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再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2009-03-04 22:47:54儿童是人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生的一个秘密。我们对于儿童的认知,远没有达到对外部世界、物质世界那样的程度;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正在严重的危机之中。在当前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数百万家庭骨肉分离,2200万之数的留守儿童丧失了父母的抚养和监护。另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健全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异化。在我们这个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时代,教育却被狭窄地等同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则被窄化为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又被扭曲为应试训练。其后果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延长,家长异化为应试教育的陪练,抽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家教传统的文明古国,今天,家教却需要扫盲和启蒙。儿童是人生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生的一个秘密。我们对于儿童的认知,远没有达到对外部世界、物质世界那样的程度;与此同时,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正在严重的危机之中。在当前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数百万家庭骨肉分离,2200万之数的留守儿童丧失了父母的抚养和监护。另一个事实是在绝大多数健全的家庭,家庭教育的功能已被异化。在我们这个大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时代,教育却被狭窄地等同为“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则被窄化为知识教育,知识教育又被扭曲为应试训练。其后果家庭教育成为学校学科教育的延长,家长异化为应试教育的陪练,抽空了家庭教育的基本价值。在我们这个有着悠久家教传统的文明古国,今天,家教却需要扫盲和启蒙。 让我们关注这样一个现象:与当今的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相当“低”的。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也许这不仅是对“高处不胜寒”的认识,主要是基于一种更为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老舍写道“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事实上,名人之后大多成为教养良好的平民和各种专门人才。 从公民教育的角度,陶行知将这一教育目标称之为培养“人中人”,以抵御追求出人头地、读书做官、做“人上人”的传统教育。遗憾的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现实,“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已经成为似乎是不应质疑、天然合理的“天下父母心”。然而,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必为平民却不甘于做平民,自拔头发以离地,会有好日子过吗?做最好的自己,难道不是一个更切实可行的目标吗? 有人会质疑:如果甘于平庸,那么社会所需要的“精英”如何产生?我认为,真正的精英本质上不是狭窄的知识教育和应试竞赛的产物,也不会从远离社会和大众,脱离生活和实践、“高档豪华”的物质环境中产生。生于忧患、死与安乐、伟大寓于平凡的道理至今并不过时。只有在脚踏实地、关心大众的平民价值和平民生活中,才能产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心和悲悯心,具有正直、理性、坚毅、宽容、合作等基本品质,具有大思路和大智慧,能够担当和“弘道”的真正的精英。主张“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平民的事”,力倡平民教育的陶行知,成为伟大的 让我们关注这样一个现象:与当今的许多家长不同,不少名人、伟人对子女的期望是相当“低”的。鲁迅坚决反对孩子做“空头文学家”。老舍对孩子的期望则是粗通文墨,自食其力,不欺负别人也不为别人所欺负。也许这不仅是对“高处不胜寒”的认识,主要是基于一种更为通达、透彻的人生观,即做一个好人、正直的人是最重要的,做一个自食其力的普通人是很有价值的。老舍写道“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作文艺写家,我决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作木匠、瓦匠,或作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事实上,名人之后大多成为教养良好的平民和各种专门人才。 从公民教育的角度,陶行知将这一教育目标称之为培养“人中人”,以抵御追求出人头地、读书做官、做“人上人”的传统教育。遗憾的是,由于独生子女的现实,“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样不切实际的目标已经成为似乎是不应质疑、天然合理的“天下父母心”。然而,如果我们绝大多数人必为平民却不甘于做平民,自拔头发以离地,会有好日子过吗?做最好的自己,难道不是一个更切实可行的目标吗? 有人会质疑:如果甘于平庸,那么社会所需要的“精英”如何产生?我认为,真正的精英本质上不是狭窄的知识教育和应试竞赛的产物,也不会从远离社会和大众,脱离生活和实践、“高档豪华”的物质环境中产生。生于忧患、死与安乐、伟大寓于平凡的道理至今并不过时。只有在脚踏实地、关心大众的平民价值和平民生活中,才能产生具有社会责任感、爱心和悲悯心,具有正直、理性、坚毅、宽容、合作等基本品质,具有大思路和大智慧,能够担当和“弘道”的真正的精英。