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洋哲学原理纲要.doc_第1页
李海洋哲学原理纲要.doc_第2页
李海洋哲学原理纲要.doc_第3页
李海洋哲学原理纲要.doc_第4页
李海洋哲学原理纲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绪论和唯物论第一层次是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这一层次中的重要考点是同哲学基本问题具有直接关联的哲学基本派别的区分。第二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其中的重要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哲学中的伟大变革的理解要点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和功能。200092 第三层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意义问题。重要考点是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命题的识别。命题形式以单项和多项选择题为主。具体的命题角度可以是将以往哲学家的典型观点设置为分析材料,将不同性质的哲学派别作为选项。也可以是相反。形式多样,不离其宗。关键是要抓住上述几个考点。021-第二部分 唯物论“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在命题上与三个理论问题有关:第一,物质是什么?物质是怎样存在的?第二,实践为什么有物质性?怎样理解实践的物质性?第三,意识和物质是什么关系?本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和意识的产生、本质和作用原理。这既是本部分的理论脉络,又是考试命题的基本线索。课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弄明白为什么辩证唯物主义把“物质”理解为客观实在性。同时,理解运动和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运动观”和“时空观”中的几个次重点原理。 其次,要理解“实践”范畴的定义和实质,实践活动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实践的环节、特征和形式。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实践的本质”,要从实践作为一种物质活动与自然界盲目的物质运动和人的主观观念活动的区别和联系中去把握它。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因此,实践是有目的性的活动,即主体性,但实践与观念性活动不同,实践与其他物质运动一样,具有客观物质性,即直接现实性。所以,实践本质上是物质活动。辅导最后,要把握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其中“意识的本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是重点考点,要抓住意识在内容上对物质和依赖性和形式上具有主观性的矛盾。并且掌握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现实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从命题针对性的角度,主要涉及以下基本原理:一、哲学基本问题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作出了科学回答时,所形成的“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这一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既是贯穿于整个哲学体系的理论线索,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的解题方法。这个原理在第一章当中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在第二章当中它表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和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在第三章中表现为唯物辩证法和唯心辩证法的对立;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在第四章中表现为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在第五章表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的关系,经济和政治的关系,并进一步表现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有关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第六章表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原理,或者说由这两个原理构成的两条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基本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在第七章表现为社会形态范畴,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还体现为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的关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原理 1物质观原理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和统一性(不同的物质形态都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共性)的最高抽象。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重大意义(1)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贯彻了物质第一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划清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二元论的界限。(2)指出物质是能够为人所认识的客观实在。从而坚持了反映论和可知论,体现了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划清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界限。(3)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性。揭示了哲学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的辩证关系,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而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界限。(4)把实践活动纳入物质范畴。不仅唯物主义地理解自然界,也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历史;不仅把世界理解为物质演化的结果,而且理解为实践改造的结果。从而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物质观上的革命变革。三、实践本质的原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作为一种“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去理解物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中去把握物质世界。不仅把世界理解为自然演化的结果,更是把世界理解为实践创造的产物。(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其含义有二:一是实践活动的物质性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把人的目的、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特殊本质。(2)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3)双向对象化原理及其意义(4)人通过实践把握物质世界的主要环节确立实践目的。借助物质手段作用于客体。根据实践结果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四、意识的本质和能动性原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反映世界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意识指导人们的行动,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能动作用的条件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五、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的基本表述: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一切从实际出发”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这是因为: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的物质世界,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从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物质的决定性出发,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更新观念,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认识和探索客观规律。第三部分 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三大规律”是辩证法的理论主干。“四对范畴”是辩证法规律的补充。普遍联系这个重要范畴和与此关联的系统整体性原理,是重要的考点,可能用来命制材料分析题。发展观和过程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理论上,发展观问题具有世界观方法论意义,形而上学这种错误片面的观点正是与辩证法对立的发展观。在实践上,发展观问题又是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作为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主干。量变质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们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量变质变规律,首先要把握质、量、度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其次,应该把握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这是高频命题点。对于对立统一规律,要做到透彻理解,牢固记忆。因为这一规律包含了密集而多样的考点和命题角度。第三方面的问题是唯物辩证法“范畴”。唯物辩证法的诸范畴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范畴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和普遍联系的基本概念,人类理性思维的逻辑形式。在认识过程中,范畴使知识和经验条理化,帮助主体在思维中把握客体。 两大特征一、联系与系统整体性原理1联系的特点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系统性。2系统的涵义系统是由普遍联系而形成的事物的存在状态。所谓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功能的有机整体。3系统的整体性原理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系统的整体性和功能只能存在于各个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各孤立要素的简单相加。要素的性质、功能要所处的系统整体的影响和制约,离开整体,其性质就会发生变化。系统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合方式即结构性。系统还具有层次性、开放性。二、发展与过程论原理1发展观 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变化是运动的一般内容,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2发展的实质 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产生新事物,在社会历史领域,发展的本质是创新。 3过程论是发展观的集中体现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的,就是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程。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的历史,过去、现在和未来。把世界看做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把世界看做永恒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是形而上学的思想特征。唯物辩证法过程论原理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要求我们用历史的观点认识问题;它要求我们研究新情况,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三大规律一、量变质变规律1质、量、度质的涵义: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的存在直接同一。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认识事物的量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否超出度是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变的特征。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重要标志。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3方法论意义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对于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具有指导意义。它是指导我们从事一切实践活动的重要思想原则。