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君王.doc_第1页
中国历代君王.doc_第2页
中国历代君王.doc_第3页
中国历代君王.doc_第4页
中国历代君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代君王夏(前2049-前1577)禹(姒文命,前2049-前2005在位),在位45年,鲧的儿子,黄帝玄孙,继舜为帝,称国号夏,死后葬于会稽山。启(前2004-前1966在位),在位39年,禹的儿子太康(前1965-1962在位),在位4年,启的儿子,荒淫无度,朝政松弛,外出打猎时,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入侵,自己做了君长,史称“太康失国”。仲康(前1961-1955在位),在位7年,太康的弟弟,被后羿立为君王。相(前1954-1927在位),在位28年,仲康的儿子,寒浞入侵,被杀,夏朝被后羿篡权,未改国号。后羿(前1926-前1919在位),掌权8年,有穷氏首领,太康时入主夏朝,掌握实权,后为寒浞所杀。寒浞(前1918-前1887在位),掌权32年少康(前1886-前1866在位),在位21年,相的儿子,匡复夏王朝,史称“少康中兴”,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明君。杼(前1865-前1849在位),在位17年,少康的儿子槐(前1848-前1805在位),在位44年,杼的儿子芒(前1804-前1747在位),在位58年,槐的儿子泄(前1746-前1726在位),在位21年,芒的儿子不降(前1725-前1657在位),在位69年,泄的儿子,让位于其弟扃。扃(前1656-前1636在位),在位21年,不降的弟弟廑(前1635-前1628在位),在位8年,扃的儿子孔甲(前1627-前1619在位),在位9年,不降的儿子皋(前1619-前1616在位),在位3年,孔甲的儿子发(前1615-前1609在位),在位7年,皋的儿子桀(姒履癸,前1609-前1577),在位33年,发的儿子商()汤(子履,前1617-前1588在位),商太祖,在位30年,前17年为夏朝商国诸侯,后灭夏自立,以毫为都。外丙(子胜),汤第二子,在位3年仲壬(),汤第三子,在位4年太甲(子至,前1582-前1570),商太宗,仲壬的侄子沃丁(子徇),太甲的儿子,在位12年太庚(子辩),沃丁的弟弟在位25年小甲(子高,前1516-前1499),太庚之子,在位17年。雍己(子?),小甲的弟弟太戊(子密,前1486-前1411),雍己的弟弟仲丁(子庄),太戊的儿子,迁都嚣。外壬(子发),仲丁的弟弟,在位15年,有九世之乱。河?甲(子整),在位9年,太戊的儿子祖乙(子滕,前1525-前1507),商中宗,在位19年祖辛(子旦),在位16年,祖乙的儿子沃甲(子逾),祖辛的弟弟,在位25年祖丁(子新),祖辛的儿子,在位9年南庚(),祖丁的堂弟,在位25年阳甲(子和),在位7年,南庚的侄子盘庚(子旬,前1300-前1277),在位28年,阳甲的弟弟,迁都于殷。小辛(子颂)在位21年,盘庚的弟弟小乙(子敛)在位28年,小辛的弟弟武丁(子昭)小乙的儿子?庚()武丁的儿子祖甲(子载)?庚的弟弟廪辛(子先)在位6年,祖甲的儿子康丁(子嚣,前1219年在位)在位1年,廪辛的弟弟武乙(子瞿,前1147-前1113在位),在位35年,康丁的儿子文丁(子托,前1112-前1102在位),在位11年,武乙的儿子帝乙(子羡,前1101-前1076在位),在位26年,太丁的儿子纣(子辛,前1076-),帝乙的儿子周(一)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发)成王(姬颂)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扈)懿王(姬?)孝王(姬辟方)夷王(姬厉王(姬胡)宣王(姬静)幽王(姬宫?)(二)东周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 春秋庄王(姬佗)厘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 战国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惠王()秦汉(一)西汉(二)东汉 三国时期 曹魏 蜀汉 东吴晋(一)西晋(二)东晋南北朝时期(420-589)南朝 宋 齐 梁 陈北朝 北魏东魏西魏北齐 北周隋唐五代十国(907-960) 五代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后周 十国 前蜀 后蜀 吴 南唐 吴越 闽 楚 北汉 南汉十国是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 、闽、楚 、南汉、南平(荆南)和北汉。北汉建国于今山西境内,其余九国都在南方。十国与五代并存,但各国存在时间长短不一,如吴越,割据于唐亡以前,直到五代结束后才为北宋所灭。疆土则南平最小,南唐最大。 