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WEB-based Online Submission and Manuscript Handling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基于WEB的在线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2011届 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院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号 20072401 学生姓名 陈敏玮 指导教师 封筠 完成日期 2011年6月1 日毕业设计成绩单学生姓名陈敏玮学号20072401班级信0701-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设计题目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指导教师姓名封筠指导教师职称教授评 定 成 绩指导教师得分评阅人得分答辩小组组长得分成绩:院长签字:年 月 日毕业设计任务书题目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陈敏玮学号20072401班级信0701-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承担指导任务单位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系导师姓名封筠导师职称教授一、设计内容网络化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可克服传统的手工稿件处理的缺陷,具有工作效率高,节省人力、物力与财力,以及更高的安全性等优点。本课题旨在文献资料查阅与业务流程调研的基础上,把握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的国内外现状,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主要模块包括:用户权限划分与管理,信息管理与发布,作者注册与投稿、稿件管理、各种费用管理、编辑初审、专家审稿、定稿,数据维护等。二、基本要求要求陈敏玮同学独立完成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和编码、调试,应按时完成进度要求。所设计开发的系统能达到实用。要求论文正文不少于1.5万字,外文翻译30005000字,计算机应用300机时以上,提供软件设计说明文档、源程序。1三、主要技术指标 设计合理,符合相关规范;用户界面美观,规范;响应速度快,操作便捷;系统完善,便于维护和扩展。四、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1 浏览、分析计算机类中文核心期刊与重要会议网站,熟悉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流程2 搜集与网络化稿件处理系统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3 动态网页制作技术相关书籍4 SQL SERVER相关书籍5 系统设计与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书籍五、进度计划第1周 - 第6周 毕业实习;查阅资料,需求调研,撰写开题报告;熟悉环境及工具。第7周 - 第10周 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第11周 - 第14周 系统开发、编码实现、系统调试。第15周 - 第16周 撰写论文并准备答辩。教研组主任签字时间 年 月 日毕业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陈敏玮学号20072401班级信0701-2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E - mail 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建立基于WEB 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 采编- 发布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调查得知,以前编辑部对稿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编辑部征稿、刊登稿件信息发表不便;投稿主要通过邮寄的形式,交通不便、地理、路途事故等多种原因,到达编辑部的可能性较低。后来,借助Internet,编辑部借助网络来推广,作者也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此种方式给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有很多缺点,数据繁多,容易丢失和出错,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发挥计算机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 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推广使用基于网络的稿件远程处理模式, 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 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增强稿件作者与审稿专家、期刊编辑间的互动交流, 这种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 国内已有数十种杂志基本实现了稿件的远程处理,大型杂志社和编辑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自身工作流程,开发出各类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学报)编务处理系统,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但国内期刊大部分期刊还没有付诸实施。国外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则相对好得多, 目前具备稿件远程处理功能的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大部分集中于美国, 虽然总体水平也并不高, 使用面也不广, 但毕竟在期刊出版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开始了探索与实践, 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对于自身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中小型期刊,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会更多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工作管理,也会对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三、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WEB的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 采编- 发布一体化。