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_第1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_第2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_第3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_第4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书 山东农业大学 2009 年 11 月 【鲁 】 水保监资证乙字第 093 号 2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 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书 批准: 刘 霞 核定: 张光灿 审查: 李红丽 校核: 高 鹏 编写: 张光灿 上岗证书编号:水保监岗证第 2217 号 刘 霞 上岗证书编号:水保监岗证第 2218 号 李红丽 上岗证书编号:水保监岗证第 2219 号 董 智 上岗证书编号:水保监岗证第 2220 号 1 前 言 .1 1 编制依据 .3 1.1 法律法规文件 . 3 1.2 规范性文件依据 . 4 1.3 技术标准依据 . 4 1.4 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依据 . 5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1 2.1 项目概况 . 1 2.1.1 工程布局 . 1 2.1.2 工程建设内容及设计 . 3 2.2 项目区概况 . 6 2.2.1 地理位置 . 6 2.2.2 气候气象 . 6 2.2.3 地形地貌 . 7 2.2.4 土壤 . 8 2.2.5 植被 . 8 2.2.6 水文地质 . 7 2.2.7 社会经济状况 . 8 2.2.8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 9 2.3 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 10 2.3.1 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 10 2.3.2 水土保持措施布局 . 10 2.3.3 水土保持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11 2.3.4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计划 .11 3 监测实施 .13 3.1 监测目标与原则 . 13 3.1.1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目标 . 13 3.1.2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原则 . 13 3.2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 15 4 监测内容与方法 .17 4.1 监测任务 . 17 4.2 监测范围及监测重点 . 17 4.3 监测内容 . 17 4.4 监测点布设 . 18 4.5 监测方法和频次 . 20 4.5.1 监测方法 . 20 2 4.5.2 监测时段及频次 . 20 4.6 调查监测仪器及具体方法 . 21 4.6.1 调查监测仪器 . 21 4.6.2 调查监测的具体方法 . 21 5 不同侵蚀单元侵蚀模数的分析确定 .25 5.1 侵蚀单元划分 . 25 5.2 各侵蚀单元侵蚀模数 . 25 5.2.1 原地貌侵蚀模数 . 25 5.2.2 施工过程中各地表扰动类型侵蚀模数 . 25 5.2.3 防治措施实施后侵蚀模数 . 27 6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与分析 .27 6.1 防治责任范围动态监测结果 . 27 6.2 弃土弃渣动态监测结果 . 28 6.2.1 设计弃土弃渣情况 . 28 6.2.2 实际弃渣量及占地面积监测结果 . 28 6.3 土壤流失量动态监测结果 . 29 6.4 监测点土壤物理性状监测结果 . 29 6.5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结果与分析 . 31 7 水土流失防治动态监测结果 .32 7.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 32 7.1.1 工程措施 . 32 7.1.2 植物措施 . 33 7.2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动态监测结果 . 34 7.2.1 扰动土地整治率 . 34 7.2.2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34 7.2.3 拦渣率 . 34 7.2.4 土壤流失控制比 . 35 7.2.5 林草植被恢复率 . 35 8 监测结论 .37 8.1 结论 . 37 8.1.1 水土保持分类分级评价 . 37 8.1.2 水土保持治理达标评价 . 38 8.1.3 监测工作中的经验 . 39 8.2 建议 . 39 1 前 言 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 于 2008 年 7 月委托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了 南水北调东线第 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并依据设计报告所编制的水土 保持措施内容进行了全面实施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实施条例和水利部第 16 号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在开发建设项目施工期间和运行期间,需对建设项目防治责任区的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测,其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工程区水土流失状况,评价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实际影响,了解工程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合理性,为工程安全生产建设、运行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服务。