十国世系表 吴 (902937) (1)吴武忠王杨行密 (2)吴烈祖杨渥 902-905 905-908 (3)吴高祖杨隆演 909-920 (4)吴睿帝杨溥 921-937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 (903925) (1)前蜀高祖王建 (2)前蜀后主王衍 903-918 918-925 后蜀灭前蜀 前蜀亡 楚 (907951) (1)楚武穆王马殷 (2)楚衡阳王马希声 907-930 930-932 (3)楚文昭王马希范 932-947 (4)楚废王马希广 947-950 (5)楚恭孝王马希萼 950-951 (6)楚王马希崇 951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907978) (1)吴越武肃王钱镠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907-932 932-941 941-947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947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947-978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909945) (1)闽昭武王王审之 (2)闽嗣王王延翰 909925 925926 (3)闽惠宗王延钧 (4)闽康宗王昶 926935 936939 (5)闽景宗王延曦 939943 (6)闽殷德帝王延政 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 (917971) (1)南汉高祖刘龚 (2)南汉殇帝刘玢 917942 942943 (3)南汉中宗刘晟 (4)南汉后主刘怅 943958 958971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 (924963)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5)荆南高继冲 924927 928947 948959 962963 (4)荆南王高保勖 960962 北宋灭荆南 荆南亡 后蜀 (925965) (1)后蜀高祖孟知祥 (2)后蜀后主孟昶 925934 935965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 (937975) (1)南唐烈祖李昪 (2)南唐元宗李璟 (3)南唐后主李煜 937943 943960 961975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 (951979) (1)北汉世祖刘崇 (2)北汉睿宗刘钧 (3)北汉少主刘继恩 951955 955968 968 (4)北汉英武帝刘继元 968979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 附录 桀燕 (895913) (1)桀燕王刘守光 895913 后唐灭桀燕 桀燕亡 清源 (949962) (1)清源晋江王留从效 (2)清源王留居道 949-962 962 北宋灭清源 清源亡 十国世系表 吴 (公元902937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 (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 生卒:852905.12 54岁 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 长子 (2)吴烈祖景帝杨渥 生卒:886908.5 23岁 在位:905.12908.5 天祐(906908) 二弟 (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 生卒:897920.5 在位:908.5920.5 天祐(909919) 武义(919921) 弟 (4)吴睿帝杨溥 生卒:901938 38岁 在位:920.5937.10 武义(921) 顺义(921927) 乾贞(927929) 大和(929935) 天祚(935937) 废,于次年死 南唐灭吴 吴亡 前蜀(公元90392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前蜀高祖王建 生卒:847918.6 72岁 在位:891918.6 于907年9月建国 天复(907) 武成(908910) 永平(911915) 通正(916) 天汉(917) 光天(918) 少子 (2)前蜀后主王衍 生卒:886926.4 41岁 在位:918.6925.11 乾德(919924) 咸康(925) 被废 后唐灭前蜀 前蜀亡 楚 (公元907951年) 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 (1)楚武穆王马殷 生卒:852930 79岁 在位:896930.11 于927年6月建国 子 (2)楚衡阳王马希声 生卒:898932.7 35岁 在位:930.11932.7 2年 弟 (3)楚文昭王马希范 生卒:899947.4 49岁 在位:932.7947.4 弟 (4)楚废王马希广 生卒:?950.12 ?岁 在位:947.4950.12 马希萼夺位,杀之 兄 (5)楚恭孝王马希萼 生卒:?951.11 ?岁 在位:950.12951.11 马希崇夺位,杀之 弟 (6)楚王马希崇 生卒:?