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第15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5课 辛亥革命导学案、课前预习知识储备:辛亥革命:侠义:是指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的武昌起义广义:指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一、辛亥革命的条件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清政府的自救运动_以失败而告终。2、组织准备: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_.1905年在东京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_革命政党_。它的机关刊物是_。3.思想准备:三民主义的提出。三民主义即_、_、_。它是从同盟会的宗旨_、_、_、_概括而来。4、舆论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派与_、_等改良派展开论战。论战主要围绕_、_等问题展开。这次论战使更多的人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5、军事准备:革命党人多次发动武装起义,其中最著名的是_。这些起义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的鼓舞了人们的_。6辛亥革命的根本原因:_的发展。二、辛亥革命的过程1、爆发: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_、_率先起义。起义胜利后成立_,推举_为都督,宣布_,定国号为_。2发展:武昌起义的胜利,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许多省和地区纷纷发起起义、宣布独立。_土崩瓦解。3. 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4.结果:1912年2月,清帝退位,清朝统治结束。3月_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三、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_成立,以_为国旗。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近代中国_的国家临时大法。2、辛亥革命是_,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_,建立了_。从此_观念深入人心。四、辛亥革命的结果与评价:(一)原因:1、南京临时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但并没有实现_,也没有结束全国的混乱局面。2.武昌起义后,同盟会处于_的境地,把希望寄托于_。_和_也希望_主持大局。袁世凯具备的政治资本和军事力量。3.列强的外交孤立及经济封锁。4.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_和_。(二)辛亥革命的结果分析(见探究)、本课教学环节【学情调查 情境导入】导入:学习目标:掌握辛亥革命的有关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袁世凯登上大总统宝座的原因和经过。学习重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及评价。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失败原因。【课堂展示 合作探究】1、 检查预习情况,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合作探究一: 从辛亥革命的条件分析,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掀起辛亥革命的目的是什么?3、合作探究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下列规定(见课件)体现了什么原则?有何进步意义?4、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 5、评价辛亥革命。你认为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说明你的理由【达标训练 巩固提升】a1、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 )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a2、孙中山让位于袁世凯的内部原因有帝国主义的破坏 袁世凯对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a、 b、 c、 d、a3、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其实际意义是a否定封建君主专制政体b实现国民一律平等c确立民主共和的原则d结束封建统治秩序b1、 下列对辛亥革命胜利了的理由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结束了二千年的封建制度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b2、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a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 b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d使民主共和观念从此深入人心c1、阅读下列材料:1913年7月1日的时报刊登了一则报道: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有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卷中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如下:崇拜孔子者157人,孟子者61人,孙文17人,诸葛亮、岳飞7人,黎元洪6人,大禹、华盛顿4人,康有为、袁世凯2人,秦始皇、司马迁、梁启超、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培根、卢梭、马丁路德各一人,此外3人则无所崇拜者。请回答:(1)当时这些人最崇拜的是谁?这种社会现象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在这份答卷中,孙中山名列第三,当政者袁世凯仅有两票,这反映了民众的何种心态?(3)在这份答卷中,华盛顿、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培根、卢梭等受到中国人的崇拜。通过答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思想状况?【知识梳理 归纳总结】-结合预习部分整理出本课的知识结构。【预习指导 新课链接】下课五四爱国运动。学习目标:二十一条,巴黎和会,运动经过,运动意义学习重点难点: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课后:预习下课五四爱国运动,完成下个学案上的预习任务。a1a3:ddab1-b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