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2第一章 项目概述21.1规划背景21.2规划依据31.3规划原则31.3.1建设“美丽乡村”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原则31.3.2建设“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41.3.3建设“美丽乡村”与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41.3.4建设“美丽乡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41.3.5建设“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51.4规划范围51.5规划内容51.6规划成果51.7规划期限5第二章 区域概况52.1区位分析52.2.1宏观区位分析52.2.2微观区位分析52.2交通概况62.3自然条件62.3.1地形地貌62.3.2气候条件62.3.3地质62.3.4水文6第三章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63.1区域旅游资源评价63.2区域旅游景点介绍63.2.1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李氏宗祠63.2.2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古墓73.2.3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马蹄泉73.2.3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步蟾坊73.2.4罗驿村贞八大景观之一节牌坊73.2.5罗驿村贞八大景观之一古驿站73.2.6美文村槟榔园73.3区域古迹复原83.3.1道乐塔和用倒塔复原83.3.2古驿站复原83.3.3罗驿村巷路复原8第四章 区域建设规划84.1区域功能结构分析84.2区域空间管制84.3区域道路交通规划84.4区域旅游线路规划84.5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84.5区域基础设施规划8一、旅游景观带总体规划第一章 项目概述1.1规划背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节假日的增多,交通条件的改善,外出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使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的增长点。具有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小城镇及古村落越来越得到的广大游客的青睐。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同年中共海南省委出台了关于加快海南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丰富的特色资源、特殊的开放政策等优势,着力加强以特色资源为重点的旅游开发,为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建设要求。海南西部旅游迎来新的春天。据调查,老城镇的游客量逐年增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对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澄迈县位于海南岛的西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市,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老城镇是澄迈县重要的历史文化古镇,位于澄迈县西北部,是澄迈县的港口乡镇,也是海南特色魅力镇之一。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文脉纵横,遗迹诸多,传统文化氛围浓厚。本次规划是通过串联罗驿村、沙吉村及美文村的旅游景观带的总体规划。各级政府对老城镇罗驿村、沙吉村及美文村的建设和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也为本次规划奠定了基础。1.2规划依据l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002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007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年l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l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003年l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2004年l 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 2000年l 海南省城乡规划条例 2009年l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l 海南省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2011年l 海南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2011l 关于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 2011年l 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 2009年l 海口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l 海口市澄迈县老城镇总体规划修编(2011-2030)l 国家、海南省、海口市有关村庄规划建设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与标准等。1.3规划原则1.3.1建设“美丽乡村”与推进城乡一体化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应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为先驱动力。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然而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1/2,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农民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农村人均耕地的1/3。由于农户经营规模太小,粮食和许多大宗农产品,如棉花、油料等生产费用高,使得我国大多数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纯收益率太低。