岁 在位:947.4950.12 降南唐 南唐灭楚 楚亡 吴越 (公元893978年) 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 (1)吴越武肃王钱镠 生卒:852932.3 81岁 在位:893932.3 于907年5月建国 天祐(907) 天宝(908923) 宝大(924925) 宝正(926931) 子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生卒:887941.8 55岁 在位:932.3941.8 子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 生卒:928947.6 20岁 在位:941.9947.6 弟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生卒:929973 45岁 在位:947.6 被废 弟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 生卒:929988 60岁 在位:947.6978.8 北宋灭吴越 吴越亡 闽 (公元893945年) 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 (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 生卒:862925.12 64岁 在位:907925.12 于909年4月建国 子 (2)闽嗣王王延翰 生卒:?926.12 ?岁 在位:925.12926.12 弟 (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 生卒:?935.10 ?岁 在位:926.12935.10 于933年称帝 龙启(933934) 永和(935) 被杀 子 (4)闽康宗王昶 生卒:?939.7闰 ?岁 在位:935.10939.7闰 通文(936939) 被杀 叔 (5)闽景宗王延曦 生卒:?944.3 ?岁 在位:939.7闰943.2 永隆(939944) 废,于次年被杀 弟 (6)闽殷德帝王延政 生卒:?951 ?岁 在位:943.2945.8 天德(943945) 南唐灭闽 闽亡 南汉(公元917971年) 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 (1)南汉高祖刘龚 生卒:889942.4 54岁 在位:911942.4 于917年7月建国 乾亨(917925) 白龙(925928) 大有(928942) 子 (2)南汉殇帝刘玢 生卒:920943.3 44岁 在位:942.4943.3 光天(942943) 被杀 弟 (3)南汉中宗刘晟 生卒:920958.8 59岁 在位:943.3958.8 应乾(943) 乾和(943958) 子 (4)南汉后主刘怅 生卒:943980 38岁 在位:958.8971.2 大宝(958971) 降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荆南(公元924963年) 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 (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 生卒:858928.12 71岁 在位:907928.12 于924年3月建国 子 (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生卒:891948.10 21岁 在位:928.12948.10 子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 生卒:920960.8 41岁 在位:948.11960.8 弟 (4)荆南王高保勖 生卒:924962.11 39岁 在位:960.8962.11 侄 (5)荆南高继冲 生卒:943973 31岁 在位:962.11963.2 降 北宋灭南汉 南汉亡 后蜀(公元925965年) 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 (1)后蜀高祖孟知祥 生卒:874934.7 72岁 在位:925934.7 9年 于934年1月建国 明德(934) 子 (2)后蜀后主孟昶 生卒:919965 47岁 在位:934.7965.1 31年 明德(935937) 广政(938965) 降北宋 北宋灭后蜀 后蜀亡 南唐(公元903925年) 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 (1)南唐烈祖李昪 生卒:888943.3 56岁 在位:937.10943.3 6年 升元(937943) 子 (2)南唐元宗李璟 生卒:916961.7 46岁 在位:943.3961.7 18年 保大(943957) 中兴(958) 交泰(958) 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 子 (3)南唐后主李煜 生卒:937978 46岁 在位:961.7975.11 15年 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 北宋灭南唐 南唐亡 北汉(公元951979年) 