同时, 通过对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的运行状况及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监测,为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提供技术管理依据和补充措施的设计依据。 2009年 7 月 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 委托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的山东农业大学,对该项目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状况进行监测。 为保证项目监测的顺利实施,山东农业大学成立了以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为主体的水土保持监测项目组,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SL204-9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SL277-200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 200616 号)的有关规定,以及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提 2 出的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报批稿),在对现场进行全面调查、踏勘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确定了 本 工程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并依据该方案 在项目建设区 进行 了全面细致的监测,通过实地调查和定位监测,获得了相应的监测数据,于 2009 年 11 月编制完成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该项目的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始于主体工程建设基本结束的 中 期。因此,本监测 报告主要反映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结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2009年 7 月 至 10 月份的水土流失防 治责任范围、地表扰动、弃土弃渣、土壤流失及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 , 重点是 对 已完成的各项水土保持设施及防治效果 进行监测 。 通过对项目区现场调查资料和地面监测等资料数据的分析处理,得出以下结论:该项目扰动土地面积为 8.21 hm2,其扰动土地整治面积为 8hm2,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8.21hm2,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将逐步发挥应有的水保效益,可使项目区内土壤流失量控制在 9.93t,经计算项目区容许 土壤流失量为 16.42t。 项目区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工程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 97.5%,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了 96.1%,土壤流失控制比总体达到 1.65, 拦渣率可达 98%以上, 林草覆盖率为 43%,植被恢复系数为 96%。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报告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 临清市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 的大力支持, 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 3 1 编制依据 1.1 法律法规文件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 1991 年 6 月 29 日实施 ); (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26 第七届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86.6.25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 1998.8.29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修订); (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988.1.21 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2002.8.29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修订 ); (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997.8.29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 国务 院令第 120号, 1993 年 8 月 1 日 ); (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 ( 水利部第 16号, 2002 年 10 月 14 日 ); (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 ( 1988.6.10 国务院第 3 号令 ); ( 9)山东省实施 办法( 1992 年11 月 21 日山东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1999 年 6 4 月 18 日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修订); 1.2 规范性文件依据 ( 1)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水保 2003202 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 法的通知) ; ( 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 2000.1.31 水利部第 12 号令 ) ; ( 3)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山东省人民政府 鲁政发 2003 119 号); ( 4)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山东省人民政府, 1999年 3 月 3 日); ( 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 2006.12.18 水利部令第 28 号); ( 6)水利部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建管 200379 号); ( 7)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水利部保监( 2005) 22 号)。 