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过高,消费比重太低,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小。投资比重过高也是我国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我国应该调整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消费比重,降低投资的比重,使投资与消费的比例逐步达到能够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水平。与此同时,还需要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央政府应该逐步增加对于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的转移支付,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积极探索农村医疗和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问题,为今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创造条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税收制度,强化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管,逐步增加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中央政府对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能力。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制约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乡镇政府机构庞大、人员臃肿则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全国乡级供养人员达800多万人,每个乡镇平均20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因此,精简乡镇政府机构,缩减政府办事员数量,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2004年,由于积极贯彻中央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方针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取得重大成绩。需要积极探索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长效机制,巩固改革成果。今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村居民逐步减少,应该相应地及时减少乡镇政府机构编制,缩减办事员数量。改革开放以来,科技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农业科技研究,通过引进良种,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等措施促进农业丰收,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应按照公平的原则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把保障农民发展权放在首位,尊重农民选择权,尤其要防止把城乡一体化当作圈地、剥夺农民的工具;要加快产业布局调整,推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涉农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进一步加快城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强化城乡产业之间的协作和联系,鼓励城市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农村,改变资源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格局;还要按照公平的原则配置公共资源,尤其是财政资源以及公共服务资源,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制度对接。1.3.2建设“美丽乡村”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应该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1.3.3建设“美丽乡村”与农村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应该以农村文化建设为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思路,要求各地要加大“发展农村新社区”的工作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壮大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针对于此,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村建设勾画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蓝图。而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农村建设中的“软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要的有效途径。相对城市社区居民而言,他们的观念相对落后消极,经济相对拮据,态度相对保守,时间相对空闲,需求相对迫切,人才相对匮乏,设施相对薄弱。由此可见,加强农村新社区的文化建设,开展失地农民的文化活动,既有潜力,又有难度。加强农村新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1.3.4建设“美丽乡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即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有限制因素,即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的因素;在“发展”的概念中还包含着制约因素,因此,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必然有限制因素的存在。主要限制因素有人口数量、环境、资源,以及技术状况和社会组织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能力施加的限制。最主要的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与环境。