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孙玉君).doc_第1页
《捞铁牛》教学设计(孙玉君).doc_第2页
《捞铁牛》教学设计(孙玉君).doc_第3页
《捞铁牛》教学设计(孙玉君).doc_第4页
《捞铁牛》教学设计(孙玉君).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捞铁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认字8个,写字8个,理解“笨重、议论纷纷、沉没、出色”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学习表示动作的词。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出示课题:齐读课题。1、读了课题,你知道课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捞)铁牛 学习“铁”。出示黄河大铁牛图片。这铁牛好大好沉哟,我们说什么样的大铁牛?(笨重的大铁牛)“笨重”的反义词?“轻巧”。2、围绕课题,同学们想弄懂捞铁牛一课中的哪些问题?(铁牛是干什么用的 谁捞铁牛 为什么捞铁牛 在哪捞铁牛 怎么捞的铁牛 捞上来没有等)梳理并归纳问题:1、谁捞铁牛?2、为什么捞铁牛?3、用什么办法捞铁牛、结果怎样?4、这件事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提出来的,也是我们这课学习的目标。二、初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下面,我们就通过读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已读课文,读后找出和“谁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用什么办法捞铁牛?”“捞铁牛的结果怎样?”等问题对应的段落。汇报:谁捞铁牛?怀丙 怀丙是个什么样的人啊?(出色 工程家)“出色”换一个词?(杰出 了不起)出示课件图片:怀丙和尚: 北宋出色的工程家。据史书记载,怀丙和尚聪明善思,曾多次解决当时谁也解决不了的工程难题。真定13级宝塔,中间的柱子坏了,宝塔向西北倾斜,怀丙和尚另做一根柱子,把坏柱子换下,把宝塔扶正了。赵州洨河石桥歪斜欲倒,怀丙和尚说,往桥下石头中灌铁,可以扶正。乡民们踊跃捐助石块。怀丙和尚在石头上凿洞,溶化铁水横贯其中,果然扶正了石桥。为什么捞铁牛?(读1、2段)拴 陷 河中府 洪 浮桥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浮桥(出示图片)怎样捞铁牛的?结果怎样啊?(读35段)准备工作:(3) 打捞工作:(4)打捞结果:(5)搭、料、跨、 绑、稳、铲。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课文主要写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三、指导书写:写字本上书写:铁、跨四、作业:这篇课文的课题是:捞铁牛,怎么捞的?请同学们回家后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试着画一画捞铁牛的流程图,下节课我们来进一步学习。板书设计: 捞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样捞的? 准备工作 打捞工作结果怎样?8、布置作业:搜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浮力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第二课时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捞铁牛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具体叙述了宋朝的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沉于河底中的八只大铁牛捞起拖回岸边的经过。)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边读书边思考这个问题,读完后,画出这句话。3、齐读文章的最后一段,给“出色”、“工程”、“专家”标上“”4、“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5、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文章的哪些方面能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专家? -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6、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设想出色(叫水送回) 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 操作出色(捞起铁牛)7、八只大铁牛被水冲进了黄河。而怀丙却说“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请同学们自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思考: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8、指名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想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 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9、可是,1989年从黄河古道中挖出的四只大铁牛,最轻的每只铁牛重26.1吨,最重的有45.1吨。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没有先进的起重设备,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时的怀丙为此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呢?指名同学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把表示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如“先”)。读后,指名学生说出怀丙和尚为此做了几项准备工作?同桌齐读后共同讨论,各用一句简练的话概括这四步(潜水摸牛;备船装沙;并船搭架;粗绳拴牛;),意思接近即可。10、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行吗?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 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 并船搭架:(1)、保持平衡(举划船的经历说明),(2)浮力大且一致(接触面积大浮力大)。 粗绳拴牛:保证牢固。 -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11、准备工作做好了,怀丙是怎样指挥大家捞铁牛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边读边画出文章中表示捞牛动作的词,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进行换词指导:“铲”与“撒、掀”、“拔”与“提、拽”等的不同。12、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指导理解这种因果关系)。13、观看课件,理解“铲沙拔牛”的经过。14、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15、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真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 -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16、男女分段展开朗读比赛。体会怀丙的聪明才智。17、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一千多年前,怀丙就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 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18、其实,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运用“水的浮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卓越人物有许多,谁能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呢?(曹冲称象,上一册积累运用上的挑水过桥等)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读出对怀丙敬佩、赞叹的语气。19、讨论:想象一下,在当时还有其他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吗?要是现在呢?20、布置作业:(1)填空:课后第二题。(2)小试验:找一大盆作黄河,泡沫塑料做小船,砝码当铁牛,准备好绳子和沙子回家做这项实验后,写出实验经过。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是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学会生字新词;学习课文按一定的顺序写的方法。 2、能力方面:会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会用“熟悉”、“出色”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及其他发展方面:体会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