二、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即构成事物统一体的对立因素(矛盾双方)之间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同一性要受斗争性的制约,矛盾双方的共存要靠斗争来维持,矛盾双方的转化要靠斗争来实现。另一方面,斗争性要受同一性的制约,同一性规定和制约着斗争的形式、规模和范围。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理论意义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形而上学割裂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导致思想方法上的绝对化和片面性。实践意义“又联合又斗争”的策略,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一国两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赢”“互利”的思想,都是运用对立统一学说的范例。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指事物内部的对立因素又斗争、又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包含,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矛盾双方彼此相通,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斗争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自觉地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矛盾转化的原理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转化而实现的。矛盾转化是指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是矛盾的解决和新旧矛盾的交替。矛盾转化既是矛盾同一性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确证,又是矛盾运动的最重要的表现。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绝不是任意的。创造有利条件促使事物向进步的方向转化是主体的任务。否认矛盾转化,用凝固的观点看事物是形而上学观点。不讲条件,空谈转化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4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哲学基础。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中的多个矛盾以及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自有其特点。即:不同矛盾有不同特点;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特点。由于矛盾的特殊性,矛盾具有多种解决形式: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创造出一种使矛盾双方可以长期共存的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即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事物)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的本质或属性),即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一般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方法论意义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任何具体事物都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分析矛盾就是分析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不仅是解决具体矛盾的出发点,而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论基础。6矛盾发展不平衡性的原理和矛盾分析方法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体系中,主要矛盾是居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不论主要矛盾或者非主要矛盾,其对立的双方中总有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成为矛盾主要方面;与此相应的便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非主要方面。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即“两点论”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实质 一方面,它是有两点的重点论。即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另方面,它又是有重点的两点论。即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不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主次颠倒。坚持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折衷主义均衡论。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解决什么问题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辩证的否定是这个规律的核心。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它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1辩证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自我扬弃 方法论意义:对一切事物都采取分析的态度,在肯(否)定中看到否(肯)定。摒弃形而上学否定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继承弘扬传统文化与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2否定之否定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这两方面的矛盾促使事物自身发展,由肯定阶段进入否定阶段。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事物通过否定获得了自我发展。但事物在否定阶段的发展既有合理性,也有片面性。由于事物的内在矛盾,事物的否定阶段也必然被否定,即否定之否定。事物扬弃了片面性,继承了合理性。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完善。事物经过两次辩证否定,三个阶段,矛盾双方都得到充分展开,扬弃了各自的片面性。达到了新(基础上)的肯定。这一过程在形式上是曲折的,在内容上是前进上升的。3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对立统一自觉地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助于进行辩证地思考,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的片面性、直线性和绝对化。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要防止形而上学的直线论;另一方面又要反对无所作为的循环论和悲观论。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的哲学依据,也是我们坚持原则坚定性和策略灵活性相统一的理论基础。4辩证的否定观是“新生事物不可战胜原理”的哲学依据 新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所决定的。新生事物代表着事物的发展方向,是适应了未来的发展条件应运而生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旧事物则相反。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说,新事物之所以成为新事物,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就社会领域而言,新事物是社会中先进阶级、人民群众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了社会进步的要求。所以,新事物在内容上比旧事物更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更高级,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四对范畴 1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科学研究的任务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终结。(深层次的本质)2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规律本身和规律的表现形式的关系一方面,要重视必然性、规律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另方面,不忽视偶然性,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偶然性不仅表现必然性,而且对事物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要善于利用各种偶然性去推进工作。要重视“机遇”的作用,敏锐的发现并抓住机遇,实现发展。 3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认识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认识原因和结果的相互作用和复杂性,避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和片面性。“凡事预则立”。正确认识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4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趋势。区分几种不同的可能性要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从而获得实践的成功。第四部分 认识论认识论这一部分集中了许多重要考点。但是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太深奥,因此,只要抓住了理论脉络是很容易掌握的。认识论一共分为四节,其中第三节后半部分关于“价值论”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命题热点。第一节“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与考试命题直接相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是认识的本质问题。这个问题实际上讲的是在认识论中贯彻辩证唯物论原则。指出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认识就是对于对象的能动反映。“反映”解释了在认识论上,怎样算是唯物。“能动”解释的是在认识论上,如何才算辩证。第二个问题是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三个问题是选择、重构是认识的实现机制。这三个问题都是重要考点。第二节“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过程。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与上升的过程。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节的中心线索贯穿在认识论中的一个辨证关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这是一个重要的高频命题点。第三节是真理观和价值论。真理观不难,全是传统的理论内容,但有重要考点。价值论基本上是今年的新增内容,价值尺度、价值选择、价值实现,均意义重大。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主题,二者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这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因此具有重要的命题意义。第四节是“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认识论与辩证思维方法是密不可分的。辩证思维方法就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思维工具。它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着的基本方法。由于“认识论”突出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功能并经过多年的教学考试实践而生成了大量的较为成熟的题目。也因为今年党中央提出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等重大举措是直接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为理论根据和思想底蕴的。因此, “认识论”这一章包含了许多命题热点。一、认识的本质、机制原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反映论共同原则。,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认识的创造性表现在:创造概念、理论体系;创造蓝图;指导实践。认识是反映和创造的辩证统一。创造不是臆造,而以反映为前提和基础;创造也是反映,但是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实践是反映和创造辩证统一的基础。2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信息是事物的属性、含义的、状态的表征,它通过事物间的相互作用和反映表现出来。反映则是信息交换和接收过程。主体在认识过程即信息处理中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重构是实现能动反映的内在机制。重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建构过程,就是主体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的体系。3由于主体的思维结构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应不断更新思维结构,从而实现对于客体的相符性反映。