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德宏州潞西市芒市中学2014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第一节)教学案 鲁教版必修1一、 教学目标:1目标(1)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学习,使学生明确自然资源的概念,理解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含义,并能够加以区分。(2)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的原理,分析自然资源在形成和分布上的共性特征,从人类开发利用的角度,分析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特征。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以土地资源为例,帮助学生理解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形成正确的资源观。2解析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这一要求旨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特征教学难点:通过已知图表所给数据,分析某种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二、 预习导学(一) 知识梳理1、自然资源是指人类直接从 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 。2、自然资源主要包括 、 、 、 和气候资源。3、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与 。(二)自然资源特征1、自然资源的特征有:1、分布的 ;2、资源间的 ;3、数量的 ;4、利用的 。2、根据人类社会文明的特征,可以把人类为么发展的过程,划分为 阶段, 阶段和 阶段3、公众的积极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主干问题)1、自然资源的定义及分类2、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哪些? 3、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怎样?时期标志人类活动人地关系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以狩猎动物、采集果实为生人类常常随着季节和气候的变化而迁移土地数量对人类的影响不大,而土地的质量对人类的影响较大农业文明时期以种植和养殖为标志人类能够制造和使用金属工具,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食物增加,人口数量增长快,土地肥沃地区成为世界的发源地,土的贫瘠区,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工业文明阶段蒸汽机的使用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和大规模的机器及其新技术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壮大,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弃物。土地的质量和数量将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制约因素。土壤污染、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四、目标检测1.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天然气 b.稻谷 c.土地 d.液化气2.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是建立在 ( )a.资源的再生性的基础上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的基础上c.物质运动的循环的基础上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的基础上3.陆地自然资源的共同特点 ( )a.数量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利用潜力是无限的c.没有分布规律 d.一个地域的自然资源间没有共同联系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作用的制约 b.矿产资源是可再生资源c.矿产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d.矿产资源的分布是均匀的五、分层配餐一 基础题(a组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 b.水泥 c.钢材 d.蔗糖2. 下列物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a.土地 b.水 c.鱼 d.金矿3. 下列资源中,具用地带性分布特点的是( ) a.水力资源 b.森林资源 c.煤炭资源 d.铁矿资源 4.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 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5、下图中较合理的土地利用模式是( )a村落b林地c耕地 a林地b果园c耕地 a耕地b林地c村落 a林地b村落c耕地 a b c d 设计意图:根据本节相关内容,对其作同等水平或降低水平的练习,让学生弥补课堂教学中对基本概念理解的不足。二 巩固题(b组题)“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当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回答6-8题。6.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7.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地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8. 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9. 读右图,与阴影部分含义相符的一项是( )a核能 b地热能 c水能 d风能10.关于自然资源数量有限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受资源分布规律限制,数量有限 b受空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c受技术水平限制,数量有限d受时间分布限制,数量有限设计意图:主要对习题a组题中的难度进行提高选择,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中的概念及地理事实。三 提高题(c组题)二、综合题11.读“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图”,分析下列问题。 (1)在右侧未被破坏的雨林中,物质可以_不止,森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树挂水花花岗岩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品牌影响力空间装修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龙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租赁gps合同范本
- 智能眼镜技术合同范本
- 环保型生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策略
- 临床试验患者教育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剪绒拖鞋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字大型工具显微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环境友好型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策略
- 生物-湖北省鄂东新领先协作体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调考(二模)试题和答案
- 6 千人糕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运营总监个人总结
- 社会问题(第三版)课件汇 向德平 第1-7章 社会问题概述 - 人口问题
- 深圳2025年广东深圳市公办中小学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晶胞的相关性质及计算(含解析)
- 2025年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矿业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2024年沙洲职业工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融合智慧数据的图书馆数智服务平台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