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华夏之祖.doc_第1页
第3课 华夏之祖.doc_第2页
第3课 华夏之祖.doc_第3页
第3课 华夏之祖.doc_第4页
第3课 华夏之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华夏之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快速阅读历史知识的能力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等。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让学生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杰出贡献,揭示“黄帝是人文初祖”。教学资源 结合本课主题自制幻灯片若干张教学挂图等。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让学生在回顾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思考教师导入时提出的问题。讲授新课一、炎黄战蚩尤出示问题:1、“涿鹿之战”是怎么回事?2、华夏祖是怎样形成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简要的总结。教师出示孙中山的一段话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并有其中内容过渡到下一目认识“黄帝像”,对“黄帝”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内容小组讨论“涿鹿之战”的双方、过程及其结果;在此基础上思考华夏祖的形成。二、黄帝-“人文初祖”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提出设问:“后人为什么称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师引导学生相互交谈,要求各组推选代表回答。各个小组根据传说中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及其课本中的文字内容,小组相互合作三、尧、舜、禹的“禅让出示问题:你能说说尧、舜、禹的故事吗?除了课本上的外你还知道哪些?你能根据课本内容说说“禅让”的含义吗?教师设问:“谈一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联盟首领?”教师简要总结说明各个小组推选代表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或文学作品中搜集到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讲述,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举出实例说明(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堂小结: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点出只因为炎黄对中华文明的演进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我们称他为 “人文之祖。课堂检测: 课外延伸:远古传说和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课外作业:从你得到的寻找历史的途径中选择一个最有趣的事例,讲给同学听。让学生自我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及其所得看书整理笔记。1、P16页的练一练2、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建立的时间( )名称( )思考回答记录在预习本上要求:课后通过查找有关的资料,精心筛选、整理,记忆,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板书设计:尧舜禹炎黄战蚩尤华夏族形成禅让制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奴隶社会夏朝原始社会终结 禹时教学反思:华夏之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华夏之祖是六年级历史上册的第3课。它讲述了起源于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了基础,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获取历史知识、团结协作的能力及以古鉴今的学科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黄帝、炎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重点和难点】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难点:为什么说黄帝、炎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探究分析【设计理念】历史是一门充满人类怀旧情绪的课程,对古史的探秘欲望是学生走进历史的最大兴趣支点,而它以古鉴今的学科思想又成为指导自己规划人生、探索生命的理论起点。历史课堂应该给予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能在抚古追今中相互碰撞,相互激发,不断地丰富知识,达到深邃思想、升华情感的目的。这就是本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课前准备】1、课前根据预习学案,自主先学,分组探究 分组:全班分成9个大组1-3组是战地记者组,4-6组是部落采访组,7-9组是会议报道组。2、分组探究题目:1-3组结合教材1314页炎黄战蚩尤一目分析、讨论,最后将本组成果,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并汇报成果,选出中心发言人。1、说说有关炎黄战蚩尤的相关情况,包括时间、地点、交战双方、过程、结果。2、华夏族是怎样形成的?4-6组阅读教材1415页炎帝和黄帝一目,思考、讨论,最后以课件的形式汇报成果,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1、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分别有哪些贡献?2、你如何评价炎帝和黄帝呢?7-9组1、选出演员,排练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2、结合教材内容,讨论:什么是禅让制?【教学过程】1、激趣导入(3分)1、在背景音乐黄帝颂中播放祭黄大典的视频。2、看完后教师提出:巍巍华夏,历史悠悠。通过祭黄大典的视频,我们被万人祭奠的浩浩场面所震撼。作为我们祖先的黄帝为什么至今仍受到炎黄子孙如此的敬仰?让我们带着困惑与探究的欲望,穿越时空,去探索历史2、展示交流(20分)(一)战地记者组学生1、首先请从涿鹿大战的战场上归来的战地记者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有关炎黄战蚩尤的战况。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1-3小组内补充、及4-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与黄帝在涿鹿大败蚩尤的概况。教师点拨或强调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一个因素“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二)部落采访组学生1、首先请炎黄部落联盟归来的采访组的中心发言人,担任小老师,借助其小组课件,报道、讨论、争辩有关他们探究到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2、然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在4-6小组内补充、及1-3、7-9组的组外补充相结合下,逐步明晰、完善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贡献。教师1、看黄帝介绍的视频,更深化学生理解黄帝的贡献对后世源远流长的影响及后人对其的敬仰。2、教师点拨炎帝与黄帝被称为“华夏之祖”的第二个因素炎帝和黄帝对后世的重大贡献。(三)会议报道组学生1、从部落联盟会议上归来的部落会议组,以课本剧的形式展他们的探究成果:学生表演课本剧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2、采取组内同学、全班同学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的表现、人物的刻画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1、在课本剧表演完毕后,教师顺势引导“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从而将本课难点抽象的“禅让制”化为具体形象的感知。 2、教师点拨,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私有财产的增多,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人类告别传说时代,进入夏。 3、组内外评价(5分)以组内评价、组外评价、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三种形式从小组活动参与程度,小组成果的达成方面进行评价。选出最佳表现小组,历史小博士。