更新思维结构就是“换脑筋”,即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认识跟上不断发展着的客观实际,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二、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指导实践。这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错误观点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在哲学史上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四、认识的辩证过程原理及其意义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第一个条件是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实现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第二个条件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重要的一次飞跃 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2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永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在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 人类的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不断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五、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从广度上,从深度上,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包含的。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反对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科学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坚持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多方面规定的统一;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特定的范围;真理的具体的存在是主观向客观无止境的接近,而不是一经达到便永远不变的静止状态。 六、真理标准及其确定性的原理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同客观的符合度。纯粹主观、纯粹客观范围都不能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相联系。(2)实践是人能动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关系的“桥梁”,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尔后的实践做出裁决。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第五部分 历史观一、社会基本结构原理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含着三项物质性的要素,即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前二者是物质实体,后者是物质力量(生产力)和物质性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总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区分为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以及风俗习惯。2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原理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人类社会中的三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人与人的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以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关系。生产力是人解决社会与自然的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一种物质力量。经济关系是不须通过人的意识而直接形成的物质的社会关系。即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关系则是通过人的意识而形成的思想的社会关系。即上层建筑。把人类社会中的三重关系区分为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结构和机制。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这一区分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原理的深化。对于我们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3政治上层建筑的原理 政治上层建筑即社会的政治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政治法律设施(政党、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实体因素)、另一部分是政治法律制度(政治的组织形式、立法、司法、宪法等规章与准则构成的系统)。政治上层建筑的性质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政治上层建筑这两个部分都是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从其归根到底由经济关系决定、并且总是一定的思想意图的贯彻来说,它是通过人的思想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4意识形态的原理在社会意识中,根据反映社会存在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自发的、不系统的、浅层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是自觉的、系统的、经过思想家加工的社会意识。在社会意识形式中,根据是否具有阶级性,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包括哲学、艺术、宗教、道德、政治法律思想等内容在内的社会意识形式。由于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因而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并具有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等,由于不反映经济和政治,因而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具有阶级性。5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的原理意识形态就是狭义的文化。广义的文化是“人化”,即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一切。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意识形态(也包括风俗习惯)。文化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就是意识形态的本质和社会功能。即反映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具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社会意识一般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是意识形态(也即狭义文化)的一般本质。作为有阶级性的社会意识直接和自觉地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是意识形态(狭义文化)的特殊本质。意识形态(狭义文化)的相对独立性先进文化是指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在当代中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6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原理二、社会发展规律原理1社会历史规律的特点(1)社会规律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规律从形成机制上,它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从作用方式上,社会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从表现形式上,社会规律主要表现为统计学规律。统计学规律揭示的是必然性和多种随机现象之间的规律性关系。(2)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它是无数创造历史的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它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恩格斯关于历史中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平行四边形合的思想说明:人的活动的目的不是主观自生,而是由人所生活的物质条件所决定;人们活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活动的结果不是预期的;人类有意识的活动可以加速或延缓、但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由人们相互作用的合力所形成的客观规律不仅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相反的它却制约着人们的目的,并规定着社会发展的趋势。2两大社会历史基本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第一个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显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唯物史观把它表述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其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及其发展变化的方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取决于和服从于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一规律表明,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力始终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发展,生产关系是否需要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和形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状况和要求。(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具有重大意义这一规律是我们理解社会历史的钥匙。这一规律揭示了杜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启示人们看到生产的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历史联系。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的根本要求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最根本的客观依据。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基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的需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目的。第二个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基本内容这一规律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取决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这一规律表明,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是否需要改革以及改革的形式和方向,都取决于经济基础的状况。(2)正确认识这一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都能从经济基础中得到科学的说明。这一规律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的重要根据。这一规律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三、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1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原理社会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因而也必须协调发展。如何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永恒主题。社会和自然界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自然地理环境和生态平衡。a.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同时由各种自然条件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b.当生态平衡时,才能有利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反之就会造成危害。c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是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2科技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意义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的实质“全球问题”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科学与价值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