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 (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 生卒:895954.11 60岁 在位:951.1954.11 4年 乾祐(951954) 子 (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 生卒:926968.7 43岁 在位:954.11968.7 14年 乾祐(955956) 天会(957968) 养子 (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 生卒:935968.9 34岁 在位:968.7968.9 2个月 被刺杀 弟 (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 生卒:?约992 ?岁 在位:968.9979.5 11年 天会(969973) 广运(974979) 降北宋 北宋灭北汉 北汉亡 南平(荆南)高继冲,字成和(一作字贊平),五代十国末期南平国君主。为高保融之长子,高保勗之姪。宋太祖宋太祖建隆三年(962年),高保勗因病去世,遗命高继冲权判内外军马事以继其位。后来高继冲亦被宋任命为荆南节度使。同年,湖南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亦去世,年仅11岁的周保权嗣位,而境内大将张文表叛变,周保权向宋朝求援。建隆四年(963年),宋军讨伐张文表,假道荆南,趁机控制南平都城江陵(今湖北江陵)城巷,高继冲只得纳地以归,南平亡。南平亡后,宋一度仍任命高继沖为荆南节度使。不久,高继冲举族归朝,被改命为武宁节度使(约在今江苏、安徽一带)。开宝六年(973年)高继冲於武宁节度使任内去世,赠侍中。高继冲镇守彭门(今江苏徐州),政事委诸僚佐,然有德政,因此被百姓请求留葬当地,但不被宋太祖允许。宋(一)北宋宋朝皇帝列表宋朝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扎在宋州(今河南商丘)。次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即位,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定都汴梁(今开封),靖康年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遂亡。徽宗第九子赵构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宋太祖 (927976)即赵匡胤。宋朝创建者(960976)。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自建隆三年 (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又以杯酒释兵 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宋太宗 (939997)北宋皇帝(976997)。名赵炅。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997年,病逝于汴京万授殿,终年五十九岁。宋真宗 (9681022)北宋皇帝(9971022)。名赵恒,原名赵德昌,太宗第三子。曾被封为韩王、襄王、寿王。后立为太子。统治前期的咸平、景德年间因勤于政事, 经济发展,号称治世。但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进犯澶州,真宗亲征,澶渊之役订城下之盟,开创纳岁币求和苟安的先例,以物质换取和平,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后期任用王钦 若大兴祥瑞,东封泰山,西祀汾阳,又广建佛寺道观,劳民伤财,导致社会矛盾激化.1022年病逝于忭京宫中延庆殿,终年五十五岁,在位二十五年,葬于永定陵。宋仁宗 (10101063)北宋皇帝(10221063)。名赵祯,原名受益。真宗子。其即位时只有十三岁,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十余年后亲政,他的统治开始较为节俭。但对西夏战争屡败,被迫以“岁赐” 银、绢、茶妥协,对辽也以增纳岁币求和。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虽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结果失败。但总的来说,仁宗在位期间国家比较安定,1063年,仁宗病逝于宫中福宁殿,终年五十四岁。据宋史载,其母李氏生仁宗后,被刘德妃窃为己子,仁宗即位后,仍认刘后为生母,李氏临死也没敢母子相认。刘后死后,仁宗才知道内情,追封李氏为皇太后。后人根据这段历史编写了狸猫换太子。宋朝皇帝列表 宋代历届皇帝生平介绍 - 龙哥 - 蹉跎岁月宋英宗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任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宝。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1055年立以为嗣。