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研环境化学复习题一、填空题1.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2. 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_和在环境的_。3. 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_、_和_三种方式。4. 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和_。5. 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 + (2)HNO2 + h + 或HNO2 + h + (3)HNO3 + h + (4)H2CO + h + 或 H2CO + h + (5)CH3X + h + 7. 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_烟雾的主要参与者。8. 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反应机理如下,请完善方程,填写相关分子式:O3 + CH2=CH2 H2CO + H2COO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_和_有关,去除方式有_和_。9. 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1)CFmCln + hv CFmCln-1 + _ + O3 O2 + _ +O O2 + Cl10. 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11. 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13. 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15.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_、_。16. CFC-11和Halon 1211的分子式分别为_和_。17. 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和_的影响。18. 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和_。19. 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热层和逃逸层。20. 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和_引起的。21. 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的排放。22. 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 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23. 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_、_、_。24. 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 _ + 2_ + OH- - _2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和_。26. 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_,因而表层水呈_环境,其决定电位物质是_。27. 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_、_、_、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28. 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和_有关。29. 一般认为,但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为主。30. 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32. 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33. _、_和_常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的指标。36. 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_和_.37. 碳水化合物生化水解的最终产物为_,在氧气充足时,能进一步分解为_。39. 当水体pH处于偏酸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主要是_。40. 溶解态金属的形态可通过_、_两种途径进行研究。41. 适用于水体颗粒物对污染物吸附的等温式有_、_两种方程,其中_可求饱和吸附量。42. 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表示。43. _、_、_常用作水体自净的指标。44. 土壤具有_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45.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两者占土壤总量的_。46. 在旱地土壤中,镉的主要存在形式是_。47.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过程与重金属的_和土壤的类型、_、_有关。48. 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和_。49. 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_。51. 土壤中的大部分是有机氮,约占总氮的_%,有机氮能变成无机氮的过程叫做_。53. 土壤中铬是以_、_、_、_四种形态存在。55. 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_和_组成的生物群体。56. 土壤淹水条件下,镉的迁移能力_。57. 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adsorption)包括_、_。58. 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通过_和_两个过程。其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_、_和_。60. 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_、_和_。62. 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_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_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65. 无机砷可以_酶的活性,三价无机砷可以与蛋白质的_反应。66. 含氢卤代烃与_自由基的反应是它们在对流层中消除的主要途径。