功能模块表:作者编辑基于WEB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在线注册在线投稿稿件管理接受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浏览编辑部新闻专家稿件管理接受发送消息浏览编辑部新闻修改个人信息编辑主编接受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稿件审核人员管理稿件审核版面安排系统设置接受发送消息作者管理编辑管理专家管理栏目管理修改密码四、课题的开发平台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 2005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ASP技术Html网页制作五、重点、难点分析1.设计的合理化和可行性分析,设想的效果得以实现需要理论技术支持,了解并掌握相关技术有难度;系统功能划分做到面面俱到比较困难,需要实现的功能较多,设计思路容易被打乱,系统需一步一步完善;2.用户界面是否美观、规范,要求一定的美工功底,要求熟练掌握一些图形图像制作软件;3.响应速度,操作是否便捷,涉及到使用编程算法优劣,要求提高编程能力和优化设计算法;4.维护和扩展,在设计过程中,需妥善保存好操作日志文档,以便出错检查;5.页面的设计实现、数据库的构建、库的连接及各个表的创建、文件的上传功能。六、预期效果系统功能实现:作者、专家、编辑3大模块和各种子功能模块实现全面、运行速度较快。界面设计程度:界面友好、美观,关键字提示清晰,层次分明,符合逻辑,背景颜色适中。操作程度:操作便捷、通俗化,对不同用户提供相应说明信息。遇错处理:程序编写时处理了包括可能因人为或机器出错的各种情况,系统实现较严谨。人性化:界面和操作符合人逻辑思维和习惯,操作效果满足用户需求。安全性:对用户信息、稿件信息、评审信息进行安全管理,保证信息正确、不泄露,安全找回。七、进度计划第1周 - 第6周 毕业实习;查阅资料,需求调研,撰写开题报告;熟悉环境及工具。第7周 - 第10周 掌握相关理论与方法;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第11周 - 第14周 系统开发、编码实现、系统调试。第15周 - 第16周 撰写论文并准备答辩。八、参考文献1戴志诚.赵国峰著ASP信息化系统建设案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32奚科芳.期刊稿件投稿与评审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 2008:7-33李书明.基于WEB的学报在线投稿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4陈翔.基于B/ S 的期刊稿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杭州:杭州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4. 5刘青芳.全面实行电子稿件管理系统处理稿件的体会,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vol.166樊灿.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科技期刊管理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5 vol16 No.6 p517-5207万庐山.关于网上电子期刊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13,(2):129131.8 王莉,王云亭,等.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网络化管理J.编辑学报,2001,(1):33.9付小超,李楠,徐永红,沈春平.网络科技信息资源及其检索J当代图书馆, 2004,(01)指导教师签字时 间 年 月 日摘要传统的论文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方式投递和反馈时间长,并有可能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电子邮件方式与邮寄方式相比,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其不足是受邮箱容量限制,不属于在线投稿。与这两种投稿方式相比,基于WEB 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更便于投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本文以期刊论文投稿为背景,论述基于WEB的投稿与处理过程,给出了开发此系统的详细设计说明。从符合可行性的要求出发,使用ASP技术,B/S开发模式,完成对基于WEB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的开发。系统在Visual Studio 2008开发环境下,利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实现了投稿、采编、发布一体化功能,作者可进行在线注册、在线投稿、缴纳稿费等;编辑和专家可进行在线评审、稿件管理等。关键词: 在线投稿 稿件处理 ASP WEB SQL ServerAbstractThere are two traditional paper submission ways, i.e. mail delivery and e-mail. The time of mail delivery and feedback is long, and delivery error and the possible loss is often occured. E-mail submission way, rather than mail delivery, is improved in timeliness and safety, but its lack is that the capacity is restricted and it does not belong to online submission. Compared with these ways, WEB-based online submission system can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speed the manuscript handling and improve the process transparency.