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沪版(1).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沪版(1).doc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沪版(1).doc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沪版(1).doc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和眼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粤沪版(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光和眼睛3.1 光世界巡行【学习目标】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知道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会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途径。【学习重点】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习难点】对光的直线传播条件的认识。学习时要认真观察实验,并注意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重要现象。如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月食等。【学习任务】任务一:光源1、我们周围哪些物体能发光?答: 。2、 叫光源。3、列举人造光源的例子: 4、列举天然光源的例子: 任务二: 探究光的传播路径1、通过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仔细观察老师做的实验,你认为光的传播路径是 。结论:光在 中是沿 传播的。2、你认为如何形象简单地在书本上能将光的传播路径表示出来? 答: 任务三:光的直线传播应用请同学们完成“活动1”手影游戏1、你知道手影形成的原因吗?答: 。2、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例子,请写出来 任务四:光的传播速度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第48页1、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相同的/不同的)。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任务五:光的色散仔细观察老师的实验,然后阅读课本第50页第一、二段。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屏上呈现出由 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彩带,这个现象就是光的色散。光的三基色是 。【自我检测】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s。“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些声音都是由于物体的 产生的。现在高档住宅窗户开始安装一种双层玻璃,两层玻璃中间为真空光线 通过窗户,声音 通过窗户(均选填“能”或“不能”)2、解放军战士在练习瞄准射击的过程中,应用了光在 介质中沿 传播的道理。3、月亮、蜡烛火焰、萤火虫、电灯等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4、下列事件中不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挖掘隧道时,采用的“激光准直”技术b、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c、通过硬纸板上的小孔向外看时,眼睛离洞越近,看到的范围越大d、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传播5、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主要是因为( )a、闪电发生的地点离我们近b、闪电是用眼睛看到的,人的眼睛能看得很远;而雷电必须进入我们的耳朵,传播的路程更远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d、因为人的眼睛比了耳朵反应更灵敏6、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b、光只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c、光速虽快,但光的传播也须用时间 d、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相同的【总结】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补充理解】光是客观存在的,它在均匀介质中具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因此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光线”是抽象出的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但光线不是光运用光沿直线传播的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如栽树时要使其成一直行,并使我们可以解释很多自然现象,如日食、月食等,有助于我们破除迷信3.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学习目标】1、了解光在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知道光路可逆。知道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学习重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学习难点】用反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现象【课前准备】平面镜、与作业本大小差不多的一张贴有白纸的硬纸板(按下图所示在纸板上用铅笔画出相应的细线,并标出角度)、量角器、激光笔【自主学习】(一)光的反射现象及规律1、观察与思考: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蜡烛、日光灯、电视等。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为什么也可以看的见?许多物体本身并不发光,我们也可以看见,是因为这些物体_ _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2、阅读课本52页:光在 改变传播方向又 原来的介质中的现象叫光的反射。右图为光的反射光路图,其中,ao叫做 ,ob叫做 ,on叫做 ,叫做 ,叫做 。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步骤:在平面镜上方竖直放置我们事先准备的硬纸板(光屏),让激光笔的入射光沿着硬纸板左侧的细线入射到镜面的o点;观察并测量入射角分别为30 o、45 o、60 o时的反射角,并记录在下表中;将硬纸板的右侧沿法线on向后折,让入射光仍然沿着硬纸板左侧的细线入射到镜面的o点,观察硬纸板的右侧有无反射光线出现。(2)将结果填入下表入射角30 o45 o60 o反射角结论如下: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三者在 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4、动脑想一想使入射光线逆着原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平面镜上,此时反射光线怎样?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二)光的反射类型:讨论两种反射:光的反射可分为_和_。1、漫反射: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反射光线朝_)2、镜面反射:在平滑表面上发生的反射(平行光线射入,光线_射出)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_反射。探讨:在漫反射中,为什么光线向各个方向发散,因为它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吗?(讨论后,说出原因) 漫反射_(填遵守或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请列举生活中两种光的反射类型的实例:(各举一例)镜面反射: 。漫反射: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_ _的缘故。为什么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怎样才能使黑板不“反光”?(三)光的反射的应用:举例出两个例子: 、 【课堂练习】1、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65时,反射角是 。当入射光线垂直镜面入射时,反射角为 。2、已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o,则入射角是 ;如果入射线与反射线的夹角是120 o,则反射角等于 。3、完成下面的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或反射角。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是光的两种反射,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物理课本上的文字是光的 反射,而大城市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光污染是属于光的 反射。5、如图所示,在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此时反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on。(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则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 。3.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学习目标】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什么是虚像,及虚像的形成。3.了解凹面镜和凸面镜及其应用。【学习重点】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习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应用。【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 现象,都 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 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 。合作探究:(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有什么关系?(二)猜想与假设:像可能与物间存在的关系是 。(三)活动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1.在水平桌面上,将一块薄玻璃板 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2.取两段 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直到 为止。此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测出物距(即蜡到镜面距离)和像距(即像与镜面距离)它们有什么关系? 观察并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可知 。移开玻璃板,将两个位置连接一起来,连线与镜面有什么关系? 把蜡烛a沿直尺前后移动,同时调整玻璃板后蜡烛b的位置,再做几次,像的大小有无这变化? 。移走蜡烛b,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 。