后代中连续选育和种植,直到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粒多新品种(AABB)。单倍体育种(ABC的途径)培育程序:(4分)亲本杂交得F1 AaBb(矮秆粒多)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