因此,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从而真正将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结合。1.3.5建设“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美丽乡村”应该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近年来,农民增收困难已经成为倍受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三农”工作的“难点”和中心任务。农民增收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密切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研究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放之于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去认识、去分析、去思考,在经济各要素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把握农民增收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实施科学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农民 增收问题上的反映,也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需要。1.4规划范围规划区为老城镇罗驿村(行政村)、沙吉村(自然村)、美文村(自然村)串连成的区域。1.5规划内容本项规划方案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制定发展策略,在分析地区发展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地区的功能地位;第二,制定发展规划,包括空间结构、功能布局、用地规划、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和市政工程系统规划等。1.6规划成果制定总体规划。对罗驿村、沙吉村及美文村组成的旅游景观带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并对范围内街区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提出总体规划方案。1.7规划期限近期 2012-2015年,远期 2016-2030年。第二章 区域概况2.1区位分析2.2.1宏观区位分析澄迈县,位于海南省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1923-2001,东经10945-11015。北面与东面同海口市接壤,南面与东面同屯昌、定安县交界,西南同儋州市、琼中县相连,西与临高县毗邻。全境东西部宽56.25千米,南北长70千米。总面积2068平方千米。澄迈县人民政府驻金江镇,县建制历史悠久,是海南西汉时期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老城镇位于澄迈县的北部,毗邻省会海口,南接白莲镇,北至澄迈湾,西连马村镇,东临石山镇。土地总面积259.99平方公里,有18个村(居)委会,76个自然村,总人口62556人,耕地总面积35654亩。境内有我省最大,开发最早的老城开发区。东托粤海铁路物流中心,西有国家一类口岸马村港群,北有旅游度假胜地盈滨度假村和边湾浴场,南连本县美亭瓜果批发市场,西环高速公路和粤海铁路贯穿其境。旅游景观带位于老城镇的南部6.5公里,串联罗驿村、沙吉村、美文村三个旅游景点,全长3.6公里。2.2.2微观区位分析1、罗驿村位置 罗驿村隶属老城镇行政村罗驿村村委管辖,位于老城镇西南边方向6.5公里处,北至白莲镇,南临美桃行政村,是一处历史悠久的文化古村。在罗驿村的右侧方向有225国道,相距1300米左右,在东南方向有粤海铁路穿过。 2、沙吉村位置 沙吉村距离白莲社区和罗驿村约2.5公里。225国道从村边经过,交通十分方便。 3、美文村位置 美文村距沙吉村约1.1公里,距罗驿站村约4.2公里,距白莲社区约4.5公里。2.2交通概况三村交通便利,有225国道从旁而过,旅游景观道路将三村有效连接,直穿225国道。2.3自然条件2.3.1地形地貌现状地势平坦,高差不大。2.3.2气候条件地属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全年无霜。年均日照2017.6小时,年均降雨量1790.7毫米。2.3.3地质村域内土壤较为丰富,土质肥沃。农业种植主要有槟榔、水稻、瓜菜。2.3.4水文三村都有大量水池及水渠,水资源比较丰富。第三章 区域旅游资源评价3.1区域旅游资源评价通过对旅游景观带地域的旅游资源的组合特点及由此而产生的质和量的差异、对旅游吸引力的大小进行的科学分析,按照旅游资源本身的质量特征(如其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体育价值等),丰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将旅游景观带的旅游景点划分为:主要旅游景点和次要旅游景点两类。主要旅游景点有:罗驿村八景之一文昌塔、罗驿村八景之一步蟾坊、罗驿村八景之一步古墓、罗驿村八景之一古桥、罗驿村八景之一古驿道、罗驿村八景之一李氏宗祠、罗驿村八景之一贞节牌、罗驿村八景之一马蹄泉等。次要旅游景点有:罗驿村千年古宅、罗驿村长寿文化广场、罗驿村古榕树、罗驿村日池、罗驿村月池、旅游观光带生态种植区、沙吉村古宅、美文村槟榔园、美文村千年古榕树等。3.2区域旅游景点介绍3.2.1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李氏宗祠罗驿村李氏宗祠,始建于清雍正元处(1723年),为罗驿村入村始祖李文英公而立。宗祠坐北朝南,木石结构,整个宗祠占地面积约6933.8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20平方米。宗祠建筑规模宏大,气宇庄严,古色古香,独具风格。李氏宗祠结构为三进四合院布局建筑风格,以山墙最为特色。一进室和三进室山墙分别砌成“一岳朝天”和“五岳朝天”硬山式,气势壮观。宗祠二、三进之间的厢房檐壁,彩绘人物出游、绿树飞鸟、荷塘游鱼的图画,浮雕有北宋诗人王念令的送春和史学家司马光的诗作。廊房檐壁彩绘的“二十四孝”图及赞美诗,表现了罗驿乡民对村中子弟在“忠、孝、仁、义、节悌”方面的教化寄予美好的愿望。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海南历史上唯一的探花张岳崧,在回定安县高林村探亲期间,受罗驿村李莹亭的邀请来访罗驿村,在李氏宗祠里为罗驿村的学子讲授学业。1919年海盗猖獗扰澄,帮原设在澄迈县县治(今老城镇)的“澄江书院”常遭侵扰,时任校长李克兰(罗驿村人、后任澄迈县教育局长)会同有识之士,联名向县政府呈请,将学校迁往罗驿村李氏宗祠,继续办学。