1.3 技术标准依据 ( 1) SD239 1987 水土保持试验规范 ; ( 2) GB/T15772 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 ( 3) GB/T15774 1995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 ; ( 4) GB/T16453.1 1996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 5 ( 5) SL190 1996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 ( 6) SL204 1998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 7) GB50201 1994 防洪标准; ( 8) SL277 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 1.4 技术资料及其批复文件依据 ( 1) 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2008.9 ( 2)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合同, 2009.7 1 2 项目及项目区概况 2.1 项目概况 2.1.1 工程布局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境内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南北干线全长 487.0km,自苏鲁省界经韩庄运河进入南四湖,经梁济运河、柳长河进入东平湖,在解山和位山之间穿黄河 ( 隧道 ) ,入小 运河,沿卫运河入七一、六五河,在武城进入大屯水库调蓄。东西干线即胶东输水干线,全长 704.5km,由东平湖渠首分水闸引水,沿济平渠道、小清河至引黄济青,再由引黄济青至宋庄分水闸分水至烟台、威海。干线汇水区域包括东平湖、南四湖流域、海河流域和胶东半岛,涉及枣庄、临沂、济宁、菏泽、泰安、莱芜、聊城、德州、济南等市。 图 2-1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位置示意图 2 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 “ 三先三后 ” 原则的重要措施,是南水北调输水干线在输水期间防止沿线工业、城镇生活污废水 ( 中水 ) 排放而影响调水水质的控制性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位置图如图 2-1 所示。 工程建设任务是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改排,不再排入临清六分干,以保证南水北调输水干线的水质,中水排放规模 6 万 t/d;同时,通过河渠、管道连接工程输送中水,利用胡家湾水库、友谊渠和尚潘渠等拦蓄利用,用以灌溉周边的农田,实现污水资源化,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另外,临清市原排入六分干的城市非汛期雨涝水不再排入六分干,进行改排,另外寻找出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城区汇通河河道的清淤疏浚,红旗渠的渠道清淤疏 浚及建筑物改建等河(渠)道整治工程;红旗渠至北大洼、北大洼至石河、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的管道铺设,胡家湾倒虹吸(一座),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一座)等新建工程。总体布置是临清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进入红旗 渠后, 在红旗渠西端利用银河纸业厂区内的输水涵洞向南入北大洼,在北大洼南侧穿过市政排水盖板涵后,沿北环路北侧向西至公路监测站门口,再向南穿北环路后沿北环路南侧向西至大众路口,沿大众路向南至先锋路口处建设输水管道, 再向南新建连通管线 2.832 km 连通石河,通过整治汇通河(头闸口至二闸口) 与小运河相连,新建 汇 通河头闸口至胡家湾倒虹吸铺设管道 1.85km、在入卫新河桩号 78+593 处新建倒虹吸输水入胡家湾水库。在红旗渠穿 3 卫运河大堤处建穿堤涵闸。在输水河渠穿越道路处,根据道路的具体情况,布设 4 座桥涵。 另外,城区中北部非汛期涝水通过新铺设管道和红旗渠汇流后,在红旗渠西端新建穿堤涵闸排水入卫运河。 2.1.2 工程 建设内容及设计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控制流域面积为 22.7km2,共需铺设管道总长度为 3.502km。永久占地 10.7 亩, 临时占地 6.0 亩 。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 106.1 亩 , 土方开挖共 33.86 万 m,回填 20.26 万 m, 弃方 13.6万 m3,在施工过程中临时堆弃一段时间后全部集中外运。 砌石 0.20 万 m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 0.48 万 m,钢筋制安 65.97 吨。工期一年,总投资 3155.99万元。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河 (渠 )道整治工程和新建工程。 其工程建设内容布局如图 2-2 所示。 河 (渠 )道整治工程总长度度 6.28km,包括: 城区汇通河 1.18km河道清淤疏浚; 城区石河 1.07km 河道清淤疏浚; 红旗渠 4.03km渠道清淤疏浚及建筑物改建。 城区内疏浚 整治旧河道,采用梯形断面,边坡系 数 2.0;红旗渠为梯形断面土渠,边坡系数 2.0。 