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journal paper submitting, WEB-based online submission and handling process is discussed and the detailed design scheme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description is given in this dissertation. From the feasibility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ASP technique and B/S development model based on WEB is used to complete the system development.This system, based on B/S model, Visual Studio 2008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QL Server 2005 database, can realize the purchasing, cataloguing, and releasing integration functions online. The paper author can undertake the functions, such as online registration, online submissions and pay fees. Editor and experts can undertake online review and manuscript management etc.Keywords:Online Submission Manuscript Handling ASP WEB SQL Server目录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3论文的组织结构2第2章 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32.1ASP 简介32.2 SQL Server2005简介42.3 B/S模式52.4 ADO连接方式6第3章 系统分析83.1系统可行性分析83.1.1技术可行性83.1.2经济可行性83.1.3操作可行性93.2系统描述93.2.1功能模块和结构图93.2.2功能概述103.3系统数据流图11第4章 概要设计134.1体系结构设计134.1.1 B/S模式的体系结构134.1.2 三层结构工作原理134.1.3 B/S模式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144.2 各模块功能描述144.3数据库设计154.3.1概念结构设计164.3.2逻辑结构设计18第5章 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205.1系统界面设计与实现205.1.1系统登录界面205.1.2作者首页个人信息查看和修改215.1.3作者密码修改215.1.4在线投稿225.1.5作者在线注册235.1.6专家审核稿件255.1.7编辑审稿275.1.8主编审核稿件285.1.9版面安排295.1.10作者管理295.1.11专家管理305.1.12编辑管理315.1.13栏目管理315.2 ADO数据访问技术32第6章 系统的功能测试356.1单元测试356.1.1登录测试356.1.2口令修改测试366.2确认测试376.3系统测试37结 论38参考文献39致谢40附录A 外文翻译41英文原文41中文译文53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传统的投稿方式有邮寄和电子邮件两种。邮寄方式投递时间长,反馈时间更长,并有投递错误、半路遗失的可能,既慢又不保险。E - mail 方式基于网络环境下,利用广大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电子邮件服务投递邮件,比起传统的邮寄,这种方式在时效性和安全性上都迈进了一大步,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作者本人邮箱容量的限制、编辑邮箱的承载量的限制等。建立基于WEB 的在线投稿处理系统后,其前台的用户可以在线写稿、预览、投递,并能在第一时间内收到用稿通知;后台管理员则可在线阅读、审批来稿,从而实现投稿- 采编- 发布一体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资源共享。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根据调查得知,以前编辑部对稿件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编辑部征稿、刊登稿件信息发表不便;投稿主要通过邮寄的形式,交通不便、地理、路途事故等多种原因,到达编辑部的可能性较低。后来,借助Internet,编辑部借助网络来推广,作者也可以通过E-mail来投稿,此种方式给双方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有很多缺点,数据繁多,容易丢失和出错,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没有完全发挥计算机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期刊的稿件处理效率直接影响着期刊的发展,利用网络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已是不争的事实。推广使用基于网络的稿件远程处理模式,以加快稿件的处理速度, 提高稿件处理过程的透明度, 增强稿件作者与审稿专家、期刊编辑间的互动交流, 这种模式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现,国内已有数十种杂志基本实现了稿件的远程处理1, 比如中科院数学院的期刊、无机化学学报、计算机工程与应用,新闻出版行业(如人民日报)、国内核心期刊(如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国际重要会议(如中国学术会议),学报社(电脑学报、自然科技学报等)等大型杂志社和编辑部逐步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自身工作流程,开发出各类功能强大、使用便捷、符合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如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稿件处理系统、科技期刊(学报)编务处理系统,大大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国内大部分期刊还没有付诸实施。国外的学术期刊在这方面则相对好得多,达70%以上, 目前具备稿件远程处理功能的教育技术专业期刊大部分集中于美国, 虽然总体水平也并不高, 使用面也不广,但毕竟在期刊出版信息化、数字化方面开始了探索与实践, 值得国内教育技术期刊借鉴。对于自身人力物力相对缺乏的中小型期刊,紧跟信息化趋势是一个新课题。