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1.doc_第1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1.doc_第2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1.doc_第3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1.doc_第4页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1.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游戏开发、动漫设计和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编程能力,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多媒体软件业、数字电视台、电影公司、广告界、出版发行业、游戏行业及相关IT等领域,从事游戏开发、动漫设计和视频处理及其数字媒体产品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字影像制作技术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接受各类数字图形图像制作设备操作和制作方面基本训练,具备面向网络的数字媒体产品制作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具有更新知识、终生学习的理念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备深厚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门技术技能;2.受到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专业课程设计、科学研究与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新媒体软件的研发和创作能力;3.具有面向网络的、数字媒体产品制作的综合知识和技能;4.具有研究开发动画软件、游戏软件的基本能力;5.熟悉国家关于数字媒体技术有关方针、政策、法规;6.了解数字媒体技术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主要课程: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电路与电子分析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工程制图与CAD、透视与构图、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多媒体技术A(双语教学)、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Java程序设计(外文教材)、影视制作与合成A、动画设计、游戏开发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践、媒体制作软件操作实践、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影视制作课程设计、动画设计课程设计(或游戏开发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主要专业实验:媒体制作软件操作实践、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数字逻辑实验、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Java程序设计实验等。四、毕业合格标准 1.符合德育培养目标要求。 2.学生最低毕业学分为199学分。包括:公共必修课、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通识选修课、实践环节、课外教育等。3.符合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五、标准修业期限与授予学位标准修业期限: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六、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一)七、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统计表 (见附表二)八、本专业供辅修的核心课程(见附表三)附表一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必修部分)课程类别主要课程课 程 代 码课 程 名 称学 时 分 配学分数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应修学分总计讲授实验课程实践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课内课外公共必修课BG900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840834840.5BG9005形势与政策880.58BG9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48408348BG9008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8872165.588*BG900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32248232BG6301-04 大学英语2562561664*64*64*64*BG7113-16 体育128128832323232BG9006就业指导24241.524BG9009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1616116公共必修课小计6486084040.516814418412824基础必修课BJ3515计算机科学导论4032882.54033.5BJ70011线性代数A4848348BJ3511-12程序设计与问题求解112803232756*56*BJ70441-51高等数学AIAII1761761188*88*BJ70582大学物理B644816464BJ7165概率论及数理统计4848348BJ3601电路与电子分析基础4848348基础必修课小计53648016404033.523220896专业基础必修课BT3546-47媒体制作软件56563.5322446BT3709离散数学72724.572*BT354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8408348BT3522数字逻辑4848348/BT3708数据结构与算法80641616580*BT3730工程制图与CAD484088348*BT3550多媒体画面艺术3232232BT3520数据库系统原理5648883.556*BT3524_2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64481616464BT3627透视与构图32161616232BT3549三维造型与动画技术563224243.556*BT3539计算机图形学A484088348*BT00231_2多媒体技术A(双语教学)484088348*BT3628数字图像处理484088348专业基础必修课小计736616811211246329622428896必修课合计1920170416481521521204003843763522889624120注:表中有的课程为主要课程,学时带*的为考试课程,学时带()的为课外学时。“X/”为上半学期开课,“/X”为下半学期开课。主管校长:古天龙 教务处长:景新幸 学院领导:黄廷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进程计划表(选修部分)课程类别主要课程课 程 代 码课 程 名 称学 时 分 配学分数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应修学分总计讲授实验课程实践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课内课外专业限选课XZ3600_1Java程序设计(外文教材)48321616348*15XZ3731虚拟现实技术563224243.556XZ3553影视制作与合成A48321616348*XZ3705-06动画设计96643232648*48XZ3557-58游戏开发96643232648*48XZ3521_5计算机组成原理7260124.572XZ3523_5操作系统64481616464专业任选课RZ3732数字媒体技术导论323223210RZ3114汇编语言程序设计564412123.556RZ3560网站规划与设计3232232RZ3408软件项目管理4032882.540RZ3733数媒组织与检索技术3232232RZ3552A 编程48321616348RZ3771openGl图形程序设计483216348RZ3605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483612348RZ3626游戏架构设计484088348RZ3551音频处理技术3232232RZ3734专业英语3232232RZ3275人机交互技术3232232RZ3443嵌入式系统483216348RZ3735游戏、动漫包装与经营3232232RZ3766影视作品鉴赏322488232通识选修课全校通识选修课 在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文化与艺术、形势与政策类这四类课程中选修8个学分,其中必须在形势与政策类中选修1学分。(注意文理类学生的选课原则;学生不得选修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通识选修课。)8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实践与课外教育部分)课程类别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时分配学分数各 学 期 学 时 分 配应修学分总计讲授实验课程实践上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课内课外实践环节BS3603计算机基本操作实验32323223238BS9007形势与政策实践880.58BS3567-68媒体制作软件操作实践III5656563.53224BS3601_3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实验24241.524英语强化2周1周1周BS3522_3数字逻辑实验1616116BS3541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32232BS3542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32232BS3476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32232BS3569影视制作课程设计32232BS3634动画设计课程设计二选一402.540BS3635游戏开发课程设计402.5BS3163生产实习3周31周2周BS3902毕业设计16周1616周课外教育BS3903入学教育与国防教育8BS3904社会实践I1001学科竞赛I1002科研活动I1003技能训练(证书认证)I1004文体实践活动实践环节与课外教育小计46注:1、生产实习安排在第六学期暑假。2、加“”符号的课程记入学分绩。3、加“()”表示课外学时。附表二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计划总学时、学分统计表课程类别课内教育课外教育总学时数毕业最低总学分学时数学时比例学分数学分比例8学分3184199学分理论教学223273.04%139.573.04%实践教学82426.96%51.526.96%合计3056100%191100附表三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供辅修的核心课程课程代码课 程 名 称学 时 分 配学分数学 期总计讲授实验课程实践上机课内课外FG354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