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口技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文言实词含义。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二、能力目标 1、文言阅读理解能力。 2、有条不紊、清楚地叙事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认识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及其丰富的表现力,认识我国口技艺人的高度智慧和创造才能。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文言实词及部分虚词的读音、含义,训练文言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讲解重点、难解字词,学生自译,教师给予订正、补充。 2、背诵全文,力求当堂背诵。边译边读边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多读文章(小组读、个人读、全班读等多种形式),明确重点实词的读音及含义。 2、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复述3个场景的描写。 3、通过分析,能找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能理解两种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听过口技吗?什么是口技? 口技是杂技的一种,是运用口部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的技艺,是艺人长期在实际生活中仔细观察、专心揣摩、勤学苦练而获得的。今天,我们学习的口技一文,便是描写这一技艺的文章。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用耳朵去捕捉声音来欣赏,而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的表达来欣赏。这,又是一种享受了。(如有可能,可让有这方面特长的学生表演一下,以创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掌握部分文言实词。 2、直译全文(课堂上完成第一、五段,课下自译完成二、三、四段。) 三、整体感知 1、结合阅读提示及注释,请学生简介文学常识,教师补充。 口技节选自清代人张潮编写的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9年)进士,著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等。 2、朗读课文。 范读,请同学读准下列字音: 顷(qng)倾(qng)呓(y)絮(x)几(j) 叱(ch)间(jin)许许(h)曳(y) 学生自己小声朗读一遍。 请几个同学起来朗读,检查字音的掌握情况。 四、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第一自然段 掌握下列字词的意义: 善:擅长; 厅事:大厅、客厅; 施:放置; 会:集会,恰逢; 但:只; 闻:听见; 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请一学生依注释翻译,教师订正、补充。 分析: 这是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口技表演前的情况。介绍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演出时间、舞台布置、道具、听众的情况及开演时的气氛。 特别注意“善”字,它是统领全文、连贯全文的关键字眼,全文的展开都紧紧扣住它。 朗读、背诵: 教师提示,学生背诵,再留几分钟时间,学生自读成诵,比比谁背得快。 抽查背诵情况,鼓励完成情况好的同学: 比如:教师提示“表演者的情况”,学生齐背“京中有善口技者”;提示“演出时间”,背“会宾客大宴”;提示“舞台布置”,背“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提示“道具”,背“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提示“听众情况”背“众宾团坐”;提示“开演时的氛围”,背“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以下当堂背诵同此,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背得快,记得牢。) 2、第五段 朗读第五段,注意几个词语: 绝:消失、没有; 之:指屏风里面。 学生直译文段,教师订正补充。 分析: 第五段和第一段相互呼应,既突出了舞台道具的简单,也反衬了口技表演声响的繁杂,热闹,表明表演者依靠的是高超的技艺,而不是借助于外物,突出“善”。 朗读、背诵(同上) 抽查背诵情况。 3、第二、三、四段 朗读。 结合注释,自己翻译。 准备这三段内容的复述。 五、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一部分同学还当堂背诵了第一、五段,完成得很好,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 我们不仅要会准确地翻译文言文,更要理解它所表述的内容,请认真做准备,下节课要求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最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熟读、翻译了课文,基本上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作者是怎样描摹出精采场面的,很值得我们学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这篇文章。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部分实词。 2、复述第二、三、四段描写的三个场景。 3、分析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 二、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检查学生自译第二、三、四段的情况。 部分实词的词义理解(请学生起来回答): 欠:打呵欠; 伸:伸懒腰; 其:他的; 乳:名词,乳头,动词,喂奶; 毕:全; 绝:极、最; 意:心情; 少:稍微; 舒:伸展、放松; 虽:即使; 中间:中间夹杂; 许许:拟声词; 名:说出; 股:大腿; 奋:卷起; 几:几乎、差点儿; 走:逃跑。 请了个同学起来翻译这3个文段,一人一段,教师学生共同点评。 2、齐读3个文段,准备复述。 3、请几个同学来复述,一人复述一个场景,比比谁复述得好。 要求: 复述的内容要与原文相符,要抓住要点; 口齿清楚,语句连贯,要一气呵成。 (请几个同学和老师一起做裁判来点评) 4、分析这三个文段: 这三个文段是全文的中心部分,形象而逼真地描述了口技艺人精心摹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场景。 第一个场景: 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 作者是怎么写“声”的?(即按什么顺序描摹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第二场景 一家人闹而复静的情景 “纵声”“渐拍渐止”,声音由大而小,“微闻”声音更小,是由大及小,微闻余响。 第三场景 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 这三个文段中,除了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外,还描写了其他方面吗?如果有,请一一找出来。 三个文段都描写了听众的情绪变化,有“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这些描写是侧面烘托,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技艺高超。 小结 以上三个场景,既从正面突出描写了“善”,又从侧面反衬与赞美了艺人之技的“善”。总之,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是本文一个显著的特点。 整个口技表演是由简单到复杂,由驰缓而渐趋紧张。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五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一个场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 文章写得波澜叠起,变化万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冲浪板行业营销战略分析及前景竞争力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钢筋产业应用前景潜力及发展方向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聚丙烯行业重点营销创新及发展前景专项可行性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甲基锂行业发展前景监测及销售渠道考察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暖宝宝行业供给预测及前景销售格局建议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壬基酚市场供给风险预测与运营环境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冷冻冷藏行业营销策略探讨与运行形势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UBI保险行业投资前景研究及销售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版鳗鱼市场消费调查与经营战略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黄连素片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全国统一卷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701-800题)
- 2022浪潮英政服务器CS5260H2用户手册
- 小学科学湘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4年)传染病培训课件
- 家装施工验收手册(共13页)
- 英文形式发票样本
- 服装质量检验表最新
- 发电机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探析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省人参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