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3《旅鼠之谜》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旅鼠之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过程与方法以自主 合作 探究的方式理解 旅鼠之谜 给人类的启示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好奇心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重点难点 重点整体感知旅鼠的三大奥秘 难点多角度理解对人类的启示 大自然有许许多多奇怪的现象 有的已经被人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有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在北极生活着一种被人们称之为旅鼠的老鼠 每对一年竟能繁殖后代967118只 一旦旅鼠数量达到一定程度 它的毛色就会发生变化 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 好像是在吸引天敌的注意 如果被天敌杀死的数量太少 剩下来的就会聚成几百万只的大军 浩浩荡荡直奔大海 集体自杀 这些行为究竟是为了什么 科学家们绞尽脑汁 研究了好几个世纪 至今也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今天 我们就与位梦华先生一起走进旅鼠世界 了解这个旅鼠的奥秘 位梦华 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 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 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 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 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1981年 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 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 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 1983年回国后 利用业余时间 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 位梦华的主要著作有 奇异的大陆 南极洲 南极政治与法律 南极之梦 美国随想与南极梦说 南极属于谁 冰雪世界的资源 北极的呼唤 等 由位梦华主编的丛书 神奇的北极 获第六届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 1996年 和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1997年 旅鼠 哺乳动物 常年居住北极 体形椭圆 四肢短小 比普通老鼠要小一些 最大可长到15厘米 尾巴粗短 耳朵很小 两眼闪着胆怯的光芒 但当被逼得走投无路时 它也会勃然大怒 奋力反击 爱斯基摩人称其为 来自天空的动物 斯堪的纳维亚人称之为 天鼠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年头 它们的数量会大增 就像天兵天将 突然降临 1985年的春天 成群结队的旅鼠浩浩荡荡地挺进挪威山区 所到之处 草木被洗劫一空 庄稼被啃得一塌糊涂 牲畜被咬伤 旅鼠成灾 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为此 人们忧心忡忡 然而 到了4月份 这群旅鼠大军突然以日行50公里的速度直奔挪威西北海岸 遇到河流 走在前面的会义无反顾地跳入水中 为后来者架起一座 鼠桥 遇到悬崖峭壁 许多旅鼠会自动抱成一团 形成一个个大肉球 勇敢地向下滚去 伤的伤 死的死 而活着的又会继续前行 沿途留下了不可胜数的旅鼠的尸体 就这样 它们逢山过山 遇水涉水 勇往直前 前仆后继 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向前 一直奔到大海 仍然毫无惧色 纷纷跳将下去 奋力往前游去 直到全军覆没 至于旅鼠为什么会集体自杀 科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研究 却仍然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说不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来 1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知识 简要回顾本文内容 2 旅鼠之谜有哪些 旅鼠的奥秘有三 一是繁殖能力惊人 二是繁殖没有节制 可是一旦繁殖过多 就会出现种种怪现象 好像想方设法要自杀似的 三是死亡大迁移 数百万旅鼠奔往大海 葬身大海 1 一对旅鼠一年的繁殖数量很不容易说明白 作者是怎样说清楚的 一对旅鼠 一年有七代子孙 作者一代一代说下来 总体上看 是详细说明 但详说之中 也有详有略 第二代详说 第三代的第一胎 第二胎详说 其他几胎就不再一一详说 即使是一 二两胎 详说的程度也有差别 第四代则详说第一胎 第二胎到第七胎就概说总数 至于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第八代都只说总数 最后是说祖孙八代的总数 可见 作者的写法是逐步展开 有详有略 第几代第几胎一一交代明白 所以让人觉得繁而不乱 2 读整篇课文 真像读有趣的故事一样 叫人越读越起劲 本文在谋篇布局上有什么特点 科学小品文讲究波澜 讲究高潮 仔细揣摩课文的谋篇布局 可以发现 这篇科学小品文也讲究波澜 讲究高潮 而且讲究结局的有趣和隽永 所以我们会越读越有兴趣 旅鼠的三大奥秘言之有序 超强的繁殖能力是前提 其他两大奥秘虽然至今还是一团谜 但总与繁殖有关 三大奥秘一个比一个更神秘莫测 第二 第三大奥秘都是自杀行为 但是第三大奥秘比第二大奥秘更神秘 