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生物快速命中考点91.脊椎动物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的自动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解析:本题考查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及判断应用能力。细胞凋亡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神经元与靶细胞建立连接未必是一对一的关系;细胞凋亡是受严格的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死亡,但也受环境影响。答案:d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测定人参愈伤组织中atp的含量,以研究人参细胞能量代谢的特点。荧光素酶价格昂贵,为能准确测定atp的含量,又能节省酶的用量,学习小组探究了“测定atp含量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荧光素酶溶液的浓度b由图可知该实验共设置了8组不同浓度的荧光素酶溶液c实验涉及的浓度中,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d因atp全部被水解,e、f、g点所对应的发光强度相同解析:本题考查了酶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探究的是“测定atp含量时所需荧光素酶溶液的最佳浓度”,那么实验的自变量是荧光素酶溶液的浓度,由图可知,实验中配制了0 mg/l、10 mg/l、20 mg/l、30 mg/l、40 mg/l、50 mg/l、60 mg/l 7组不同浓度的荧光素酶溶液;结果表明随着荧光素酶溶液浓度的增大,发光强度逐渐增强,实验涉及的浓度中,e点时发光强度达到最大且需荧光素酶浓度低,故e点所对应的荧光素酶浓度为最佳浓度;e、f、g点所对应的发光强度相同且保持稳定不变的原因是atp总量的限制。答案:b3.塑化剂具有类雄激素的作用,在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但能引起男性生殖能力下降,据此推测塑化剂()a能被人体分解b可引起人体内雄激素减少c通过神经调节影响生殖d不会对垂体产生影响解析: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意可知塑化剂具有类雄激素的作用,其进入人体后,可反馈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进而引起雄激素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男性生殖能力。答案:b4.美国研究人员于2013年3月3日报告说,他们通过抗逆转录病毒疗法首次“功能性治愈”了一名艾滋病病毒的女婴感染者。所谓“功能性治愈”,指的是感染者体内的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即便不接受治疗,用常规方法也难以在患儿血液中检测出病毒。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女婴出生时携带的艾滋病病毒是其母亲遗传给她的b对女婴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有效阻止艾滋病病毒感染b细胞c目前该女婴血液中难以检测出艾滋病病毒,其体内也一定不会有艾滋病病毒的抗体的存在d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机体可发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艾滋病与免疫学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艾滋病不属于遗传病,该女婴的艾滋病病毒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取的,a项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细胞,b项错误;因该女婴出生时就携带艾滋病病毒,治愈后体内也可能会存在免疫反应产生的相应抗体,c项错误;病毒感染人体后可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毒随血液循环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清除进入细胞的病毒,d项正确。答案:d5.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时,大都采用肌肉注射而不是口服,其根本原因是()a肌肉注射比口服的先进入人体b口服时药液对消化道的刺激过于强烈c口服时药液将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水解d口服时药液被消化液中的脂肪酶水解解析:治疗糖尿病时所用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口服时会被消化酶分解而失去治疗作用,故不宜使用口服方式,而应采用注射的方法。答案:c6. 如图为甲豌豆的a基因(控制高茎)和乙豌豆的b基因(控制黄色豆荚)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豌豆甲、乙突变前均为纯合高茎、黄色豆荚的品种,且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b突变后的豌豆甲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c上述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是dna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d若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株的表现型是高茎、绿色豆荚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型、表现型及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选项a,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的关系是等位基因;选项b,突变后的豌豆甲和豌豆乙所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abb、aabb;选项c,分析图示可知,两基因发生突变的共同特点是dna一条链上的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选项d,若b基因控制豆荚为绿色,则豌豆乙突变后长成的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型是高茎、黄色豆荚。答案:d7.