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望岳望 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唐代大诗人,有“诗圣”“诗史”之称。:这首诗描写了东岳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登攀,具有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设想将来的登岳,表达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抱负。全诗写景抒情,生动形象。赏析:1、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 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 分析:此题考察了学生对诗歌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要做好此题,就要善于联系作者的背景,要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思想观点、写作风格等,做到知人论世,依人察情,从而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这首诗歌是杜甫早年漫游齐、鲁期间经过泰山时遥望泰山而写的作品,所以题名“望岳”。诗中描绘了泰山磅礴的气势,雄伟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抒发了诗人青年时代抱负非凡的广阔胸襟和对自己前途积极乐观的情绪。回答时还要联系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的意思进行迁移,理解不畏艰险,勇攀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这些意思,才能准确答题。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二、春望春 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唐代大诗人,有“诗圣”“诗史”之称。:通过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思家悲己的感情。:全诗运用细节描写,把一个离乱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如“感时花溅泪”“白头搔更短”等。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 ”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 ”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答:破 深2、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 的感情。 答:忧国忧民,眷恋家人3、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答:望 山河 草木花鸟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答: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 ,实际上是写 。答: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写出“荒凉萧条、物是人非”意思的可记分)。2、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通读全诗,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抒发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感。三、游山西村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南宋有名爱国词人。: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内容结构:宴请情景山村美景村中习俗可能再探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一番努力,又有新的出路,新的天地。1、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答:“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2、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答: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四、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写出边塞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壮阔奇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飘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全诗重在写景,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尤其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异壮丽的风光,描绘出大漠雄浑的气势,也表达了作者的深切感受。1、“征蓬出汉塞,归雁如胡天。”这两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2、如何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千古名句? 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空间阔大,层次丰富;其次,它有像画一样讲究的线条,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第三,这两句话色彩很丰富,黄沙漫漫,橘红色夕阳,辉映着闪着白光的河水,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天空,形象鲜明突出。 1、王维在本诗中用“ , ”描绘出一幅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美景。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征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答:诗人是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却已没有根基、四处漂泊的“蓬草”形象自况,正是暗写自己内心飘零孤寂。3、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展现出的画面。答:大漠无边,长天空阔,一缕青烟直上青天,滚滚的黄河呼啸着奔腾而去,在河的尽头,是一轮有红又大的圆圆的落日。五、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浣溪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北宋大诗人、大词人。:表现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这种执著的生活态度和旷达的乐观性格。:全诗情、景、理交融。上阙写景,描绘了三幅图画: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草,山上“松间沙路净无泥”,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以静衬动,突出了画面的静谧;下阙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人生感慨。1、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而叹息。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答:C2、“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答: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3、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描绘上片所展现的画面。答: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森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2、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答: 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崔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表达诗人希求得到引荐的想法。:全诗写景抒情,运用比兴手法,暗喻仕途心志。“撼”字写尽了湖中波涛汹涌澎湃之态,大有欲吞噬一切的气概。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写景,扣“望洞庭湖”之题,后四句抒情,表“赠张丞相”之意。B.二联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气蒸”显浩阔,下句以“波撼”显气势。C.三、四联以欲渡无舟、欲钓不能抒发了有心出世却无人赏识的忧愤不平之意。D.这首诗意在表达希望能得到张九龄引荐,但在语言运用上却十分委婉含蓄。答:C七、黄鹤楼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唐代诗人。: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全诗以情写景,以景写情,情景交融,不仅反映了黄鹤楼的古今变化,也表达了诗人登楼时的寂寞之感。 1、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分析:这道题目的第二个问题,考察的是在尾联中如何运用表达技巧的问题。要回答好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表达技巧”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它包括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行文结构等方面;从本题来看,在尾联中,重在写景和抒情,通过设问的方式,点出了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愁”字,表达了一种乡思之情。因此,答题时应仔细推敲尾联在写景上的特点,即抓住哪些词语,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情与景是如何融合的。有了这样的思路,答题时才能答到考点上。 答:“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 1、解释下面的词浯。历历: 。 乡关: 。答:指(汉阳林木)清晰可数(或“分明的样子”)。故乡。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诗的前四句从传说入笔,写由黄鹤楼生发的联想。 ( )B诗的五六句写昔人乘着黄鹤见到的汉阳晴川和鹦鹉洲的景致。( )C诗的七八句写出了诗人悲苦凄凉、日暮思归的哀怨愁绪。 ( )D传说崔颢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此诗而作罢,感慨道:“眼前有景道不得,李白题诗在上头。” ( )答:A.,B,C,D。赏析三: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答: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答赞成,也可答不赞成,但都要说明理由。示例:赞成。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不赞成。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做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更好吗?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答:“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答: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八、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李白,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念之情。:此诗不同于其他的送别诗,不是为朋友送别,也不是朋友为作者送别,而是离别故乡的山,故乡的水长江送诗人。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像,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答: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2、诗歌第四联抒写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对故乡无限依恋(或对故乡的思念) 3、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情怀。