主张“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平民的事”,力倡平民教育的陶行知,成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就是一个显例。人民教育家,就是一个显例。 许多家庭的失败教训,可以反过来揭示家庭教育的真正重要的价值。当孩子最终违法犯罪进入监狱、不堪重压进入医院,乃至误入迷途告别人世时,那些“失败的父母”往往痛悔不已,还原了最真实的愿望:上清华、北大、考试分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只要孩子还活着、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只要孩子能够象普通人一样正常的工作生活!这的确是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一价值却往往被虚置,仿佛它们是自然存在、不会丧失的。 对于孩童来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身体第一”并不是一句空话,体现在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热爱户外活动。只要具备条件,应当让小学生学会骑自行车、游泳和轮滑,尤其前两者是孩子能够终生享用的生存技能,意义非同寻常。喜爱户外活动、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同样意义非凡。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文明礼貌,团结合作,性格开朗,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他们这种开朗、乐观的性格是战胜应试教育挫折、自我疗伤的“秘密武器”,并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好运,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此外,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而当他形成了自己的爱好和趣味,例如喜欢科幻、喜欢历史、喜欢张爱玲或龙应台时,则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多半。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发展出自己特定的趣味趣取向,具备了主动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营养的能力。我们看到太多这样被考试所压倒的孩子,他们经常抱怨负担太重,没有闲暇时间做自己喜爱的事;但是如果你真的给他三天时间让他自主安排,就会发现他其实没有自己想看的书、想做的事,除了做作业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如同崔健所唱“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那真是病得不轻啊! 孩子的精神发展、人格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今天最令家长苦恼的事了:究竟该不该让孩子上特长班学琴、学画、学英语、学奥数?如果不学,是否会“输在起跑线上”?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是应当重视的。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强加于人。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 许多家庭的失败教训,可以反过来揭示家庭教育的真正重要的价值。当孩子最终违法犯罪进入监狱、不堪重压进入医院,乃至误入迷途告别人世时,那些“失败的父母”往往痛悔不已,还原了最真实的愿望:上清华、北大、考试分数其实并不那么重要,只要孩子还活着、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只要孩子能够象普通人一样正常的工作生活!这的确是家庭教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标;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这一价值却往往被虚置,仿佛它们是自然存在、不会丧失的。 对于孩童来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无疑是最重要的。“身体第一”并不是一句空话,体现在培养孩子的体育兴趣、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热爱户外活动。只要具备条件,应当让小学生学会骑自行车、游泳和轮滑,尤其前两者是孩子能够终生享用的生存技能,意义非同寻常。喜爱户外活动、身体健康的孩子,往往心理也比较健康,这同样意义非凡。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类孩子,他们文明礼貌,团结合作,性格开朗,工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强,“除了学习不好,什么都好”。他们这种开朗、乐观的性格是战胜应试教育挫折、自我疗伤的“秘密武器”,并将带给他们一生的好运,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 此外,是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探究的兴趣。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儿童读物是孩子的“精神母乳”,会奠定孩子的“精神底色”,影响孩子的终生成长。而当他形成了自己的爱好和趣味,例如喜欢科幻、喜欢历史、喜欢张爱玲或龙应台时,则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多半。这意味着孩子已经发展出自己特定的趣味趣取向,具备了主动汲取自己所需的精神营养的能力。我们看到太多这样被考试所压倒的孩子,他们经常抱怨负担太重,没有闲暇时间做自己喜爱的事;但是如果你真的给他三天时间让他自主安排,就会发现他其实没有自己想看的书、想做的事,除了做作业不知道做什么,精神上一片空白,如同崔健所唱“我的病就是没有感觉”,那真是病得不轻啊! 