5、结论: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与物大小 ;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四)、讨论与思考1.为什么用两支同样蜡烛?2.怎样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什么?4.平面镜成实像还是虚像?如何证明?5.镜面如果不竖直,对实验有何影响?太厚有何影响?6.说一说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五)平面镜的应用举出两个例子: 、 。(六)球面镜:反射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镜子。球面镜分为 和 。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例如: 。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例如: 。【课堂检测】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2.某人身高1.7m,站在镜子前2m 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 m,像与人相距 m,像高为 m;当他向远离镜子的方向再移动0.5m,此时像距为 m,像与他相距 m,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凸面镜能使光 ,凹面镜能使光 .汽车后视镜是_镜,街道拐角处的大反光镜是 镜,太阳灶是利用了 镜。4、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5、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2)在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 。(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反射光线会沿 射出,这是因为 。光的反射与平面镜成像复习【自主学习】1、光在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难点)(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日食、月食(日食时月球在中间;月食时地球在中间)3、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 ;4、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光年是 单位;1光年9.461015m;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 现象,都 光的反射定律;不同点是:反射面不同(一光滑,一粗糙),一个方向的入射光,镜面反射的反射光只射向 方向(刺眼);而漫反射射向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是像是 像,像和物关于 对称(像和物的 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7、平面镜成像的原因: 。(任何一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后都交于虚像点)【思考与点拨】例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例2、我们在湖边漫步时,看见大树的影子是由于 形成的;同时,我们在湖边上还可以看见大树在水中的的“倒影”,它是由于 形成的,其实它是大树的 像。例3、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此时小鸟的像距离湖面 m,像与鸟距离 m。例4、如右图是在竖直平面镜中看到的时钟的像,那么这时的确切时间是 。【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小于3105km/sc.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潜望镜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在漫反射现象中,反射角可能不等于入射角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如图所示是一只蚂蚁在河边喝水时的情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比本身小一些c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比本身大一些d蚂蚁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4、如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大小相同b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平面镜c检查时,该同学眼睛到镜中“视力表”的距离是4.6md为了让学生看清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5、当铅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3mm,则镜子厚度是( )a 、3mm b 、6mm c 、1.5mm d 、0.75mm6、高1.64m的小华站在平面镜前1.5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她 m,像高为 m;她希望离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更近一些,她离镜面的距离应该更 。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7、如图,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晓婷将一张白纸b放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平面镜a垂直白纸放置,用激光手电贴着 (选填“a”或“b”)照射,并记录下了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如下表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入射角153060反射角1530608、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的实验:(1)除图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放置。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 形成的。(2)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另一支相同的蜡烛b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 ;小勇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玻璃板放有蜡烛 (选填“a”或“b”)的一侧观察。(3)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处放一光屏,观察光屏上的像是否存在,人的眼睛应该 (选填“蜡烛a处透过玻璃板观察”或“直接观察光屏”);此时,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4)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5)若在玻璃板的背面挡上一块不透明的塑料板,从前面看去, 看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6)小勇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 (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9、发光点s位于平面镜mn前,s/是发光点s的像,试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so的反射光线。mnss/o3.4 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学习目标】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2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的偏折规律。3了解光发生折射现象时,光路是可逆的。【学习重点】光的折射规律【学习难点】利用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课前准备】小瓷碗、筷子、硬币、激光笔【合作探究】(一)活动与探究1、观察与思考(1)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 (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让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慢慢向碗中倒水,能否看到硬币? ,也就是说此时光发生了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动手做一做(1)选材:激光笔 水 水槽 硬纸板 量角器 玻璃砖(2)活动与探究:a:有关概念 ao是 光线, 是法线,是入射角, 是分界面, 是折射光线,是 角。b: 探究过程:让光线从空气斜向射入水中,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折射角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当入射角减小时,折射角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让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则进入水中的光线方向 。把水槽换成玻璃砖,重做上述实验。结论: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三者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 两侧;光从空气斜向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 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 入射角。即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填“可逆”或“不可逆”)。光线垂直射到水或玻璃的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这就是光的折射规律。(二)问题探究:(1)在将铅笔插入水中,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原来看不到硬币,倒水后却能看到硬币,这都是因为发生了光的 现象。(2)叉鱼时,我们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是鱼的 ,(填“实像”或“虚像”)鱼像比鱼位置 。(填“深”或“浅”)所以叉鱼应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我们可以用图 (填“甲”或“乙”)来直接说明。【课堂检测】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角_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分居在_的两侧。2、小军和小刚一起做“探究光的折射现象及特点”的实验,当他们将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以某入射角射入玻璃砖时,请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当他们逐渐增大入射角时,折射光线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3、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4、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人站在河边能看见水中的鱼 b人站在河边能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像c用潜望镜观看远处的景物 d以上都是光的折射现象5、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322.135.440.9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 和 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 (“大于” “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3.5 奇妙的透镜【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2、了解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学习重点】观察凹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凸透镜对光发散作用。