答:C:1、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答: 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奔腾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2、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尽”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这三个字好在何处。答: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移动,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尽”字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3、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并简要分析句中“下”字用得好在哪里?答: 这两句写船轻快地顺流东下,看到月亮就像飞镜一样向西坠下去,倒映在江水中,晓雾云生,变幻莫测,好像传说中的海市蜃楼。形象奇伟,想想瑰丽,表现出诗人放达洒脱的个性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历来被称为不朽佳句。“下”是动词,月亮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赋予水以情态,深情为诗人送别,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眷恋。九、石壕吏石壕吏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唐代大诗人,有“诗圣”之称。: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1、对这首诗开头四句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句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 B第2句交代了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 C3、4句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 D3、4句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答:A、“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答:写三男全被征;家中情况;老妇自请服役。十、长歌行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n)黄华(hu)叶衰(cu)。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选自乐府诗集。:抒发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叹,鼓励人们抓住飞逝的时间,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在写景的基础上,触景生情,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而后又入情入理,表达“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之理。1、诗中写大自然中景物目的是什么?答: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2、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答: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3、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答: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十一、野望 :王绩,唐初诗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隐居乡里。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仰郁的心情,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答: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2、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答: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3、“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十二、早寒江上有怀作者简介:孟浩然,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主题思想:全诗情感是复杂的。诗人既羡慕田园生活,有意归隐,但又想求官做事,以展鸿图。这种矛盾,就构成了诗的内容。艺术鉴赏:这是一首怀乡思归的抒情诗。以兴开首,借鸿雁南飞,引起客居思归之情。中间写望见孤帆远去,想到自己无法偕同的怅惘,最后写欲归不得的郁积。赏析:1、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答: 思念家乡,想念亲人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答:作者捕捉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十三、送友人作者简介:李白,唐代大诗人,有“诗仙”之称。主题思想: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艺术鉴赏: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感情热诚。诗中青翠的山峦,清澄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再加上班马长鸣,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赏析: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答: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答: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遽然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3、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答: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十四、秋词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作者简介: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主题思想: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诗人一改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出诗人乐观情绪和不屈的斗志。艺术鉴赏:全诗落笔恢弘,从遥远的时空下笔,一幅“秋日晴空”既给悲秋者以肯定,又不落俗套地点化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写景为言志作铺陈,在一片开阔美丽的景色之中吐露自己的意图,这种大开大阖之作在唐诗之中也不多见。赏析一:秋词 刘禹锡 秋思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答: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分析: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赏析二: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答: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答:例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十五、鲁山山行作者简介:梅尧臣,北宋大诗人,是宋诗开山祖师。主题思想:这首诗写的是鲁山山行所见山野风景。作者看见了山野非常喜爱,心中很满足,群山连绵起伏的,时高时低,一个惬字,足以表达出诗人超脱,淡泊的闲适恬静心态。艺术鉴赏: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自然,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一幅原生态的画面映入眼帘,以典型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的“野情”,使诗境的揭示与开拓留给人不尽的余韵。赏析:1、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答:“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答: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十六、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作者简介:陆游,南宋爱国诗人。主题思想:此诗作于诗人68岁时,虽然年迈,但爱国热情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这首诗充满爱国豪情,大气磅礴,风格悲壮。表现了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感情深沉悲壮,凝聚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激情。艺术鉴赏:作者的满腹愁绪通过大气的笔触一一展现,现实的理想就这样借助厮杀的梦境去实现,较少卿卿我我,无病呻吟。就连自身的病痛,大自然的凄风苦雨,也在老而不衰的爱国激情中,在铁马冰河的梦想中,变轻变淡,最终成为一种似有若无的陪衬,使得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豪迈悲壮的风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豪迈悲壮之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永远给人以鼓励和激励1、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答:赏析二: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 ,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答: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3、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做着什么样的品格?答: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僵卧孤村;戍轮台 2、“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面回答即可) 3、满怀报国热情,矢志不渝十七、归园田居(其三)作者简介:主题思想:这首诗从表面上看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的是归隐山林的遁世思想,实质上表明了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愿望。艺术鉴赏:这首五言诗,主要是采用“赋”的手法,通过叙事来表现思想感情,其中没有景物的描写、气氛的烘托,也没有比兴的运用,几乎全用叙述,只在未尾稍发议论,以点明其主旨。全诗叙写真实、平淡、质朴、自然、清新,言简意长,发自肺腑、真挚感人。赏析:(一)归园田居(其三)1、这首诗表明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志趣或理想?2、试描绘“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所展现出的画面。 3、如何理解“但使愿无违”中的“愿”字的含义。 4、下列关于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比大小》(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平均数》(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版)借款合同:个人房屋抵押
- 大班主题活动教案:家
- 健康医疗设施拆迁方案的考量
- 大班安全教案详案《贝贝兔失踪了》
- 地方医疗机构绩效管理优化方案
- 企业食堂效率提升智慧方案
- 电商平台分期购物还款协议书
- 2024年体育场馆物业管理服务协议
- 安全运维堡垒机部署方案
-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数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生产成本控制技巧》课件
- 国开电大绩效与薪酬实务(河北)形考任务三参考答案
- 农田土地平整工程技术规程
- 2023年黑龙江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7版)》课件全套 第1-12章 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
- 化学高二-2022-2023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 急性左心衰课件
- 数据质量管理办法(2023年版)
- 胆囊炎护理教学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