孩子的精神发展、人格成长还包括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是今天最令家长苦恼的事了:究竟该不该让孩子上特长班学琴、学画、学英语、学奥数?如果不学,是否会“输在起跑线上”?艺术教育对性格陶冶、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所谓“学琴的孩子不会学坏”,是应当重视的。关键是要从孩子的兴趣和条件出发,顺其自然,因材施教,而非强加于人。逼一个爱画的孩子去学琴,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是孩子无常性,爱好会变化,该不该逼孩子坚持下去?这需要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做具体分析,不宜笼统结论。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一个家长能为孩子所做的,是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成长环境,在这一过程中鉴别和认识孩子真正的爱好和习性,加以引导和培养。俞平伯的教子方法,叫“大水养鱼”,池子越大,水越多,才可能长成大鱼。即便对那些表现出某一方面天赋的孩子,也不宜过早地专业定向;否则,杨振宁将会是个熟练的会计师,而齐白石则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另一个问题是符合儿童特点的学习。关于究竟几岁学英语才合适的提问,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陈琳教授说得好:几岁都可以,关键是符合儿童特点的英语学习,如在游戏中以儿歌、口语为主的学习。儿童早期教育最重要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和滋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可惜的是,我们很多的早期教育恰恰是急功近利地以培养“小大人”为目标,以磨灭、摧毁孩子的童心和创造力为能事的。孩子的人格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有许多途径,不仅靠阅读和艺术教育,而且靠和同龄儿童的游戏和交往,靠走进和热爱大自然,等等。 龙应台有一本畅销书,叫孩子你慢慢来。孩子是不会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输掉的,只能是家长的耐心、信心和平常心。来源:(/s/blog_492471c80100c5sg.html) - 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鈥斺斣俾酆踊崾湓谄鹋芟呱下?_杨东平_新浪博客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吗?(2006-06-25 00:15:03)由我来给快乐女孩成长笔记15岁考上清华大学写序,实在是找错了人,也可以说是“撞在枪口上”了。与当下全社会性的热潮相反,我的看法是非主流的和不讨人喜欢的。但是既然作者和出版社不在乎,还是希望我说一些什么,我也愿意就此谈一些认识。毕竟,当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一个家庭的教育故事公开出版,就已经超越了私人领域,成为可以评说的公共话题。况且,这是一个多么热门的话题。 毫无疑问,南南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女孩,她的母亲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母亲,极具教育热情和教育智慧,在女儿的教育上付出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在我看来,此书最有价值、可以与其他家长分享的,是她在南南幼儿时期进行的启蒙教育,使她很轻松而愉快地学会了识字、阅读、讲故事和表达。有了这样的基础,她以后的成长其实已经没有悬念,不论她是否上少年班,不论她是否进入清华大学,也不论她是15岁还是18岁进入大学。南南的故事再次映证了一个观点:母亲的文化程度与子女学业成就的正相关性,而且相关程度明显高于父亲。对那些受过高等教育而成为全职太太的女性(不是指南南的母亲),国人通常会认为是一种人才浪费;其实,教育的效益仍然存在。因而,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总是具有正面的公共效益,全社会都会从中受益。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这种文化差异确实发人深省。前者赞誉少数,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时下流行的社会评价和教育模式,在制造出个别“神童”之时,使绝大多数孩子成为造神运动的“陪绑者”和失败者。今天,“救救孩子”的任务远比打造少数童星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源自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儿童作为上帝赐于人类的礼物,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阶段,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世界,有其自己的功能和使命。儿童不是小大人,也不应是家长为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工具。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准则。它被表述为这样的幼儿教育理念: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因而,西方国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严禁在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和社会化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也是因为现代心理学对儿童认知规律的把握。一个3岁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5岁就迎刃而解;5岁时难以掌握的数学运算,7岁时易如反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超越他的年龄,提前去做他难以实现的事呢?