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闪光灯.doc_第1页
音乐闪光灯.doc_第2页
音乐闪光灯.doc_第3页
音乐闪光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闪光灯的原理介绍 1、普通型闪光灯闪光输出的能量是不可调的闪光灯为普通型闪光灯,即闪光灯的标称闪光指数GN为一恒定值。电路由四部分组成:振荡升压部分、整流充电部分、电压指示部分和脉冲触发闪光部分。当电源接通后,利用晶体管V1的开关特性,形成一个间歇振荡,使T1的初级获得一个交变电压,经T1升压,使其次级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经二极管D1半波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压,对主电容C2和触发电容C3充电储能。当电压充至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指示电路中的氖灯(Ne)起辉,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当按下按钮AN,触发电路(由R3、C3、T2和Xe组成)产生脉冲电压,在T2的次级感应出瞬间高压(约10kV)脉冲,通过Xe闪光管的触发极使Xe闪光管内氮气电离并导通,电容C2上储存的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转化为光能,完成一次闪光。照相机中的内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同上。当外界景物的不足时,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便发出一个低照信息,此时用手动方式或由照相机自动接通闪光电路进行充电和闪光。有的照相机还具有自动控制闪光量的系统(自动调光闪光灯),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2、自动调光式闪光灯自动调光式闪光灯充足电后,照相机上的闪光同步触点接通闪光电路。在闪光灯发光期间,光从闪光灯发出照射到被摄物体上,从被摄物体反射回来进入照相机(进行曝光)和闪光测光元件上。此测光元件很快将光能量变换成电信号输入积分电路,再由积分电路输出一个与闪光光量值成正比的电信号;当闪光光量值达到合适曝光量的要求时,积分电路的输出电信号便使控制电路触发闪光停止电路,从而使闪光灯熄灭。由于闪光灯的持续闪光时间是很短的,要对它进行调光,所用的闪光测光元件必须是具有快速响应能力的光敏元件。自动调光闪光灯的控制方式按其电路结构不同,可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在主闪光灯管Xe的两端并联一个泄放管V。主闪光灯管的点燃工作电路与普通型的线路相同。当主闪光灯的发光量达到某个基准值时,通过测光元件接收,积分电路和控制电路触发泄放管将主控制方式中尚未泄放的能量立即泄放,使主闪光管熄灭。并联式自动调光闪光灯的电路结构简单,价格低,应用较多。但因它每次都将主电容未放完的剩余能量全部泄放完,所以再充电时间长,电池的消耗大。串联控制方式是将半导体开关元件晶闸管整流器SCR与主闪光灯串联在在一起,当主闪光灯管输出的光量达到合适曝光的要求时,晶闸管整流器SCR自动切断放电回路,使主闪光灯管立即熄灭,实现自动调光控制。闪光灯的使用场合 要用闪光灯的场合1 没有灯光,或者灯光昏暗,拍摄对象亮度不足的时候,比如晚上拍夜景人物照2 逆光、侧逆光拍摄,拍摄对象与背景的亮度反差较大的时候。比如阳光从人的后面照过来的时候,不打闪光灯则人物会很黑。3 画面中同时有发光物体和不发光物体的时候,比如电视机屏幕,如果不用闪光灯则只能看到屏幕画面而电视外壳却是漆黑的。4 拍摄对象不同部位亮度严重不均匀的时候,使用闪光灯可以让物体亮度均匀。不要用闪光灯的场合以下场合一般应考虑关闭闪光灯1 超出闪光灯作用范围,且无法通过调整距离进入这个有效范围的场合。白天一般不超过2米,晚上不要超过3米,才有好的效果,否则用不用都一样不会有理想效果,某些相机闪光灯比较强的例外。2 在昏暗的场合,如果拍摄对象的背景是大面积发光的场合,比如去海底世界,穿过海底隧道拍水下世界的时候,又比如彩色的音乐喷泉,用了闪光灯反而漆黑一团,此时用通过曝光补偿来解决。3 物体过近时,比如在15厘米以内近拍的时候一般不用闪光灯,否则物体表面亮度会不太均匀,某些部位可能曝光过度。4 闪光灯与物体之间有障碍物的时候,比如近拍的时候,镜头可能会彻底阻挡闪光灯的光线,失去作用。闪光灯的使用技巧 注意有效距离一般的相机闪光灯功率都比较弱,因此距离范围有限。白天光线强的时候,逆光拍摄有效距离可能只有1-2米,夜间比较长,不过一般的数码相机闪光灯有效范围不超过3-5米。使用间接闪光前面所说的都是直接闪光,即闪光灯直接照射目标物体,而另外很多情况下,用间接闪光更有优势。