1934年,李独清(罗驿村人)续任校长,对学生大力宣传革命思想,培养大量革命人才,前后有县团级以上干部37人,其中有:李钟瑛、李定南、马白山、马秋江、李平山、李作标、李有忠、劳家振等革命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有400多名师生参加革命,71人为国捐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2006年3月20日,中共澄迈县委办公室、澄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发文,将罗驿村李氏宗祠定为“澄迈县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9年6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海南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将罗驿村李氏宗祠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2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古墓罗驿村史记载,李氏入村始祖李文英,是乡贡进士,原籍琼州万安县人,于南宋末年间(1265-1279年),游学澄迈邑,在罗驿村设学塾,便定居于倘驿。相传李文英在倘驿村教学时,有一天下午,几个学生迟到,李文英用教鞭训学生,学生诉其原委,说是他们在山塘洗澡,看见几只大乌龟背着一只死乌龟,后面有九只小龟排成一行跟随,向村后的松林山爬去,他们觉得好玩就跟着看,最后看完死龟被活龟埋葬,才返回学堂,所以就迟到了。李文英感觉此事惊奇,便掏钱给这些学生,要他们去买几支甘蔗,顺着原路一边走一边吃,直到死龟埋葬之地就返回。而后,李文英乘路人少的时候,悄悄循着蔗渣,找到松林山上龟葬地,并在周围作上记号。李文英嘱咐儿子,在他百年之后乃葬在此“风水宝地”。后来,李文英寿终后,子孙们按照他的遗嘱,将其下葬于该地。果然,李氏后人丁旺家兴,人才辈出。倘驿村原来居住有吴、陈两姓,李文英后裔发达后,吴、陈两姓渐渐迁出倘驿村在附近再建村定居。如今,拥有6000多人口的罗驿村全部姓李。3.2.3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马蹄泉在本村东又名“马蹄井”。古传有美女骑马至乐道桥,马宽不进,女即鞭之,马咆哮於大石上,蹄印最深,遂有泉从石孔出,马饮而逝,永甚清香,虽大旱不竭,神造不诬,详於邑志。诗云: 仙子已乘神马去,此地空馀仙引泉。仙子去兮不复反,牧童遥指在当前。清溪碧碧波罗树,野草青青古驿炯。一勺至今清不竭,使人石上总流连。3.2.3罗驿村八大景观之一步蟾坊正德琼台志记载,“步蟾坊为举人李金立”、“李金澄迈倘驿人惟铭子雩都训导”、“秀峰义学在澄迈县倘驿都,成化初举人李金率建延举人崔会为师以教乡子第”。步蟾,步月,比喻月下散步,意喻科举登第。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步蟾,步月用来比喻考中举人。而另一座坊叫“文奎坊”已经被毁坏,为明永乐年间举人李惟铭立,李惟铭便是李金父亲。3.2.4罗驿村贞八大景观之一节牌坊“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为了表扬妇女的贞洁,比如长期孀居并且为教育或社会有一定贡献的妇女。 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罗驿村历史上有多名烈女,并为他们修建了“贞节牌坊”。明朝:王氏,李杰妻,年二十四而寡,奉养母亲,抚育儿子,守节不渝。明朝成化十六年(1480年)督学赵令、县令周泰撰文旌表其墓。入节义祠。吴氏,李璟妻。年二十四儿寡,抚育孤幼子,皆可为乡里效法。其母亲微示他意,涕泗交下,坚志不渝中。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督学蔡工旌其门,入节义祠。童氏,李一根妻。年二十二而寡。母亲怜惜其年幼,欲想夺其志,坚誓不从。抚育腹子果瑞为县名士,入节义祠。3.2.5罗驿村贞八大景观之一古驿站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罗驿村历史上曾有一座古驿站,罗驿村,旧称“倘驿村”。北宋中叶,因村之东建有琼州管道驿亭而得名。北宋元佑年间(1086-1094年)驿亭改称驿站。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北宋大文豪苏东坡被贬来琼,取道西行儋州,从倘驿村东古驿道而过,夜歇驿站。深受倘驿村父老乡贤学者欢迎。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苏东坡被诏徙廉州安置,六月初自儋州起行,中旬再经倘驿村驿站,数百乡民及父老集于村东送行。3.2.6美文村槟榔园美文村全村庭前院后种植槟榔树,种植面积约600亩,走在环村路上随处可见成片的槟榔园,这里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百年槟榔成林、古木参天、空气清新,是难得的天然大氧吧和动植物基因库。3.3区域古迹复原3.3.1道乐塔和用倒塔复原罗驿村历史上曾有两座古塔,分别叫道乐塔和用倒塔,誉称“宝塔峥嵘”,是罗驿村闻名琼州的八景之一。两塔为罗驿村风水宝塔,史载始建成于元代。塔立而荫庇子孙,福泽后人,子孙人才辈出,出仕登第,故曾有“澄迈科举仕宦第一村”之美称。但可惜两塔今已名村物毁。对此,村中及社会有识之士纷纷要求予以重修。重修两塔,重展宝塔峥嵘,保护好祖宗留下的这份难得的文化遗产,有利于延续吉祥风水塔脉,福泽族人子孙后裔,重振科声,润育人才,拓宽澄迈旅游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济南客运驾驶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北京客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多少道题
- 2024年客运驾驶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答案下载
- 2024年阿坝客运资格证仿真考试题
- 解析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Ⅲ)-化学
- 人教部编版小学1到6年级语文高频考点词语注音及解释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自考分类模拟28-真题-无答案
-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河北选拔赛“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技能大赛实施方案
- 模具提高效率合同范本
- 环保工程建造师聘用合同范例
- 仓库降本增效方案培训课件
- 氢能与燃料电池-课件-第五章-制氢技术
- 用色彩表达情感课件
- 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
- (完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
- 中国电影发展史简介
- 危险货物运输登记表
- 2023北京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 粮油售后服务承诺书
-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课后作业答案
- 药学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