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doc_第1页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doc_第2页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doc_第3页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doc_第4页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进工业污染物减排的思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的部署,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不断加大投入,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减排能力建设,使我市减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加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管理,严控主要污染物增量,对高排放项目从严审批。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国控、省控等20家重点排污企业中开展了排污量核定和许可证发放工作。全市共完成环保治理项目14个,完成环保投资14031.9万元。二是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研究制定了南部地区粉尘污染整治实施方案,督促南部地区水泥、发电、冶炼、化工等重点企业,按照新标准、新要求,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深化粉尘、烟尘污染治理,最大程度地减少粉尘、烟尘排放。海螺水泥、上峰水泥、富鑫钢铁等企业投入近千万元,对粉尘污染治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三是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坚持环评审批集体研究,把好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关。严格按照分级审批规定,规范审批行为,做到不降级、不越权审批。共审批了雨润国际广场等190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环境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四是狠抓执法监管不放松。制订了年度污染源监察计划和推行了环境执法包片责任制,对国控、省控等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夜查和突击检查,对有些企业进行驻点监察,进一步落实了责任、强化了监管。并加强重点污染源监管,防止废气事故性排放。围绕减排,专门设立了环境监察减排执法组,加大对全市减排项目的稽查力度,重点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和燃煤电厂脱硫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加强在线监控系统管理,定期校核在线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并及时到现场查处超标排污等问题,促使新、老减排设施正常稳定运行,减排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五是扎实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执法攻坚年活动,把重金属污染整治、污染减排项目监管、遗留问题及建设项目专项整治和南部地区粉尘整治作为工作重点,成立了4个工作组,并实行环境执法联合机制,加强部门间横向合作和市县(区)上下联动,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2010年,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478人次,检查企业1175家次,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120起,对50家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或停产治理通知书,对6家企业实行市级挂牌督办,对19起环境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对17家企业进行了经济处罚,罚款数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51%。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有力打击了环境违法行为,有力推进了我市污染减排工作的落实和全市环境质量的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市共组织实施化学需氧量减排项目19个、二氧化硫减排项目21个,减排化学需氧量2378.01吨、二氧化硫56578.21吨。到2010年底,全市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为4.03万吨和0.92万吨,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几年来,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有发展、有进步、有成效,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来之不易。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但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改变,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市的污染排放总量仍然较大,生态环境失衡的状况依然存在,环境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积重难返。我市是典型的资源性工业城市。过去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数十年来,我市铜冶炼及硫磷化工产业为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结构单一,产业层次低,产品能耗高的状况,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矿山资源枯竭、环境污染较重的问题,资源、环境的制约成了城市发展的瓶颈。水泥制造、火力发电、冶炼、化工、钢铁等重污染产为仍占主导地位;有色、化工、机械加工等一直是我市支柱产业,也是我市危险废物种类多、产生量较大的行业,结构性污染仍较严重,污染减排压力巨大,环境容量问题日益凸显。虽然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但仍然存在淘汰落后产能力度不大,新建项目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重较大的问题。冶炼、化工、建材等企业的产能逐年扩大,造成污染物的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从源头上控制产生污染的工作重视不够。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布局性污染、结构性污染。我市城市功能摊大饼式发展,城区扩张也跟随工矿企业的发展进行,功能混杂,工业企业选址布局不尽合理,污染源点多、面广、分散,新建工程项目规划选址缺乏科学性、长远性,城市功能分区没有严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给环境监测、监察、日常监管、治污设施最大化使用等造成一系列困难,形成治污成本高、监管漏洞多的局面。二、污染减排工作难度较大。“十二五”时期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调增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四项。初步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市二氧化硫将新增1.2万吨,氮氧化物新增1.5万吨,化学需氧量新增1万吨,氨氮新增700吨。但我市污染减排主要工程措施基本上均已实施,二氧化硫减排潜力下降、减排空间十分有限,目前已掌握的减排项目,累计最大限度只能减排二氧化硫7000吨、氮氧化物1.45万吨、化学需氧量8000吨、氨氮650吨。在消化增量的同时,持续削减存量,任务十分艰巨。三、监管整治不够到位。一是环保“第一审批权”难以完全落实。 “三同时”制度没有严格执行,还存在项目先上车、后补票,甚至不申报、不补票的问题。