67. 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_作为_,称之为优先污染物。68. 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是:辅酶甲基钴氨素把 传递给Hg2+(CH3Hg+),本身变为 ,后者再经还原失水变为五配位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_甲基四叶氢酸将 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Hg 的甲基化继续进行。69. 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_。70. 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_。7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取决于_、_和_三个因素。72. NOx的人为来源主要是_。73. CH4导致臭氧层损耗的机理反应是 。74. 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组分是_、_和_。75. 臭氧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的机理反应是_。76. 除草剂根据其结构性质,主要分为_、_、_和_四类。77. 腐殖酸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是_。79.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污染物的_是其转运分布的限速因素。81. _、_和_是水循环的三个最重要的组成。82. 天然水中常见的八种离子是_、_、_、_、_、_、_和_。83. 土壤的两个重要功能是_和_。84. _大量存在于土壤、底泥、湖泊及其它水体中,不易被微生物分解。85. 腐殖质中不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_;可溶于NaOH,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_,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部分称为_。86. 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征,将大气分为_、_、_、_和_等五层。87. 光化学烟雾是由大气中的_和_在阳光作用下的化学反应造成的。88.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骨痛病是由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89. 水体的富营养化主要是由_和_两种元素超过一定限度引起的。90. 在地球表层环境系统中,土壤圈处于_、_、_和_之间的交接地带,是联系无机界和有机界的中心环节。91. 1972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环境大会规定每年的_为世界环境日。92. 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即_和_,人们通常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由_所造成的。93. 酸沉降包括_沉降和_沉降两种过程。用于判断是否酸雨的临界pH值为_,它是根据未污染大气中_与_的溶解与离解平衡而计算得出的。导致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的_和_经氧化后形成相应的酸所致。94. 环境中一种污染物被另一种污染物抑制,使其效果相互抵消或减弱的现象,称之为物质间的_。95. TSP表示_,大气中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直径在_以下的称为飘尘,在10100 mm之间的称为_。96. 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水俣病是由于当地居民食用了含有_的鱼后引起的。97. 水中含_、_的总量称为水的硬度。水的硬度常用德国度表示,规定每升水中每10 mg的_为1德国度。98. 重金属化合物在水中可以发生形态间的相互转化及分散和富集过程,其迁移主要与_、_、_和_等作用有关。99.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主要包括_、_和_。100. 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_、_、_和_及其_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101. 能引起臭氧层破坏的物质主要有_、_、_。102. 在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_、_、_和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103. 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作用有配位-螯合和吸附分配两种方式。一般认为,当金属离子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为主。104. 在旱地土壤中,镉对植物的危害_;土壤处于淹水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_。(添增强或减弱)105. 厌氧水体中的决定电位物质是_,属于_环境。对于有H+参与的氧化还原反应,当该反应达平衡时,则有_。106. 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行为的主要因素包括_、_和_三个方面。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续性常用_和_表示。107. 根据Whittby的三模态模型,可将颗粒物表示为_、_和_三种模态结构。108. 土壤的可交换阳离子包括_和_两类离子。109. 一般认为总磷超过_,无机氮超过_时,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促进藻类的大量繁殖,在水面上形成_(湖泊)或_(海洋)。110. 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的目标是_、_和_。111. 全球范围内,酸雨危害严重的三个中心分别是_、_和_。112. COD、 BOD、 TOD、TOC等都是有机废水水质指标的代表符号,其中_最常用,表示_。113.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气团的干绝热减温率时,气团不稳定,出现_型排烟,它能使污染物在大气中得到稀释和扩散。114. 在环境科学中,一般认为环境是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_总称。115. 在湖泊、水库、海岸的河口以及港湾等水流较缓的区域,最容易发生富营养化问题,这是由于_的化合物过多地排入水体后引起的二次污染。117.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以营养为纽带,把生物和非生物紧密结合,构成以生产者、消费者和_的为中心的物质循环。