4、迁移运用(10分)1、台湾各党派首脑如连战、宋楚喻等到大陆访问时都拜谒黄帝陵,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他自己打败的蚩尤C他的部落形成华夏族的基础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礼记礼运请回答:1、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什么制度?2、你认为尧舜禹属于选贤与能中的贤人吗,为什么?5、升华认识(5分)穿越时空,回到我们的课堂上,对于我们现在的学习与生活,你从黄帝、尧、舜、禹身上,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几千年来,这些关于圣人的传说盛传不衰,吸引着我们的不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他们的人格品质。他们的宽厚待人也好、严于律己也好,感染我们的是他们“先天下人为先”的社会责任感,这也正是他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作为人,这难道不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内容吗?作为社会中人,我们更需要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5、结束语(2分)礼记礼运中有一句话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为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自古至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文明的脚步,一直没有止步。愿同学们在今后历史的学习中,做生活的智者,文明的使者。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大汶口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反映出原始社会晚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耕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都出现了。)引导过渡:与大汶口考古发现可以互相印证的传说很多,本课将使你了解到十分有趣的内容。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祭黄帝文中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振兴祖国的精神象征。大家再看国父孙中山先生说过的一段话,p13中华开国5000年,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的呢?中华文明的始祖黄帝。轩辕氏指的就是黄帝,鲁迅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为人类作出更多的贡献。那么黄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对我们民族有过什么功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华夏之祖黄帝资料:黄帝为什么叫“黄”帝呢?这在古书里是有解释的。淮南子一书说:“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帮助)后土(管土的神),执绳(法)而制四方”。这是说因为黄帝是管理四方的中央的首领,他专管土地,而土是黄色,故名“黄帝”。黄帝为什么又名轩辕氏呢?根据史料记载,黄帝曾发明一种车战法,打仗的时候,将士都站在战车上;停战休息时,将战车连接起来,围成一圈,指挥员在中间,只留一个空当作为出入的门,起到了保护指挥员的作用。古人把带有布幕的战车叫“轩”,把两辆战车中间的空当叫做“辕”,因为黄帝是这种车战法的发明者,所以后人便又把黄帝叫做轩辕氏。一、炎黄战蚩尤黄帝是原始社会末期一个氏族部落的首领,那么他的部落居住在什么地区呢?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氏族部落及首领呢?大家把地图册打开翻到涿鹿之战和炎黄战蚩尤,在地图上找到黄帝、炎帝、蚩尤部落的活动区域,他们共同生活在我国的黄河流域,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第13页上面小字部分,在当时,氏族部落为了争夺食物和地盘,经常发生战争,大家参照课文讲述一下当时发生的一场战争“涿鹿之战”(讲述的内容征战双方、征战过程、征战结果等方面进行启发)。黄帝战胜蚩尤后,威信更高了,被中原各部落尊为共同的领袖。后来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合并,统称为华夏族。华夏族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古书记载,黄帝以后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尧、舜、禹,和后来的夏、商、周三代,都是炎黄的后代。不仅中原的汉民族这样说,北方的匈奴、西边的羌族、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也都自称是炎黄的子孙。二、黄帝人文初祖在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那么在此方面,皇帝都有哪些贡献呢?教材上所说的都是后世的传说,那么上述说法中有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科学?A那时能造宫殿、制衣裳、挖水井、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制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B说成是黄帝、嫘祖、仓颉、伶伦几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C上述发明应是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不可能只是个别人的功劳。这些历史记载反映的是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人们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关于黄帝之死,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据说,他并没有死,最后的归宿是乘龙升天了。因此,现在陕西黄陵前的围墙正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叫做“桥山龙驭”,就是指的这个故事。这更说明黄帝受到人们无比的崇敬,人们不希望他死,希望他永生。这个神话,表达了他的部族和后代们的美好愿望。组织学生读“自由阅读卡”(第16页),联系前面学过的神话传说,开展15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启发学生回答出: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但也蕴藏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例如,炎黄时代的传说,不仅可以在史记的五帝本纪中有所记载,而且已被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总之,神话有可能是夸大的,对它不可全信;只有对于其中已被实物佐证的部分,才能相信。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完全相信。中华儿女尊祖情深。每年的清明重阳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都会来到黄帝陵祭奠我们共同的祖先。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人文圣地。自古以来,尊祖、爱祖、祭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绵延至今。在古代典籍中就有众多的记载,汉武帝、光武帝都进行祭奠;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了祈求“消乱”和“一统”对黄帝的祭拜更是频繁;洪武四年(1371),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自撰祭文,为黄帝陵恭读祭文,并把黄帝陵的祭祖活动明确定在桥山;此外历代文人墨客都撰写过对赞颂黄帝的文章。到了近代革命志士也来到黄帝陵进行祭奠:1912年,中华民国开国,孙中山委派要员15人组团祭拜轩辕黄帝,并亲自撰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到处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世界文明,唯有我先”;1937年4月5日,国共两党商议联合抗日,双方要员共祭黄帝陵,毛泽东手书祭黄帝陵文。黄帝是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天下第一帝。可以说,他是一个民族的最凝炼的人格化,他的形象,就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战乱无休的日子,中华民族总是凝聚在黄帝周围,一脉相承的炎黄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凝聚作用。三、尧舜禹的“禅让”黄帝以后,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杰出首领,先后有尧、舜、禹,那么他们是如何当上领袖的呢?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什么样的人才会当选为部落联盟首领?(德才兼备,以身作则,没有特权,是社会的公仆。)尧、舜、禹本身都有什么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