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科学上册“蚯蚓的选择”教后反思醉 雪 网 在教学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蚯蚓的选择一课时,有几位学生对那些没有爬向黑暗处或潮湿泥土的蚯蚓戏谑性的骂声,引起了我深层次的思考:难道这些蚯蚓的选择错了吗? 当时我正在像平常一样,先让学生对蚯蚓的选择进行一番猜测假设,并要求他们自己设计对比实验,然后让学生利用分组安排所带来的实验材料进行学生分组实验,并要求他们将观察到了蚯蚓选择的结果填入科学作业本上的活动记录表格内,最后根据实验数据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结论,蚯蚓到底喜欢怎样的生活环境?为了节省时间,我要求每个组都带好两个盒子,两个对比实验同步进行。我还以为有了他们的实验数据再得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注:其中一组的实验记录单(实验中每个对比实验均采用了10条蚯蚓,以利于统计分析)。观察和记录蚯蚓适宜的环境(一)实验次数呆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呆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我们的解释1316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22173226观察和记录蚯蚓适宜的环境(二)实验次数呆在干燥土壤里的蚯蚓数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数呆在湿润土壤里的蚯蚓数实验说明1316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22263325果不其然,各个小组的学生,经过实验和讨论之后,都得出了统一的结论: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理由是不管哪次实验,呆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数总是大于呆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数;而呆在潮湿一端的蚯蚓数也始终大于呆在干燥一端的蚯蚓数。我也习惯性地心满意足点头予以赞成。但在大多数学生得出结论以为大功告成的同时,有几个男生冷不丁冒出了几句戏谑性的骂声:“这几条傻蚯蚓怎么这么笨呀?连哪里舒服都不会选择,难道他们跟别的蚯蚓不一样,他们喜欢干燥、光亮的环境吗?”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对呀,这几条蚯蚓的行为该怎样解释呢?它们的选择错了吗?这几条蚯蚓真的与众不同吗?科学的结论能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得出吗?这样的结论一定正确吗?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日心说提出的艰难历程,意大利思想家布鲁诺,为了维护日心说,最终被教会用火活活烧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看来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现象在科学上是常有的事。于是,我沉下心来说:“是呀,难道那几条蚯蚓真的选择错了吗?让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表现吧。”我让他们仔细比较一下蚯蚓在不同位置时的状态。没过多久,孩子们马上有了新的发现。他们在光亮对比实验盒中发现,那些虽然一开始选择爬向光亮一边的蚯蚓并没有在有光线直接照射到的区域停留,而是爬到了盒子侧边所留下的阴影下,或是钻入盒子的缝隙里,有的甚至还在不断游动寻找新的定居点。而选择爬向黑暗处的蚯蚓就在那里舒舒服服地呆着不动了。孩子们马上一致认同,这些蚯蚓都喜欢黑暗的环境。在潮湿度对比的实验盒内,他们又发现爬向潮湿土壤的蚯蚓都一条条扬起头,拼命向泥土深处钻进去,已经钻进的就呆着不动了;而爬向干燥土壤的蚯蚓,只是在土壤表面爬过,并没有一条蚯蚓往干燥的土壤里钻,还在不安地继续爬动探寻更舒适的“家”。学生马上改变看法,认为蚯蚓其实都喜欢潮湿的土壤。正当我洋洋自得的时候,又有学生提出了问题:“中间那几条蚯蚓为什么不做选择呢?为何它们呆在原地不动呢?”我马上请他们再仔细检看那几条在盒子中间的蚯蚓。经过一番检查,才让他们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那几条蚯蚓不是受伤的,就是生命力不强的了,奄奄一息的病体让它们无法动弹,不得不在原地苟延残喘。这时我以为总算大功告成了。但还是有学生向我发问:“张老师,既然他们都喜欢既黑暗又潮湿的环境生活,那为什么还是有几条蚯蚓一开始会选择了错误的爬行方向呢?”我不得不再静下心来引导学生再对实验装置和过程进行一番细致的观察,并进行分组讨论。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激烈争论,他们终于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可能因素有很多,其一可能是将10条蚯蚓一起放在盒子中间时,有的蚯蚓可能会挡住“别人”前进的道路,或者让别人无法探测到另一侧的环境条件的不同;其二可能是对比实验的对比因素的相差不大,如第一个对比实验做时在教室里做,或在室外做时太阳光不够强烈,第二个对比实验两份土壤的干湿差别不明显;其三,第一个对比实验时可能是盒子太小,致使蚯蚓马上爬向了侧边的阴影里,而第二个对比实验时,可能是学生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如果将两堆土壤放置的距离相距甚远,致使蚯蚓一开始无法感受到土壤的存在,或蚯蚓只碰到一堆土壤,无法感受到两堆土壤的不同,那蚯蚓为了早点逃命,乱爬一通也就在所难免了。为了扩大胜利成功,我又乘胜追击,要求学生对这两个实验提出改进意见。学生发现老师竟然向他们请教了,他们就更来劲了,七嘴八舌地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现归纳如下:1、应选择身体健壮,没有受伤的蚯蚓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的数据会更可靠一些。2、实验的盒子应选择稍微宽大一些,其宽度至少是蚯蚓长度的两倍,并且最好侧边低矮一些,以防止侧边阴影造成的实验干扰。3、实验时最好采用一条一条放入的方法,并且要放在盒子的正中,以防蚯蚓的相互阻拦带来的影响。4、在做光亮对比实验时,最好在室外进行,并且尽量将盒子被光线垂直照射,必要时可在盒子一侧垫一些东西,以免形成侧边阴影。4、在做潮湿度对比实验时,两堆土壤的潮湿度对比要稍大,并且要紧挨在一起,但不能掺匀,让放下去的蚯蚓体壁与两边的土壤都能接触为宜。5、蚯蚓喜欢不喜欢这个环境,不能以它爬向哪一边为准,应以它的表现为准,只有蚯蚓在哪里安静地呆着不动为喜欢,乱爬乱动、焦躁不安为不喜欢,因为蚯蚓的感觉器官也有可能在你挖掘时受损,或由于你将蚯蚓抓起,致使蚯蚓一时惊慌而拼命奔逃而造成选择出错也在所难免,不是有句话叫“慌不择路”嘛。为了验证我们的思虑是否正确,我又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重复做这两个实验,并且把实验记录表也改变成如下模式,表格中的数据和判断便是我们学生再次实验后的成果,孩子们一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因为他们真正经历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观察和记录蚯蚓适宜的环境(一)实验次数爬向明亮一端的蚯蚓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爬向黑暗一端的蚯蚓我们的解释安静不安安静不安安静不安1数量127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判断钻缝喜暗喜暗2数量19判断喜暗喜暗3数量10判断喜暗观察和记录蚯蚓适宜的环境(二)实验次数爬向干燥土壤里的蚯蚓呆在盒子中间的蚯蚓爬向湿润土壤里的蚯蚓实验说明安静不安安静不安安静不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镜中心护理查房
- 开个化妆舞会课件
- 服装行业年度进度分析表
- 精油肩颈护理的功效与用法
- 《现代推销技术》第一章
- 营造高绩效团队什么是团队
- 南宁学院《文化项目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科技学院《作物栽培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上海市六十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武威八中2025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理)试卷含解析
- 个人医保代办委托书
- 2023年-2024年新《管理学原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家长会培养孩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的习惯
- 沟通中的共情和换位思考
- 提高幼儿学习能力
- 玻璃瓶烫金工艺
- 眼科质量与安全工作制度模版
- 《数据采集与网络爬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课间文明主题班会通用课件
- 语文新课标背景下单元整体教学:六下第4单元大单元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