所谓间接闪光就是让闪光灯照射天花板或墙壁或反光伞,利用他们的漫反射均匀照射目标,这样拍出的照片,光线会更加柔和,甚至没有一点闪光灯的痕迹,只有外接闪光灯才可以方便地做到这点。在水下使用闪光灯水对光线的吸收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水下摄影的光线很差,闪光灯的范围在水下只能达到其有效距离的一半,要注意避免曝光不足的问题。另外,如果是隔着玻璃去拍摄水里的物体,闪光灯应紧贴玻璃壁,否则光大多被反射掉了,但由于相机镜头往往比闪光灯的位置突出,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以实现,此时恐怕只有外接闪光灯才能解决问题,或者干脆不用闪光灯而靠延长曝光时间来拍摄。闪光灯的亮度调整闪光灯的最大亮度一般由其自身特性决定,要增加是不可能的,但是要减小强度还是可行的,方法是用纱布或者透明纸遮挡,一般一层纱布可以减弱到50%,2层可减弱到1/4左右。在实战中,往往没有这样的条件找纱布,那么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手指直接挡住闪光灯。注意,不要挡在闪光灯的中央部位,而是要从其边缘开始向中央挡,手指要贴紧,这个方法很有效。热门词条电子闪光灯主要由电池、电路和闪光灯管组成。而通用闪光灯的基本电路由四个部分组成:(1) 振荡升压;(2) 整流充电; (3) 电压指示(充电完毕);(4) 脉冲触发。振荡升压部分的作用是将电池的直流低电压变换成交流高电压;整流充电部分的作用是将交流高电压,经半波整流变成脉动直流,并向电容充电储能;而电压指示部分则用来指明闪光灯的工作状况;最后的脉冲触发部分则用来使闪光灯管发光。闪光灯管是阴冷极发电管,灯管的两端分别有金属的阴、阳两极。靠近阴极附近的玻璃管外部缠绕着触发电极,玻璃管外部涂敷一层四氯化锡导电层。密封的玻璃管内部充满了发光强度很高的惰性气体(通常是氙、氪、氩等气体)。惰性气体在高压电作用下,其原子会丢失电子而变成正离子,而脱离原子的电子获得能量,于是管内惰性气体呈电离状态。离子在电场中移动,使原来处于阻断状态的管子导通。此时,若从阴、阳极间引入外加电荷,电子与离子再度复合,能量将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气体放电。惰性气体在放电时,能发出瞬间的强烈闪光。通用型闪光灯的电路原理图见图 5-1。振荡升压部分由三极管BG、反馈电阻R1、电容C1和振荡变压器T1组成。接通电源后,三极管迅速起振,集电极电流增加使T1磁芯渐趋饱和,三极管又因基极电流中断而截止,磁芯磁通量衰减,如此反复循环,产生自激振荡。经变压器T1升压后在副边输出 300伏以上的交流电压。由于振荡频率处于音频范围,因此可以听到由低到高的微弱吱吱声。整流充电电路由二极管D1和大电解电容器C2组成。振荡升压后的交流高压,经半波整流后变成脉动直流,对C2充电。C2的电压由低逐渐升高增至 300伏以上的直流高电压。由于所要承受的电压比较高,所以二极管D1的峰值反向电压和电解电容器C2的耐压值都比较高,均在 300伏以上,而且C2的容量很大,大都在几百个微法以上(视闪光灯指数而定)。电压指示电路由充电指示灯氖泡NL和限流电阻R2组成。当电解电容器C2的充电电压达到一定的值时,氖泡NL会发光,表明闪光灯已经能闪光,可以拍摄。由于产品设计和工作原理等原因,充电电路可等效成一个一阶电路。从理论上讲,要百分之百地充满电,则需要无穷长的时间,这在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所以充电指示灯点亮时,电容器C2上的充电电压并未到达额定值,一般只达到额定电压的70%左右。如果急于拍摄,可能会造成曝光不足。所以应在指示灯亮后稍待,然后才开始拍摄。脉冲触发电路则由触发电容器C3、分压电阻R3、触发变压器T2和闪光灯管FT组成。整流二极管在对C2充电的同时,也经过R3分压对C3充电至 150伏以上。接通测试按钮K2或热靴上的两个触点短接时,触发变压器T2的原边和电容器C3构成放电回路,并在T2的副边感应出六千伏以上的高压,去触发闪光灯管,使管内的惰性气体电离并导通;电容器C2上所储存的能量通过阴、阳极输入管内,使气体放电,发出耀眼的白光。闪光时间(即闪光持续时间)因闪光灯厂家而异,一般为1/10001/50000秒。由于脉冲触发电容器C3(即K2的两端)上经常有 150伏以上的高压,所以触摸闪光灯联闪插头或热靴插头时会遭电击,这种触发方式称为高压触发。现代电子闪光灯为了避免上述现象,采用了可控硅开关电路将脉冲触发电容器C3与热靴插头及联闪线插头相 隔离,用可控硅的控制极(门极)来控制阴极和阳极。 因为可控硅元件的触发灵敏度高(一般只需要几伏的触发电压),所以不会产生电击,这种触发方式称为低压触发。判别一支闪光灯是否为高压触发或低压触发,方法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