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宋神宗,英宗长子。全名赵顼,又名仲针,谥号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即位后,由于对疲弱的政治深感不满,且他素来欣赏王安石的才干,故即位后命王安石推行变法,以期振兴北宋王朝,史称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由于改革操之过急,不得其法,最终失败收场,不过神宗还是维持新法将近二十年。时值夏惠宗在位,母党梁氏专权,西夏国势日非,宋神宗命兵伐西夏,期图一举歼灭西夏。在庆州(今甘肃庆阳)宋军大破夏军,占领西夏二千里土地。不过后来在永乐城之战中惨败,灭夏之举未能实现。事后,宋神宗在朝中当众痛哭。他有抱负,励精图治,想灭西夏,惜壮志未酬,于元丰八年饮恨而殁,享年三十八岁。其子宋哲宗亲政后,竭尽所能完成父亲遗志。宋哲宗赵煦,原名佣,神宗第六子。曾被封为延安郡王。神宗病危时被立为太子。哲宗即位后,年仅九岁,由高太后执政,1093年,亲政后,任用主张变法的大臣,对守旧派、中间派进行打击。追贬司马光,并将苏辙等人流放到岭南。恢复免役法、保甲法、青苗法等。终止与西夏的谈判,加强边境防御,屡败西下,迫使其求和。1100年正月,病逝于汴京,在位十五年,终年二十四岁,葬于永泰陵。宋徽宗 (10821135)北宋皇帝(l1001125)。名赵佶。统治期间重用蔡京、童贯等奸臣权阉,贪污横暴, 掠夺民财。又尊奉道教,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大兴木土、广建宫观庭院,设局搜刮奇花异石,称“花石纲”。于京师筑“艮嶽”,劳民伤财,导致农民揭竿起义。宣和七年(1125年)传位给钦宗赵桓,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为金兵俘虏北去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至死不得归。工于书画,以花鸟画和“瘦金书”书法名于世。书法初师薛稷,草书学黄庭坚。楷书瘦劲峻丽,有“屈铁断金”之誉,自成法度,世称“瘦金体”。传世书迹有真草千字文、临写兰亭绢本等。宋钦宗 (11001156)北宋皇帝。名赵桓。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时受父徽宗之禅即位。次年被迫起用主战派李纲抗金,斩杀罢黜了蔡京一党。但仍答应以赔款、割太原等三镇乞降求和。汴京城破后,降金,北宋灭亡。靖康二年 (1127年)与徽宗为金兵俘掳北去,囚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1161年,钦宗赵桓在金国被马踩死,终年五十七岁,葬处不明。宋高宗 (11071187)南宋皇帝。名赵构。徽宗子。靖康二年(ll27年)金兵俘徽、钦二宗北去后,于南京 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南逃至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立南宋政 权。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重用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纳贡、称臣等屈辱 条件向金人乞降求和,收韩世忠等三大将兵权,杀害岳飞。1161年,金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南侵。高宗以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强烈反对。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传位于孝宗,自称太上皇。1187年,病逝与临安宫中的德寿殿,终年八十一岁,葬于永思陵。著有翰墨志。宋宁宗赵扩,南宋第四代皇帝,年号庆元。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宰相赵汝愚倡导理学,引荐朱熹,企图组织韩侂胄参政。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这就是“庆元党禁”。1202年,才宣布弛禁。宁宗还追封岳飞为鄂王,削去秦桧封爵,大快人心,打击了投降派。1206年,韩侂胄冒然北进而大败,被杨皇后所害,主和派把持了朝政。1208年,与金订立屈辱的“嘉定和议”。1224年,死于宫中。在位三十年,终年五十七岁,葬用茂陵。宋理宗是南宋第五代皇帝。宁宗养子。宁宗病死后,宰相史弥远拥立其为帝,年号宝庆。理宗即位后,有史弥远专政,他只沉湎于酒色,朝政昏暗如故。1233年,史弥远亡,理宗亲政。1234年与蒙古军联合灭金。理宗崇尚理学,任用奸臣。1259年,蒙古军攻打鄂州,奸相贾似道称臣纳贡,划长江为界国家败亡之势已成。1264年10月,理宗病死于临安,在位40年,终年60岁,葬于永穆陵。宋度宗姓赵名(礻基),理宗之侄,被收为养子1260年立为皇太子,理宗死后他继位。年号咸淳。即位后昏庸荒淫,重用奸臣贾似道,封其为太师,倍加宠信,朝政统统交给他。