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启示.doc_第1页
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启示.doc_第2页
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启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议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礼仪教育实践研究的启示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生是不断实践和探索的一生。他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尤其是他一再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 他在论述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时提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他创立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间的逻辑构成和思考维度也非常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他为国为民的生活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赋予德育思想以丰富的生活内涵,也对我校生活化礼仪教育的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一、“生活即教育”,面向生活,让礼仪教育回归真实。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礼仪教育要“生活化”,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经验尽量丰富。让生活走进礼仪教育课堂,才会有“知”与“行”的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礼仪教育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才会提高礼仪教育的实效性。以往的礼仪教育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礼仪教育内容呈现方式单调,缺乏情景性;礼仪教育内容注重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这种忽视缺乏对周围生活的关注,使得礼仪教育的内容未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与此相对的是,现今我校开展的礼仪教育,是回归于生活的,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的背景,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小学生由于接触社会外界人士不多,主要生活在家庭和学校等场所,许多生活常识比较缺乏,而通过礼仪教育可以使小学生懂得许多生活常识,通过学习进餐礼仪、仪表仪态礼仪、行走礼仪、交往礼仪,小学生能够懂得如何称呼别人,问候他人,怎样待客,怎么样与别人交谈等方面的生活常识。再如我校对不同场合学生的言行规范,就是通过一个个生活情景呈现出来的,像:“当别人高兴时说:很荣幸和你分享这份快乐!当自己的意见和别人的不同时说:你的意见很好,愿意听听我的想法吗?当你给他人造成不快或麻烦时,说声:请原谅”如此等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既具有时效性,又具有真实性。在生活化礼仪教育实践研究中,从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高度,我校构建了礼仪教育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课程总目标分为认知技能目标、态度情感目标和实践能力目标,并把礼仪教育的目标框架分为纬度目标(根据小学生的生活范围,分为个人形象礼仪、家庭生活礼仪、校园学习礼仪和社会交往礼仪四部分)和经度目标(根据行为外显的主要表现形式,分为说话礼仪、行为礼仪两部分)。我们针对小学生这个特定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针对当前独生子女多的社会现实和独生子女家庭教育方面的现状,充分考虑礼仪的继承性和时代性,设置具体的小学各年段礼仪教育的内容。在确定小学生礼仪教育内容时,我们考虑到以下几点因素:1突出“小”字(学生能够接受)、2把握“近”字(以学生生活近区为主)、3体现“序”字(按低中高确定序列目标)。总之, “生活即教育”,礼仪教育“生活化”,使我们的教学从生硬灌输转变为自我体验,大大提高了礼仪教育的效果。二、“社会即学校”,勤于实践,让礼仪教育保持鲜活。礼仪是人类文明的基本要求,“礼俗可以保持秩序”,礼也是社会个体道德素质的外在表现。小学生正处在个性及品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对小学生实施礼仪教育是发展其社会行为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指出“社会即学校”,学校与社会打成一片,他强调活动的多样性,活动不仅课内有,校外也要有。强调走向社会的实践活动,并注重加强学校礼仪教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因此,礼仪教育应从封闭性转变到实施开放性教育。陶先生始终认为,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社会生活有好有坏,参与了社会生活,就能分辨出好的生活和坏的生活。生活教育就是教人过好的生活,受好的教育,认识坏的生活,改造坏的教育。所谓“参与”,就是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不仅用自己的眼睛,更是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领略社会生活的变迁状况,人文状况。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游览、祭扫烈士墓、二手商品置换市场、共建“亲子林”、环保夏令营、“小雷锋进社区”活动等,使他们亲眼看到美好的大自然,去领略社会风情,利用社区、班级这些社会的缩影,让学生知道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引导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知书达礼的小公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如在模拟的十字路口学习怎样识别交通标志,怎样遵守交通规范;在分小组玩“过家家”活动中学习“做客与待客”;在家长会现场聘请学生担任小引导员,评选“校园最佳小导游”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大方有礼地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等等,使礼仪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活动,让学生在虚拟现实的实践中直接感受体验,学会做人。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受到多方面影响的,人的礼仪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可能简单地靠一两次学习就能形成的。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和社会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我校尤其重视和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多次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极大调动家长配合学校进行礼仪教育的自觉性。为了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优势,我校采取了多种方式和手段,与家长、社区配合,对孩子的礼仪习惯进行培养。例如:我校通过成立家长教育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培训班,开展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和礼仪咨询,引导家长浏览参与网络上形式多样的家教论坛和网上家长学校, 每学期定期举办家庭礼仪教育案例评比,交流育子经验,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活动,以指导家长有效地对子女实施礼仪教育。通过“我是礼仪小使者”系列学习单的形式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开展礼仪教育的具体情况,要求家长对学生在家尊老爱幼、待人处事、举止行为、卫生习惯、家务劳动等及时与学校沟通,最大限度落实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使礼仪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礼仪教育工作,也让我们了解家庭、社区对学校礼仪教育的反馈意见,不断调整活动方式、方法,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好方法,好措施。目前我校正积极构建小学生生活化礼仪教育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应该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一个多层面的系列。礼仪教育终极目的是让小学生学会做人,做真人。我们应该始终把礼仪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让小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在生活和实践中成长,使礼仪教育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三、“教学做合一”,讲求方法, 让礼仪教育潜移默化。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韩国学校礼仪教育,不仅坚持教授系统的礼仪知识,而且也很重视在实践中实施礼仪教育。如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辟了礼仪室,里面都是韩式家具,教师和幼儿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学习茶道,教师教幼儿如何倒茶,如何双手捧着茶杯恭恭敬敬地向客人敬茶,由此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进行传统的民族礼仪教育。礼仪教育正是在这种科学的教育方式中得到了落实,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得以被继承。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的过程变为“学”的过程,要努力做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使学生得到生动、主动的发展。据此,我校注重礼仪教育在知行合一中得到落实,重视把礼仪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从追求单纯的个人道德完善,转变为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礼仪素质上。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我校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以下几种:1故事启迪法。通过讲述有关真实、贴切、新颖、生动的故事,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事理。2行为辨析法。让学生来辨析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的方法。3示范演示法。根据内容要求,教师用直观、形象、标准的示范,帮助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礼仪规范。4情景表演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5游戏童谣法。演唱童谣法就是把多个有关礼仪规范的词语或句型融合为一体,以唱童谣的形式把它们读或唱出。游戏法就是通过做游戏来学礼仪。6活动竞赛法。开展些竞赛活动来学习有关礼仪的知识。除此之外,我校还对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礼仪教育进行了研究。广大教师在各科教学中结合学科特点,遵循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一致的原则,运用教材内容,有机地渗透礼仪教育。在语文的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结合礼仪教育叙写真情体验文章以达到教育的深层效果;与英语学科结合,结合其句型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向别人借东西时,不小心碰到别人时,为别人提供帮助时”的礼貌用语;在体育课上,进行集队时、示范时、练习时、竞赛时的礼仪行为训练礼仪教育结合各学科教学,进行礼仪行为训练,使学生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