这正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不断下放学科教学的难度、以及开展有“数学杂技”之称的“奥数”最令人发指之处。看到那些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梦魇所驱赶、以牺牲睡眠和健康为代价、不得不从事各种高难度的学习的孩子,我会想起马戏团里的小熊和山羊,他们本应在草垛边快乐地玩耍嬉戏,却被迫战战兢兢地钻铁圈、走平衡木。 今天,早教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也有人在开发比早教更早的“胎教”。然而,即便如南南那样成功的早教,也应当是十分谨慎和因人而异的。适合于南南的,未必适合另一个儿童,并不能简单照搬。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教育,也不是越早越好。早教也不等于早慧。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成年后直言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不过是提前教育而已。“早教”或“超常教育”最大的陷阱,莫过于对儿童的过早定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十几、二十岁时都难以真正确立人生和职业的方向,所以欧洲的学制,在高中之后有一年预科,所以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今天我们却要为七八岁、十来岁的孩童做出终身选择,迫使他定向地训练某一技能。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家长执著于这样的理念,那么杨振宁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会计,齐白石至多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不能不说到“早出人才”的理念。现有的许多教育实验显示,完全有可能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目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但是,全世界通行的6-3-3学制的合理性,16岁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18岁成人这样的规定,与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程度无关,是基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15岁完成高中课程并不等于15岁已经成人。而且,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当事人,15岁上大学还是18岁上大学,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对少年班成就的介绍,无非是他们比别人早几年拿到博士学位或当上教授,这可以说明他很聪明,也可以节约几年的教育开支,此外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牺牲和失去的东西倒是非常具体的。我们经常抱怨使用现代科技缩短了动植物的生长期,致使瓜果不香、鱼肉无味;那么,我们对人的培养,是否有同样的迷误? 解析“神童教育”的热情,最终必须涉及对成才、成功的理解。时下流行的观念,以及南南母亲将考上清华、北大视为教育成功的标志,这种“名校崇拜”实在太过狭隘了。南南的教育是否成功还要看10年、20年。近年来,许多高分考生开始“用脚投票”,弃国内优秀大学而到香港的大学就读,是一种相当明智和理性的选择。成功的真正标志是未来的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而成功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放眼望去,清华、北大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中,究竟涌现了多少名人、大师或创造性成果?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崭露头角的风云人物,无论潘石屹、刘永好还是王菲、李宇春,谁在乎他 但是,此后的故事就进入一个流行的俗套了:进入北京八中的少年班,高分复读、非清华不上,最终如愿以偿。自从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炮打响,进入国外和中国名校的男孩女孩便成为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热捧的对象,进入名校就等于教育成功,家长纷纷著书立说,巡回演讲。有位父亲将儿子送入清华,已经出了三本书,还在继续写,而且很畅销。我不禁感慨,清华、北大每年招生五六千人,我国每年要产生多少教育家啊! 人的成长、成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很深的谜。虽然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我们对人的认识却远远不如对物质世界、自然规律的了解。因此,“人学”、“教育科学”成为一门值得不断探究的学问。最基本的挑战来自儿童的个体差异。如果一个家庭有几个孩子,就会看到在大致相同的教育环境中,子女的志趣、秉赋和日后的社会成往往很不相同。而在那些家长文化程度很低,毫无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贫寒家庭,也会走出聪慧的孩童。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天才的成长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 中国人素有“神童教育”的热情,在独生子女的环境中,望子成龙的追求更是名正言顺,汹涌澎湃。这些年来,能写长篇小说的少年作家年龄越来越小,8岁横渡琼州海峡、5岁能做一万个俯卧撑、3岁能识字和拿大顶,冲击吉尼斯记录的事迹层出不穷。有一位父亲让儿子快速成名的策划是他上大街裸奔,也有“400个耳光打出一个钢琴才女”的教育故事,引起人们对儿童权益保护的巨大担忧。无论焦虑猴急的家长,还是诱使家长大把掏钱的“天价幼儿园”,都有一个义正词严的响亮口号: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恰恰是最值得质疑的,在我看来是无知而荒唐的。