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解析:解答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30年代”,并要把握经济危机的影响。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b项与题意最为符合。答案:c2(2014高考福建卷)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解析:罗斯福设立工程振兴局,目的是通过兴建工程以增加就业,也就是新政中的“以工代赈”,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金融方面的措施,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制定法规,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而不是对市场控制,d项错误。答案: a3(2014高考安徽卷)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依据题干中“1933年”可以直接排除a项,因为当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改变企业的国有制性质;c项与题意无关;依据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可知,这种经营方式只是使企业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选d项。答案:d4(2014高考江苏卷)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解析:本题以美国自由的故事中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1936年”以及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的信息,说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故本题选d项。a项中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不符合“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罗斯福新政体现两种自由概念体系的结合,故b项错误;c项说法显然不符合题意。答案:d5(2013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解析:“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的做法是胡佛任总统时采取的措施,这既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为罗斯福新政提供了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等方面的借鉴,故d项符合题意。a项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之一,与题意不符;b项是对外贸易政策,不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自愿减少耕地”是生产者自己的选择,不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答案:d6(2013高考天津卷)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解析:观察图表,美国汽车产量在1929年达到最高值,1933年迅猛下降,这与当时美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有很大关系,经济大危机下,大量工人失业,失去了收入来源,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下降,直接导致了汽车企业产量的下降,故选a项。b、d两项与史实不符;政府限制汽车生产是在罗斯福新政时,时间是在1933年,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c项。答案:a7(2012高考广东卷)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鼓励的行为有()a资本家改善工人待遇 b外国人到美国就业c老百姓把钱存在家里 d农场主扩大生产规模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面临工人失业、银行倒闭、生产相对过剩等问题,因此,b、c、d三项排除;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加强立法工作,规定最高工时与最低工资等,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工人待遇,a项正确。答案:a一、选择题1(2015苏州调研)“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 d整顿银行,恢复信用解析:调整农业属于国内农业措施,不对外国经济影响,故a项错误;“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可以使国内产品外销,促进国家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以工代赈,扩大内需”仍属于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故c项错误;“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属于国内经济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b2右面是讽刺胡佛总统的漫画,图中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代表民主党派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着关于“美好的过去”的歌曲。胡佛之所以手忙脚乱是因为()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b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c民主党派的竞选冲击d自然灾害的影响解析:注意题干信息是胡佛总统在手忙脚乱地应付“关税”“水灾”“商业萧条”这些问题,这体现了20世纪30年代初胡佛应对经济危机不力的史实,故选b项。答案:b3(2015广东百校联考)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的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这一时期,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a资本主义已过时b渴望扩大政府职能c要求革命改变现状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析:在经济危机爆发时,美国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政策,无法挽救危机。而这时期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发展,所以出现“羡慕”。又从材料“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以看出人们的“希望”是加强政府职能,故b项正确,a、c、d三项不正确。答案:b4(2015大连测试)罗斯福曾针对大萧条指出:谨慎地考虑一下我国国民生活未来有可能突发的不测,我们必须建立起某种手段,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谁也不能担保我们的国家不再出现萧条的危险,但我们可以减少这种危险。最能说明罗斯福这一想法的新政举措是()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和改革银行体系,恢复银行的正常信贷活动b规定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标准,承认劳动者与雇主谈判的权利c同农场主签订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农牧产品,屠杀牲畜d颁布社会保障法,积极扩大联邦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的责任解析: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为美国人民的未来提供更为有力的经济保障”,颁布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能为人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政府加强对经济干预的措施,但不能充分保障人民利益,故排除。答案:d51933年5月,罗斯福政府颁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该法令在农村被称为“犁棉苗法令”。根据该法令,政府缩减了数千万英亩耕地。美国政府采取减耕减产这一措施的目的是()a优化农村环境 b给农民提供补贴c提供就业机会 d提高农产品价格解析: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过剩”,“生产过剩”造成价格降低。罗斯福政府采取减耕减产,减少农产品产量以提高农产品价格,故d项正确。a、b两项不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措施,排除;c项是指以工代赈,排除。答案:d6道德经有言:“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悬挂蓝鹰标志b农业减产,政府予以补贴c兴办公共工程,扩大经济需求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罗斯福新政措施之“蓝鹰”运动可知,为遵守全国工业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无蓝鹰标志的产品会遭到民众抵制,“蓝鹰”运动体现了诚信机制,故a项正确。b项是调节农业生产的措施,保证农民利益,b项错误;兴办公共工程对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重要作用,c项错误;美元贬值,刺激出口主要是克服金融危机,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7(2015常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是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摘自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等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摘自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等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地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是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有何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反映出国家干预的哪些手段?(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一、二可从救助责任的承担者和救济对象两个角度作答,语言要精练。第(2)题的措施可根据罗斯福新政的内容作答;手段可从立法、行政、财政等角度作答。第(3)题,可从积极(主要)与消极两方面作答,根据材料三“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等信息归纳答案,语言要精练。答案:(1)责任承担者: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