石河整治段、汇通河整治段 河底底宽 3 m;红旗渠河底底宽保持不变,六分干闸前京九铁路段底宽 6m,京九铁路入卫穿堤涵闸段底宽 4m。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输水河 (管 )道工程需新建 工程包括: 建连通管道 新建连通管道设计采用钢筋砼排水管,管线长度为 3.502km,其中石河至北大洼长 2.832km(双排 5.664km)。双管铺设, 4 企口连接形式,接口处设 120混凝土管道基础。 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铺设管线长度 1.85km, 采 用预应力钢筋砼管道输送水,设计输水流量 0.7 m3/s,管径 1.2m。 新建胡家湾倒虹吸和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各一座。 图 2-2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 建设内容 及线路示意 图 5 红旗渠入卫穿堤涵闸工程位于红旗渠渠道末端,用于排除不能拦蓄利用的中水和城区非汛期涝水,设计排水流量 8.06 m3/s。工程包含进口段、穿堤涵洞、出口段、下游明渠段。进口段由连接段、闸室段组成。连接段为砌石结构,长度 10m,并设反滤层;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 8m。穿堤涵洞为钢筋砼箱涵结构,单孔,孔径 22m(宽 高 ),共分 7节,其中 大堤下 4 节单节长度 7m,其余单节长度 14m。出口段由闸室段、消力池段组成。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 8m;消力池段总长 11.60m。滩地明渠采用砼板进行全断面衬砌,衬砌渠道总长 430.06m,渠道末端接陡坡段长 10m、抛石槽段长 6m。 胡家湾倒虹吸工程设计输水流量 0.7m3/s,设计输水管径 1.2m。胡家湾倒虹吸工程由洞身段、出口段组成。洞身段采用 5m 一节承插式预应力钢筋砼管道,管道接头为柔性接头,直径 1.2m。上游水平段长 30m,上游斜坡段长 11.44m,渠底水平段长 70m,下游斜坡段长 6.80m,下游水平段 长 70m。管身转角处采用钢筋砼封闭式镇墩型式。出口段由闸室段、连接段组成。闸室段为钢筋砼结构,长 3m,连接段为砌石和抛石结构,其中砌石段长度 22.90m,抛石段长度3.5m。 工程施工完毕之后的中水排放路线从北向南:污水处理厂红旗渠 造纸厂涵管 (红旗渠至塔湖 )新铺设管道 (塔湖大众路先锋路 )石河汇通河新铺设管道 (汇通河头闸口至入卫新河 )胡家湾水库 (友谊渠、尚潘渠 )。而非汛期排水路线正相反,城区南部涝水就近通过头闸口排涝涵闸排水入卫运河,城区中北部的涝水从南向 6 北,流至红旗渠后,汇合红旗渠的涝水 ,通过穿堤涵闸排入卫运河。 2.2 项目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临清市位于我国京九铁路进入山东省北部第一站上, 地处鲁西北平原,位于聊城市的西北角,属华北平原,地理位置北纬 36393655、东经 11527 11602之间,西隔卫河与 河北 省 临西县 相望,东隔马颊河与高唐、茌平二县为邻,北部与德州地区夏津县相连,南部与聊城市和冠县接壤 ,全境东西长 55.44km,南北宽 29.88km,总面积 957km2。 2.2.2 气候气象 临清市处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 15 ,年内变化明显,一月份最低,平均 -2 ,七月份最高,平均 27 ,极端最低气温 -20 ,最高气温 42.6 ,年日照时间为 2591小时 ,多年平均无霜期 206 天。 降雨主要受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 533mm, 降雨量年际丰枯悬殊,最大年降雨量为979 mm(1964 年 ),最小降雨量 186.9 mm (1992 年 );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临清站长系列资料统计,汛期 ( 6 9 月 ) 四个月的降水量达 395.9mm,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74.5%; 7、 8 两个月降水量为289.4mm,占全年降水量的 29.8%。降水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既有相邻年份的旱涝交替,又存在连枯和连丰的丰枯水年段;既存在 30 年左右的长周期变化,也存在 3 5年短周期振荡。 多 年平 7 均蒸发量为 1480mm。 多年平均大风日数 3.6 天,大风风向以西北风为主,最大十分钟平均风速 17.0m/s。春季干 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雨量减少,冬季寒冷干燥,构成了春早、夏涝晚秋又旱的气候特征。 2.2.3 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黄泛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高程在 4025m 之间,地面坡降为 1/7000 1/10000。由于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地形局部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形态。 2.2.4 水文地质 工程区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水文地质区,区内地下水为第四纪孔隙潜水,以大气降水和引黄灌溉为主要补给来源,以地面蒸发、人工抽取及缓径流为排泄方式。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对混凝 土无腐蚀性。 境内天然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为 13091 万 m3,补给的浅层地下水量 10220 万 m3。可利用量包括降雨径流拦蓄可利用及浅层地下水源可利用总量为 9932 万 m3。地下水以大气降水,河道侧渗为主要补给来源,以蒸发、径流人工开采为主要排泄方式。 临清市境内河流有卫运河及马颊河两大水系,均属海河流域。主要过境河流有卫运河、马颊河和小运河。 市区范围内主要河(湖)道有:汇通河、石河、红旗渠、北大洼引黄入卫新河、十八里干沟、临清六分干。 8 2.2.5 土壤 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沿线,第四系厚度一般 30.0 270.0m。第四系分为更新统和全新统,更新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岩性上部为浅黄棕色砂土夹砂壤土为主,夹有粉砂和细砂,结构松散;下部多浅棕黄色、浅黄棕色、浅红棕色粘土、粉砂质粘土及浅灰绿色粉砂、细砂呈不等厚互层组成,底部为一层锈黄色泥砾、砾卵石层,该套地层属于冲积、洪积、湖积成因的地层。 