襄阳被困两年,贾似道密而不报,还骗度宗说元兵已经退去,此时的南宋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1274年7月,度宗病逝于宫中,终年三十五岁,在位十年。葬于永绍陵。恭帝(赵显):出生:公元1271年-去世:公元1323年(在位2年)公元1274年登基公元1276年去位恭帝赵显,度宗嫡子。即位时才4岁,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恭帝被俘,1288年,忽必烈强迫他到西藏出家,成为高僧。1323年,被赐死。时年53岁。暂无.端宗(赵日正):出生:公元1269年-去世:公元1278年(在位2年)公元1276年登基公元1278年去位端宗,恭帝兄,度宗庶子。在福州即位,即位后,兵败逃亡,途中病死。时年10岁。 文天祥之死,卫王(赵昺) 出生:公元1272年-去世:公元1279年(在位1年)公元1278年登基公元1279年去位卫王赵昺,度宗第三子,兵败后,被元兵逼迫,丞相陆秀夫负卫王投海自尽。时年8岁。(二)南宋 辽号姓名在位时间大贺咄罗619年623年以后大贺摩会628年左右大唐松漠都督府都督大贺窟哥648年656年左右大贺阿卜固?660年无上可汗李尽忠(李尽灭)660年696年松漠郡王孙万荣(孙万斩)696年697年李失活?718年李娑固718年720年李郁干720年723年李咄干723年725年广化郡王李邵固725年730年洼可汗遥辇屈列730年734年北平郡王李过折734年735年阻午可汗遥辇俎里(李怀秀)735年745年以后胡剌可汗遥辇楷落746年755年以后苏可汗8世纪末鲜质可汗遥习辇之9世纪初昭古可汗830年代左右耶澜可汗遥辇屈戌840年代左右巴剌可汗860年代左右痕德廑可汗遥辇钦德?906年编辑 辽主条目:辽朝皇帝世系图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辽肃祖(辽太祖追崇)昭烈皇帝耨里思辽懿祖(辽太祖追崇)庄敬皇帝萨剌德辽玄祖(辽太祖追崇)简献皇帝匀德寔辽德祖(辽太祖追崇)宣简皇帝撒喇的辽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阿保机872年-926年神册、天赞、天显907年-926年淳钦皇后述律平月理朵879年-953年天显926年-927年辽太宗1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尧骨902年-947年天显、会同、大同927年-947年辽义宗(辽世宗追崇)让国皇帝文献钦义皇帝耶律倍突欲899年-937年辽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兀欲919年-951年天禄947年-951年翼武皇帝察割?-951年951年辽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璟述律931年-969年应历951年-969年辽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明扆948年-982年保宁、乾亨969年-982年章肃皇帝(辽圣宗追崇,辽兴宗改谥)耶律李胡洪古911年-960年辽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文殊奴971年-1031年乾亨、统和、开泰太平982年-1031年辽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只骨1016年-1055年景福、重熙1031年-1055年辽道宗仁圣大孝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查剌1032年-1101年清宁、咸雍、大康大安、寿昌、寿隆1055年-1101年辽顺宗(辽天祚帝追崇)大孝顺圣皇帝昭怀太子耶律濬耶鲁斡1057年-1077年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阿果1075年-1128年或1156年乾统、天庆、保大1101年-1125年注:1. 辽太宗时期有辽应天后(名叫述律平)之“太后称制”。 编辑 东丹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辽义宗文献钦义皇帝耶律倍突欲899年-937年甘露926年-930年端顺皇后萧氏?-940年甘露930年-940年辽世宗庄宪皇帝耶律阮兀欲919年-951年甘露940年-947年耶律安端?-952年甘露947年-952年编辑 北辽主条目:辽朝皇帝世系图庙号谥号汉名契丹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辽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1062年-1122年建福1122年萧普贤女(德妃)?-1123年德兴1122年-1123年耶律雅里(梁王)1094年-1123年神历1123年耶律术烈?-1123年1123年编辑 西辽主条目:辽朝皇帝世系图庙号尊号姓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辽德宗天祐皇帝耶律大石1087年-1143年延庆、康国1124年-1143年感天皇后萧塔不烟?-1150年咸清1143年-1150年辽仁宗耶律夷列?-1163年绍兴1150年-1163年承天太后耶律普速完?-1177年崇福1163年-1177年耶律直鲁古?