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办公自动化会更多地应用于科技期刊的工作管理,也会对现代科技期刊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1.3论文的组织结构本论文分为七章,具体的内容组织如下:第1章绪论给出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2章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首先介绍了系统主要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08和SQL数据库,然后介绍了系统客户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和系统完成主要用到的技术ASP技术。第3章系统分析通过对业务处理流程的调查,首先了解系统需求,总结出任务概述和可行性分析。在业务调查中,给出业务流程图以及数据流图。第4章概要设计本章主要是对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的设计,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图、E-R图以及数据库表结构。第5章 详细设计与系统实现本章主要给出了各模块界面设计以及主要模块算法设计。第6章 系统功能的测试对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最后,总结开发此系统的过程和遇到的问题,提供参考文献、致谢。并附录上外文翻译。 62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第2章 系统开发工具与关键技术介绍系统主要采用了ASP、SQL Server 2005以及三层B/S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分别从ASP的特点、优点,SQL Server 2005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的特点和应用以及B/S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等方面进行简述,以明确开发系统所使用的技术。2.1ASP 简介ASP全称Active Server Pages,是Microsoft提供的一种WEB应用程序解决方案。它同IIS高度集成,既易于编写,执行效率也高,能够有效地避免CGI(Common Gataway Interface)技术带来的不足,是一款用以取代CGI的动态服务器网页技术2。ASP的特点:l 使用VBScript、JavaScript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并结合HTML代码,即可快速地生成网站的应用程序l 无需编译,可以直接执行l 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即可进行页面的编辑与设计l ASP独立于浏览器。用户的只要使用可执行HTML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ASP所设计的网页内容l ASP能与任何Active Scripting语言相容l 源程序不会外漏ASP脚本是在服务器上执行,不会被传送到客户端浏览器,因此可以 避免源程序被他人剽窃,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l 面向对象,具有无限可扩充性ASP的功能:从应用的角度看,ASP有如下功能:l 处理浏览器传送到服务器的表单输入。l 访问和编辑服务器的数据库表。l 读写服务器文件,实现访客计数等功能。l 提供广告轮播器,取得浏览器信息、URL表管理等内置功能。l 可实现多个页面共享信息。2.2 SQL Server2005简介结构化查询语言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SQ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语言。SQL通常使用于数据库的通讯3。ANSI(美国国家标准学会)声称,SQL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语言。SQL语句通常用于完成一些数据库的操作任务,比如在数据库中更新数据,或者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使用SQL的常见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Sybase、Microsoft SQL Server、Access、Ingres等等。虽然绝大多数的数据库系统使用SQL,但是同样有独自另外的专有扩展功能用于它们的系统。但是,标准的SQL命令,比如Select、Insert、Update、Delete、Create和Drop常常被用于完成绝大多数数据库的操作 。(1) SQL语言有着非常突出的优点,主要是:非过程化语言、统一的语言、是所有关系数据库的公共语言,SQL为许多任务提供了命令,其中包括:l 查询数据;l 在表中插入、修改和删除记录;l 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对象;l 控制对数据和数据对象的存取;l 保证数据库一致性和完整性。(2) SQL功能强大,是一种完整的数据处理语言,不仅用于数据库查询,而且用于数据库中的数据修改和更新,概括起来,它可以分成以下几组:l 数据操作语言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DML):用于检索或者修改数据,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 SELECT: 用于检索数据; INSERT: 用于增加数据到数据库; UPDATE: 用于从数据库中修改现有的数据; DELETE: 用于从数据库中删除数据。l 数据定义语言 (Data Definition Language,DDL):用于定义数据的结构,比如:创建、修改或者删除数据库对象,主要有以下几个语句: Create:用于创建数据库; Alter:用于修改数据库; Drop:用于删除数据库。l 数据控制语言 (Data Control Language,DCL):用于定义数据库用户的权限。2.3 B/S模式Browser/Server(简称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和工作量,降低了用户的总体成本(TCO)。以目前的技术看,局域网建立B/S结构的网络应用,并通过Internet/Intranet模式下数据库应用,相对易于把握、成本也是较低的。它是一次性到位的开发,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比如LAN, WAN, Internet/Intranet等)访问和操作共同的数据库;它能有效地保护数据平台和管理访问权限,服务器数据库也很安全。l B/S结构的优点 B/S结构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l B/S架构软件的优势与劣势 系统的性能:在系统的性能方面,B/S占有优势的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只要可以使用浏览器上网,就可以使用B/S系统的终端。不过,采用B/S结构,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入等简单功能,绝大部分工作由服务器承担,这使得服务器的负担很重。