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17 失根的兰花(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17 失根的兰花(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17 失根的兰花(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失根的兰花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的深刻含义,体会作者在本文中所寄托的爱国情感。(二)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比喻的修辞技巧。(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 点了解本文题目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的主旨。教学难 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了解文中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学情分 析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在读中感受作者感情,以读促学,正确的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 备充分运用多媒体,制造精彩的课件;布置学生充分的预习。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一、课前检测:(5分钟)二、明确目标、导入新课:(1分钟)三自主学习:(17分钟)(一)以费城某大学赏花开始以花为主轴,拉开当年往事的回忆第一段由赏花开始。第二段分辨出这些花是从中国来的,以花喻人,美国的花圃里,种着中国来的花;就像美国的土里,住着中国来的人一样。第三段从这些花中,看见了北平公园的花花朵朵,在矛盾惆怅中,坦率吐露真情。(二)在怀思中吐露浪子心声第四段以明利的笔调,展现当时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四海为家的豪情壮志。第五段一句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笔锋陡落,豪情不再,终领悟蚕未离开桑叶,则处处可以为家,一离开桑叶,便处处不可为家。第六段身处异地他乡,方真正体会出故乡花草的美丽。第七段延伸在回忆中,在一幅幅的画面中,蕴藏着苦涩的思念。(三)点明题目失根的兰花第八段在一番感情的折磨下,体会人生如絮、飘零在无垠的天地中。第九段道出定名的由来,没有根的兰花,也就像没有国的人。第十段个人的生死和国家的兴亡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小我又何足挂齿四、结合具体段落,探究问题,深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15分钟)1. “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这里的“背景”指什么,花的颜色是不是真的褪了?作者为什么流泪?五、小结:(1分钟)“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许多年以前,诗人艾青对茫茫的黄土地发出了这一深情的呼唤,而今天许许多多的人走出了国门,甚至连中学生也不例外,读着陈之藩的散文,犹如漫游在美丽的江水中,身心俱清。让我们永远记住他吧!永远铭记这篇美文!六、拓展延伸:(5分钟)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孔子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张学良兰心蕙性-比喻女子善良贤淑兰芳石坚-比喻高风亮节七、当堂检测:(5分钟)八、布置作业:(1分钟)小结: 学科知识构建与板书设计失根的兰花 陈之藩 观花草 诉深情 借景抒情 道经历 引典故 反思与重建附:1、 课前检测题:1、 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幢( )花圃 ( )栅栏 ( )( ) 坍塌 ( )( )群山万壑( ) 诗意盎然 ( ) 沁凉如水( )晨曦 ( )喧哗 ( )2、题目“失根的兰花”中,“兰花”指什么?“失根”又是什么意思?“失根的兰花”又是什么意思?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二、课堂检测题:1、失根的兰花,在布局上以 、 、 统合的方式描绘全文。2、“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感情也落了。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