118. O3分子的键能为499.7 kJmol-1,用波长 nm的光照射时,则可能发生光解反应。119. 化学凝聚法处理废水的机理,归纳起来主要是由于_或_作用。120. 生物生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_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21. 环境问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因素,如地震、台风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属于_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工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属于_环境问题。122. 如果气温垂直递减率,大于气团的干绝热减温率时,那么上升气团在任一高度上都比周围的空气温度高、密度小,从而能够迅速上升,显然气团处于_状态,能够在大气中得到稀释和扩散。123. 光化学烟雾是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_,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后的反应物与产物的混合物。124. 水体污染是由于天然的或人为的原因,使得天然水中某些成分的含量超过正常标准,或者引入原来不存在的物质,从而对_产生了有害影响,这就造成了水体污染。127. 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 、_ 和 _ 有关129. 当水体pH处于偏酸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主要是_。130. 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_、_ ,两者占土壤总量的_。131. 土壤处于淹水还原状态时,砷对植物的危害_。132. 土壤中砷以三价或五价状态存在,其存在形态可分为可溶性砷、吸附、代换态砷及难溶态砷,可溶态砷主要为_和_,一般占总砷的510%。133. 土壤中铬是以_、_、_、_四种形态存在。134. 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受到_、_吸附及生物、化学降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35. 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_、_。136. 溶解态金属的形态可通过_、_两种途径进行研究。137. 土壤中有多种无机氨,其中NH4+和_是植物摄取的主要形式。138. 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139. 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_和_组成的生物群体。140. 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量受到_、_、吸附及生物、化学降解等诸多因素的影响。141.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142. 一般情况下Se对Hg2+能产生_作用。143. 气团的稳定性与_ 和_ 两个因素有关。144. 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146. 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_、_。147. 伦敦烟雾事件是由 _和 _引起的。148. 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的排放。149. 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_、_、_。150. 对流层和平流层中较为重要的反应有_、_、_。二、判断题1. 逆温层多发生在距地面150200 m高度内。( )2. 大气中以气态形式存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为碳原子数115的可挥发性烃类。( )3. 光化学烟雾中的NO2、O3和醛类属于二次污染物。( )4. D.U.的含义是将0C,标准海平面压力下,10-6 m厚的臭氧定义为一个Dobson单位,即1 D.U.。( )5. 光量子产率与所吸收光子的波长无关。( )6. 土壤活性酸度是土壤酸度的根本起点和现实表现。( )7. 影响有机化合物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化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微生物的种类。( )8. QUAL-水质模型中包括温度、溶解氧、pH、NO3-、NH3等13种水质项目。( )9. 汞能以零价形态存在于大气、土壤和天然水中是因为它具有很高的电离势。( )10. 核衰变是放射性核素的特征性质。( )11. 在同一食物链中,通过各营养级的能流量随营养级由低到高的顺序而逐渐增高。( )12. 土壤中重金属的水溶态和交换态最容易被植物吸收。( )13. 生化需氧量比化学需氧量大得多。( )14. 在各种汞形态中,烷基汞的毒性最大。( )15. 亨利定律只能适用于稀溶液和压力较低的条件。( )16. 生物积累的程度可以用浓缩系数来表示。( )17. 土壤水分是指土壤中的纯水含量。( )18. 氧垂线可以反映水体中溶解氧的实际变化情况。( )19. 腐殖质具有同金属离子和金属水合氧化物形成配合物或螯合物的能力。( )20. 臭氧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它主要存在于对流层中。( )三、名词解释环境效应 干沉降 优先污染物土壤缓冲性能 汞的生物甲基化 离子交换吸附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环境容量 半衰期 环境背景值 分配系数 生物积累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共代谢 二次污染物 光化学烟雾 化学需氧量 生化耗氧量 电子活度 氧垂曲线 酸沉降四、选择题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2.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3. 20世纪50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4. 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_的影响。( )A 风 B 湍流 C 天气形式 D 地理地势5. 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_的光离解。(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6. 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 )。A RO B R自由基 C H2O D HO27. 