采用C/S结构时,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够处理任务,这虽然对客户机的要求较高,但因此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而且,由于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HTML格式为主,其它格式文件多半是以附件的形式存放。而HTML格式文件(也就是WEB页面)不便于编辑修改,给文件管理带来了许多不便。比如说很多人每天上“新浪”网,只要安装了浏览器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了解“新浪”的服务器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而事实上大部分网站确实没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但用户的电脑本身安装的大部分是Windows操作系统。 维护和升级方式简单。目前,软件系统的改进和升级越来越频繁,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它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比较大。B/S与C/S处理模式相比,则大大简化了客户端,只要客户端机器能上网就可以。对于B/S而言,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当企业对网络应用进行升级时,只需更新服务器端的软件就可以,这减轻了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如果客户端的软件系统升级比较频繁,那么B/S架构的产品优势明显所有的 升级操作只需要针对服务器进行,这对那些点多面广的应用是很有价值的,例如一些招聘网站就需要采用B/S模式,客户端分散,且应用简单,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浏览和少量信息的录入。 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要求应用开发者自己去处理事务管理、消息队列、数据的复制和同步、通信安全等系统级的问题。这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迫使应用开发者投入很多精力来解决应用程序以外的问题。这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作变得复杂。如果客户端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C/S结构的软件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但是,与B/S结构相比,C/S技术发展历史更为“悠久”。从技术成熟度及软件设计、开发人员的掌握水平来看,C/S技术应是更成熟、更可靠的。2.4 ADO连接方式ASP连接数据库有两种常见的方式,即ODBC连接方式与ADO连接方式。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ADO方式与SQL数据库连接。ADO是Active Data Object的简称,是微软提供访问数据库的接口,可以快速访问各种数据库资源。ADO技术提供了一个一致的高性能的高兼容性的数据访问接口,它既能实现数据库前端的创建,又能实现中间层的设计。ADO的应用范围涵盖了从一层到多层数据库的解决方案以及基于WEB的数据驱动解决ADO技术具备以下特点4:l 与语言无关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数据库访问技术,因为ADO底层实现是COM技术,COM具备语言无关性。l 使用简易ADO连接数据库高层接口,不考虑数据库实现细节,使用起来非常简单。l 数据库访问连接支持显式数据库访问,即在数据被访问之前,先显式地建立数据库的连接,访问数据库结束后,显式地关闭连接。l 松耦合的数据连接可以提供非连接访问,既可以在不保留数据库连接的情况下处理数据,从而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的数据共享。l 数据滚动ADO既可按顺序浏览数据,也可以不按顺序浏览数据,因此处理数据非常灵活。ADO另外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被内置在微软的所有操作系统里,包括Windows 2000。这就意味着ADO访问数据库不需要在每一台PC中再安装ADO。石家庄铁道大学毕业设计第3章 系统分析 3.1系统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也称为可行性研究,是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新系统的开发是否具备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新系统的开发从技术、经济、社会的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以避免投资失误,保证新系统的开发成功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因此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3.1.1技术可行性(1)硬件方面:CPU:2.8 GHz,硬盘大小:2G 以上(2)系统软件: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可以满足系统开发的要求。(3)应用软件:Visual studio 2008是一款专业的网站开发编辑器,用于对WEB站点、WEB网页和WEB应用程序进行设计、编码和开发,整个生产过程可以自动化,增强开发小组的工作效率。SQL Server 2005具有强大的可伸缩性,支持对称多处理(SMP)技术,允许用户自己增加处理器、内存、磁盘空间以满足成千上万的用户同时访问数据库的要求。SQL Server 2005数据库表中的数据可以分布在多台服务器上,但对用户来讲这些是透明的。(4)操作人员:该系统在开发过程中,本着简单易用的原则,尽可能地使用可视化开发工具(尽量少使用手工编码),以便在后期的运行维护中,避免因开发人员的变动带来太大的影响。因此,该系统要求后期维护人员具有较强的数据库专业知识,能熟练地运用开发工具,对使用者只要求有一般的计算机使用知识即可。3.1.2经济可行性(1)在社会效益方面:传统的稿件处理和管理系统大多是由人手工完成的。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兴起了网络书稿的热潮。这样可以实现从投稿,审稿,编辑,发行等全过程的网络化,比传统模式更加灵活方便。(2)在经济效益方面:在软件技术方面是以大型数据库等成熟的应用软件作为支撑建立起来的调度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调度业务的现代化管理模式。