研究发现,雌性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早期,体细胞中的x染色体会有一条随机失活(部分基因不表达),从而造成某些性状的异化,玳瑁猫即是典型的例子,其毛色表现为黄色和黑色(相关基因分别为y、y)随机嵌合,则()a通常情况下,玳瑁猫都是母猫,其基因型为xyxyb该性状异化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c玳瑁猫的子代必为玳瑁猫d玳瑁猫群体中y、y的基因频率不相等解析:由于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根据题意,失活是随机的,所以xyxy猫毛的颜色呈斑驳状随机分布,成为黄、黑相间的玳瑁色,而雄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无法形成玳瑁色,a正确;根据题意,x染色体有一条会随机失活,而不是染色体数目改变,b错误;根据遗传规律可知,玳瑁猫的子代可以有多种,包括黄色、黑色和玳瑁猫,c错误;玳瑁猫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基因型都是xyxy,所以y、y的基因频率相等,d错误。答案:a8.生长因子是人体内一类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某种生长因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特异性结合,启动细胞内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导致前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脂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仅指dna分子复制b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生长因子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d前脂肪细胞膜上有能与生长因子特异性结合的受体解析:本题考查特殊信息分子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理解的能力。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生长因子启动的一系列生化反应包括dna的复制和基因的表达,a错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生长因子属于信号分子,能与前脂肪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对前脂肪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起调节作用,c、d正确。答案:a9.某种鼠中,黄色卷尾鼠彼此杂交,得子代:6/12黄色卷尾、2/12黄色正常尾、3/12鼠色卷尾、1/12鼠色正常尾。出现上述遗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c卷尾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d鼠色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解析:由题意可知,黄色对鼠色为显性,卷尾对正常尾为显性,上述比例是9331由于控制黄色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的变式。若设体色基因为a、a,尾形基因为t、t。子代中有黄色卷尾a_t_(1/16aatt致死、2/16aatt、2/16aatt致死、4/16aatt)、黄色正常尾a_tt(1/16aatt致死、2/16aatt)、鼠色卷尾aat_(1/16aatt、2/16aatt)、鼠色正常尾1/16aatt。答案:b10.已知家兔的某个细胞中的基因甲能正常表达,基因甲的部分碱基序列如图所示,且从图中标明的第一段序列的第一个碱基开始转录。如果在基因甲的b处增加了碱基c,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ag、uga为终止密码子,不考虑图中省略的碱基引起的变化,则有关基因甲的表达情况描述正确的是()ab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基因无法复制,但转录可正常进行bb处的碱基变化虽然不影响基因的转录,但转录出的mrna无法进行翻译cb处的碱基变化将导致翻译出的肽链的长度缩短db处的碱基变化后,通过翻译可形成含12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解析:本题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新信息及识图的能力。分析碱基序列的变化前后不难发现,变化前:b插入点之前的2个碱基与插入点之后的1个碱基转录为aug(起始密码子),从此处开始翻译,第2段碱基序列的第4、5、6个碱基转录为uaa(终止密码子),在此处翻译停止。变化后:翻译起始点与变化前相同,第2段碱基序列的第9、10、11个碱基转录为uag(终止密码子),在此处停止翻译。整个的变化只影响翻译的起点和终点,并不影响基因的复制和转录,a项错误;转录和翻译均能进行,b项错误;碱基变化后此基因可翻译产生含125个氨基酸的多肽链,长度增加了,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d11.家鸡的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甲有尾鸡(甲群体)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孵小鸡,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微量胰岛素,孵化出的小鸡(乙群体)表现无尾性状,为研究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可行性方案是()a甲群体甲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b甲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c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d乙群体乙群体,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解析:为确定胰岛素在小鸡孵化过程中,是否引起基因突变,应让乙群体与乙群体进行杂交,孵化早期不向卵内注射胰岛素,若后代中出现无尾个体,则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全为有尾个体,则未发生基因突变。答案:c12.脑缺氧、心缺血、急性胰腺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都是由细胞坏死引起的。