二是综合监管难以完全落实。污染综合整治上,环保综合监管职能发挥不够充分,环保部门与相关等职能部门加强联系协调,争取工作配合上还存在缺位和空位的现象。四、环保意识仍需增强。一是个别单位和领导不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往往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 少数领导想方设法发展经济,而不考虑或少关注这种经济增长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二是部分执法人员法律和专业素质不高,执法工作水平欠缺,影响正常环境行政执法功能。三是部分企业主的环保法制观念比较淡薄,不惜以牺牲环境来谋取利益最大化,并想方设法规避环保部门的监管。少数企业宁愿违法排污缴纳排污费,也不愿上治污设备,或者设备闲置不用。针对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一、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对减排工作的认识。我市的工业污染物减排工作面临时间紧、压力大的局面,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在人民群众中间进行广泛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提高企业排污守法的自觉性。特别是各级领导者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宁可少要一些GDP,也不给子孙后代留下隐患。绝不允许盯着产值快速增长,面对环境污染麻木不仁;绝不允许一方面搞节能减排,一方面又新上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双高(高能耗、高污染)”项目。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动减排目标的落实。市政府要统一协调部署,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要相互配合和联动。结合县区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中污染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减排监管失察,没有按期完成减排任务的,追究相关责任。定期向社会公布污染减排的动态情况,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二、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强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按照“统一规划,产业入园、工业入区”的原则,合理规划,整体推进,优化调整工业布局,加快主城区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步伐,实现污染集中治理。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工业项目准入门槛。要建立健全并落实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的建设项目审批机制,所有引进新上和技改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环保要求和行业准入条件,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新建项目的环保设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严格禁止新上资源利用率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的项目。严格落实新建项目总量控制制度。把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对超过总量控制指标的地区,采取区域限批措施,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推进治污减排工程项目的实施。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增加治污削污能力,研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治理设施运行监管,使治污设施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突出抓好重点行业、抓如钢铁、电力、建材、化工等重点区域及关键环节的统筹节能减排措施,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效果。三、淘汰落后产能,促进清洁生产。强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工业结构升级,上大压小、扶优汰劣,提高产业集群和技术水平。改造提升冶炼、化工、建材等高耗能产业。企业要统筹考虑产品结构调整、设备挖潜改造、污染减排治理、基础管理机制建设,实施综合整治,限期达到节能减排要求。加大投入,实施一批重大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在冶炼、钢铁、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筛选减排效果好、环境污染少、资源利用效率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短的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做到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大力促进清洁生产。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新技术、新工艺,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深入开展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建设,加快步伐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再生资源的利用,扩展循环经济的视野,加强企业间能流、物流上下衔接,实现循环梯度利用。四是突出重点,抓好行业、企业和治理工程,深入推进总量减排。细化工程减排,拓宽减排领域。推进以工业炉窑治理为重点的氮氧化物减排工程和以有色、化工、钢铁行业为重点的二氧化硫减排工程。完成铜冶炼技术升级改造工程,铜冶炼制酸尾气、硫精砂制酸尾气、钢铁烧结烟气全部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设施,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实化管理减排,提高减排绩效。开展污染减排核查和预警督查,狠抓重点行业达标排放,强化重点减排工程中控平台建设和治污设施运行管理,拆除电力企业烟气旁路,提高综合脱硫效率在90%以上,落实不正常运行脱硫设施的电价扣减和罚款政策措施,实施脱硫设施投运率及脱硫效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及COD、氨氮去除效率公布制度,公开曝光、严肃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加强污染减排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建设,扩大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覆盖面,提高减排监督管理效率;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对“双有、双超”(有毒、有害、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污)的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抓好重金属排放企业、七类产能过剩企业和化工企业的清洁生产;将减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减排考核问责机制,落实领导责任、政府责任、企业责任、督察责任、考核责任,强化行政问责,提升减排工作效率。 五是加大减排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要下决心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各地要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舆论和行政等手段,切实加大违法排污企业的惩治力度,彻底扭转“违法成本低、守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