-1213年天禧1177年-1211年编辑 东辽国主条目:东辽世系图姓名在世时间年号在位时间耶律留哥1165年-1220年元统1213年-1220年姚里氏1220年-1226年耶律薛阇1193年-1238年1226年-1238年耶律收国奴1215年-1259年1238年-1259年耶律古乃1234年-1269年1259年-1269年编辑 后辽姓名年号在位时间耶律厮不天威1216年乞奴天祐1216年金山天德1216年-1217年统古与1217年-1218年喊舍1218年-1220年金 完颜旻(即完颜阿骨打) 1115-1123 收国(2)11151117 天辅(6)11181123 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太祖 完颜晟(即完颜吴乞买) 1123-1135 天会(15)1123 1137 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太宗 完颜亶 1135-1149 天眷(3)1138 1140 黄统(8) 11411149 弘基缵武庄靖孝成皇帝 熙宗 完颜亮 1149-1161 天德(4)11491152 贞元 (3) 11531155 正隆(5)11561161 海陵炀王 无 完颜雍 1161-1189 大定(29) 1161 1189 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皇帝 世宗 完颜璟 1189-1208 明昌(6)1189 1195 泰安(5)11961200 泰和(8)12011208 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英孝皇帝 章宗 完颜永济 1208-1213 大安 (3) 1209 1211 崇庆(1)1212 至宁(1)1213 卫绍王 无 完颜珣 1213-1223 贞佑(4)12131216 兴定(5)12171221 元光(2)12221223 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 宣宗 完颜守绪 1223-1234 正大(8)12231231 开兴 (1) 1231 天兴(3)12321234 敬天德运忠文靖武天圣烈孝庄皇帝、闵皇帝 哀宗、义宗 完颜承麟 儒略历1234年2月9日(仅半天) 盛昌(儒略历1234年2月9日,一说他没年号) 定文匡武闵怀皇帝 昭宗、 末帝西夏西夏(公元1038年-1227年),始于景宗李元昊,终于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项民族建立的国家,首都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夏是在宋,辽两大王朝之间诞生的,所以从建国起,就与宋,辽发生战争。但最终被蒙古所灭 皇 帝在 位 时 间生 平 简 介景宗李元昊(1004-1048)1038年称帝,在位11年景宗李元昊,父李德明,西平王。李元昊袭位后,与1038年称帝,国号大夏,史称西夏。他接受宋的先进文化,由根据党项的民族特点确立了一套政治军事制度。李元昊与辽,宋之间进行了一些战争,取得胜利,形成宋,辽,夏鼎立局面。死于1048年,时年45岁。毅宗(1047-1067)1048年即位,在位20年毅宗李谅祚,景宗长子。即位时才1岁,由其母掌握朝政。亲政后,实行改革,使西夏进一步汉化。于1067年病死,时年21岁。惠宗(1060-1086)1067年即位,在位20年惠宗李秉常,毅宗长子,即位时8岁。死于1086年,时年26岁。 崇宗(1084-1139)1086年即位,在位54年崇宗李乾顺,惠宗长子,即位时3岁。亲政后,采取联辽抗宋的策略,辽被金灭后,又联金抗宋。死于1139年,时年56岁。仁宗(1124-1193)1139年即位,在位55年仁宗李仁孝,崇宗长子。仁宗指定新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科举制,封建制在西夏确立了。仁宗时是西夏的鼎盛时期。仁宗死于1193年,时年70岁。桓宗(1177-1206)1193年即位,在位13年桓宗李纯佑,仁宗长子。以附金和宋为国策。1205年,铁木真开始进军西夏,1206年,桓宗暴卒,时年30岁。襄宗(1169-1211)1206年即位,在位6年襄宗李安全,崇宗孙,仁宗侄,父李仁友。在位6年,被齐王李遵顼废,同年死,时年43岁。神宗(1162-1226)(1211-1223)年在位,在位13年神宗李遵顼,齐王李彦宗子,博览群书,1203年西夏状元,后统领西夏军事,1211年,废襄宗自立。他是以状元当皇帝,在历史上是无前例的。后,与蒙古,宋战争屡败,1223年,神宗退位,死于1226年,时年65岁。献宗(1181-1226)1223年即位,在位4年献宗李德旺,神宗次子。即位后,抗拒蒙古。1226年,成吉思汗攻西夏,西夏连失数城,献宗惊死,时年46岁。夏末帝(生年不详-1227)1226年即位,在位1年夏末帝,献宗侄。即位后1年,西夏被蒙古所亡,献宗投降被杀。西夏亡。 元太祖铁木真(1162-1227)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太祖铁木真,姓奇渥温,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侵略扩张,死于1227年,庙号太祖。 