近日,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韩家淮教授课题组的一项研究表明,存在于人体内的一种名为rip3的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成细胞坏死,通过调控这种酶的合成,就可以调控细胞的死亡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以上分析可知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一些细胞的坏死对人体也有益处,比如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在免疫系统的作用下死亡c抑制rip3的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d在人体的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解析:本题以新材料为背景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新情境中获取信息、分析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rip3蛋白激酶能够将细胞凋亡转换为细胞坏死”可判断细胞坏死过程中存在基因选择性表达;免疫系统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属于细胞凋亡;抑制rip3的活性可以防止胰腺细胞坏死,从而对急性胰腺炎起治疗、防御的作用;人体体细胞中所含基因相同,癌细胞中也可能存在控制rip3合成的基因。答案:b13.科学家发现某一基因与癌细胞扩散有关,它会减弱人体内一种可阻止癌细胞扩散的天然物质的功效,帮助癌细胞扩散。如果用药物抑制这一基因的作用,癌细胞可被有效控制在原发部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该基因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c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细胞之间的黏着性降低d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癌细胞的形成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过程,b错误;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之间的黏着性下降,故容易转移和扩散,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推测,该基因的表达可能使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d错误。答案:c14.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均和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有关,然而造成此种分布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不过科学家发现ca2似乎和生长素分布差异有关。如图为垂直放置的玉米芽,、中黑色小方块含ca2,但中置于伸长区,中置于根冠;中白色小方块含ca2抑制剂,抑制ca2的移动,置于根冠,实验结果如图。关于这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伸长区无法吸收ca2bca2的有无会造成根的弯曲c若将中白色小方块置于伸长区,则预期根会弯曲d根冠部位的ca2浓度差异和根的弯曲有关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实验探究与分析的能力。结合题图和题干信息知,三者生长的差异在于小方块所放位置和所含物质的差异,由、对比可知:含有ca2的小方块在根冠部位时,可能是ca2促进了根冠部位的生长素向ca2浓度较高的部位集中,使未放置小方块的一侧生长快、放置小方块的一侧生长受抑制,而伸长区的生长素分布不受ca2的影响;与相比,小方块中所含物质不同,可能是中小方块中的抑制剂影响了ca2的移动,使未放置的一侧ca2浓度较高,生长素分布较多,抑制生长,使放置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使根弯向未放置小方块的一侧,d项正确。答案:d15. 下图甲是研究某植物生长过程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叶片气体体积变化的曲线(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乙图和丙图表示天气晴朗时该植物在春季和夏季的一昼夜内co2的吸收和释放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甲中,b点和a点相比较,b点叶肉细胞中特有的atp来源是_。在ac区间范围内c3的量_(增加、减少)。(2)用生长旺盛的该植物的叶片提取和分离色素时,用_画线;在滤纸条上色带最宽的色素是_。(3)图乙中,s1、s2、s3表示曲线与时间轴之间围成的面积,已知该作物能正常生长,则s1、s2、s3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_(用数学表达式表示)。(4)图丙中,时间段ef内co2吸收量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是_。(5)图乙和丙中,最可能代表夏季一昼夜co2吸收和释放情况的是图_。解析:a点只有呼吸作用产生atp,而b点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两者均可产生atp;ac区间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还原c3的量增多,c3的量减少。s1、s2、s3的面积大小表示光合作用的净产量,要使植物正常生长,有机物积累量的总净值应大于零。图乙和丙相比,差别是丙图中午由于气温高而出现光合作用强度短暂减弱的现象。答案:(1)光反应 减少 (2)铅笔和吸取少量滤液的毛细吸管叶绿素a(3)s1s2s3 (4)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或光反应产物减少) (5)丙16. 回答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问题:(1)细胞间和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中,需要受体对信号的识别。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细胞内受体和细胞表面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无论是哪种信号分子,必须先与相关_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请你根据图中的提示判断胰岛素最可能与甲和乙中的_模式相同。乙酰胆碱也是一种信号分子,它发挥作用的机制与哪种模式相同?_。有一种美洲箭毒可以与乙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