整个系统的开发所需的费用主要是在软件开发和维护上面,这相对于传统的人工审稿和稿件管理维护来说,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3.1.3操作可行性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具有易用性、灵活性、开放性与可视性。3.2系统描述随着计算机在办公中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杂志社或编辑部采用计算机软件对稿件进行管理。为此开发稿件处理系统,使其可以减轻编辑人员的重复劳动,可以全方位整合资源,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稿件发表周期,提高竞争能力。它还可以帮助编辑部管理作者、专家信息,帮助编辑部与他们的联系,实现投稿、审稿的网络化,扩大工作的范围和影响力,提高稿件质量。3.2.1功能模块和结构图基于WEB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分三种角色用户,分别是作者、编辑和专家,其中编辑又分普通编辑和主编。三种用户都是通过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作者可实现的操作有在线注册、在线投稿、稿件管理、接收/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和密码、浏览编辑部新闻和消息;专家可实现的操作有稿件管理(主要是评审稿件)、接收/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和密码、浏览编辑部新闻和消息;普通编辑用户可实现的操作有初审和复审稿件、接收/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和密码;主编可实现的操作相对多,除了可以对稿件和栏目进行管理,还可以进行人员管理和系统设置,维护系统用户数据库信息的安全性。稿件最终是否被录取由主编决定,通过主编同意发表的稿件,须由编辑通知作者缴纳版面费,当然版面费金额和稿件出版期次可由主编灵活安排,对出版后的稿件可进行选择性的删除操作,以节约数据库空间。需要说明一点的是,三种用户之间接收/发送消息只是编辑与其他用户之间的消息沟通,编辑是中间信息传递者,专家与作者、作者与主编、主编与专家都不能直接交流。同时,编辑部需随时更新编辑部内部信息,发表至系统网站,以供专家和作者用户浏览,了解相关信息、用户政策和在线帮助5。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基于WEB在线投稿和稿件处理系统在线注册在线投稿稿件管理接受发送消息修改个人信息浏览编辑部新闻稿件管理接受发送消息浏览编辑部新闻修改个人信息专家管理修改密码栏目管理作者管理编辑管理人员管理接受发送消息稿件审核稿件审核修改个人信息接受发送消息系统设置版面安排主编编辑专家编辑作者图3-1功能模块图3.2.2功能概述(1) 作者投稿:作者可以直接在线投稿,以及确认稿件的处理情况l 作者登录l 在线写稿l 个人稿件管理l 个人信息管理(2) 专家审稿:专家在线对稿件进行批阅,给出评语以及判定结果l 专家登陆:作为稿件处理的审稿者,必须在登陆以后方可进入其管理界面。l 作品审查:未审查,或上次审查过但仍需修改,并已经修改的稿件进行审批,给出意见。l 个人管理:修改个人密码(3) 稿件管理:对过期稿件、未通过稿件、采用稿件进行处理l 删除过期未采用稿件、未通过稿件l 查询需要的稿件,采用稿件,并与作者取得联系l 创建新的文章分类(4) 安全维护:对系统相关权限人员进行管理l 增加删除专家l 增加删除管理员3.3系统数据流图数据流图简称DFD,是SA方法中用于表示系统逻辑模型的一种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描述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有四种基本图形符号:“”箭头表示数据流;“”圆或椭圆表述加工;“=”双杠表示数据存储;“”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下面给出系统的数据流图13。(1) 系统管理数据流图管理员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通过核对用户信息,进入系统进行系统管理。系统管理包括管理员信息管理、专家信息表管理和稿件信息管理。系统管理员对稿件的管理是对稿件进行查询、删除和采纳操作,数据流程图如下图3-2所示。图3-2系统管理数据流图(2) 作者在线处理稿件数据流图作者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新用户可以在线注册再登录系统。作者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可以在线上传、查看和删除稿件,从而作者用户数据库信息会得到相应修改,数据流程图如下图3-3所示。图3-3作者在线稿件处理数据流图(3) 专家审稿数据流图专家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信息管理包括专家个人信息修改和稿件信息查看,数据流程图如下图3-4所示。图3-4专家审稿数据流图第4章 概要设计4.1体系结构设计4.1.1 B/S模式的体系结构B/S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简化了系统的开发、维护和使用。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采用三层级体系结构的B/S结构模式,其基本模式如图4-1所示。图4-1 B/S模式的体系结构图4.1.2 三层结构工作原理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MIS平台模式,它将传统的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成一个数据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体系。第一层客户层,包括客户端和管理端,采用的是标准的浏览器。浏览器将HTML转换为图文并茂的网页,并提供一定的交互能力,允许用户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提出处理要求。这个后台也就是第二层的应用服务器。第二层应用层,主要依靠应用服务器来完成工作。在客户层提出请求后,应用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响应,并动态生成一串HTML代码,其中包含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的浏览器。如果客户端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那么应用服务器还需要与数据服务器交互完成这一处理。第三层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响应和更新处理。位于数据层的数据服务器应客户请求独立进行处理,而后将数据库结果返回应用服务器,再传回客户端或管理端,完成整个请求、应答过程。4.1.3 B/S模式体系结构的主要特点采用基于三层体系结构的B/S模式较以前的C/S模式有以下特点:(1) 资源利用率高。在C/S模式下,大部分运算在客户端完成,因此客户端配置要求较高,同时,导致服务器空闲。而在B/S模式下,大部分运算在服务器端完成,因此客户端配置要求不高,仅需能够正常显示网页即可。