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承天寺夜游复习课教学设计三甲中学 陈慧琴复习目标: 1.积累所学苏轼的诗文,综合整理苏轼的相关信息及每篇的写作背景,提炼苏轼在每篇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2.熟练背诵课文,记住文中字词的读音,能正确划分句子的停顿。3.正确流利地翻译课文,熟记重点字词句的意思。4.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品味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感悟作者特殊的心境。5.通过比较阅读,进一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复习重点:1、2、3复习难点:4、5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复习过程:一、创设情境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篇小品文。二、自主预知(根据学情,提前下发学案,课前完成这一部分。)1.结合资料,收集苏轼的相关信息及写作背景。(提示: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2.熟练朗读课文:l 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欣( )然 遂( )至 未寝( ) 藻( )荇( )l 用“”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准确流利地翻译课文。4.概括每段大意,表明所用的表达方式。5.找出文章的主旨句,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合作交流1.小组内交流作者信息,比一比,看谁整理的更完善。(强调快速记忆)2.组内齐读课文,交换判阅所完成的习题。(改错并记住)3.互译课文,发现难点、疑点及时解决。4.各组展示此题内容,各组组长点评。5.每组派代表展示此题,交换小组点评。(教师不断了解小组内的学习情况,及时点拨校正。)四、难点探究(根据学情教师灵活处理)1. 赏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为何把自己说成是“闲人”?五、强化训练(ppt演示)题组一:广东省中考题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3分)译文: 3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3分)4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题组二:山西省实验区中考题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完成1-5题。(10分)甲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把洒问青天( )(2)念无与为乐者( )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不知天上宫阙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相与步于中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笔下柏影也。译文: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2分)题组三:山西省中考题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2分) 小石潭记(节选) 柳宗元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 往来翕忽(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念无与为乐者: 10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分)甲文是 乙文是 11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题组四:呼和浩特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语段,完成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不以物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2分)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念无/与为乐者 D相与步/于中庭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微斯人,吾谁与归?译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 4甲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乙段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点睛之笔是“ ”,反映了他失意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2分)六、知识盘点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语言上的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以上是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所作的要求。从课标中不难看出,文言文的考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2. 诵读诗文,积累优美句子。3.能准确翻译课文。4.了解基本语法知识,掌握重点字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饮料行业分析
- 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合唱与指挥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许昌电气职业学院《老年生活能力评估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外科学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至2031年中国汽车仿真电气电路学习实习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煤炭买卖合同模板
- 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足球俱乐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道路路基坡度施工方案
- 新建电力线施工方案
- 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钢琴基础(2)》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配电工程施工方案
- 数学-湖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模拟二)试题+答案
- 2025年中国计量器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中央2025年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招聘3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正定矩阵的应用分析》1400字
- 挂网喷播植草施工方案
- CNAS-CC190-2021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 mems探针卡可行性研究报告
- 牧运通备案办理流程
- 河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5篇(截至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