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8《台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8《台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8《台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8《台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台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 2.教材分析 这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课。学习本单元,这篇文章的体裁是小说,因此应紧扣小说的三要素来设计教学,本节课我的教学设计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学习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3.中招考点 “赏析词句”每年的设题角度略有不同,但都指明了具体的赏析位置;考查细致,涉及到动词、形容词、修辞、细节描写、写作手法,赏析有一定难度,满分的较少。 4.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阅读小说时兴趣较浓,但他们往往关注的是小说的情节,而忽视了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而“人物形象是小说的灵魂”,因此我决定在梳理小说情节的同时,重点放在探究人物形象上面,引导学生学习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识记重点字词; 2.通过读课文,能理清课文结构,说出小说主要情节。3.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会探究父亲的形象,说出作者的情感。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生查阅相关资料,师抽查落实,师问生答,课后生识记。针对目标二:师方法引导,生理清文章情节, 概括主要内容。针对目标三:通过品读语言,能总结出分析人物的方法,并会运用这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 音乐导入 青年歌手刘和刚的一曲感人至深的父亲,让无数的儿女们热泪盈眶,父亲那鬓角的白发,额头上日益增多的皱纹,让人心酸又心疼,今天,我们学习当代作家李森祥的小说台阶,也让我们走进一位可亲可敬的父亲。 (板书课题、作者) (二)新课讲解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识记重点字词; 2.通过读课文,能理清课文结构,说出小说主要情节。自学指导一:自学内容:本课的作家作品、生字词。 自学方法及要求:请同学们查阅课下注释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作家作品,掌握生字词。自学时间:5分钟。自学检测一1.作者介绍李森祥:衢州人。1975年入伍,曾在嘉兴军分区某部工作,少校。1991年调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任专业作家。1986年烟雨楼杂志发表处女作半个月亮爬上来后迅速成长。近年来发表小说颇多。 李森祥的小说以农村、军营两大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小学老师获1991年第四届百花奖,浙江省优秀文学奖。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凹( ) 凼( ) 门槛( )尴尬 ( ) 黏( ) 撬 ( )涎( )水 揩( ) 嘎叽 ( )晌( )午愣 ( )住 很倔( ) 筹( )划 唿( )嗒 硌 ( ) 自学指导二自学内容:本篇课文。自学方法及要求: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理清小说的情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2、复述要求:可以按照课文的顺序复述,也可以打乱课文顺序,有创造性的复述。可以先写提纲,然后按提纲复述。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语言要简练、生动。声音洪亮,仪态大方,用普通话复述。 自学时间:10分钟。自学检测二 1、父亲感到家里的台阶低(开端)(1-9)2、造高台阶新屋准备工作(发展) (10-16)3、建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高潮) (17-25)4、为造新屋父亲付出了代价(结局) (26-32)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别人家的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高台阶的新屋,于是终年幸劳,准备了大半辈子,终于造成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 能了解作家作品、文体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识记本课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理清文章结构,说出主要内容能从名、时、地、评、作五方面把握作者 重点字的注音及重点词语的解释。1.找关键句2.抓主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目标3:通过关键语句的分析,探究父亲的形象,说出作者的情感。 自学指导三:自学内容:p6673自学方法:精读课文 圈点勾画自学时间:6分钟自学要求:请从文中找出你印象最深刻的或者是最 感动你的关于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划一划,然后说一说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自学检测三:一、1、大家可以参照这样的格式来进行:(1)、我喜欢“ ”句,因为它写出了 ,可以看出父亲具有( )的性格特点。 (2)、“ ”句让我深受感动,因为它写了 ,可以看出父亲具有( )的性格特点。(3)、从“ ”件事,可以看出父亲具有( )的性格特点。(4)、我认为父亲是个( )的人,因为从文“ ”可以看出。2、请同学们自己想像成一个摄影记者,走进了小说中父亲所在的村庄,用慧眼去拍摄文中的一系列的细节图画吧。可以给定格的照片命名,并挑出认为最精彩的细节,再一次从这一图片感受父亲的形象吧。 教师示范引领:我找到一幅“背石图”,在文章的第二段。文中“一下子背了三趟”、“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这一细节描写,看见父亲年轻时的力气之大,也与后文中父亲的衰老做对比。 参照格式:我找到一幅 图,在文章的第( )段。从文中 描 写,可见父亲 。可以和同桌交流。学情预设:背石图,洗脚图,叹息图,劳作图,“磨刀”图,砍柴图、踏泥图,放鞭炮图,撬青石板图、磕烟灰图、坐新台阶图、挑水图、失落图二、集体回顾父亲的性格特点。 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付出了太多太多,背驼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跨了。有人说父亲的这一生的付出不太值得,你的看法呢? 结合课文,说说作者在父亲身上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能总结出赏析语言的方法并会运用此方法解决此类问题1、“于细微处见真情”。这段段细节描写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描写的血的灵魂,而且把人物与众不同的个性凸显出来,从而使人物形象更鲜活。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可以借鉴。2.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