我们都知道,起跑线上的争分夺秒,只有对100米、200米的短跑才有意义。而人的成长则是漫长的马拉松,最初的几步根本没有那么重要。环顾四周,或者回顾自己的中小学经历,成年后在各个方面有所作为的,究竟是不是当时班里的那几个学习尖子?文汇报曾报道过若干两院院士的中学学习成绩,高分的不多,中等的不少。鲁迅1905年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时,春季升级考试的“成绩报告单”:解剖59.3分,组织72.7分,生理63.3分,伦理83分,德文60分,化学60分,物理60分,平均分数65.5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伟大的作家。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这种文化差异确实发人深省。前者赞誉少数,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时下流行的社会评价和教育模式,在制造出个别“神童”之时,使绝大多数孩子成为造神运动的“陪绑者”和失败者。今天,“救救孩子”的任务远比打造少数童星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源自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儿童作为上帝赐于人类的礼物,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阶段,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世界,有其自己的功能和使命。儿童不是小大人,也不应是家长为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工具。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准则。它被表述为这样的幼儿教育理念: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因而,西方国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严禁在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和社会化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也是因为现代心理学对儿童认知规律的把握。一个3岁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5岁就迎刃而解;5岁时难以掌握的数学运算,7岁时易如反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超越他的年龄,提前去做他难以实现的事呢?这正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不断下放学科教学的难度、以及开展有“数学杂技”之称的“奥数”最令人发指之处。看到那些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梦魇所驱赶、以牺牲睡眠和健康为代价、不得不从事各种高难度的学习的孩子,我会想起马戏团里的小熊和山羊,他们本应在草垛边快乐地玩耍嬉戏,却被迫战战兢兢地钻铁圈、走平衡木。 今天,早教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也有人在开发比早教更早的“胎教”。然而,即便如南南那样成功的早教,也应当是十分谨慎和因人而异的。适合于南南的,未必适合另一个儿童,并不能简单照搬。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教育,也不是越早越好。早教也不等于早慧。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成年后直言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不过是提前教育而已。“早教”或“超常教育”最大的陷阱,莫过于对儿童的过早定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十几、二十岁时都难以真正确立人生和职业的方向,所以欧洲的学制,在高中之后有一年预科,所以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今天我们却要为七八岁、十来岁的孩童做出终身选择,迫使他定向地训练某一技能。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家长执著于这样的理念,那么杨振宁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会计,齐白石至多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不能不说到“早出人才”的理念。现有的许多教育实验显示,完全有可能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目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但是,全世界通行的6-3-3学制的合理性,16岁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18岁成人这样的规定,与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程度无关,是基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15岁完成高中课程并不等于15岁已经成人。而且,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当事人,15岁上大学还是18岁上大学,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对少年班成就的介绍,无非是他们比别人早几年拿到博士学位或当上教授,这可以说明他很聪明,也可以节约几年的教育开支,此外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牺牲和失去的东西倒是非常具体的。我们经常抱怨使用现代科技缩短了动植物的生长期,致使瓜果不香、鱼肉无味;那么,我们对人的培养,是否有同样的迷误? 解析“神童教育”的热情,最终必须涉及对成才、成功的理解。