酸雨是指pH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10 B 15 D 8.0mg/L B 0 D 4.0 mg/L17. 若水体的pe值高,有利于下列_组在水体中迁移。( )A Fe、Mn B Cr、Fe C Cr、Mn D Cr、V18. 当前最简单,也较流行的是将金属划分为溶解态和颗粒态,溶解态是能通过_ m孔径滤膜的部分。( )A 0.54 B 0.22 C 0.45 D 0.5019. 河水中阴、阳离子的含量顺序为_。( )A Na+ Mg2+ Ca2+ HCO3- SO42- Cl-B Ca2+ Na+ Mg2+ HCO3- SO42- Cl-C Na+ Ca2+ Mg2+ Cl- HCO3- SO42-D Na+ Mg2+ Ca2+ Cl- SO42- HCO3-20. 某一水体的BOD20为100 ppm,其BOD5约为_。( )A 40 B 50 C 35 D 7021. 水体中溶解氧对石油降解影响很大,估计1升油类氧化需消耗_m3海水中的溶解氧。( )A 200 B 400 C 600 D 50022. 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 )A Hg(CH3)2 B HgO C Hg D Hg2Cl223. 影响水环境中颗粒物吸附作用的因素有( )。A 溶解氧含量 B 颗粒物粒度 C温度 D pH24. 以下_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A 盐度升高 B pH降低 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 改变氧化还原条件。25. 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A 树脂 B 腐殖酸 C 腐黑物 D 矿物质26. 腐殖质胶体是非晶态的无定形物质,有巨大的比表面,其范围为_。( )A 350-900 m2/g B 650-800 m2/g C 100-200 m2/g D 15-30 m2/g27. 在土壤中,下列离子_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Ca2+ B Na+ C Fe3+ D H+28. 光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_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29. 某一氧化还原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为1.229 V,其pe0为_。( )A. 21.05 B. 22.35 C. 20.76 D. 19.8730. 下列胶体物质中,_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 )A. 高岭石 B. 蒙脱石 C. 伊利石 D. 腐殖质31. 下列有机氯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是( )。A. DDT B. 六六六 C. 二恶英 D. PCBs32.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 M1 + M2, 这种联合作用属于( )。A. 协同作用 B. 相加作用 C. 独立作用 D. 拮抗作用33. 土壤中如下四种重金属形态,_的迁移性最强。( )A.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B. 水溶态 C. 碳酸盐结合态D. 有机物结合态34. CFC-13是一种破坏臭氧层的氟氯烃类物质,其分子式为_。( )A. CFCl3 B. CF2Cl2 C. CF3Cl D. CF435. 下列现象中,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污染36.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_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A. 有机磷农药 B. 过氧乙酰基硝酸酯 C. 多氯联苯 D. 氨基甲酸酯37. Halon-2402是一种可破坏臭氧层的哈龙类物质,其分子式为_。( )A. C2H4Cl2 B. C2F4Br2 C. C2Cl4Br2 D. C2Cl4F238. 根据空气动力学直径大小,将_ mm的大气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A. 10 B. 15 D. 1039. 亨利定律是一个理想溶液定律,它不适用于的条件是_。( )A. 稀溶液 B. 溶质在溶液中发生电离 C. 气体的分压较低D. 溶质不与溶剂反应40. 在土壤中,下列离子_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 Mg2+ B. K+ C. Al3+ D. H+41. 米糠油事件中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污染物是( )。A. Cd B. 多氯联苯 C. As D. 甲基汞42. 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是( )。A. 光化学烟雾 B. 大气颗粒物污染 C. 煤烟型污染 D. 温室气体污染43. 以下作用不属于环境净化的机制有( )。A. 人为作用 B. 物理作用 C. 化学作用 D. 生物作用44. 某一水体的BOD20为100 mg/L,其BOD5约为_。( )A. 40 B. 50 C. 35 D. 7045. 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常用_表示。( )A. Koc B. Kow C. Kom D. Kd46. 当天顶角Z_为时,到达地面的太阳光最强。( )A. 90 B. 0 C. 45 D. 180六、问答题1. 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成因及危害,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2. 写出光化学烟雾的链反应机制。3. 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5. 试述大气中CO2等气体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6. 试比较伦敦烟雾和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区别。7. 说明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8.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9.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10.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12. 试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途径。13. 试述水体中汞甲基化的途径及影响因素,写出有关反应式。14. 为什么水体pH较低时,鱼体内积累的甲基汞含量较高?16. 什么是土壤污染?如何判别?农药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后是怎样自净的?17. 