【学习难点】凹透镜和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实验过程。【课前准备】手电筒、刻度尺、白纸【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6567(一)认识透镜1、观察与思考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一盒透镜,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动手动脑,看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总结:(1)、透镜分为 和 ;中间比边缘厚的叫做 透镜,中间比边缘薄的叫做 透镜识别:看图,看看它们中哪些是凸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凸透镜是 ,凹透镜是 。联系生活:帮助人们矫正视力,保护眼睛的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2)、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透镜的中心o叫做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填“改变”或“不改变”)通过光心o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活动1:分别将一凸透镜和凹透镜正对着平行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观察有什么变化?结论:1、实验表明: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2、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这一点就叫做凸透镜的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变成发散光线,将这些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会相交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是凹透镜的 。注意:透镜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的焦点。3、从 到 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 表示。4、怎样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测量方法: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或平行光),调节光屏(白纸)的位置,使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再用刻度尺测出这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活动2: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课本p67)1焦距f/mm2焦距f/mm3焦距f/mm4焦距f/mm焦距的平均值/mm凸透镜(3)信息浏览:“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实际上就是将冰块制成 ,利用它对光的 作用,将物体点燃。【课堂检测】1、一家汽车美容店的门口,贴着如图所示的“爱车小贴士”,这是因为留在车身上的水滴相当于 镜,使太阳光 在车身局部形成高温,导致车漆失去光泽2、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光斑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它的焦距是 cm3、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4、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 (“甲透镜”或“乙透镜”)是凹透镜。5、如图所示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一个 ,对光有 作用,灯丝大概位于 位置。3.6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目标】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学习难点】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得出规律。【知识回顾】1、从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 表示。2、如何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合作探究】阅读课本p7071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 表示;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 ,用 表示。(一)提出问题:利用凸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二)猜想假设:(说出自己的猜想,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像的大小及像距v可能跟 有关。(三)制订计划1、你认为需要哪些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 蜡烛、光具座、 、 。2、实验步骤:了解凸透镜的焦距f= cm.从左至右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摆放在光具座上,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的40cm处。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到某处,然后调整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分别找到缩小或放大的清晰的烛焰的像。记下各种成像情况时的物距u。将探究情况记录在表格中。物距u/cm物距u跟焦距f的关系像的大小像的正倒像的虚实(四)进行实验 (五)数据收集根据计划进行实验探究,并把现象和数据填在表格中。(六)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当uf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形成 立的 像;当u2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 ;当2fuf时,像的大小比物体 。2.当u2f时,在凸透镜的 侧形成 立的、放大的 像。3.当uf时,即成实像时,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像逐渐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填“变大”或“变小”) (七)实验思考交流1、想一想,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光屏上得到的像会是怎样呢?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倒正大小虚实应用u2fu=2ffu2fu=f不成像获得平行光uf【课堂检测】1、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该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2、水族馆里的小金鱼在球形鱼缸中供游客观赏,球形鱼缸相当于一个 ,我们看到的小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 、 的 (填“实像”或“虚像”)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 (1)实验所需的主要器材有光具座、 、 、 。(2)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要调整三者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3)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移动光屏时,一直到光屏上出现_为止,这时光屏上成的是_、_的实像。(4)如果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图中a、b、c、d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则烛焰放在_点时,光屏上的像最小。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习目标】1、说出眼睛的构造,简述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简述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3、照相机和投影仪的结构和原理。4、显微镜和望远镜结构和原理。【学习重点】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学习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自主学习】阅读p73771、人的眼睛: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 ,眼球后部的视网膜相当于 。2、人眼看清远近物体的原理: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 ,改变 从而获得清晰的像。看远物时, 变薄,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看近物时, 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 。3、近视眼:(1)特点:远处景物经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因此,近视眼看不清远处景物。(2)矫正:配戴用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镜片。4、远视眼:(1)特点:近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位于视网膜 ,因此,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2)矫正:配戴用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制成的镜片。5、照相机构造:镜头是一个 。胶片相当于实验中的 。景物相当于实验中的 。原理: 。6、投影机原理:当fu2f异侧照相机和摄影机u=2f异侧缩小和放大像的分界点f u2f异侧幻灯机和投影仪u=f无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uf同侧放大镜凸透镜成实像时的特点: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四)实像和虚像的区别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虚像是实际光线的 会聚而成的像。 2、实像 在光屏上呈现,虚像 在光屏上呈现。(五)眼睛和眼镜近视眼:晶状体曲度 ,对光的偏折能力 。成像在视网膜 。矫正镜片为 镜。远视眼:晶状体曲度 ,对光的偏折能力 。成像在视网膜 。矫正镜片为 镜。【思考与点拨】例1、面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