所以这样的总体结构有一浪更比一浪高的效果 再说对话的详略 丹尼斯讲述前两个奥秘之后 写 我 的反应都比较少 对于第一大奥秘 我因怀疑而计算 由惊讶而感叹 对于第二大奥秘 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陷入了迷惘的深思 气氛与前不同 行文显出波澜 讲了第三大奥秘之后 又写了反复的谈论 我 一而再 再而三地发问 谈兴前所未有 如同叙事文学作品的高潮 一问一答之间 实际上也是反复制造悬念 反复解开悬念 最后却又是 一大难解之谜 让读者也 陷入了迷惘的深思 篇末 又有丹尼斯发人深思的感慨和让人始而惊吓 继而发笑的举止 又庄又谐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 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 让人既增知识又有兴味 3 思考一下 本文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本文在情节上 以旅鼠三大奥秘贯穿全文 并形成悬念 层层推进 这样安排使行文波澜不断 反复制造悬念又反复解开悬念 最后却是 一大难解之谜 更加能吸引读者 4 本文反复渲染旅鼠之谜的目的是什么 说说自己的见解 本文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反复渲染 旅鼠之谜 目的决不仅在于介绍关于旅鼠的生物学知识 更意在提醒人类关注自身第1号问题 全球人口迅速增长而难以控制的问题 5 一只小小的旅鼠尚能如此 我们人呢 正如课文所说 人类也许应该从旅鼠身上学到点什么 例如 如果人类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也许有一天不得不走旅鼠的道路 结合下列资料 讨论一下 从中可获得哪些启示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全国总人口为12 9533亿人 网上有人预测 中国人口2032将达14 7亿 1 重点在控制人口 学会自我调节 以求和谐发展 2 动物们都知道通过控制自身种群的数量 来保持生态平衡 维持自然的和谐发展 而我们人类呢 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求得可持续发展 6 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请从不同角度思考 1 旅鼠之谜 人们研究了好几个世纪 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 说明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人类无法解释 有些奥秘是非常难解的 有待继续探究 2 旅鼠奇特的行为给我们一个启示 即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地繁衍下去 3 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 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科学研究过程要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 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解开大自然之谜 7 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准确说明旅鼠的这些奥秘 请举例说明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等 8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知识巧妙地介绍给大家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加以分析 1 作者运用记叙的方式 采取对话描写的方法 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2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3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通俗易懂 妙趣横生 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 总结科学小品文的写法特点 1 作者运用灵活的方式 采取多种描写的方法 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 2 科学的内容与文学的形式相结合 3 寓知识于叙事之中 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 通俗易懂 第一部分 第1 6自然段 写 我 在北极捕到一只旅鼠 遇到纽约动物协会成员 丹尼斯 马洛拉斯 引出话题 第二部分 第7 27自然段 写丹尼斯向 我 揭示旅鼠的三大奥秘 第三部分 第28自然段 由旅鼠奇特的行为而引发对人类繁衍的忧思 深化了主题 1 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 运用列数字 作比较 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 介绍有关旅鼠的科学知识 体现文章的科学性 2 记叙的框架 对话的形式 全文用记叙作为框架 以对话为主要写作方式 向读者清晰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 故事性 趣味性极强 3 衔接天衣无缝 在介绍旅鼠的三大奥秘时 环环相扣 既深入介绍了几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清晰地分析了各个问题的特点 在对旅鼠 死亡大迁移 进行讲解时 巧妙利用 我 的问题 既道出读者的心声 又引出文章下面要介绍的内容 使文章内容既清晰明了又浑然一体 学习这篇文章 一要引导学生比较本文与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