(2) 可维护性好。在C/S模式下,各种应用的主要部分安装在客户端,维护起来很不方便。而在B/S模式下的维护工作主要在服务器上,而且支持远程维护,客户端只运行浏览器,无需特别维护。(3) 安全机制完善。在C/S模式下,主要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机制,较难提供数据加密和身份验证功能。而在B/S模式下不仅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还可以利用WEB Server的安全机制或防火墙技术进行访问控制,利用cookie进行身份验证,极大地完善了安全机制。(4) 网络实时性强。在C/S模式下,数据库直接与客户端进行事务处理,一般需要做多次交互,数据更新过程繁琐。而在B/S模式下,事务处理在应用服务器上进行,数据的多次交互限定于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之间,网络传输量少,数据的实时更新性好。4.2 各模块功能描述(1) 首页模块功能首页是各个登录页面的入口链接了各个登录页面的超链接。(2) 用户注册模块功能单击注册超链接进入注册页面,内容包括: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等具体个人信息。(3) 用户登录模块功能用户只有登录后才可以进行投稿和进入自己的控制面板进行自己的投稿管理。如没有登录系统提示错误并返回登录页面。(4) 投稿模块功能注册了的用户可以登陆后可以通过超连接进入投稿页面在线编辑自己的稿件并上传。(5) 查看待审的稿件和已审稿件模块功能注册用户登录后进入自己控制面板可以查看自己投稿的处理情况。(6) 用户修改资料模块功能用户可以登录后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7) 稿件修改模块功能用户可以从查看稿件页面点击修改超链接,进入文章修改界面,在线修改稿件并提交。(8) 管理员登录模块功能从该页面登录才可以进行刮泥操作。(9) 管理员添加模块功能基于WEB的投稿与稿件处理系统会有一个初始账号,其他管理员要由管理员添加才能加入管理员行列。(10) 稿件采用模块功能可以查看所有审查通过的稿件并分页显示。单击稿件名称进入稿件详细信息页面,查看稿件以及专家的评语。(11) 专家管理模块功能专家不能自己注册,管理员在这里添加专家,并可以修改和删除。(12) 版块管理模块功能可以添加并查看编辑删除所有的类别。(13) 管理员信息修改管理模块功能管理员可以修改注册信息。(14) 稿件管理模块功能管理员可以对过期未修改,未通过稿件进行删除。(15) 专家登录模块功能专家要管理稿件必须要登录。(16) 专家主页面模块功能本页显示所有没有审核的稿件。(17) 查看稿件并审核功能可以从主页面进入查看稿件详细的信息,并进行审核添加审核结果和意见。4.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的规划和设计在整个软件工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在整个系统中不但起着存储各种信息,供统计、查询、分析等使用的作用,而且协调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数据库设计应具有合理性、规范性以及适应性,数据库之间的关系及设置直接关系到系统的优劣。设计数据库系统时应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用户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现有的以及将来可能增加的需求6。为了提高系统开发的质量和效率,基础数据管理和查询维护子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 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数据库系统必须层次分明,合理布局,数据信息进行浓缩、归纳、合并,减少冗余,提高数据共享程度。(2) 保证数据结构化、规范化、编码标准化。这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和进行业务部门内、外信息交换的基础。在每一个数据库设计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详细的数据分析、数据格式及较为统一的编码,为减少数据的冗余量,应尽量避免数据库结构的重复,并保证整个数据库设计的完整性。(3) 数据的独立性和可扩展性。做到数据库的数据具有独立性,独立于应用程序,使数据库的设计及其结构的变化不影响程序,反之亦然。此外,由于业务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数据库设计需考虑其扩展接口,使系统增加新的应用或新的需求时,不会引起整个数据库系统的重新改写。(4) 共享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一致性。应充分考虑数据资源的共享,合理建立公共数据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四川省华蓥一中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 语文试卷高中试题及答案
- 音乐硕士面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与社区资源的有效结合考题试题及答案
- 县域商业焕新升级行动方案
- 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策略与实施路径探讨
- 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难度评估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二级考试技巧及试题与答案
- 数字化服务助力提升老年助餐效率的创新路径
- 门机司机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云南德宏州宏康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劳动与烹饪课件
- 静配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
- 《2B-3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设计》12000字
- 教学设计: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交通设计(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 2024年毕节市金沙县全县考调机关单位事业单位人员考试真题
- 水利系统职称考试水利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试题(附答案)
- 初级社工师《社会工作实务》考试(重点)题库300题(含答案解析)
- 高速涡轮牙钻手机行业市场发展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主题宣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