进入土壤的农药是怎样迁移转化的?18. 举例说明影响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因素。19. 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举例说明其原理。24. 请写出生成PAN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0. 什么是土壤的缓冲性能?产生土壤缓冲性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1. 根据腐殖质的结构特点,说明其环境意义。32. 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有哪些迁移转化途径?37. 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说明其主要危害和防治方法。38. 试述光化学烟雾的特征、形成条件和环境危害。43.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Al3+是土壤潜性酸度的主要来源。45. 什么是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联合作用存在哪些类型?48. 简述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特征和环境危害,并解释污染物与产物的日变化曲线。49. 大气中SO2转化为H2SO4或硫酸盐有哪些机制?54. 为什么重庆出现酸雨的频率比北京高?59. 什么是溶解氧下垂曲线,并举例说明。七. 计算题1. 若一个天然水体的pH为7.0。碱度为1.4 mmol/L,需加多少酸才能把水体的pH降低到6.0?2. 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为8.0,计算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KspCdS = 7.9 10-27)3. 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pH = 8.4,T = 25C水体中,90%的有毒物质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其KA = 0,KB = 4.9 10-7 L/(dmol),KN = 1.6 d-1, 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4.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 = 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 CH4和35% CO2,计算Pe和Eh。6. 某废水中Cu2+含量为5.0 mg/L, 经EDTA处理后,未络合EDTA为200 mg/L, 体系pH = 11,计算后回答反应平衡时,Cu的存在形式。(已知 Cu2+ + Y4- = CuY2-, K = 6.3 1018, EDTA分子量为372)7. 已知空气中的CO2含量为0.0324%(体积),水在25时的蒸汽压是0.03167 105 Pa,CO2的亨利定律常数是3.34 10-7 mol/(LPa)(25C),求CO2在水中的溶解度。H2CO3的Ka1 = 4.45 1078. 用Langmuir方程描述悬浮物对溶质吸附作用,假设溶液的平衡浓度为6.00 10-3 mol/L,溶液中每克悬浮物吸附溶质为0.50 10-3 mol/L;当平衡浓度降为2.00 10-3 mol/L,溶液中每克悬浮物吸附溶质为0.25 10-3 mol/L,问每克吸附剂可以吸附溶质的限量G0和常数A是多少?10. 已知某耗氧有机物在水体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25C时测得其降解半衰期为10 d,试计算该有机物在25C时降解90%需要多少时间?11. 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球表面,将对生物产生有害作用,试通过计算说明310 nm的紫外光能否破坏C-H键?已知C-H键的键能为344.8 KJ/mol,阿佛加德罗常数为6.023 1023,普朗克常数为6.626 10-34 Js,光速为2.998 108 m/s,并进一步说明臭氧层在大气层中的位置和对生物的保护作用。12. 在25C条件下,某胶体对持久性有机物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当吸附达平衡时该有机物的浓度为5.62 mg/L时,吸附量为5.25 mg/g;当吸附达平衡时的硼浓度为6.78 mg/L时,吸附量为6.21 mg/g。试求该土壤在实验条件下吸附该有机物的有关常数。13. 某封闭水体碳酸形态的总浓度CT = 1.0 10-3 mol/L,试计算pH = 9.0时该水体中的CO2(aq)、HCO3-和CO32-的浓度。已知H2CO3的Ka1 = 4.45 10-7, Ka2 = 4.69 10-1114. 已知某有机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速率常数k = 0.005 d-1,该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半衰期是多少?降解75%需要多长时间?15. 在25C条件下,某土壤对硼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当吸附达平衡时的硼浓度为0.78 mg/L时,吸附量为0.89 mg/kg;当吸附达平衡时的硼浓度为6.35 mg/L时,吸附量为4.60 mg/kg。试求该土壤在实验条件下吸附硼的有关常数。17. 某一土壤样品对某污染物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当吸附达平衡后,平衡液中该污染物浓度为30 mg/L,土壤污染物的吸附量为50 mg/kg;而当平衡液中污染物浓度为10 mg/L,土壤污染物的吸附量为25 mg/kg。(1)求此土壤对该污染物的最大吸附量。(2)相似条件下的实验中,另一土壤样品对该污染物的最大吸附量为70 mg/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羽毛球教练员合作合同
- 租赁合同中的房屋维修责任划分
- 施工项目劳务分包合同增订版
- 房地产业共同投资合同协议书
- 植物学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销售合同履约保证金范本
- 企业员工餐厅厨师服务合同范本
- 水利工程合同:咨询服务指南
- 老年危重病的护理
- 商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
- 班组工程量结算书
- 生产件批准申请书
- 环境监测考试知识点总结
- 爵士音乐 完整版课件
- 嘉兴华雯化工 - 201604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8章 8.2.1 幂的乘方
- XX公司“十四五”战略发展规划及年度评价报告(模板)
- 计算机辅助设计(Protel平台)绘图员级试卷1
- 除法口诀表(完整高清打印版)
- 河北省城市建设用地性质和容积率调整管理规定---精品资料
- 讲课实录-洛书时间数字分析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