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人民版.doc_第1页
【名师一号】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人民版.doc_第2页
【名师一号】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人民版.doc_第3页
【名师一号】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人民版.doc_第4页
【名师一号】高考历史总复习 (知识回顾+能力探究+知识整合+课后作业)第三部分 思想文化史 第1讲 百家争鸣及汉代儒学 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选择题1(2012北京)“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孟子c荀子d韩非子解析“仁义礼智我固有之也”说明该思想强调仁义礼智是与生俱来的美德;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与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的孟子的思想相一致,b项正确。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a项错误;荀子认为人性本恶,c项不符合题意;由“仁义礼智”可知,d项错误。答案b2(2012山东四市联考)“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能谴告人君,则亦能故命圣君d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解析由“法是事物的性质中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所有存在之物都有自己的法。”可知其强调的是万事万物都有固定的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强调天的运行规律的,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均可以排除。答案b3战国时期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原因是()a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b私学出现,“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c铁犁牛耕使用,井田制崩溃d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解析本题学生易错选c项。错选的原因在于混淆了社会存在与生产力的关系,错把生产力的发展当作社会存在,以偏概全。正确的理解应是:生产力的发展、私学的出现、诸侯士大夫崛起都是社会变革的一个具体方面。答案a4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很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他培养学生的方面包括()a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b诗书礼易春秋五经c礼、乐、射、御、书、数d“四书”和“五经”解析孔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从知识方面,也包括实践活动。他从礼(周礼)、乐(西周的礼乐制度)、射(射箭)、御(驾车)、书(书写)、数(算术)六个方面培养学生。a项是被后人列为儒家经典,称为六经,后来乐遗失了,六经就变成了五经,“四书”是南宋朱熹时才成为儒家的经典的。答案c5据司马迁在史记儒林列传中记载:“及窦太后(西汉)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这段材料反映了()a儒学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b教育为儒家所垄断c儒学家参政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d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西汉设立了太学解析材料只是反映了重用儒生为官,得不出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从材料“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可以得出c项;材料中没有提到董仲舒和太学,排除d项。答案c6(名师原创)“文庙”是人们为了纪念孔子而为他修建的庙宇,庙中的孔子头戴王冠,身穿蟒袍,端坐在大殿正中央,俨然是封建帝王,这是因为()a孔子曾经做过鲁国国君b孔子与帝王平起平坐c孔子的地位无比尊崇d孔子拥有帝王的权力解析孔子戴上王冠是后人的杰作,说明后人对孔子的尊崇;a、b、d三项明显不符合史实。答案c7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福祸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解析a项是儒家观点,b项是道家观点,c项是墨家观点,d项是法家观点。故选b项。答案b8儒家思想能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关键是()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解析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答案c9(名师原创)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文化的主流思想,我们现在要了解古代儒家思想的精髓,需参阅的书是()a老子b法经c论语d庄子解析老子和庄子是道家代表老子和庄子的著作,可用来了解道家思想,应排除a、d;法经是法家李悝的著作,可用来了解法家思想,故排除b项;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故符合题意。答案c10(名师原创)中国的封建社会与西欧的封建社会有很大不同,如在教育制度方面,西欧的学校由教会控制,只讲授宗教思想;中国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由官府创办,主要学习()a儒家经典b法律法规c诸子百家d宗教信仰解析中国自汉武帝创办太学和地方郡国学校以来,主要以儒家经典教学,中国的儒家思想始终是官方的主流思想,故选a项。答案a11(名师原创)董仲舒,河北广宗人,著名思想家,西汉武帝时期人,他本来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儒生,汉武帝亲政后起用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方略,有人推荐了董仲舒,董仲舒打动汉武帝的建议是()倡导儒学,实践德政养士求贤,政策更化提倡法治,天下一统君权神授,儒学独尊abcd解析本题适用排除法,是法家的观点,不是董仲舒的主张,故凡含有的所有选项都应排除。答案c12西汉时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文化上的“一统”可以成为政治上“一统”的根基,这一观点被汉武帝认可并采纳。汉武帝为求“一统”而采取的政治措施包括()建立内外朝制度设立十三部刺史逐步消除封国的势力采取工官制度abcd解析是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应排除;是为了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应排除;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郡县及封国的监察,是为了削除地方的割据势力,因此是正确的。答案d13(名师原创)李盛隆是汉代的一名孝廉,在他一生中可能()a学习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b他的孝廉身份是通过科举考试得来的c他时常抨击高官的贪污行为d他通过兴办煮盐业获得巨大财富解析根据“李盛隆是汉代的一名孝廉”可知他生活的年代不可能早于汉武帝时期,因为孝廉是察举的官员,而察举制创立于汉武帝时期。a项错在“四书”,因为“四书”是宋代朱熹编集并注解的,应排除;科举制是隋代创立的,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故d项错误;只有c项符合题意,李盛隆是一名孝廉,可以入太学,太学生常常品评政界人物,被称为“太学清议”。答案c14(名师原创)刘备九祖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哥哥中山靖王刘胜,封于河北满城一带,后来随着推恩令的实施,其封地越来越小,但直到刘备的父亲刘弘时,仍有爵位,这反映了()a刘家曾有世袭官爵b刘家一直以科举制作官c刘家以察举制作官d刘家是太学生,精通儒家经典解析汉代仍有分封制,其官位爵号是世袭的,汉武帝及以后,爵位和封地逐渐被国家收回,所以到刘备时,就一无所有了,刘备只好以“织席贩履”为生。故选a项。答案a15“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这段话反映的历史时期是()a西周b春秋战国时期c秦朝d明朝解析由材料中的“阴阳、儒、墨、名、法、道德”等数家并存可判断b项正确;因为西周时期尚未出现百家争鸣局面,排除a项;秦朝焚书坑儒,推崇法家,也不可能出现数家并存的局面,排除c项;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占据正统地位,到明代时其他各家思想都消失了。答案b二、非选择题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三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2)根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时期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评价秦汉时期的这种努力。答案(1)趋势:由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原因:国家由分裂割据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加强。(2)战国时期,诸子努力用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秦朝焚书坑儒;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3)秦朝的焚书坑儒与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是想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统一。但造成的影响不同,秦朝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西汉虽也有钳制思想的不良影响,但使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且推动了教育的发展。17(2012苏北四市一模)汉书董仲舒说:“(董)仲舒遭汉承秦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一,为群儒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诸侯受命于天子,子受命于父,臣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诸侯受命者,其尊皆天也,虽谓受命于天亦可。董仲舒春秋繁露材料三夫仁、谊(义)、礼、知(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佑,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四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以田,以赡不足,塞兼并之路然后可善治也。汉书食货志引董仲舒语(1)根据材料二、三,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