时下流行的观念,以及南南母亲将考上清华、北大视为教育成功的标志,这种“名校崇拜”实在太过狭隘了。南南的教育是否成功还要看10年、20年。近年来,许多高分考生开始“用脚投票”,弃国内优秀大学而到香港的大学就读,是一种相当明智和理性的选择。成功的真正标志是未来的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而成功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人自我发现和自我实现,成为最好的自己。放眼望去,清华、北大每年数千名的毕业生中,究竟涌现了多少名人、大师或创造性成果?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崭露头角的风云人物,无论潘石屹、刘永好还是王菲、李宇春,谁在乎他 陈小薇的故事值得一说。她是80年代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学生,被誉为“神童”并为保持这一形象而持续努力。她不负众望,在美国读到了生物化学的博士后,却毅然改行,从事自己真正喜欢做的电视主持人工作。她说,在中国,人们喜欢传颂司马光几岁砸缸、孔融三岁让梨等神童故事;而美国人则喜欢说爱因斯坦首次投考大学名落孙山;爱迪生从小被认为是不堪造就的笨学生等大器晚成的故事。这种文化差异确实发人深省。前者赞誉少数,赞誉天资;后者鼓励多数,鼓励努力。时下流行的社会评价和教育模式,在制造出个别“神童”之时,使绝大多数孩子成为造神运动的“陪绑者”和失败者。今天,“救救孩子”的任务远比打造少数童星更为重要、更为紧迫。 源自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教育传统,西方主流的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儿童作为上帝赐于人类的礼物,是一个特定的生长阶段,是一个独立于成人的世界,有其自己的功能和使命。儿童不是小大人,也不应是家长为实现自己的功利目标的工具。发现儿童,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准则。它被表述为这样的幼儿教育理念:游戏是儿童的天职。因而,西方国家往往以法律的方式严禁在幼儿园进行知识教育。这不仅是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健康、心智发展和社会化远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也是因为现代心理学对儿童认知规律的把握。一个3岁孩子难以完成的任务,5岁就迎刃而解;5岁时难以掌握的数学运算,7岁时易如反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超越他的年龄,提前去做他难以实现的事呢?这正是当下的应试教育不断下放学科教学的难度、以及开展有“数学杂技”之称的“奥数”最令人发指之处。看到那些为家长望子成龙的梦魇所驱赶、以牺牲睡眠和健康为代价、不得不从事各种高难度的学习的孩子,我会想起马戏团里的小熊和山羊,他们本应在草垛边快乐地玩耍嬉戏,却被迫战战兢兢地钻铁圈、走平衡木。 今天,早教已经成为一个利润丰厚的行业,也有人在开发比早教更早的“胎教”。然而,即便如南南那样成功的早教,也应当是十分谨慎和因人而异的。适合于南南的,未必适合另一个儿童,并不能简单照搬。早期教育不等于提前教育,也不是越早越好。早教也不等于早慧。当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成年后直言自己根本不是什么神童,不过是提前教育而已。“早教”或“超常教育”最大的陷阱,莫过于对儿童的过早定向。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十几、二十岁时都难以真正确立人生和职业的方向,所以欧洲的学制,在高中之后有一年预科,所以古人有“三十而立”之说。今天我们却要为七八岁、十来岁的孩童做出终身选择,迫使他定向地训练某一技能。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家长执著于这样的理念,那么杨振宁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会计,齐白石至多只是一个优秀的木匠。 不能不说到“早出人才”的理念。现有的许多教育实验显示,完全有可能以更短的时间完成目前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教学内容。但是,全世界通行的6-3-3学制的合理性,16岁才能进入劳动力市场、18岁成人这样的规定,与接受知识的速度和程度无关,是基于青少年身体发育和心理成长的规律。15岁完成高中课程并不等于15岁已经成人。而且,无论对于社会还是当事人,15岁上大学还是18岁上大学,有那么重要吗?我们对少年班成就的介绍,无非是他们比别人早几年拿到博士学位或当上教授,这可以说明他很聪明,也可以节约几年的教育开支,此外究竟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价值?与同龄人相比,他们牺牲和失去的东西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届河北省永清一中高三1月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 草原征占合同模版
- 菜棚转让合同
- 别墅地下室租赁合同
- 北京市机关食堂餐饮服务合同
-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HF-FB防弹玻璃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铜基钎料相关行业投资规划报告
- 肝肺综合症课件
- 普外科肺栓塞情景演练
- 渔业船舶检验管理规定
- 第九章2节共价键理论
- 售后服务及技术服务方案
- 《商业模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 JJG 875-2019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高清版)
- 零售运营中的150个英文缩写
- 二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3-5分钟微电影剧本青春】微电影剧本《青春不褪色》
- 第八章气隙磁导的计算经典实用
- (最新整理)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
- 棋王:传统文化的审美符号 ——王一生形象探析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