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讲练通】高中历史 4.2 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课时提升训练(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基础达标】1.民国时期,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a.马车b.三轮车c.人力车d.自行车2.小明的爷爷生活在近代中国的通商口岸,他先在外商轮船公司打工,后来他到与之相邻的中国第一家从事江海运输业轮船公司工作。那么他应生活在()a.广州b.天津c.上海d.福州3.(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右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4.(2013福州高一检测)进入近代,中国电信事业开始发展起来。中国人自行架设的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是在()a.台湾b.天津c.广东d.湖北5.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五亿户,居世界第一位,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和移动电话用户各占一半。这一现象直接说明()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b.通信技术发展迅速c.当今中国人口众多d.电话事业分属两家【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观察下图,本照片摄制于1905年,照片中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但该车没有链条,估计无法运动。该照片反映出晚清()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c.自行车已逐渐普及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2.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a.社会巨变导致人口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3.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毛鸿宾属于顽固派的代表人物b.当时修路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阻碍c.修筑铁路不利于中国马车事业和商业往来d.义和团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4.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须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由上海地方当局制定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5.(2013东城高一检测)“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天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此诗赞扬的是下列哪一项事业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a.铁路运输b.航运c.航空d.电报通信6.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入手而能用,着耳能得声。坐一室而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止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a.电话b.有线电报c.无线电报d.广播电台二、非选择题(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材料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张之洞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重要史实。(10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通信事业发生什么变化?通信工具的改进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16分)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马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三轮车和自行车是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交通工具。民国时期,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人力车,反映了经济的落后。2.【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上海成立的轮船招商局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3.【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20世纪初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同时并存的局面,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中国出现了近代交通工具。a“全盘引进”、b“与西方同步”、c“无法接受”都与史实不符。4.【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5.【解析】选b。a不符合题干中“直接说明”的限制条件;c符合社会现实,但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d属于对局部现象的概括,但缺乏总体上的准确认识。白寿彝在1937年指出:“九十年来中国交通事业之设施,殆非以前数千年间之交通事业所可比拟。在此一点上,我们不能不说是近年交通事业之进步。”他所说的“进步”应包括()传统的代步工具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所取代由机械牵引的电车与汽车出现城市交通系统有所发展内地与西北、西南等地区之间都有铁路交通a.b.c.d.【解析】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状况,特别注意“1937年”这个时间。1937年,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还没有铁路联系。西南地区出现铁路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故可排除。【能力提升】1.【解析】选b。自行车在当时属于新式交通工具,但该车系木制,且没有链条,说明当时中国普通百姓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之情。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材料看,“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表明近代汽车或者轮船出现后,送行之人未及返回,旅人已经到了天尽头。可见近代交通工具对于人们生活影响之深。3.【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提取和理解能力。题干中叙述了“此(铁)路一开”的后果,从这一角度来看,毛鸿宾是反对修建铁路。因此,a正确。【知识拓展】阻碍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1)近代中国经济条件落后,缺乏发展近代交通与通信事业的雄厚经济基础。(2)交通与通信事业的发展基本从零开始,导致发展速度缓慢。(3)尽管一部分先进人士积极发展近代交通与通信,但顽固守旧势力极力反对近代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4)近代交通与通信工具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既造成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又遭到企图阻挠中国发展壮大的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5)受到中国长期君主专制盛行、科学技术落后的制约,大部分地区愚昧迷信思想浓厚,不利于近代交通与通信事业的发展。【变式训练】19世纪70年代,英国人主办的北华捷报曾评论“对于中国官员来说,铁路意味着胡作非为,意味着废除长期受尊重的习惯和传统、骚乱和毁灭”。这说明()a.中国当时还没有出现铁路b.一些官员希望借修建铁路之机中饱私囊c.当时一些政府官员反对修建铁路d.通过修建铁路实现自由富强成为社会共识【解析】选c。从题目反映出的信息来看,中国官员把修建铁路的行为定性为胡作非为,定位为对传统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毁灭。可以总结出中国部分官员对修建铁路表示强烈反对。故选c。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4.【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中国交通近代化发展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反映的是伴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交通规则在朝着世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租界当局指的是外国人管理。故a错误;b和c错误。故选d。5.【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可知材料反映了通信事业的发展,故选d。6.【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从材料中的信息:入手能用、能得声可以判断是电话。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现代通信工具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第(1)题必须据材料内容加以分析来回答张之洞的主张。据中国通信事业发展的史实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第(2)题结合材料二两幅图片可看出现代通信工具的出现,结合自己的认识,分析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即可。答案:(1)张之洞出于国防、军事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线,开办洋务。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建立电话公司,民国时期,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电话营业所继续增加。(2)变化:手机、无线电话、互联网等新型通信工具出现。影响:促进了人员、商品的流通与信息的传递,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铁路建设关乎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列强加紧资本输出,激烈争夺在华铁路的修筑权。国名在中国投资修筑的铁路共计英国2 800英里6 420英里俄国1 530英里德国720英里比利时650英里法国420英里美国300英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的特点及影响。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上半期中国铁路修筑情况简表时期铁路修筑情况发展状况19世纪下半期1876年中国境内最早铁路淞沪铁路出现(英商)赎回、拆毁、掷入大海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以骡马曳引车辆。引发十年铁路之争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建成太监四人贯绳拖拉20世纪上半期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 292千米清政府自主修筑铁路5 574千米民国以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修建了杭江、同蒲铁路但铁路建设始终未入正轨(2)依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上半期和19世纪下半期相比,中国近代铁路发展的结果有何不同。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开始在广(州)深(圳)铁路上奔驰。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2008年,中国拥有了第一条时速超过300千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2009年中国又拥有了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武广客运专线。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千米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千米,将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人民网(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高速铁路建设给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铁路建设的认识。【解析】第(1)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近代中国铁路修筑的特点,应根据题干中“19世纪末”及列强在华修筑铁路的状况等信息回答。其影响根据19世纪末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题,第一问,根据表中变化信息回答。19世纪下半期“赎回、拆毁、掷入大海”,20世纪上半期“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自主修筑铁路”等归纳。第二问,结合此时的时间阶段分析政治、经济、思想状况等方面的原因。第(3)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本题要紧扣题目要求,言之有理答之有据。第(4)题考查近现代铁路发展的过程。要紧扣题目要求,言之有理答之有据,提出自己的观点。答案:(1)特点:半殖民地化。影响:铁路成了列强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和财富的得力工具;铁路修到哪里侵略者的势力就扩展到哪里;用铁路可以运兵,便利了军事上侵略以及镇压人民的反抗;加快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