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张之路【文海拾贝】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2、真正的友谊是诚挚和大胆的。(席勒)3、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谊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达尔文)【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2课时【自主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解释。(1)犄角(j):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5)寒颤(zh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i):捉,捕。(9)攥(zun);用手握住。2朗读课文,就文章不理解之处质疑。3、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初步体验。【课堂导学】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些问题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它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二、作者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见预习1。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1)分好角色: 故事叙述者 我 妈妈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2) 朗读表演。(3)朗读评价,特别注意是否读好语气、语调,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整体把握:1、内容主旨: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明确: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事,通过对六个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两类人不同的内心世界:一类人珍惜友谊,一类人重财轻义。文章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的友谊,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2、结构章法:第一部分(1-6段):爸爸妈妈让我要回木雕。第二部分(17-23):回顾“我”和万芳之间的友情,交代“我”为什么把木雕交给了万芳。第三部分(24-28):“我”要回了木雕,成了最伤心的人。五、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讨论明确:1.开篇用“突然”一词,使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显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母女对话神态的对比,着力渲染对话的气氛,表明妈妈为一件工艺品伤害了孩子的心。妈妈 孩子 突然问(惊慌) 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惊吓) 小声地说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十分严厉(严厉) 声音有些发抖(害怕)坚定(坚定) 哭着喊了起来(反抗)对话的气氛越来越紧张。3.爸爸的语气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爸爸的态度虽与妈妈不同,但实质相同,不同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妈妈严厉,爸爸深沉、冷酷。4.“我”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为什么要抹眼泪?一是心疼裤子,二是回家挨说。可见“我”的自尊心强,也可见妈妈的严厉。5.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说明万芳有同情心,急朋友之所急。万芳的话多自信,对绝望的我伸出救援之手,表现万芳的“仗义”性格。她对她妈妈的惩罚满不在乎的话,更表现万芳为朋友受过的仗义性格。6.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小朋友之间的纯洁的友情如春天美丽的花朵,鲜艳迷人。7.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到“从兜里掏出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这一段是插叙,说明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我”把羚羊送给她是对友谊的表示。8.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为什么欲说而不语?这里透露奶奶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矛盾发展到高潮,奶奶不说也得说了,虽然她的话并不能扭转乾坤。用奶奶的话批评了爸爸妈妈重财轻义的行为。9.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找万芳,在路上和到万芳家时的心情是多么悲伤、多么无奈,神情是多么尴尬。10.万芳对我的问候多么关切,听到我说把羚羊还我时,又是多么吃惊,她责备我的话说得又是多么的婉转。11.万芳妈妈的话也表现了对女儿的严厉,表现了她泼辣的性格。12.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这种担心正见得“我”对友谊的珍惜,表现了“我”的绝望。1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寒颤,这里用景物冷冷的月光衬托人物哀伤的心情。14.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万芳一定知道了我的难过,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还是那么仗义疏财。15.结尾末两段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间友谊花朵的摧残,对孩子纯洁心理的伤害。它给读者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六、课堂检测: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 语言描写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心理描写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 环境描写 )(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 神态描写 )2指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B、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万芳的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C、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吗?”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他们太“重财”而“轻情”,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D、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七、课外作业: 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渎了课文,通过朗读、评价,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发生了这类矛盾,你该如何处理,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质疑、讨论和辩论,深入探讨课文,统一我们的思想。二、组织讨论: 1确定辩论议题:(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 三、教师小结: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的反对,父母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父母也有责任。子女与父母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财物,“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引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倒不如怪自己事先没有讲清楚。作者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方面看去,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是十分必要的。四、课文小结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借着月光,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走去。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样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1本文与羚羊木雕的主题、记叙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 2发挥想象,请帮文中的“女儿”具体描写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 3文中女儿在买礼物时,为什么“在那家工艺品店的厨窗前踯躅过许久”? 4阅读文中划线的语句,请说说,如果你是文中的女儿,此时你会想些什么。(用第一人称作答) 答案:1主题: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彼此沟通理解。顺序:插叙 2能紧扣欣喜、激动,描写具体即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花园装修合同范本
- 《锦瑟》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借贷合同范本u
- 劳动合同范本陕西
- 传销性质合同范本
- 产品销售协议合同范本
- 企业授权合同范本
- 2024年重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招聘笔试真题
- 上海货物短途运输合同范本
- 2024年温州苍南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读书心得体会课件
-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新版)网络攻防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教育评价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 给水排水用格栅除污机通用技术条件
- 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
- 渝价〔2013〕430号
- 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件-身边的水果和蔬菜全国通用16张
- 市政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 书香里的童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