太宗窝阔台(1186-1241)1229年即位,在位13年 窝阔台,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又攻南宋,1241年,死时年56岁。 昭慈皇后-(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定宗贵由(1206-1248)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宪宗蒙哥(1208-1259)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时年52岁。 世祖忽必烈(1215-1294)1260年即位,在位35年 世祖忽必烈,姓奇渥温,父拖雷,蒙哥的弟弟。1260年即位,1279年,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死于1294年,时年80岁。 成宗铁木耳(1265-1307)1294年即位,在位13年 成宗,忽必烈的孙子,皇太子真金的第三子。被称为“善于守成”之君。死于1307年,时年42岁。 武宗海山(1281-1311)1307年即位,在位4年 武宗,名海山,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孙子,父答刺麻八拉。海山是以军事实力取得帝位的。所以在即位后加强中央集权。死于1311年,时年31岁。 仁宗(1285-1320) 1311年即位,在位10年 仁宗,名爱育黎拔力八达。武宗的弟弟。他即位后利用儒家思想作为统治工具,并革除武宗的弊政。死于1320年,时年36岁。 英宗(1303-1323)1320年即位,在位4年 英宗,性奇渥温,名硕德八刺,仁宗嫡子。英宗即位后进行革新政治。颇为振作。执法严明。于1323年,宫廷政变被杀。时年21岁。 泰定帝(1276-1328)1323年即位,在位5年 泰定帝,名也孙铁木儿,元世祖太子真金的嫡孙,父甘麻拉。1323年被拥为帝。基本保留了仁,英二朝的改革成果。死于1328年,时年53岁。 天顺帝(1320-1328)1328年9月即位,在位1个月 天顺帝,名阿刺吉八,泰定帝的儿子。在位1月,战败逃亡,不知所终。 文宗(1304-1332)(1328.9-1329.1;1329.8-1332.11)在位,在位共5年 文宗,名图帖木尔,武宗次子。与拥立天顺帝的倒刺沙进行内战,胜利后即位。死于1332年,时年29岁。 明宗(1300-1329)(1329.1-1329.8)在位,在位8月 明宗,名和世,元武宗长子。在位八个月被毒死。时年30岁。 宁宗(1326-1332)(1332.10-1332.11)在位,在位月余 宁宗,名懿磷质班,元明宗次子。 顺帝(1320-1370)(1333-1368)年在位,在位36年 顺帝,名妥欢帖睦尔,明宗长子。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谴大将徐达率领明军攻入大都,顺帝出逃,元亡。1370年,顺帝病死,时年51岁。 明(1368-1644) 太祖朱元璋(1328-1398) 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太祖朱元璋,安徽凤阳人,公元1368年8月,由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在大将徐达、常遇春等人的指挥下一举攻陷元大都-北京,宣告了元朝的灭亡。同年,朱元璋在建康(今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了明王朝,朱元璋是为明太祖。他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朱标,长子,懿文太子(孝慈高皇后出) 朱樉,次子,秦愍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棡,三子,晋恭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棣,四子,明成祖(硕妃出,但自称孝慈高皇后出) 朱橚,五子,周定王(孝慈高皇后出) 朱桢,六子,楚昭王(胡充妃出) 朱榑(1364年-1428年),七子,齐王(永乐朝废为庶人)(达定妃出) 朱梓(1369年-1390年),八子,潭王(洪武朝自焚死)(达定妃出) 朱杞,九子,赵王(幼殇) 朱檀,十子,鲁荒王(郭宁妃出) 朱椿(1371年-1423年),十一子,蜀献王(郭惠妃出) 朱柏(1371年-1399年),十二子,湘献王(胡顺妃出) 朱桂(1374年-1446年),十三子,代简王(郭惠妃出) 朱柍,十四子,肃庄王(郜氏出) 朱植,十五子,辽简王(韩妃出) 朱栴,十六子,庆靖王(余妃出) 朱权,十七子,宁献王(杨妃出) 朱楩,十八子,岷庄王(周妃出) 朱橞,十九子,谷王(永乐朝废为庶人)(郭惠妃出) 朱松,二十子,韩宪王(周妃出) 朱模,二十一子,沈简王(赵贵妃出) 朱楹,二十二子,安惠王 朱桱,二十三子,唐定王(李贤妃出) 朱栋,二十四子,郢靖王(刘惠妃出) 朱 木彝,二十五子,伊历王(葛丽妃出) 朱楠,二十六子。惠帝朱允炆(1377-1402) 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 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