土壤由黄河冲积土发育而成,土壤类型多为潮土,质地为沙壤土和轻壤土、沙质土。土壤结构疏松,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保水、保肥能力差,常受风沙危害。测定表明,区内土壤贫瘠,肥力低,耕层土壤养分普遍缺少磷、氮、钾,有机质偏低。 2.2.6 植被 研究 区植被稀少,多为农作物、人工栽培的用材林、农田林网、四旁树木和经济林果及草本植物群落 。 树种主要以杨 树 、毛白杨、 垂 柳 、旱柳 等为主,经济林果主要有苹果、梨、枣,其次为杏、桃、葡萄等。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花生 、大豆 等为主。自然植被主要有 反枝苋、 茅草、马绊草、蟋蟀草、芦草、碱蓬等。 2.2.7 社会经济状况 临清市总面积为 957km2。城市建成区面积 22.7km2,常住人口 2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 3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 14: 64: 22。临清市已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市区包括三个街道办事处,是 9 全市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 2.2.8 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 ( 1)水土流失状况 根据山东省 发改 委、山东省水利厅编制的山东省水土保持规划中的水土流失分区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知中的规定,项目区地处鲁西北黄泛平原区中度风蚀水蚀区,属于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风蚀,并伴生一定的水蚀。风蚀主要发生在 2 5 月份,其次是 11 1 月份,水蚀主要发生在 6 9 月份。 根据 2004 年上半年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工程所经历临清市的水土流失总面积为 147km2,以风 蚀为主,其中轻度风蚀占占 46.88,中度风蚀占 33.92。通过对项目区地形坡度、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度、气候等自然条件和影响因子之间关系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分级属于轻度流失,原地貌 土壤 侵蚀模数为 460 1100t/km2.a,根据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和土壤侵蚀容许标准,项目区土壤侵蚀容许量 200t/km2.a。 ( 2)水土保持状况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项目区各有关部门以农田基本建设为基础、以改良土壤为重点、以利用土地资源为目的,植树造林,治理风沙,长期坚持开展群众性的水土保持,加强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通过以小流域为单元,大力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和植树造林活动, 10 发展节水灌溉,种草、种树,营造水保林;进行荒地整治和沟道治理、发展农田林网设施,完善沟、路、桥、涵配套建设,发展经济林和水土保持涵养林,增加植被覆盖率。 据统计,项目区截止到 2005 年底,先后对建设水土保持专项设施 230 余项,构筑农田林网 15 万亩,实施林粮间作 8 万亩,营造成片水保林 3.6 万亩,栽植经济林果 2.8 万亩,治沙改土 3.9 万亩。经现场调查,项目区河道疏浚工程、新开挖渠道工程和建筑物工程区 大部分为农业植被,植被覆盖率约为 96 ( 包括农作物的季节性植被 ) 。 2.3 项目区水土保持 防治 体系 2.3.1 水土保持防治目标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是南水北调 东线第一期工程的配套工程,工程等别为四等,同时项目区为山东省水 土 流失重点治理区,经综合考虑,该工程水 土 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二级标准。 2.3.2 水土保持措施 布局 根据工程特点及水土保持目标要求,做到主体工程建设与水保方案相结合,预防措施与治理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重点治理和综合防护相结合,治理水土流火和恢复、提高土地生产力相结 合,力争改善项目区及周边区域水土环境。 其水土保持措施防治体系详见图 2-3。 11 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体系图河道、管道工程防治分区河道建筑物工程防治分区施工临时占地防治分区堤外弃土防治分区施工完毕场地平整、复耕堆土去临时防护 边坡土地整治、绿化 土地整治、复耕撒播草籽 堆土区临时防护 上、下连接段进行防护堆土区临时防护(草苫防护) 注:为本次新增水土保护措施 图 2-3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图 2.3.3 水土保持主要建设内容及工程量 新增的水土保持工程主要以植物措施为主,以工程措施为辅的相互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同时在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相应配置临时防护工程。根据水总局科 (2005)3 号和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定,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工程量的阶段系数为 1.05。其中,工程措施为堤防整治在主体工程中考 虑:狗牙根和紫羊草籽 90360m2,临时措施编织袋装土 779.63m3,防尘网 8940m2。 2.3.4 水土保持方案 实施进度计划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应与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协调一致。 ( 1) 按照 “ 三同时 ” 原则,坚持预测为主,及时防治: ( 2) 永久占地区工程措施坚持 “ 边施工边防护 ” 的原则,及时 12 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临时占地区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清理临时 设 施,并进行场地整治,以便复耕或种植植物; ( 3) 尽量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设施和施工临时发施,避免重复; ( 4) 植物措施在具备条件后尽快实施。 根据主体工程实施进度,本工程总共划为 12 个月。 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进度相适应,结合季节性施工,保证重点,兼顾整体。 13 3 监测实施 3.1 监测目标与原则 3.1.1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目标 本工程水土保持监测的宏观目标就是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目标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落实水土保持方案的重要环节,通过监测来规范建设活动,特别是弃土、弃渣行为,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各项防治措施; 二是通过对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分析,掌握水土 流失的特点、分布、规模,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依据和实施监督管理提供技术服务; 三是评价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检验水土保持防治工程技术合理性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为项目竣工验收和水土保持设施运行管理提供服务。 四是经过对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工程 项目的实地监测,积累水土流失预测的实测资料和数据,为确定预测参数、预测模型提供服务。 项目区位于 山东 省 临清市境内 ,属 山东省水土流失 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防治标准采用 二 级标准 ,部分指标采用一级标准 。 项目区 在设计水平年末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应达到以下六项指标。 见表 3-1。 3.1.2 水土保持动态监测原则 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会通河截污导流工程在运行期水土流失及其防 14 治状况,顺利完成本次水土保持监测任务,结合项目特点、工程建设实际,确定以下监测原则: 表 3-1 方案设计水平年末防治目标表 防治指标 综合目标 扰动土地整治率 ( %) 95 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 %) 85 土壤流失控制比 1.5 拦渣率 ( %) 95 林草覆盖度( %) 20 植被恢复率( %) 95 ( 1)全面调查与重点观测相结合的原则 全面调查即对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而言,包括原地貌水土流失情况、施工过程中新增 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布局和效果等进行全面调查。 重点观测指选择能够代表整个工程扰动区域内水土流失类型和强度的分区,并设地面观测设施。连续监测水土流失变化、水土保持工程及其效益。对于本工程来讲重点监测 施工期各单项工程的弃土区及建筑物等建设过程中开挖面积大、扰动剧烈的区域。 ( 2)监测分区和监测指标相对应 依据方案确定的防治责任分区将监测分区划分成 河道 疏挖工程区 和施工 临时 占地防治区 等 2 个 一级防治区,各一级 分区 又划分为主体工程、弃土 弃渣 区、临时设施区及管理机构等若干个二级区。 根据各监测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特点 ,确定相应的代表性强的监测指标。 ( 3)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及频率相对应 15 依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结合方案确定本工程的监测内容,进 而划分具体观测指标。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观测指标,确定一套有效监测方法和合理的观测频率,使得数据具有科学性和代表性。 ( 4)地面观测、调查与巡查相结合 通过地面观测、实地勘察和施工场地巡查等监测手段对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进行全方位监测,获得较为全面的监测数据, 并 对项目 施工 期 及运行初期 防治责任范围内工程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全面、准确地评价。 ( 5)固定观测与临时观 测相结合 在项目区各防治责任范围内,具备布设条件的分区内选择有代表性、可比性的区域布设地面定位观测点,对于随着工程进度的变化和时效性不便于布设地面定位观测设施的工程建设区及扰动区,设置临时观测点进行阶段观测,汇总、整合后进行分析、评价。 ( 6)监测数据的收集、保存由项目组专人负责,数据分析严格遵循水土保持相关技术标准、技术规程。 3.2 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2009 年 7 月, 我单位接受委托 , 双方正式签订 临清市汇通河截污导流 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监测合同,我单位及时成立了监测工作组, 对 项目建设区展 开 相关的 水土保持工 程监测工作。 监测组按照 方案 中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任务要求, 在 2009年 7月,监测人员对 会通河截污导流工程 的监测工作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结合 16 施工区 实际情况,确定了具体的监测方法,布设水蚀地面观测点和临时观测点,对 项目 建设各区域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防治效益进行全面监测。 水蚀监测在布点的过程中,项目组对现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总体评价。布点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